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商业化

Search documents
两大巨头宣布,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
DT新材料· 2025-09-16 16:04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两大巨头宣布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 (1)韩国SK On 9月16日, SK On位于大田广域市儒城区未来技术院内的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正式启用 。该产线将主要用于试制样品供应客户,并系统开展产品质量与 性能验证,标志着 SK On成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关键一步。 公司将全力推动全球首批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加速电动化时代的到来。 自2022年与 Solid Power 达成战略合作以来,双方持续深化全固态电池的联合研发。新工厂占地面积约4,628平方米。 SK On将在该试点产线上重点开发 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部分产线还将用于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研发 。 SK On计划于2029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较原定2030年的目标提前一年。 公司现阶段以开发能量密度达800Wh/L的全固态电池为首要目标,并计划 未来进一步提升至1000Wh/L。 值得一提的是,该工厂率先在韩国应用了SK On自主研发的"温等静压(WIP)"技术。 该技术可在25~100℃环境下对电极施加均匀压力,有效提高电极 密度与电池性能。 尽管WIP技术可显著抑制电池发热、延长循环寿命,但传统工艺难以整合进连续化产线 ...
韩国第二条全固态电池产线落地,等静压工艺进入规模化应用
高工锂电· 2025-09-16 10:55
摘要 SK On投产大田产线。 本周二,韩国第三大电池制造商 SK On 宣布,其位于大田的全固态电池产线正式竣工。 这一进展意味着 SK On 已从实验室研发阶段迈入客户验证阶段,全球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竞赛进一步升温。 随着产线投运, SK On 将原定 2030 年的商业化目标提前至 2029 年,并提出初期能量密度达到 800Wh/L ,远期冲击 1000Wh/L 的性能指 标。 公司研发聚焦于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硫化物电解质因高离子电导率,被业界视为实现高性能电池的关键路径。 在工艺路线方面, SK On 将率先在量产线上引入温等静压( WIP )工艺。该工艺在 25 至 100 摄氏度条件下对电极施加均匀压力,可提升能量 密度和电池寿命。 然而, WIP 长期以来因难以实现连续自动化,效率偏低。 SK On 称,已通过独特的电芯设计,并与传统压制工艺结合,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提 升了生产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大田产线在建设上高度依赖合作伙伴。该生产线以美国技术公司 Solid Power 的科罗拉多工厂为蓝本,由 Solid Power 负责设计 和安装。 这一合作可追溯至 2021 年,并在 20 ...
全固态电池商用率先落地“微小”器械
高工锂电· 2025-04-11 10:50
摘要 目前,全固态电池已在穿戴电子、医疗设备、烹饪设备等强调精密、小巧、安全、稳定的设备中试水应用。 近期外媒消息,三星正开发全固态电池 "Dream Battery" ,最快将于今年四季度搭载智能戒指面市。 三星规划, "Dream Battery" 全固态电池目前能量密度为 200Wh/L , 2025Q4 将提升至 360Wh/L ,在 2025Q4 应用于新款 Galaxy Ring (第二代智能戒指), 2026Q4 再提升至 400Wh/L ,并将全固态电池技术扩展至新款 Galaxy Buds (耳机),在 2027 年应用于智能手表产品。 结合海内外进展,相比于在 2027 初步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目标,一些 " 微小 " 场景或成为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最 快的应用场景。 全固态电池电芯越大,固 - 固界面越难控制,将电池做大是一个难题。到 2024 年末,业内全固态电池集中在 20Ah 水 平,最大不超过 40Ah 。到 2025 年比亚迪、一汽披露研制容量超过 60Ah 的全固态电池,并表示如果对全固态电池进 行模组系统集成需在外部施加压力(比亚迪试验 10~20MPa ),以保证大容量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