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Search documents
共赴海底奇幻之旅
Ren Min Ri Bao· 2025-06-05 22:02
奇幻剧《海底两万里》剧照。 黄廷匡摄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对中国读者而言并不陌生,在70后和80后的童年记忆里, 它是一本浪漫的睡前读物,为我们第一次推开科幻的大门。这本书讲述了鹦鹉螺号潜艇在海底的神秘探 险历程,展现了海底世界的奇幻景象与科技幻想,成为19世纪科幻文学的里程碑。 第一次翻开《海底两万里》,犹如打开一座诱人的海底宝库。那时的我们整日幻想着鹦鹉螺号究竟长什 么样,还和朋友们互相攀比:"我才是真正的尼摩船长!"时光匆匆,一名80后的演员朋友已是一个小学 男孩的父亲,他喜欢给孩子读《海底两万里》,孩子的小名也叫"尼摩"。他自己虽然没有成为尼摩船 长,却成了尼摩船长的父亲! 这是我们与《海底两万里》的羁绊与记忆。这部小说跨越文化与时空,连通人们内心深处对幻想、自由 和冒险的共同渴望。《海底两万里》的环球阅读之旅,是带领一代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面 对浩瀚无垠的海洋展开畅想的旅程。 黑光剧场,是我们做出的尝试。舞台以黑暗为画布,以光线为画笔,让灵动的戏偶成为拼图的碎片。当 水母在漆黑中翩然起舞,当鱼群在暗处倏忽游过,观众用想象力补全海洋图景。这与中国传统美学中 的"留白"理念 ...
难忘是安阳(我与一座城)
Ren Min Ri Bao· 2025-06-05 22:02
从皖西到豫北,下了火车乘坐汽车,哗的一下,一座城市扑面而来。阳光把细雪剪成雨丝,给城市蒙上 一层毛玻璃,如梦似幻,平添了无限的神秘。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那是我人生的第一座城市。 新兵集训还没有结束,就听说部队很快要到南方执行重大任务。有点懵懂,有点凄惶,也有点兴奋。我 们的应急训练场地,是营区西边废弃的飞机场,两条长期不用的跑道在荒草中若隐若现。常常是在傍 晚,我会把目光投向更西边的天际线,掠过纱厂、钢厂的高大烟囱,隐约看见落日余晖中的太行山脊, 想象一山之隔的远方,就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地方。 不到一个月的集训,塞满了新兵们对未知命运的迷茫和向往,关于战争、生与死、勇敢与怯懦……一个 迫切的问题是,要不要把这一切告诉家人,总不能一离开家乡、一到部队就杳无音信吧。 很快,上级有了规定,可以给家里写信,但是不能泄密。在出征前的一个月,尽管营房里弥漫着战争的 气息,但是驻地群众仍然以为我们又要演习。我们被允许周日轮流请假,到安阳城里见见世面。 第一次请假外出,首要任务是寄出一封信。在我的记忆中,那是离我最近的邮局——洹河南岸的安阳桥 邮局,那是我同安阳市亲近的第一个驿站。我把那封字斟句酌、同时也不乏豪言 ...
技术破壁,人与AI共创科幻未来
Ke Ji Ri Bao· 2025-06-05 06:12
Core Insights - The first AIGC-produced sci-fi short drama based on the Nebula Award-winning work "When the Sun Falls" has gai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on Douyin, showcasing the potential of AI in content creation and visual effects [1] - The success of this short drama highlight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sci-fi literature from niche to mainstream, driven by awards like the Global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Nebula Award, which has recognized numerous outstanding works and authors over the past 16 years [1][2] - The integration of AIGC technology is revolutionizing the sci-fi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 landscape, allowing for more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creation of high-quality visual content [4][5] Industry Development - Chinese sci-fi literature has its roots in the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eras, with early works paving the way for future narratives and themes [2]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lobal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Nebula Award in 2010 ha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recogni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new generation authors, leading to a resurgence in interest in Chinese sci-fi, exemplified by the success of "The Three-Body Problem" [2] - AIGC technology has drastically reduced production time and costs, with the recent short drama being produced in just three months at less than one-fifth of traditional production costs [4][5] Market Trends - The Chinese sci-fi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unprecedented growth, with projections indicating total revenue will reach 108.96 billion yuan in 2024, marking two consecutive years of surpassing the 100 billion yuan threshold [6] - The rise of AI technology is not only enhancing literary creation but also expanding into audio production, leading to a diverse range of sci-fi content including novels, comics, and audio dramas [6] - The industry is evolving towards a more integrated ecosystem, focusing on discovering quality topics and maximizing the value of classic IPs through data analysis and cross-industry collaboration [6]
历史的复调与叠响:“新文化”与“新文学”的多元创生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4 09:54
5月17日,"新文化"与"新文学"的多元创生:纪念《新青年》创刊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之江饭店举办。会议系2025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学 术年会系列活动之一,由浙江大学文学院、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浙江 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健,浙江大 学文学院副院长何诗海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刘勇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 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浙江师范大学高玉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徐健副主席向莅临大会的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自2001年成立以来,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积极推动学者之间交流互动,有力引领了本省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研究会既格外关注浙江地域文化与新文学的关系,又密切关注全球化、科技 发展对新文学的影响,从而将地域性与世界性融为一体,开创出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对话国际的学术格局,为繁荣发展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事 业做出积极贡献。徐健副主席表示,1915年《新青年 ...
