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回报差

Search documents
晨星投研如何助力投资者体验提升?晨星全球基金研究主管Laura Lutton这样说!
Morningstar晨星· 2025-06-18 09:40
自2003年进入中国以来,晨星始终将全球方法论与本土市场洞察深度结合,作为国内唯一具备基金 评级资格的外资机构,持续为中国投资者提供独立客观的研究支持 。 在晨星(中国)2025年度投资峰会上,晨星全球基金研究主管Laura Lutton女士发表了题为《晨 星投研如何助力投资者体验提升》的主旨演讲。她强调了晨星始终秉持三大投资准则:以投资者 为核心;秉持基本面分析方法;相信费用至关重要。 Laura女士也重点分享了晨星为提升投资者体验而进行的三项关键研究的最新成果:《基金费率与 未来成功率研究》、《主被动晴雨表研究》以及首次在中国发布的《投资者回报差研究》。 晨星的故事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27岁的股票分析师乔·曼苏托(Joe Mansueto)深受 沃伦·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启发,他意识到普通投资者与专业人士之间存在很大的信息鸿沟,这是不公 平的。为赋能所有投资者,1984年,他在芝加哥公寓里创办了晨星公司(Morningstar)。 晨 星 的 公 司 名 源 自 《 瓦 尔 登 湖 》 的 一 句 话 : " 太 阳 只 是 一 颗 晨 星 ( The sun is but a morning ...
金融破段子 | 是中考作文题,也是提高投资收益的重点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16 09:53
刚刚过去的周末,上海中考落幕。而作为成年人们为数不多还能点评几句的考题,作文题自然备受关注。 2025年上海中考作文题是"相互成全"。 投资者收益=基金收益+基民行为损益,前者由基金净值表现所决定,后者则取决于基民自己的日常操 作,两项数据的加总共同构成了"投资者收益"这一项。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可观的投资者收益,不正需要 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的"相互成全"吗? 不知为何,看到这道作文题时,小编脑子中的第一反应,竟是上周五看到的一组数据对比: 截图来源:有知有行APP 近期,"有知有行"APP上线了一个叫做"基金CT"的新功能,小编输入自己持有的一款基金来进行体验,得 到了上面这组数据对比图。 对比有些扎心,但基金收益高于投资者收益的情况却并不是个例。晨星基金研究中心近期发布了《中国公 募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研究报告》(投资者回报与基金回报之间的差即为"投资者回报差"),报告中有两个 结论让我印象深刻: ✓ 一是如果把所有基金产品视为一个整体,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五年期年化投资者回报差,每一年都 是负值; ✓ 二是进一步对资产类别做划分,仅有以宽基类产品为主的"被动非行业股票"产品的投资者回报,跑赢 了同期基 ...
低波基金回报差领跑“黑马”揭秘,投资者回报提升路径何寻?中国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研究-当幻想撞上现实 第三章
Morningstar晨星· 2025-06-12 01:02
导语 在 投资者为何在高波动和热门行业产品上"难赚钱"?中国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研究-当幻想撞 上现实 第二章 中,我们已对主动偏股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的成因脉络进行了解构。然而,投资市场 具有多样性,不同类型基金在投资策略和风险收益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投资者回报差亦表现 不一。在本章节中,我们将目光转向偏债型基金与宽基类产品。偏债型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相对较 窄,而尽管宽基类产品有着较高的波动性, 但它却有正向的投资者回报差,其背后潜藏的内在逻辑 亟待深入探究。此外,作为中国公募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研究的终章,本文还将在整合前文分析成果 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提升投资者回报的实操建议,旨在为投资者优化投资决策提供专业、实用的 参考。 ►► 核心观点 挑选基金时,投资者需谨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多维度理性评估,优选与 自身风险偏好适配、投研团队资深、投资策略稳定、风控完善的基金。此外,投资 者应跳出单一收益导向的思维桎梏,并通过选取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基金,构建多 元化投资组合,以在市场波动中分散风险,提升自身组合的抗风险能力。 投资者应践行长期持有理念,主动规避短期择时和情绪化决策,借助时间的力量来 熨平市场波 ...
