产业创新

Search documents
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子
Xin Hua Ri Bao· 2025-06-30 20:33
作者简介于波,江苏省生产力学会秘书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江苏省"六大 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荣获"2020年度中国生产力学会优秀成果奖""第十三届江苏省高校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 于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 局作贡献,并指明其中一个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科技创新是产业创 新的核心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飞跃,两者相辅相成、互促共进。探寻科产创新融合发展新 路子,扎实推进科产创新深度融合,也是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的着力点 和"必答题"。 切实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活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体系。推动企业共建或 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推进协同创新合作。简化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手续,加大企 业创新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促 进企业创新的金融产品。推进实施职务成果赋权、科技人才特殊薪酬管理和中长期股权激励等政策,破 解科技创新激励体制机制难题 ...
中国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每两年评审一次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30 14: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根据最新发布的实施细则,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候选者应当热爱祖国,模范践行科学家精神,并仍活 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800万元人 民币,全部属获奖者个人所得。 国际科技合作奖候选者应当对华友好,其奖励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是指在双边或者多边国际科技 合作中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或者从事科学技 术研究、开发、管理等活动的外国组织、国际组织。 此外,外国人受聘于中国的法人机构,与中方合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符合条件且成果的知识产权 属中方所有或者与中方共有,可以提名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候 选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共9章102条,强调坚持国家战略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 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 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重点奖励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 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 ...
合肥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加速度”
Xin Hua She· 2025-06-30 11:38
"过去,省内部分医疗器械企业需赴北京、上海等地开展产品检测,不仅检测周期长,还增加了企业的 运营成本。合肥检测中心建成运营后,可显著缩短产品验证周期,提高研发效率,有效降低企业成 本。"检测中心实验室主任薛福星告诉记者。 新华社合肥6月30日电(记者吴慧珺、吕岩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手术室里,脊柱 外科手术机器人正在辅助医生完成高难度微创手术,只见机械臂在手术台上实现自动就位,辅助医生精 确地将6根用于固定脊椎的椎弓根螺钉植入病人体内。 这是由美亚光电自主研发的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它不仅实现了手术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更将传统 骨科手术带入"微创精准"的新阶段。 不止美亚光电,近年来,合肥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创新成果多点开花。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历经10余年研发出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合肥锐世数字科技有限公 司成功研制出全数字PET/CT设备,实现PET成像从模拟信号到全数字化的技术革新…… 检验检测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记者走进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市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 心有限公司,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正专注地使用一款高精度的激光扫描机械臂,其分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修订发布 强调国家科学技术奖坚持国家战略导向
news flash· 2025-06-30 07:59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修订发布 强调国家科学技术奖坚持国家战略导向 智通财经6月30日电,科技部令第22号近日公布了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以下 简称《细则》),自2025年6月27日起施行。突出奖励导向。强调国家科学技术奖坚持国家战略导向, 坚持"四个面向",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 融合,重点奖励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做出创造 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同时,围绕国家战略导向和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完善各奖种奖励范围 和评审标准。明确评奖周期和授奖数量。国家科学技术奖每两年评审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 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次授予项目总数不超过300项。 ...
超3500只个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6-30 04:18
2025.06. 30 本文字数:628,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6月30日,市场早盘震荡反弹。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报3431.18点,涨0.2%,深成指报 10434.48点,涨0.54%,创业板指报2144.06点,涨0.93%。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北证50 | | --- | --- | --- | | 3431.18 | 10434.48 | 1438.12 | | +6.95 +0.20% +55.93 +0.54% -1.51 -0.10% | | | | 科创20 | 创业板指 | 万得全A | | 999.66 | 2144.06 | 5295.64 | | +11.45 +1.16% +19.72 +0.93% +27.47 +0.52% | | | 整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上涨。 盘面上,军工装备、游戏、脑机接口等板块涨幅居前,大金融概念集体回调。 主力资金早间净流入国防军工、传媒、电子等板块,净流出非银金融、银行、有色金属等板块。 具体到个股来看,成飞集成、大东南、东信和平获净流入10.73亿元、8.88亿元、8.47亿元。 净流出方面,平安银行、比亚迪 ...