“网文+视听”融出文化新样式
Ren Min Ri Bao· 2025-06-03 19:35
培训过程中,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许苗苗、电视剧《小欢喜》联合编剧曾明辉、资深微 短剧编剧修以为常、番茄小说IP内容负责人贾文婷,分别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发展趋势、网络文学IP影视 转化路径、创作经验及作家转型等主题开展授课。参与活动的学员普遍反映,通过培训加深了对网络文 学影视转化的理解,拓宽了创作视野,增强了融合发展信心,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创作与改编实践,助力 网络文学与视听内容的高质量融合发展。培训期间,网络作家、平台及影视机构还围绕IP转化进行了洽 谈与对接。 一方面,网络文学平台依托丰富版权和内容资源,推动文学作品向视听产品转化。掌阅科技(603533) 总编辑马艳霞介绍,平台在网络文学基础上创作大量自制剧,并打造海外短剧平台iDrama,推进内容转 化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点众科技副总编辑王燕分享,平台基于自有文学资源,打造"河马剧 场""繁花剧场"等微短剧平台,进行全链条布局。另一方面,网络视听平台和影视制作机构发挥产业优 势,完善短剧创作模式。华策影视(300133)集团高级文学策划陈沙表示,借助长剧资源的优势,华策 影视推动长短剧联动,借力长剧IP延展短剧内容。喜马拉雅喜豹短剧合伙人杨 ...
专访多和田叶子:语言不是出生地,而是一种选择
Hu Xiu· 2025-06-02 02:00
1987年初冬,汉堡的易北河畔天气已经转冷。多和田叶子住在一间面朝河道的小公寓里。她用胶带将一 张手写告示纸贴在窗边:"此处有售日语与德语双语诗集《唯有你在的地方一无所有》,一册二十五马 克,有意者请按门铃。"她并不觉得这举动有什么突兀之处——书多卖一册是好事。她在小说《捕云 记》中,以回忆的方式写下了这段经历——"那是我人生中出版的第一本书。" 这本由一家名为"破产出版"的公司推出的诗集,为她在德语文学世界打开一扇微妙的缝隙。从那扇缝隙 中,多和田叶子观察语言如何呼吸,如何挣脱秩序,如何带人前往未知之地。三十八年过去,她依旧在 用德语和日语双语写作,已是最具国际影响力、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之一。 正逢多和田叶子的新著《献灯使》在中国出版,《经济观察报》以文字访谈的形式,与她进行了对话。 这段经历决定了她的文学出发点。由此,她以新的角度打量并捕捉自己的母语,从母语的"束缚感"中逃 离,开始了在日语和德语之间的游走,有意识地让自己成为了一个"语言难民"。比如她在第一本诗集 里,创新性地将日语竖排与德语横排设计在一起,让读者穿行于两种语言的缝隙之间。这种大胆实验昭 示了她的核心文学观:语言从 ...
刘楚昕获奖感言走红后发声:感到压力巨大,将用作品回报厚爱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1 07:20
其介绍,刘楚昕高中学段读的是理科,但对哲学、文学情有独钟,"填报专业时,我鼓励他顺应本心、发挥特长。" 他的博士生导师吴根友向南都记者谈到,刘楚昕在读博期间创作小说,自己是知道的,当时"没有制止,也没有鼓励"。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薛凯莹) 刘楚昕表示,面对大家的期待,他更加想认认真真打磨书稿,用更好的作品回报大家的厚爱,会尽快让《泥潭》这本书与大家见面。"此刻我最紧迫的事是 回到书桌前,专注文字。谢谢你们对一名平凡写作者的理解和宽容,请允许我暂时沉默。待新书上市时,书页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我最诚挚的答复。" 南都此前报道,在5月27日的第二届漓江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刘楚昕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从20多岁开始投稿,投到34岁,一直被拒,拒了十多年,最后终有 一天实现梦想。"他提及女友在文学道路上对他的鼓励和支持,还说女友爱听的歌里有句歌词——"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遗憾的是,女友因为癌症 永远离开了他,留给他的信中说,"希望你在痛苦中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 感言最后,刘楚昕也把爱人赠予他的话送给所有奋力赶路的人——"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 5月29日,得知学生获了大奖,刘楚昕当 ...
