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意愿

Search documents
育儿补贴政策下的投资机会
2025-07-11 01:05
摘要 育儿补贴政策通过直接降低生育成本,边际拉动婴幼儿用品市场需求, 尽管新生儿数量下降,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母婴家庭消费能力提升 推动市场规模增长。预计到 2025 年,母婴市场总规模将达到 4.68 万亿 元,同比增速超 7%。 乳制品、护理与耐用品、服装等母婴用品细分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相对稳定,但受前几年新生儿数量下降影响,估值处 于低位,存在投资机会。 2024 年学前教育法明确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国家推进普及学前教育, 构建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托育服务规范化水 平显著提升,托育机构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备案率明显提高。 中国婴幼儿托育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1,500 亿元攀升至 2030 年的 2,300 多亿元,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托育行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随着生育限制放开和公共服务完善,人们的生育意愿有所提升,带动辅 助生殖行业渗透率回暖。中美不孕不育率逐年提升,两国辅助生殖渗透 率也逐年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辅助生殖行业具有长期增长逻辑。 育儿补贴政策下的投资机会 20250710 Q&A 需求退坡,估值处于低位,有投资机会。 政策加码推 ...
李迅雷专栏 | 再论:中国人口往何处去?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25 07:24
人口变化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如2016年以后我国出生人口的下降,可能会在20年后给 经济带来负面压力。这不仅给国内经济带来深远影响,还会改变全球的国别竞争格局,如日本人口 老龄化与其竞争力下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要点: 我国总人口自2021年见顶后,已经连续三年减少。预计2027年我国总人口将跌破14亿,2039年跌破 13亿,2047年跌破12亿。 2025年新出生人口将下降到900万以下,2028年跌破800万,2035年可能跌破700万,之后十年的下 降速度会有所放缓。 按照联合国相关标准,我国2021年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32年将达到超老龄化社会的标 准,到2048年将达到日本目前的老龄化水平。 我国15-19岁、20-24岁、25-29岁年龄段的生育率明显高于日本、英格兰与威尔士、苏格兰,真正的 问题是30-49岁的大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明显偏低。通过生育补贴的方式,鼓励愿意生育的家庭多 生,可能是更可行的政策方向。 导致结婚率下降的第一个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衡。在2006-2010年出生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约 20%,之后出口的性别差有所缩小,但仍维持在115:100以上,直 ...
再论:中国人口往何处去?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6-19 11:50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要点: 两年前我们曾经做过关于中国人口的总数、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及老龄化率及人口流向的特征和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并预测2024年中国 新生婴儿数量将反弹至1000万以上,但事实上只反弹至954万,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再次对我国人口变化趋势及人口的区域流向和产业流向作新的 我国总人口自2021年见顶后,已经连续三年减少。预计 2027 年我国总人口将跌破 14 亿, 2039 年跌破 13 亿, 2047 年跌破 12 亿。 2025年新出生人口将下降到900万以下,2028年跌破800万,2035年可能跌破700万,之后十年的下降速度会有所放缓。 按照联合国相关标准,我国2021年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32年将达到超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到2048年将达到日本目前的老龄化水平。 我国15-19岁、20-24岁、25-29岁年龄段的生育率明显高于日本、英格兰与威尔士、苏格兰,真正的问题是30-49岁的大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明显 偏低。通过生育补贴的方式,鼓励愿意生育的家庭多生,可能是更可行的政策方向。 导致结婚率下降的第一个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衡。在2 ...
韩调查称韩国人结婚意愿回升 生育意愿仍偏低
news flash· 2025-05-11 08:16
金十数据5月11日讯,韩国当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但公众结婚意愿有 所上升,显示韩社会婚育观出现微妙变化。 韩联社报道,保健社会研究院星期天(5月11日)发 布"2024年家庭和生育"报告,该项调查面向19岁至49岁成年人口(包括未婚者及其配偶)共1.4372万 人;结果显示,女性平均生育子女数为0.85人,较三年前减少0.18人,呈明显下降趋势。 在有配偶的受 访者中,仅有18%表示有生育计划,平均期望子女数为1.25人。在没有配偶的受访者中,63.2%表示未 来有生育意愿,平均期望子女数为1.54人,略高于有配偶者。尽管生育意愿偏低,但结婚意向却出现回 升。本次调查中,62.2%的受访者表示"有意结婚",较2021年上升11.4个百分点;表示"尚未决定是否结 婚"的占比则由23.9%降至19.4%。 韩调查称韩国人结婚意愿回升 生育意愿仍偏低 ...