探讨资本如何赋能中国创新 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浙江温州举行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30 02:21
近日,"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浙江温州举行。该论坛由浙江财经大学、温州商学院、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共同主办,旨在探讨资本如何赋能中国创新,以及如何为中国与世界的深度合作开辟更多机遇。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加速重塑的背景下,资本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正在成 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而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在推动资本赋能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表示,全球科技创新正处于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 刻改变全球经济格局。在此过程中,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增强,尤其是上市公司已成为科技创新 的主力军。马培华进一步指出,资本是创新的"燃料",为创新活动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源支持。上市公司 作为资本与创新融合的先锋力量,凭借其融资平台优势、资源整合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技术创新提 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上市公司论坛智库委员会主席周汉民指出,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产业创新则是科技创新 的"试验田"和价值实现的载体。他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不 ...
《西部省份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倡议书》签订
Shan Xi Ri Bao· 2025-06-29 22:49
围绕"灵犀计划"商业航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活动发布了商业航天领域"双五星"匹 配专利,邀请航天产业、金融领域专家围绕产业发展态势、助力产业创新升级、专利转化等话题分享经 验,多家商业航天企业现场进行专利技术路演及需求发布。 活动还举行了多项签约仪式,其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分别与企业签订专利 转化项目协议,累计金额超5000万元,"秦知贷"合作银行与4家服务企业签订授信协议,授信金额共计 3500万元。 6月26日,西部地区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暨"灵犀计划"第四期商业航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发展专题活动在西安举办。活动聚焦商业航天产业链,联动西部省份资源,搭建专利供给与产业需 求"双向奔赴"平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陕西及广西、重庆、甘肃、西藏等10余个西部省(区、市)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签订 《西部省份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倡议书》,从共绘西部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蓝图、共促知识产权成 果高效转化落地、共享知识产权资源对接机制、共育知识产权服务复合型人才队伍、共优知识产权服务 行业规范化建设、共塑西部知识产权服务影响力等6方面倡议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推动知 ...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如何让上市公司挑起科创大梁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29 19:13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谈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辩证关系,周汉民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 面,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根本动力,是产业创新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试 验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 "以人工智能为例,作为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 雁'效应,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周汉民说,人工智能技术属于通用型技术,在算力、 算法和数据上展现出高链接性、强渗透性,并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相互加持,推动产业叠加、倍 增。仅芯片制造这一环节,生产线就涉及50多个细分行业、2000道至5000道工序。 周汉民表示,科技创新一方面能够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结构性重组,帮助传统产 业实现流程再造和效率提升,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以技术外 溢效应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商业模式,为新兴产业创造有利发展条件,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还 能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例如,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催生了服务型制造业。前沿 尖端技术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攻关,勾勒出科 ...
赋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浙江温州举办
Sou Hu Cai Jing· 2025-06-29 12:40
6月28日至29日,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会议以"资本赋能 中国创新 全球机遇"为主题,围绕上市公 司价值重估、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赋能中小企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上市公司论坛智库 委员会主席周汉民,四大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同时,还有近600家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代 表参加了论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冯心怡)6月28日至29日,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会议以"资本赋能 中国 创新 全球机遇"为主题,围绕上市公司价值重估、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赋能中小企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全 国政协常委、中国上市公司论坛智库委员会主席周汉民,四大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同时, 还有近600家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代表参加了论坛。 资本赋能创新 共创全球机遇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加速重塑的背景下,资本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正在成为连接中国与 世界的重要纽带。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引擎。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上市公司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而 ...
遵循创新规律培育耐心资本
Jing Ji Ri Bao· 2025-06-28 21:56
2025陆家嘴论坛近日召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服务""资金支持"等被反复提及,成为论坛高频 词。 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日益成为各国角力的焦点。从全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蓬勃发展;从国内看,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推进,多领域涌现振奋人心 的"DeepSeek时刻",大步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之路,道阻且长,有其自身规律。一项"从0到1"的颠覆性突破往往需要经年累月的研发,一个创意 设想常常需历经成千上万次失败方能成功,创新的长期性、风险性、阶段性与生俱来。在这个过程中, 资金支持犹如源头活水,为创新种子的萌芽、突破与转化注入不可或缺的能量。 反过来看,资金供给若不能灵活适配创新内在规律,创新就如无源之水。当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包括银 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在内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今年以来,推出债券市场"科 技板"、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一系列组合拳集中发力,就是要加快完善适应创新规律的资金形 成机制,充分发挥好资金"创新陪跑人""风险分担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