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

Search documents
再牵手孟羽童,董明珠缺的不是流量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22 03:28
敬一山|文 5月20日,在这个被视为新"情人节"的日子里,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和曾打上"董明珠接班人"标 签的孟羽童,再度牵手在社交媒体"秀恩爱"。 孟羽童发文称"时隔两年收到前老板的微信",并晒出两人的聊天记录,格力官号也回应"欢迎回家吃 饭"。冤家和解的背后当然还是生意,格力随即官宣,几天之后董孟将合体直播。 董明珠作为网络热搜榜的常客,她和孟羽童的恩怨故事,公众并不陌生。董明珠2021年通过一档综艺节 目选中孟羽童,称其为"接班人"。可双方度过短暂"蜜月期"之后,孟羽童在格力就被边缘化,并于两年 后离职(也有消息称是被辞退)。2023年董明珠更是公开恶评孟羽童,称其当秘书时连一个字都写不出 来,只想依靠格力当网红。 如果董明珠的一贯表达是出于真心,孟羽童显然不符合她的价值观和企业用人观。所以此番和解,也被 外界解读为不得已而为之。格力近年营收增长停滞,2024年财报显示其营收同比下滑7.31%,是近四年 来的首次负增长,而其直接竞争对手美的、海尔仍保持正增长。空调主业增长乏力,多元化战略屡屡受 挫,再加上董明珠近年的一系列言论在年轻人群体中很不受待见,格力转型突破的焦虑可以想象。 可问题在于,重新牵手一个曾 ...
深圳知名国企,换帅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20 14:13
5月14日,深业集团一则人事变动公告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执掌集团12年的董事长吕华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深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办理退休手 续。 根据深圳市相关任免文件,原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昱文正式接任董事长职务。 此外,深业集团的毛利率也有较大的波动。2021至2023年,该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43.26%、42.24%、42.14%。而在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更大幅下滑至 30.39%。 作为深圳市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开发商,深业集团近年来在地产、产业园区运营、港澳事务等多个领域布局深远。接棒者王昱文的任命,被业 内视为深业集团深化转型的重要信号。 与吕华偏重地产开发的背景不同,1968年3月出生的王昱文兼具政企跨界经历,其职业生涯横跨外事、科创、资本三大领域,曾在深投控、深圳外事办等 多个部门担任要职,在房地产开发、城市综合运营、科技创新产业(300832)、港澳事务等方面有丰富工作经验,其复合型履历恰好契合深业集团当前转 型需求。 1964年2月出生的吕华,是深业集团从传统地产商向产城运营商转型的关键推手。这位拥有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和英国雷丁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 的学者型企业家,职 ...
不酿老酒“跨界”造机器人,青岛这家头部民企引关注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20 07:16
最近一段时间,新华锦的母公司新华锦集团同样大动作频繁。5月8日,控股股东鲁锦集团(新华锦集团 旗下企业)将所持有本公司的3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进行了质押。虽然公告显示,此次的质押行为主要 用于补充经营资金,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融资授信及融资成本、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但质押 行为已经引起资本市场警觉。根据鹰眼预警评级模型,基于股价、质押率及质押比例等因子,对上市公 司质押风险进行动态监测,新华锦公司整体质押比例42.43%,核心股东质押比例98.05%,触发"高风 险"类评级。 此外,新华锦集团近期以6.65亿元向青岛啤酒(600600)出售即墨黄酒厂100%股权,被解读为优化资产 结构的举措。分析人士指出,剥离非核心资产、加码新兴产业的组合拳,或为缓解资金压力并重塑市场 信心。 近年来,青岛龙头企业争相布局机器人赛道,但路径各异。海尔、海信、澳柯玛(600336)等企业结合 自身制造场景,纷纷布局相关的细分赛道。相比之下,新华锦从零起步却选择深圳作为"根据地",能否 在技术、人才、市场上突围仍是未知数。不过,新华锦的跨界尝试,也折射出传统外贸企业转型的迫切 性。业内人士分析,眼下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已进入深 ...
