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战略

Search documents
百果园20250709
2025-07-11 01:13
百果园 20250709 摘要 百果园 2024 年全年净亏损 3.9 亿元,主要由于执行高性价比战略导致 毛利率从 11.5%下降至 7.4%,毛利额减少约 5.5 亿元。为提升竞争力, 公司策略性让利消费者,短期内影响了盈利能力。 百果园积极调整门店结构,2024 年净减少 966 家门店,预计 2025 上 半年继续关闭约 400 家低效门店。调整后,订单量与客流呈双位数增长, 4 月以来通过产品结构调优和毛利品销售指导支持,毛利率和单店毛利 额有显著提升。预计下半年重启扩张。 百果园坚持高品质、高性价比战略,聚焦提升单店盈利能力、优化门店 投资成本和拓展国内外市场。国内市场深耕餐饮、茶饮等渠道,海外市 场拓展蜜瓜、蓝莓等品类,并已在印尼开设线下门店。 为提升加盟商投资回报率,百果园取消特许权使用费,推出开业补贴政 策,并优化装修方案和设备,将单店初始投资成本从 28 万元降至 23.4 万元,显著缩短门店回本周期至两年左右。 2025 年上半年同店销售整体持平,但客流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同店 销售主要受全国性降价影响,如草莓和车厘子。单店毛利额同比个位数 增长,环比双位数增长,毛利率低个位数提升。礼品 ...
印度手机市场“说变就变”:苹果进不了前五,如今小米也只排第4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7 20:24
2025年第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该季度 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7%,主要受高库存和新机发布减少的影响。与此同时,市场格局发生显 著调整。 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中,realme排名第5,在印度市占率约11%,同比小幅上升了一 个百分点。realme聚焦年轻消费者,强调时尚、个性与科技感,在海外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该品 牌深知印度消费者对于价格和性能的敏感度较高,因此在产品研发和定价策略上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其 推出的多款机型在配置上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使用需求,同时价格相对亲民,这使得realme在 印度市场迅速积累了一批忠实用户。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场排名第4,市占率约13%,去年同期排在榜首位置。小米在印度市场 的成功得益于其早期的性价比战略、强大的营销手段和线上销售渠道。通过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小米 吸引到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 OPPO在2025年第一季度排名第3,在印度市占率约15%,近两年稳定在前三的位置。OPPO一直以来都 非常注重品牌建设 ...
“高性价比”引领酒店投资质变 迈点报告揭示业界领先解决方案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20 00:10
6月19日,迈点研究院与东呈集团联合发布《2025迈点高性价比酒店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 告》)。报告指出,在理性消费趋势下,中国酒店业竞争核心正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高性价比日 益成为投资布局的决定性战略。作为高性价比战略与实践典型,东呈集团旗下多个酒店品牌在同时发布 的"中国酒店性价比指数(CHCPI)"里名列前茅。 消费转型驱动酒店注重性价比 在酒店行业,迈点报告与排名具备广泛影响力。迈点研究院依托全产业链大数据分析能力与MBI独立顾 问委员会的专业机制,构建了具有行业公信力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其发布的迈点品牌指数(MBI)已 被纳入国内百家酒店集团的KPI考核体系,成为业外人士认知酒店行业、投资者洞察市场格局的核心标 尺。 迈点研究院本次发布的《2025迈点高性价比酒店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析指出,中国当下 的消费特征正在重演日本消费社会第四阶段——经济增速放缓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消费者将更趋向 理性务实——2024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速从2023年的10.3%骤降到5.1%,收入增长逐年放 缓。同时,2024年12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4%,同比下降1.37个百 ...
出海十年,小米手机嫩否破解全球化“冰与火之歌”?
Xi Niu Cai Jing· 2025-06-09 05:26
作者:老萝卜头 2014年前后,中国手机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后,掀起了一轮出海潮。中国品牌凭借技术创新、高性价比策略以及本地化运营而快速崛起。 中国手机的全球化下半场,正从规模扩张的"浅海区"驶向核心技术攻坚与品牌升维的"深水区"。 为此,GPLP犀牛财经策划了《中国手机出海十年》专题,呈现这场持续十年的"大航海"征程,本文将剖析小米全球化版图背后的生死博弈。 小米出海十年:从印度突围到全球攻坚 2017年进入西班牙时,小米通过与运营商Tim合作推出合约机,首年即获10%市场份额。2024年第二季度,小米在欧洲以15%市占率稳居第三,西欧市场溢 价能力较2019年提升2.3倍。 小米的国际化始于2014年,以印度市场为起点,开启了从新兴市场向发达市场逐步渗透的路径。 2014年6月,小米通过电商平台Flipkart进入印度,首年即通过线上直销与"饥饿营销"模式斩获印度智能手机市场1.5%份额。这一策略在印度市场被验证为高 效武器,2017年小米以27%市占率登顶印度,2019年全球市场份额突破10%,跻身全球前四。 其成功之处在于将中国市场的"硬件+互联网+新零售"三角模式移植海外——通过Flipkar ...
