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突围

Search documents
三重引擎驱动 中国材料出海跑出加速度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7 17:57
近期,证券时报记者走访企业看到,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电瓷")的电瓷绝缘子凭 硬核性能突破美关税壁垒,中国巨石(600176)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巨石")在江苏淮安玻纤零 碳智能制造基地打造微循环绿色样板,邯郸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邯郸中建材")的碲化镉 发电玻璃让建筑变身清洁能源生产者……在欧盟碳关税倒逼与国内产业升级双轮驱动下,中国材料不仅 攻克"卡脖子"技术,更以绿色竞争力撬动国际话语权,出海跑出加速度。中国材料企业的全球化叙事正 从"中国制造"进化为"中国方案"。 技术破壁: 从技术追随到全球引领,从产品输出到生态赋能,中国材料企业正以"技术突围+绿色转型+场景革 命"三重引擎加速全球市场开拓。 从技术追随到全球引领 从技术追随到全球引领,中国材料企业在过去20年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光伏面板、稀土永磁等关键 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技术突破,在新型发电材料、高性能玻璃纤维等前沿方向涌现出一批引领性企业 和颠覆性成果。 在江西萍乡一个不起眼的厂房里,技术工人将一种特殊"泥巴"加工成高压电力系统必备的部件,并把它 卖到了全世界。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美国所谓"对等关 ...
稀土只是开场牌!中国科技反制让美方措手不及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01:56
特朗普政府最近突然放风说要跟中国通话,表面装得挺积极。但明眼人都懂——美国汽车工厂因为缺稀土快停工了,五角大楼的F-35生产线也在告急。这场 持续数年的贸易博弈里,中国亮出的底牌远超西方想象,而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反倒帮咱们摸清了自家实力底数。 稀土这张牌已经够狠 中国没搞过"断供式"报复,但去年那套稀土追踪系统堪称神来之笔:企业在线提交交易量和客户信息,海关直接锁定敏感流向。当美国通用电气申请进口钐 钴磁体时,审批流程"恰好"比日本企业多出三周——等货到时,F-35的交付节点早错过了。这种点到为止的管控,比全面禁运更让对手难受。 当特斯拉为电池成本发愁时,马斯克比谁都清楚:每台Model 3要用4.5公斤钴,全球80%的电池级钴盐来自中国江西的冶炼厂。这还不是最要命的,中国掌 握着稀土分离的128项核心专利,能把提纯成本压到西方企业的1/3。去年商务部对钨、锑等矿产实施出口管制,五角大楼立刻测算出穿甲弹产能将骤降 40%。某些华盛顿政客总幻想从澳大利亚买矿替代,却忘了矿石变导弹需要整整37道工序,其中29道关键工艺都在中国工厂里。 关税大棒反成中国"神助攻" 2018年特朗普对华加税时,绝对没想到会逼出这样的结 ...
车圈大乱斗,谁说内卷无赢家?
3 6 Ke· 2025-06-10 11:48
从隔空互怼到贴身肉搏,六月初的重庆汽车论坛现场,火药味浓得化不开。 论坛上,比亚迪李云飞直言,比亚迪遭受的"黑公关"规模要比此前蔚来李斌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的"竞 争对手每月豪掷3000万至5000万元用于抹黑蔚来"要更加严重,国内有些车企"又蠢又坏",还喜欢在发 布会上阴阳,拉踩友商。 随后,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公开力挺长城两年前对比亚迪常压油箱的举报,声称"举报内容完全正 确";广汽集团埃安营销本部负责人肖勇也添了一把火,笑着说杨学良是车圈"嘴替"······至此,一场中国 汽车史上最激烈的围猎拉开帷幕。 而这,仅是2025年中国汽车业"口水大战"的冰山一角。 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此次重庆论坛。当杨学良突然翻出2023年长城对比亚迪常压油箱的举报,并力 挺"举报内容完全正确"时,比亚迪李云飞直接回怼,"常压油箱方案合规,且吉利自己也用了五年"。 这场看似突然的围剿,实则是十余年恩怨的总爆发。 从2007年比亚迪起诉长城侵权开始,双方已交手四回合:2010年抄袭指控、2018年专利纠纷、2023年排 放举报。2023年8月长城那句"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早已预示今日战火。 比亚迪的崛起堪称传奇。从2021年 ...
中国比亚迪 欧洲“闪光辉”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5-14 23:17
在汽车工业发源地德国,比亚迪4月1566辆的销量(同比激增120%)与特斯拉885辆(同比下滑45.9%)形成 鲜明反差。其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海豹车型,以Euro NCAP五星安全认证征服了严谨的德国 工程师群体,家庭用户订单占比超60%。有行业人士指出,比亚迪通过欧盟全体系认证、本地研发中心 建设等举措,正在重构"德国制造"的价值认知。 英国市场的戏剧性反转更具象征意义,4月比亚迪2511辆的月销量较去年同期暴涨654%,而特斯拉同期 暴跌62%。这背后是比亚迪与英国最大汽车经销商集团Pendragon建立的战略合作,通过整合本地销售 网络、定制右舵车型、建立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等组合拳,构建起深度本地化生态。 叩开欧洲豪华车市场 4月18日米兰设计周期间,比亚迪高端品牌腾势的欧洲首秀引发行业关注。腾势旗舰车型Z9GT搭载 的"易三方"智能控制平台,在蒙扎赛道演示中完成180公里/小时爆胎稳定控制、蟹行模式窄位泊车等极 限操作,引发欧洲媒体与消费者的高度关注。该车型预售首日即获超2000张订单,其中70%来自BBA原 有客群,标志着中国品牌首次在豪华车领域建立技术话语权。 征服德国工程师群体 刚刚过 ...
中国产业叙事:兆易创新
新财富· 2025-04-10 07:30
本文约 5 5 0 0 字,推荐阅读时长 2 5 分钟,欢迎关注新财富公众号。 2 1世纪之初,中国半导体产业深陷"大而不强"的困境:2 0 0 7年,中国大陆首次超越其他地区 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存储器等高附加值芯片几乎完全依 赖进口。 彼时,国内半导体行业产能严重不足,尤其是集成电路领域:2 0 0 7年国内生产的集成电路IC 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2 2%,剩余7 8%依赖进口,进口额高达1 2 8 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约 5 0%,出口额2 3 9亿美元,净进口的缺口高达1 0 4 8亿美元。分立器件同样呈现"大进大出"格 局,进出口量分别为2 6 7 7亿只和2 4 1 2亿只,进出口额分别为11 7亿美元和8 8亿美元。 这一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远超原油,半导体逆差形成的"技术黑洞"正疯狂吞噬国家产业 升级的动能。这种背景下,兆易创新的诞生犹如破晓之光——创始人朱一明在硅谷技术积累 与本土产业化愿景的驱动下创立公司,锚定存储芯片这一战略领域。历经三年技术攻坚,初 创团队以"高性能、低功耗"为研发核心,2 0 0 8年推出首款1 8 0 nm工艺的SPI NOR Fl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