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三角一体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成立
news flash· 2025-06-07 05:32
以"协同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600405)作用"为主题的第七届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6月7日在南京举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揭牌成立。联盟将以长三角地区26 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体,优势互补,各展所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近年来,长 三角地区已创建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总数的32.5%,涉及大飞机、生物医药、集成电 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江苏13个、浙江7个、上海5个、安徽1个。据介绍,长 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协调机制框架下,以共同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 目标,发挥一市三省的产业基础优势,在更大范围内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网络,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 高质量发展,为长三角地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智通财经) ...
聚焦一体化高质量发展,10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佳实践案例出炉
Di Yi Cai Jing· 2025-06-07 03:34
具体来看,10项案例的具体内容包括:合力推进长三角财政电子票据一体化,持续推进跨省"高效办成 一件事",共同打造统一大市场先行区,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共建,协同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联 合攻关,跨省共建水乡客厅,创新"一箱制""一单制"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运输模式,推进元荡、新安江等 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共建共享长三角光子科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聚焦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 例。"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长三角处副处长胡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通 过专家评审,按照创新性、实效性、协同性、示范性的评价原则,遴选出了上述10项最佳实践案例。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上述案例的特点均是在为公众、企业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节省时间、降本增 效。 7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佳实践案例首次对外发布,案例共有10项,涵盖公共服务、科创攻关、生态 治理、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实践经验应如何更好地被归纳、被借鉴? 在7日举办的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一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佳实践案例"首次对外发 布,案例 ...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 共同打造统一大市场先行区 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 长三角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Jie Fang Ri Bao· 2025-06-07 02:48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占全国近1/3;共同打造统一大市场先行区,外 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全域实施;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200多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长三角一体 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新成果不断涌现。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3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约1/4的长三角三省一市,共筑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共 创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共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奋力在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新潮奔涌,共筑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正催动长三角产业变革。 新华社记者 刘亢 陈刚 杨绍功 改革筑渠,激发要素涌流。数据互联,货物进入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等于进入上海机场,为企 业节省地面物流成本近30%;监管互通,"联动接卸"让沿江13个港口与上海港融为一体;高铁成环,串 起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列车成就长三角人说走就走的旅行…… 破壁除障,探路制度创新。作为"试验田"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括方厅水院在内 的180个联建重点项目陆续开花结果。各方打破跨省行政壁垒,建立合作规范体系,已累计形成154项制 度创新成果,其中52 ...
以破局者姿态“趟路子”,长三角这一年探出了哪些新模式?
Di Yi Cai Jing· 2025-06-06 13:07
2024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33万亿元,同比增长5.5%,占全国比重达24.7%;"万亿城市"增加到9个,占全国1/3。 在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前夕,第一财经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上述多项交通、生态、科创、领域的跨域工程迎来重要进展,长三角一体 化的"协同效应"正在逐步溢出,并进一步赋能产城融合。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7年。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33万亿元,同比增长5.5%,占全国比重达 24.7%(2025年一季度占比已超过25%);"万亿城市"增加到9个,占全国1/3。 为肩负起"增长极、动力源、试验田"的责任担当,长三角有哪些可借鉴、可参考的跨域共治经验? 沪苏浙交界的水乡客厅·方厅水院(下称"方厅水院")正式竣工、超大规模枢纽"南京北站"中轴线初具雏形、"世界之最"跨海跨江隧道预计8月进入江底…… 持续强化生态共治 从"青嘉吴"看沪苏浙皖一体化绿色生态新进展,方厅水院是源头也是起点。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首个跨省域房建项目,方厅水院已于日前获得了综合竣工验收。方厅水院坐落于太浦河南岸,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 ...
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观察
Xin Hua She· 2025-06-06 12:28
新华财经南京6月6日电 (记者刘亢、陈刚、杨绍功)脚下一方人文荟萃的水乡客厅,眼前一脉碧波荡 漾的江南秀水——漫步沪苏浙交界处的长三角原点,5月底新亮相的方厅水院里,1288米连通三省一市 主题展馆的步行廊道,恰似"丈量"长三角一体化的最新标尺。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占全国近1/3;共同打造统一大市场先行区,外国人 240小时过境免签全域实施;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200多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长三角一体化发 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新成果不断涌现。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3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约1/4的长三角三省一市,共筑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共创更 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共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新潮奔涌,共筑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长江口北翼,智慧化全海域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正在南通通州湾进行最后调试,高空俯瞰宛如移动城 堡。 区域科技资源深化开放共享。目前,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大型科学仪器超4.7万台 (套)。三省一市揽获2024年近五成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创新战队"共克产业技术难题。上海在设计 ...