国资助力转型成效显著 ST目药将摘帽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16 16:39
5月16日晚间,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目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5月19 日停牌,5月20日正式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资入主后组建的专 业管理团队,凭借丰富行业经验精准把握市场方向,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决策支持。国资背景为企业带 来资源整合优势,赋能盘活资产并保障资金流动性,为业务拓展和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ST目药有 望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229.35万元,同比增长88.55%;归母净利润为509.43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业绩的显著改善也印证了新股东赋 能、新团队协同策略的有效性,随着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和资源整合的持续优化,ST目药有望在产品 研发、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市场地位和行业影响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ST目药是杭州市首家A股上市公司、全国首家中药制剂A股上市公司,2023年10月份公司控制权变更取 得进展,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
深业集团换帅,政企跨界高管王昱文接棒,能否扭转业绩颓势?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6 12:23
2024年1至3月,深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2.12亿元,同比下降了35.58%;归母净利润亏损达4.61亿元, 由2023年末的盈利转为亏损。其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353.15万元,2024年一季度亏损扩大了 959.77%。 此外,深业集团的毛利率也有较大的波动。2021至2023年,该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43.26%、42.24%、 42.14%。而在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更大幅下滑至30.39%。 5月14日,深业集团一则人事变动公告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执掌集团12年的董事长吕华因年龄原因不再 担任深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办理退休手续。根据深圳市相关任免文件,原党委副书记、董事、 总经理王昱文正式接任董事长职务。 1964年2月出生的吕华,是深业集团从传统地产商向产城运营商转型的关键推手。这位拥有南开大学政 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和英国雷丁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的学者型企业家,职业生涯与深圳城市建设同频共 振。 2012年,吕华接任董事长时,深业集团年营收尚不足百亿。在吕华治下,深业集团形成了"地产开发 +产业运营+资本运作"三轮驱动模式。截至吕华卸任前的2023年,深业集团资产规模已达1925亿元,旗 ...
大手笔收购关联方股权,中国医药引监管关注
Bei Ke Cai Jing· 2025-05-15 10:29
最近,中国医药(600056)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医药)抛出一条收购计划,拟以现金 3.02亿元收购新兴集团持有的金穗科技100%的股权。2024年,中国医药营收、净利润双降,在此背景 下依旧大手笔收购关联方资产,此举能否帮助中国医药业绩解压? 因大手笔关联交易收监管函 在此次收购交易中,新兴集团为中国医药控股股东通用技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新兴集团与中国医药构 成同一控制下的关联关系,因此,此次收购也构成关联交易。 公告显示,金穗科技成立于1993年5月,1998年并入新兴集团。2011年底,金穗科技以飞利浦业务为依 托,进入电商服务赛道。中国医药表示,通过此笔收购,将加强公司在搭建电商运营平台、拓宽产品管 线、创新营销策略、树立品牌形象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加快实现从医药企业向医药健康企业转型。 根据评估,此次收购交易中,金穗科技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3.02亿元,较合并口径归母净资产评估增值 1.16亿元,增值率为62.72%。 不过,抛出股权收购计划的第二日,中国医药就收到了上交所发出的监管工作函。 目前,金穗科技主营业务为电商运营服务,其运营产品涵盖个人健康消费产品、大健康等多个品类,已 与飞利 ...
重磅!娃哈哈:不排除近期推出全新自有品牌
凤凰网财经· 2025-05-15 06:18
另外因前期娃哈哈商标的转让目前尚处于登记备案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为此我司不排除在近期 推出 全新 的自有 品牌 , 并已为此次转型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 感谢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监督,无论未来如何,我们会秉持初心、持续创新、坚守品质,不负时代的 机遇和消费者的信赖,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优质的产品。 去年因水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故我司的产品结构对应调整,导致公司出现产能紧张,我们迅速 启动了应对措施,委托代工厂生产同时进行自有设备改造与投资新建工厂。 为增强 终端 市场的响 应能力,需要调整优化产销布局结构,导致部分工厂停工停产。 对于停工停产的公司我司已按相关 法律程序开展清算流程 。目前,我们已完成 18 条高速产线的布局,并新建 落成 多个现代化工 厂,现阶段公司产能会随着新产线的投产稳定供应,完全实现自主生产 。 同时,最近出现的员工劳动合同转签、投诉、维权等一系列现象,是我司向内合规化改革和管理优 化所带来的短期阵痛。对于这些员工的安置工作均合法合规。这些变革是为了让企业在行业里更好 地深耕,发挥行业的引领作用,建立更加高效、合规的现代化企业。 来源丨凤凰网《风暴眼》 近日娃哈哈被推上风口浪尖,产品被 ...