娇牛马的新饲料:领导喂的炼乳小馒头
虎嗅APP· 2025-05-31 03:11
以下文章来源于那个NG ,作者阿珂可 那个NG . 用关注决定视界|复杂世界的策展人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阿珂可 编辑、题图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 貌、故事和态度。 当职场人开始挑食,不乐意吃画的饼。于是便开始幻想总裁亲自喂我吃炼乳小馒头。 社畜们被廉价的香甜饲料蛊惑,欣喜异常。但什么都不会变的,第二天还得照常在工位上拉磨。 谁都知道,甜食终究是吃不饱的。 在职场主题的短视频里,没有最抽象,只有更抽象。 你大概已经刷到过这种视频:宽敞的包厢里,十几位中年男性围坐在桌边。他们西装革履,桌上的燕 翅鲍参像人一样油光水滑,在餐桌上循环旋转。 在各位成熟人士互相奉承,发出标准老钱风笑声时,服务员端上一盘领导特意给你点的炼乳小馒头。 他们突然全闭了嘴,都转头看向你。 想想就脚趾抠地。 像这种"领导在饭桌上给我点小孩菜"的叙事有个新的名字,叫娇牛马文学。 何为娇牛马?即是娇妻文学和牛马人格的混血产物,又称商务娇妻,也可简写为娇驴、嗲牛。 视频的主题往往只有一道菜,品种有且不限于炼乳小馒头/芒果绵绵冰/草莓大福等 ...
娇牛马的新饲料:领导喂的炼乳小馒头
Hu Xiu· 2025-05-30 23:02
想想就脚趾抠地。 当职场人开始挑食,不乐意吃画的饼。于是便开始幻想总裁亲自喂我吃炼乳小馒头。 社畜们被廉价的香甜饲料蛊惑,欣喜异常。但什么都不会变的,第二天还得照常在工位上拉磨。 谁都知道,甜食终究是吃不饱的。 在职场主题的短视频里,没有最抽象,只有更抽象。 你大概已经刷到过这种视频:宽敞的包厢里,十几位中年男性围坐在桌边。他们西装革履,桌上的燕翅鲍参像人一样油光水滑,在餐桌上循环旋转。 在各位成熟人士互相奉承,发出标准老钱风笑声时,服务员端上一盘领导特意给你点的炼乳小馒头。 他们突然全闭了嘴,都转头看向你。 像这种"领导在饭桌上给我点小孩菜"的叙事有个新的名字,叫娇牛马文学。 何为娇牛马?即是娇妻文学和牛马人格的混血产物,又称商务娇妻,也可简写为娇驴、嗲牛。 视频的主题往往只有一道菜,品种有且不限于炼乳小馒头/芒果绵绵冰/草莓大福等甜蜜食物。 如果我说这都是在应酬时点的菜,你一定心情复杂:这在闹着玩呢吧? 文案也透着一股甜腻的娇羞劲儿:跟着领导出来应酬,满满的商务菜里出现了一盘我点的xxx... 注意,这时候还必须故意强调领导问的一句——是谁点的小孩菜? 短短几句话,就已经让人想象到当事人回答"是我"之后沾 ...
刘楚昕以获奖感言出圈,心怀梦想的人终会越过山丘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30 04:14
近日,青年作家刘楚昕凭借其虚构类作品《泥潭》斩获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获奖者当然不止他一 人,但他出人意料地在全网出圈。他的出圈与作品无关,而是因为一段短短的"获奖感言"。 他在获奖感言里分享了一个细节:初恋女友曾对他如此诠释歌曲《山丘》的一句歌词——"越过山 丘,才发现无人等候":有一天你获奖了,但是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都不在了。结果一语成谶, 之后女友就因病去世了,她在遗书中还说希望他在痛苦中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如今刘楚昕终于获得文 学大奖,他真的越过了山丘,她却无法分享这份成功的喜悦了。这个故事不但感动了颁奖现场的人,也 在网络快速传播,令无数网友动容。 这个悲情而颇具戏剧性的细节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但其实已经与文学没有什么关系。刘楚昕在获奖 现场也略显紧张地分享了他的文学故事,"从20多岁开始投稿,投到34岁,一直被拒,拒了十多年,直 到今天才获奖"。据悉,刘楚昕高中学的是理科,但对哲学、文学情有独钟。对于他一直坚持的"文学 梦",他家里人认为他是在"胡编乱造"和"不务正业",认为他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上。他的教育 和职业经历都与哲学有关,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学习哲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