长三角民航机场协同发展党建联席会运行及资源协同专委会召开2025年例会
会上各成员单位围绕协同运行机制落实、雷雨季节保障准备情况展开汇报: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发布 2025年雷雨季节天气展望、气候预测以及气象协同创新成果;空管中心分享运行机制创新举措与雷雨季 节保障措施;空管部就长三角地区整体容量评估工作进行说明,提出空域优化建议;各机场集团介绍 《方案》落地举措;华东管理局空管处对《方案》的工作要求作了详细解读。 会议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民航局《2025年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总体方案》部署,旨在通 过完善区域协同机制,加强雷雨季节暑运期间区域运行调度、态势应对和秩序维护,确保辖区民航运行 安全、协同高效、通行顺畅、服务优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民航动力支撑。 各参会单位深度参与现场交流,就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长三角民航高质量协同发展、充分 发挥区域协同整体效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加快破解制约协同发展的瓶颈难题达成新的共识。 资源协同专委会主任、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副局长西绍波强调,民航运行保障具有鲜明政治属性,需从 维护行业形象、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的高度深化认识。针对雷雨季节运行保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压 实主体责任,筑牢雷雨季节运行安全底线。6月至8月实施区域 ...
南通:在深度融入中服务支撑长三角
Xin Hua Ri Bao· 2025-06-05 23:19
大盾构机"厦金号"在南通下线 南通造大国重器"新海鲟"号 南黄海畔崛起千亿级中天绿色精品钢生产基地 沪通合作共建上海市北(南通)科技城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4号主塔上横梁首层浇筑完成 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优等生",南通干字当头,干出精彩开局: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1.9%;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高技术产业 投资增长15.8%;进出口总额1305.7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出口额864.3亿元,增长20.5%。 "从南通'好通'到'左右逢源',我们要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说,在 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南通将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个最大机遇,更深层次推 动跨江融合,联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 发展协同区。在"一盘棋"中充分发挥"重要支点"作用,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中"服务支撑长三角",加快 迈向"下一个万亿",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江海交汇迈向南通"好通" 5月26日上午8时58分,一场云端"穿针引线"在宽阔江面上进行。随着 ...
并肩“破浪”,共挑大梁——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一年
Xin Hua Ri Bao· 2025-06-05 22:58
9天前,位于沪苏浙交界的水乡客厅·方厅水院揭开面纱,这个"长三角原点"上的"四合院"成为见证 一体化的新坐标。 今天,一年一度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再次回到江苏举行。放眼长三角,沪苏浙皖合抱,又 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四合院"。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 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长三角三省一市肩负起"增长极、动力源、试验 田"的责任担当,合力勇挑大梁,为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当好"压舱石"。 2023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达24.4%,2024年占比提升至24.7%,2025年第一季度占 比超过25%。 这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增长,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一年来,沪苏浙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 关键词,合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向纵深。 更有底气——科产创新跨域协同取得新突破 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框架下,三省一市 协同推进联合攻关计划布局实施,3年来立项支持80余个项目,总投入超17亿元。 产业"连横"——去年11月,最新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名单出炉,长三角(含 ...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Xin Hua Ri Bao· 2025-06-05 21:11
地处太湖东南岸的开弦弓村,因社会学家费孝通笔下的《江村经济》闻名。信长星察看村容村貌,了解 传统村落保护、乡村规划建设等情况。他说,开弦弓村是我国乡村变迁与振兴的一个缩影,要进一步提 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 之乡。多所高校的大学生正在驻村实习、采风考察,信长星与大家亲切交流,鼓励大家把课堂学习和乡 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本报讯(记者黄伟)6月4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到苏州市吴江区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总书记对江苏作出的"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 略上走在前"重要指示,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协同联动,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省委副书 记、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储永宏参加调研。 方厅水院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点功能性项目。信长星沿步行桥和连廊参观,听取项 目规划建设、功能布局等情况介绍。他说,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是 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我们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 ...
又一跨省轨交运营公司成立,长三角轨交一体化运营渐近
Di Yi Cai Jing· 2025-06-05 11:42
依托轨道交通形成的这张超级网络,长三角也在持续打破行政边界对资源要素流动的限制,共同打造统一大市场先行区,形成 区域创新共同体、产业协同体的深层布局。 "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正从技术标准统一深化至跨省协同运营。 6月3日,苏皖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在南京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股东包括南京地铁集团、滁州市滁宁城际铁路开发建设 有限公司、马鞍山跃马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24.5%、24.5%。 加上2024年12月成立的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一体化已渐行渐近。 轨交跨省运营协同 近年来,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长三角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取得积极成效,但跨省协同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 善。 2024年6月6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发改委签订《关于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计划,三省一市将先 期成立环沪轨道交通运营公司、苏皖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后续以两个公司为基础研究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主要运营 长三角地区不承担国铁路网功能的跨省市线路,推动长三角地区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注册地为上海市徐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