裁员1100人,利润暴跌84%,这家美妆巨头也撑不住?
3 6 Ke· 2025-05-15 00:45
在国际巨头们频频买子,争抢美妆细分赛道增量时,巴西美妆巨头Natura&Co却接连弃子,靠着仅剩的Natura&Co Latam、以及2024年被列为终止经营项 目的雅芳国际,还能撑起业绩吗? 圣保罗时间5月12日,Natura&Co发布2025年Q1财报,从财报数据来讲,其还面临着挑战,比如,增收不增利,净利润亏损。 财报显示,Natura&Co净利润亏损1.51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91亿元),同比暴跌83.9%;而净收入则同比大涨45.8%,至66.79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84.69亿 元)。 另外,梳理Natura&Co财报,还有以下关键信息值得关注: 旗下品牌Natura&Co Latam2025年Q1净收入呈双位数增长,为15.4%; 2025年Q1毛利率上涨46.1%,其中,Natura&Co Latam增长17.0%; 自2024年前三季度首次跌出国际美妆集团TOP10后,Natura&Co再未上位成功。 "Natura&Co Latam继续推进营收改善,墨西哥和阿根廷在整季持续推进,Natura品牌拉美地区业务部分抵消了雅芳品牌拉美地区业务的疲软挑战,而雅芳 国际收益仍低迷。考虑到第一季度 ...
中国医药拟3亿收购关联资产收监管函 标的2亿借款未还营收两年降40%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5-14 23:46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现金收购控股股东旗下资产,中国医药(600056.SH)引起监管部门关注。 5月12日晚间,中国医药抛出收购计划,公司拟以现金3.02亿元收购关联方新兴集团所持北京金穗科技 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穗科技")100%股权。 资料显示,金穗科技为电商运营服务行业公司。通过此笔收购,中国医药将加强公司在搭建电商运营平 台、拓宽产品管线、创新营销策略、树立品牌形象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加快实现从医药企业向医药健康 企业转型。 不过,5月13日,上交所对中国医药发出监管工作函。 目前,金穗科技主营业务为电商运营服务,其运营产品涵盖个人健康消费产品、大健康等多个品类,已 与飞利浦、欧姆龙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合作。金穗科技的核心业务为飞利浦个人健康消费等产品的品 牌授权经销,运营渠道包括京东、阿里、抖音等电商平台及线下渠道。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金穗科技的营收规模明显缩水。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金穗科技分别 实现营业收入17.47亿元、15.08亿元、10.18亿元、5.11亿元,净利润4613.06万元、4818.81万元、 5215.79万元、2135.74万元。 ...
中国服装行业:本土龙头企业崛起,国际品牌作出调整
3 6 Ke· 2025-05-14 08:28
2025中国市场企业转型指数服装行业 尽管面临全球性的经济逆风,如货币政策收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中国服装行业,尤其是运动服饰板块,依然展现出显著的韧性。 受消费者信心的提升、生活方式的演变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推动,国内市场呈现复苏。 2025年中国市场企业转型指数所呈现的排名结果揭示了领先服装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分别为业务稳健性、早期创新成果以及研发投入。在这些方面表 现卓越的企业,不仅展现出显著的财务实力与稳定性,还体现出对产品创新投入的高度承诺以及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敏锐适应能力。然而,环境、社会和治 理(ESG)以及品牌差异化仍是行业中的潜在机会点,有待进一步挖掘。 2023年,中国服装、鞋帽及纺织品的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9%,达到1.4万亿元人民币,显示出消费者对服装类产品热情的持续升温。其中,运动服装及运动 休闲装表现尤为突出,其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的推动,使其成为行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在此过程中,政府政 策,例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 年)》,在支持这一趋势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受到国内外经济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