低波基金回报差领跑“黑马”揭秘,投资者回报提升路径何寻?中国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研究-当幻想撞上现实 第三章
Morningstar晨星· 2025-06-11 12:28
导语 波动性较低的资产类型缘何领跑投资者回报差 在 投资者为何在高波动和热门行业产品上"难赚钱"?中国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研究-当幻想撞 上现实 第二章 中,我们已对主动偏股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的成因脉络进行了解构。然而,投资市场 具有多样性,不同类型基金在投资策略和风险收益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投资者回报差亦表现 不一。在本章节中,我们将目光转向偏债型基金与宽基类产品。偏债型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相对较 窄,而尽管宽基类产品有着较高的波动性, 但它却有正向的投资者回报差,其背后潜藏的内在逻辑 亟待深入探究。此外,作为中国公募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研究的终章,本文还将在整合前文分析成果 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提升投资者回报的实操建议,旨在为投资者优化投资决策提供专业、实用的 参考。 ►► 核心观点 1 2 3 4 波动较低的偏债型产品中,保守混合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为-0.86%,固收型基金的 投资者回报差为-0.62%,显著优于主动股票-2.65%的投资者回报差。偏债型产品以 债券作为底层资产,相比高风险产品,整体收益特征更为稳健,加之投资者选择此 类产品多基于防御性考量,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的短期交易冲动。 宽基类的被动基金 ...
投资者为何在高波动和热门行业产品上“难赚钱”?中国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研究-当幻想撞上现实 第二章
Morningstar晨星· 2025-05-28 09:20
导语 《 首份揭秘!中国公募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研究-当幻想撞上现实 第一章 》中,我们从宏观视角解 读了中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回报差的整体情况,结果发现,投资者高买低卖的问题长期存在,且 不同资产类型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呈现显著分化。其中,风险水平较高的偏股型基金投资者回报差 普遍较为显著,而近几年热度较高的行业基金更是有着最差的投资者回报差。延续第一章的发现, 本章将进一步聚焦高风险基金领域,以收益率波动性为切入点,选取两个市场熟知的基金作为典型 样本,结合具体案例展开深度分析,以揭示高波动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的关键影响因素。 ►► 核心观点 1 2 3 收益波动性越高的基金普遍有着更大的投资者回报差: 过去五年数据显示,权益仓 位超70%的行业基金、主动股票和积极配置型基金,年化波动率分别高达29.05%、 23.95%和23.86%,而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保守混合和固收型基金,同期年化 波 动 率 仅 为 5.33% 和 2.34%; 对 应 的 年 化 投 资 者 回 报 差 , 前 三 类 基 金 分 别 为-3.59%、-2.65%和-2.17%,后两者则为-0.86%和-0.62%,差异显著。收益的高 ...
晨星中国“劝告”基民:应规避短期择时和情绪化决策
经济观察报· 2025-05-22 12:40
孙珩表示,投资者往往因盲目追涨而忽略基金的潜在风险,进而导致投资者回报落后于同期基金回 报。尤为典型的是行业基金,这类产品在短期市场热度驱动下易吸引大量跟风资金。然而,行业一 旦步入逆风期,相关基金回报会出现剧烈回撤,部分投资者因难以承受亏损压力,最终选择低位抛 售。如此一来,他们不仅未能享受过去可观的丰厚收益,还可能错失后续反弹契机。 《报告》以医药和消费行业为例,截至 2024年12月31日,晨星分类为"行业混合—医药"和"行业股 票—医药"的五年期年化投资者回报差分别为-7.70%和-7.11%;晨星分类为"行业混合—消 费"和"行业股票—消费"的五年期年化投资者回报差分别为-5.16%和-5.36%。在泛消费升级、叠加 疫情及其引发的降息和财政刺激政策催化下,2020至2021年上半年医疗和消费需求爆发,两个行 业大幅上涨,相关产品业绩同步走高,吸引资金脉冲式流入,但随着 2021年下半年消费增长疲 软、医药深化改革以及市场整体下行,两大行业持续承压回落,资金在此过程中也逐步变为持续净 流出。 因此,《报告》建议,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需谨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多维度理性评 估,优选与自身风险偏好 ...
投资者实际收益不及基金回报,如何避免高买低卖?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5-22 12:20
波动较低的偏债型产品以债券作为底层资产,相比高风险产品,整体收益特征更为稳健,加之投资 者选择此类产品多基于防御性考量,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的短期交易冲动。宽基类的被动基金以2.81%的 正投资者回报差脱颖而出。许多宽基类被动基金,尤其是宽基类ETF,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 《报告》指出,投资者往往因盲目追涨而忽略基金的潜在风险,进而导致投资者回报落后于同期基 金回报。尤为典型的是行业基金,这类产品在短期市场热度驱动下易吸引大量跟风资金。然而,行业一 旦步入逆风期,相关基金回报会出现剧烈回撤,部分投资者因难以承受亏损压力,最终选择低位抛售。 如此一来,他们不仅未能享受过去可观的丰厚收益,还可能错失后续反弹契机。 《报告》指出,挑选基金时,投资者需谨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多维度理性评估,优选与 自身风险偏好适配、投研团队资深、投资策略稳定、风控完善的基金。此外,投资者应跳出单一收益导 向的思维桎梏,并通过选取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基金,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以在市场波动中分散风 险,提升自身组合的抗风险能力。投资者还应践行长期持有理念,主动规避短期择时和情绪化决策,借 助时间的力量来熨平市场波动,降低因不当择时产生的 ...