中国最能生娃的省,根本不用催生
后浪研究所· 2025-04-03 09:21
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有人坚持不婚不育保平安,有人用猫狗双全替代儿女双全,而广东人大概率会 表示:不用催,我们自己会主动生。 从横向来看, 广东省不但是人口大省,出生人口数也一骑绝尘, 分别比河南省、山东省多出 33.5 万和 42 万。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山东省曾是全国"最敢生"的省份。但自从 2018 年被广东反超之后,第一生育大 省的帽子就落到了广东头上,并蝉联了六年 [3][6]。 虽然一些地区并没有公布准确的出生人口数字,但整体来看,东三省的出生人口数较少,而包括贵 州、四川、云南在内的西南 F4 显然更愿意生孩子。 很多人对广东的印象是: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不但敢拼事业,也敢拼二胎、三胎。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近日,大部分省市公布了最新人口情况,2023 年,广东省以 103 万的出生人 口增量位列全国第一,遥遥领先其他省份 [1]。换句话说,全国每九个新生儿中,就有一名在广东呱 呱坠地 [2]。 为什么广东人如此愿意生孩子?以后中国的生育,都要靠广东了吗? 全国生育图谱,广东最醒目 其实,广东省一直很能生。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广东省已经连续 40 多年出生人口超百万 [3]。 尤其是在全国出生人口 ...
80后的中年危机
投资界· 2025-03-01 07:35
以下文章来源于凤凰WEEKLY ,作者卢伊 凤凰WEEKLY . 有温度、有情感、有趣味的新媒体。 一个时代。 记者丨卢伊 编辑丨段文 新媒体编辑|闫如意 来源 | 凤凰WEEKLY (ID:phoenixweekly) 80后的中年危机,来得格外的迅猛。 青山资本在年度消费报告《35岁,中国式中年》中指出,尽管全球范围内的中年危机往往在四五十岁才逐渐显现。 但在中国,随着产业结构、劳动者教育水平的高速变化,35岁以上的劳动力正在被市场出清。 无数政策优惠、就业求职、婚育观念等,也将35岁作为一道门槛,过之即弃。 "好像35岁有一道无形的门,走进去了便'隐入尘烟'。" 在这份报告推出的2024年,35岁有了更为具体的指代——他们出生于1989年,是80后中的最后一批。 尽管他们距离通常意义上的"中年"仍有一定距离,但当35岁成为迈入中年的新标准,这意味着: 整个80后群体已集体步入中年,提前直面来自职场、家庭和社会的中年危机。 80后,这是一个拥有2.2亿人口的庞大群体,他们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也是教育改革的试验品、东西方思想碰撞的产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杰曾指出,这代人出生在改革开放开启的80年代, ...
中国生育报告2024
泽平宏观· 2024-12-24 09:53
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年重点任务中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 11 月 27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会议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 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各地各部门要统筹谋划,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这意味着生育支持体系将会加快构建。 自放开三孩以来,我国生育支持措施主要集中在经济支持、服务支持、时间支持、文化支持四 个方面。 1 )经济支持方面,提供个税抵扣和生育补贴。 2023 年个税专项扣除标准从 1000 元 / 孩 / 月 提高到 2000 元 / 孩 / 月;生育补贴方面,当前 23 个省份的近 60 个城市和地区探索实施生育补贴 制度。 考虑地方财力不足及人口流动的税收跨区贡献等因素,建议国家层面拿出 GDP 的 2% 以 上,作为生育补贴发放。 2 )服务支持方面,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 2020-2023 年千人托位数从 1.8 个增长至 3.4 个,已完成至目标的四分之三,但较法国 32.1 个、加拿大 15.5 个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 )时间支持方面,延长各类生育相关假期,需探索成本共担机制。 延长男性陪产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