“羽绒刺客”终结者:鸭鸭,打出一副千亿明牌
新消费智库· 2025-05-14 11:51
以下文章来源于金错刀 ,作者茴香拿铁 金错刀 . 科技商业观察家。爆品战略提出者。 这是新消费智库第 2 6 3 4 期文章 新消费导读 羽绒服界小米,资本市场下一个蜜雪冰城。 作者 : 茴香拿铁 编辑:竺天 审核: Single 来源: 金错刀 "羽绒服刺客"遍布的当下,不少年轻人都被迫在温暖和钱包之间做抉择。 一夜"开窍"的鸭鸭 给同行上了一课 很多年轻人可能不太清楚,曾经的鸭鸭,也是 "国礼"级别的羽绒服品牌。 成立于 1972年的鸭鸭,是新中国第一件羽绒服的制造商。 但就在 "刺客"遍布的时代,有一个老品牌却以黑马之姿,成为年轻人的钱包守护者。 鸭鸭羽绒服 ,正在以 "整顿刺客"的姿态重新亮相。 在不少人印象里,鸭鸭只不过是个十分低调的老国货品牌。 网友的印象也并非空穴来风, 2019年,鸭鸭羽绒服的线上GMV也仅仅只有8000多万。 但没想到,在短短 4年时间内,鸭鸭已经从"掉队边缘",一跃成为头部玩家。 2023年,鸭鸭的线上GMV已经来到了200多亿,成功翻了200多倍。 如今,鸭鸭更是在积极筹备上市,透露出了不小的底气和决心。 四年,从被遗忘的边缘进化到上市后备军,鸭鸭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整个市 ...
新股前瞻|营收重返百亿,三只松鼠(300783.SZ)还能“燎原”零食江湖?
智通财经网· 2025-05-05 02:02
营收重返百亿大关后,三只松鼠(300783.SZ)启动港股IPO。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4月25日披露,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只松鼠)递表港交所主板,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招股书显示,三只松鼠此 次计划使用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深化全球供应链布局、推进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扩张、提升数字化能力及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战略投资与并购及其他一般性运 营资金。 三只松鼠港股IPO的融资用途紧扣业务核心,旨在巩固其在休闲零食市场的地位。从供应链降本提质,到全渠道拓展市场,再到通过创新和并购寻求突破, 每一项规划都承载着企业的增长野心。然而,在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三只松鼠赴港IPO能否令公司再度"燎原"零食市场,仍有待观察。 蛰伏四年重返"巅峰"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三只松鼠2012年由章燎源创立,从单一坚果品类起步,发展为中国最大中资休闲零食企业。作为零食市场的开拓者,三只松鼠营收曾 从2014年的9.24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至2019年的10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7.2%。这一阶段,三只松鼠凭借较为敏锐市场洞察力,抓住互联网 电商崛起的机遇,通过线上渠道迅速打开市场。其独特的品牌形象、优质的产品及 ...
动荡中的良品铺子再换帅,杨红春第三次掌舵
Xin Lang Cai Jing· 2025-04-29 10:51
智通财经记者 | 卢奕贝 智通财经编辑 | 牙韩翔 创始人之一的杨红春再度成为良品铺子总经理。 但这条路没有走通。 4月28日晚,良品铺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财报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显示,目前杨红春为公司董事及总经理,其中总 经理任期显示为2025年4月26日至2026年11月26日。 不久前的3月被选举为董事长,且由其代行总经理职责的程虹,总经理(代行)任期于4月26日终止,董事长任期终止日期则显示为2026年11月26日。此外, 杨银芬仍为公司董事。 | 姓名 | 职务 | 性 别 | स्ट 龄 | 任期起始日期 | 任期终止日期 | | --- | --- | --- | --- | --- | --- | | | 重事长 | | | 2025/03/01 | 2026/11/26 | | 程虹 | | | | | | | | 总经理(代 | 男 | 62 | 2025/03/01 | 2025/04/26 | | | 行) | | | | | | | 重事 | | | 2022/09/15 | 2026/11/26 | | 杨红春 | 重事 | 男 | 52 | ...
三只松鼠重返百亿营收,创始人章燎原再赴港交所寻突破
Sou Hu Cai Jing· 2025-04-29 09:41
这一战略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招股书显示,三只松鼠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营收分别为72.93亿元、71.15亿元和 106.22亿元;毛利分别为19.13亿元、16.15亿元和25.2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6.2%、22.7%和23.8%;净利润分别为1.29 亿元、2.20亿元和4.08亿元。2024年,公司成功实现了营收的显著恢复,重回"百亿俱乐部"。 | | | | 6000 1 | | 2024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民幣 | % | 人民幣 | 9/0 | 人民幣 | % | | | | | (千元:百分比除外) | | | | | 收益 | 7,293,158 100.0 % | | | 7,114,576 100.0 % 10,622,053 100.0 % | | | | 销售成本 (5,379,964) (73.8%) (5,499,887) (77.3%) (8,096,410) (76.2%) | | | | | | | | 毛利 | 1.913.194 | 26.2 % | 1,614,689 ...
三只松鼠一季度净利润下滑2成,正递表香港联交所申请上市
Di Yi Cai Jing· 2025-04-28 13:45
Core Insights - The company reported a revenue of 3.723 billion yuan for Q1 2025,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13%, but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decreased by 22.46% to 239 million yuan [1][3] - The company has submitted an application for overseas listing of H-shares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3] - The company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revenue growth of 49.3% in 2024, reaching 10.622 billion yuan, with a net profit increase of 85.51% to 407 million yuan [3]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Q1 2025, the company achieved a revenue of 3.723 billion yuan, marking a 2.13% increase year-on-year [1] - The net profit for Q1 2025 was 239 m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decline of 22.46%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1] - The company reported a revenue of 10.622 billion yuan for the full year of 2024, with a net profit of 407 million yuan, indica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49.3% and 85.51% respectively [3] Profitability and Margins - The company's gross margin has shown instability in recent years, with rates of 26.2%, 22.7%, and 23.8% from 2022 to 2024 [3] - The highest gross margin channel for the company is short video platforms, which have maintained a gross margin exceeding 30%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3] Strategic Developments - The company has made several acquisitions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the purchase of three companies in 2024, which aligns with its strategy of entering the mass snack market [3] - The company has emphasized a "high-end cost-performance" strategy following its acquisitions [3] Market Reaction - On April 28, the company's stock price fell by 6.76%, closing at 27.74 yuan per share, with a total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approximately 11.12 billion yuan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