晨星中国“劝告”基民:应规避短期择时和情绪化决策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22 11:30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总监孙珩在报告中指出,尽管积极配置和主动股票基金在过去五年实现了最高的基 金回报,但投资者在这两类产品上的投资者回报却显著低于基金回报。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与二者收益 率有着较高的波动性有关。二者较高的权益仓位在赋予其超额收益潜力的同时,也放大了净值波动风 险。这种收益的高波动性为基金创造了短期内收益爆发的可能,在业绩高光阶段形成强大吸引力,引得 投资者追涨,但高波动背后暗藏巨大的下行风险,当行情急转直下时,高位入场的投资者往往难以承受 资产快速缩水带来的冲击,容易在恐慌情绪的驱使下匆忙退场。 孙珩表示,投资者往往因盲目追涨而忽略基金的潜在风险,进而导致投资者回报落后于同期基金回报。 尤为典型的是行业基金,这类产品在短期市场热度驱动下易吸引大量跟风资金。然而,行业一旦步入逆 风期,相关基金回报会出现剧烈回撤,部分投资者因难以承受亏损压力,最终选择低位抛售。如此一 来,他们不仅未能享受过去可观的丰厚收益,还可能错失后续反弹契机。 《报告》以医药和消费行业为例,截至2024年12月31日,晨星分类为"行业混合—医药"和"行业股票— 医药"的五年期年化投资者回报差分别为-7.70%和-7.11%; ...
重磅报告首发,行业领军人物云集! 晨星(中国)2025年度投资峰会即将启幕!
Morningstar晨星· 2025-05-14 11:36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报名,锁定最后席位! 此次峰会将于5月22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举办, 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20日。 欢迎注册 报名! 作为全球资管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晨星投资峰会(Morningstar Investment Conference, 简称MIC)历经37年积淀,今年将首度落地上海! 晨星(中国)投资峰会由晨星中国主办,并获广州投资顾问学院、嘉信理财、易方达基金、鹏华基 金、基煜基金、盈米基金、广州投资顾问产业链投资有限公司的赞助支持。汇聚行业领袖,共探中 国买方投顾未来发展新路径! 看点一 晨星《中国公募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研究报告》 全球首发! 过去十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点燃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然而,一个现实难 题始终困扰着投资者: 即便市场中不乏业绩亮眼的基金产品,但投资者最终落袋的实际收益,却 往往不及基金本身的业绩回报。 晨星将在此次峰会上首次揭示对中国公募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的研究,深入剖析投资者回报低于基 金回报背后的潜在因素。该研究聚焦于为投资者提供实用建议,力求帮助投资者缩小投资者回报 差,以提升投资者回报。 看点二 峰会主题 ...
首份揭秘!中国公募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研究-当幻想撞上现实 第一章
Morningstar晨星· 2025-05-09 00:18
在投资实践中,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精挑细选了一只业绩亮眼的基金,满心期待能获 得丰厚回报,可最后实际落袋的收益却与预期相去甚远。 其实,这通常与投资者不当的择时 买卖有关。为探究这一现象,晨星通过观察基金回报与投资者回报之间的差距,深入剖析常见 的择时交易,以此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事实上,自2005年首次在美国市场发布投资者 回报研究以来,晨星一直跟踪、剖析这一现象,发现欧美和亚太市场的投资者回报都在不同程 度上落后于同期的基金回报。 中国公募基金投资者回报差受当时的市场环境与产品类别比重影响显著。2015年股 市急挫引发避险情绪,寻求防御目的的资金涌入固收型基金,且此类基金波动性较 低有助于减少投资者的短期交易冲动,因而具有相对较好的投资者回报差,该基金 市场规模权重提升带动投资者回报差收窄;2020年疫情下流动性充裕,成长股及医 药、消费板块崛起,吸引大量资金;2021年起,市场结构化加剧,资金频繁追逐热 门赛道,追涨杀跌加剧,致使截至2022、2023年底的五年期年化投资者回报差扩 大。 不同资产类型的投资者回报差呈现分化特征: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五年期年化投 1 2 3 本次报告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