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口变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欧洲央行管委Makhlouf:人工智能和人口变化将导致通胀更加波动。通胀预期得到良好的锚定。欧洲央行在使用前瞻性指引时必须更加灵活。
news flash· 2025-07-04 12:45
欧洲央行管委Makhlouf:人工智能和人口变化将导致通胀更加波动。 通胀预期得到良好的锚定。 欧洲央行在使用前瞻性指引时必须更加灵活。 ...
如何反驳“都不想生孩子,人类就灭绝了”
Hu Xiu· 2025-07-01 06:08
在中国社会,因为逻辑教育的缺失,许多逻辑完全站不住的话语大行其道,总被无数人挂在嘴边。比 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忽视了少数懂事的底层孩子背后,是无数底层孩子缺乏良好教育的沉 沦),"人不经历苦难不可能成才"(忽视了侥幸成功者背后无数在苦难中沉沦的人,也忽视了古今中外 成材率最高的始终是生活和教育有保障的中间以上阶层),"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多么极端的话术), 还有只要遇上不同意见但又想伪装客观的"凡事有好有不好"(坚决不谈具体哪里好哪里不好,也不考虑 当事人实际的需求,仅仅用来表达反对)。 如果是涉及生育的新闻,评论区里总会出现一句话,这句话很眼熟,不肯生孩子的人逢年过节肯定听长 辈说过——"都不想生孩子,人类就灭绝了。" 稍有逻辑就知道,这句话很荒谬,但很多人还就真的信这个。怎么反驳它呢? 从历史来看,人口的断崖式下跌从不是因为生育问题,而是战争和瘟疫,尤其是前者。东汉末年的战 乱,造成了人口"十不存一"的惨况;太平天国运动,损失人口高达惊人的1.6亿。如果碰上一些疯子, 那就更惨,清初的屠蜀,导致原四川人口所剩不多,只能"湖广填四川"。在世界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 损失了大量人口,疯子的典型当属推动种族灭 ...
经济日报金观平:立足人口变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news flash· 2025-06-26 00:04
经济日报文章称,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是我国提出的战略目标。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立足人口这个核心变量,明晰了达成 目标的实践路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口变化相协调,按照服务半径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适 用、保障有力的要求,优化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 口增减分化等趋势性特征明显,能否适应这种新形势,建好服务设施,提升运行管理水平,以实现人口 与资源的动态匹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意见》推出一揽子改革创新举措,体现出极强的现 实针对性。以服务范围动态调整扩容、以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提质,由此带动资源整合水平和统筹配置层 次不断提升,以不断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更多受益人口。 ...
立足人口变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Jing Ji Ri Bao· 2025-06-25 21:53
把一系列部署安排落到实处,要围绕"有人干"和"有钱干"两个问题开拓思路。二者都需要做到政府有为 和市场有效并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韧性。明确公办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定位,夯实政府 兜底保障的作用。同时,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优化供给方式。市场基于自身 机制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可盈利结合,社会组织则基于公益原则,灵活响应个性化的需求,实际上都 是在补充政府资源总量和结构的不足。实现这样的协同,需要观念的更新与改革的跟进。 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是我国提出的战略目标。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 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立足人口这个核心变量,明晰了达成目标的实践路径:推动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口变化相协调,按照服务半径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适用、保障有力的要求,优 化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 基本公共服务,涵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 方面面。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趋势性特征明显,能否适应这种新 形势,建好服务设施,提升运行管理水平,以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动态匹配,是摆在我们面前 ...
李迅雷专栏 | 再论:中国人口往何处去?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25 07:24
人口变化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如2016年以后我国出生人口的下降,可能会在20年后给 经济带来负面压力。这不仅给国内经济带来深远影响,还会改变全球的国别竞争格局,如日本人口 老龄化与其竞争力下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要点: 我国总人口自2021年见顶后,已经连续三年减少。预计2027年我国总人口将跌破14亿,2039年跌破 13亿,2047年跌破12亿。 2025年新出生人口将下降到900万以下,2028年跌破800万,2035年可能跌破700万,之后十年的下 降速度会有所放缓。 按照联合国相关标准,我国2021年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32年将达到超老龄化社会的标 准,到2048年将达到日本目前的老龄化水平。 我国15-19岁、20-24岁、25-29岁年龄段的生育率明显高于日本、英格兰与威尔士、苏格兰,真正的 问题是30-49岁的大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明显偏低。通过生育补贴的方式,鼓励愿意生育的家庭多 生,可能是更可行的政策方向。 导致结婚率下降的第一个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衡。在2006-2010年出生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约 20%,之后出口的性别差有所缩小,但仍维持在115:100以上,直 ...
再论:中国人口往何处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要点: 两年前我们曾经做过关于中国人口的总数、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及老龄化率及人口流向的特征和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并预测2024年中国 新生婴儿数量将反弹至1000万以上,但事实上只反弹至954万,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再次对我国人口变化趋势及人口的区域流向和产业流向作新的 我国总人口自2021年见顶后,已经连续三年减少。预计 2027 年我国总人口将跌破 14 亿, 2039 年跌破 13 亿, 2047 年跌破 12 亿。 2025年新出生人口将下降到900万以下,2028年跌破800万,2035年可能跌破700万,之后十年的下降速度会有所放缓。 按照联合国相关标准,我国2021年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32年将达到超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到2048年将达到日本目前的老龄化水平。 我国15-19岁、20-24岁、25-29岁年龄段的生育率明显高于日本、英格兰与威尔士、苏格兰,真正的问题是30-49岁的大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明显 偏低。通过生育补贴的方式,鼓励愿意生育的家庭多生,可能是更可行的政策方向。 导致结婚率下降的第一个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衡。在2 ...
澳大利亚5月兼职就业人口 -4.11万人,前值2.95万人。
news flash· 2025-06-19 01:35
澳大利亚5月兼职就业人口 -4.11万人,前值2.95万人。 ...
我国幼儿园数量连续三年减少
第一财经· 2025-06-12 12:51
2025.06. 12 而幼儿园在园幼儿数量的减少,会逐渐波及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 教育研究院乔锦忠老师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根据其团队模型预测,2035年全国小学、初中 需求数分别为9.28万和4.79万所,较2020年分别减少5.14万和0.38万所。显然,小学受到的影响 比初中要大,这是因为小学在规划时分布更密、服务半径更小,所以总体基数上也更大,而初中辐射 的面积更大一些,存在更多冗余空间。 当然,从趋势来看,未来幼儿园数量减少的态势有望趋缓。这是因为,一方面,从出生人口数量变化 来看,从2021年到2023年,虽然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但整体降幅趋缓。2024年,出生人口比2023 年增加52万人。出生人口变化的态势也将影响未来幼儿园数量的变化。 另一方面,在招生难的情况下,很多幼儿园也在探索托幼一体和老幼同养的新模式。尤其是在发展托 育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改成为养老院。例如,浙江金华一家开办25年的老牌幼儿园,2023年 改造成"社区养老院"。公开报道显示,在金华市婺城区北苑小区,建在小区内的北苑第一幼儿园于 1998年开张,占地4亩左右,到2023年改造前已经经 ...
擘画新时代新征程民生建设新蓝图
Ren Min Ri Bao· 2025-06-09 23:39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 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系统擘画新时代新征程民生建设的发展方 向和重点任务,将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注入强大动力。 民生政策因时而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意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努力找准民生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精准优化政策举措。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生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等特点,要求民 生政策在兜底保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功能,更加注重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特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国内国际双 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投资于 人"、服务于民生,在民生保障中不断发现、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 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深刻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