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风险

Search documents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13:06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misleading advertising that induces online loans,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consumers to be vigilant and aware of potential financial traps [2][4][7]. Summary by Sections Inducement Tactics in Online Lending - The article outlines three main tactics used by fraudulent institutions to mislead consumers into online loans: 1. Confusing concepts to mislead loans, such as using terms like "installment payment" instead of "installment loan," which can lead to consumers signing contracts without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terms [4]. 2. False promises to induce loans, where institutions make exaggerated claims about outcomes, such as guaranteed job placements or government grants, often leading to unfavorable contract terms for consumers [4]. 3. Concealing actual loan costs, where institutions promote low surface interest rates while hiding higher actual rates and additional fees, resulting in consumers paying much more than expected [5]. Consumer Protection Measures - The article advises consumers to reject enticing but misleading sales pitches and to be cautious when provid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6]. - It encourages consumers to verify the legitimacy of institutions by checking their qualifications through official channels and to protect their personal information to avoid potential misuse [7]. - The article also mentions recent warnings from various financial regulatory bodies regarding illegal lending practices targeting vulnerable groups, such as students, and the need for consumers to be aware of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ird-party loan applications [8].
包过?赴港开卡升温!“代办”中介收费破千
券商中国· 2025-07-08 08:23
"全程陪同、无需提前取号、无需排队,直接带您进银行找经理,确保办理成功。"吴先生(化名)在社交平台中咨询赴港 开银行卡的问题,随后他收到自称是"香港开卡中介"发来的信息。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随着暑期档到来,赴港"开银行卡"和赴港旅游一起升温:内地存款利率下调后,持续有"存款特种兵"赴 港定存或购买理财。在此催化下,各类声称"包过""'保姆级'陪同"的中介服务也嗅到商机、借势而起。 "包过",收费达千元 "总收费是1500元,月底冲业绩,可以再优惠100元。"吴先生向券商中国记者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6月底,一名开卡中介联 系他,表示收费1500元可帮助其开立汇丰银行个人账户,缴费后,他无需提前预约、现场取号,并会有专人带其至线下开 户;需先缴费,若不成功,再退款。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提供"赴港开银行卡"服务的中介十分活跃,记者在社交平台中 以用户身份咨询赴港开卡、香港银行卡等相关内容,不到一小时,便有数位中介闻讯而来,提供相关服务和报价。 "中银香港是1000元/人,需要提前两天预约。"中介王女士表示,其提供的中介服务可以为客户节省预约取号、排队、资料准 备的时间,提高办事 ...
单日暴赚8600万美元!印度监管指控Jane Street操纵股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7-05 12:59
印度监管指控Jane Street恶意操纵印度股市,通过做空银行股指数狂割印度"韭菜"。 周五,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美国量化交易巨头Jane Street在印度市场实施"恶意操纵计划",要求其 上缴5.5亿美元非法所得并实施禁令。这起案件源于Jane Street与Millennium Management的诉讼案,意外 暴露了其在印度期权市场的盈利策略。监管机构在一份105页的临时禁令中详细披露了Jane Street的操纵 手法: 先大量买入银行股指数成分股推高指数,再通过期权做空获取巨额利润,仅在2024年1月17日单 日就获利8600万美元。 Jane Street否认相关指控,声称交易是为了管理期权敞口风险。如果该公司将5.5亿美元存入第三方账 户,禁令可能被解除 。根据印度法律, 该公司最终可能面临高达16.5亿美元的罚款。 此案凸显了量化交易公司在新兴市场面临的监管风险。尽管Jane Street在2023年从印度期权策略中获利 10亿美元,但亚洲市场仅占其全球净交易收入的14%,印度禁令虽然令人尴尬但不会造成致命打击。 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选择2024年1月17日作为详细分析对象,认为这是Ja ...
避开投资陷阱!判断一家企业存在暴雷的6个指标和1款工具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02 01:58
2. 延迟对供应商的付款:拖欠供应商货款,甚至出现多次延期付款的情况。 3. 各种途径寻求借款:特别是短期借款,表明公司资金链紧张。 6项指标预警 1. 延迟发工资奖金:公司频繁以各种理由延迟支付员工工资和奖金,表明其现金流可能出现问题。 4. 不合理的价格出售核心资产:公司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核心资产,可能是为了快速筹集资金。 当一家公司出现"被强制执行信息"、门店关门等情形时,往往已经进入"暴雷"时刻,此时进行相应维护 自身权益的行为往往为时已晚。 那么,如何通过一些公开的合法途径,判断一家公司倒闭/跑路的可能性较大呢? 5. 不符合常理的低价促销、充值优惠:公司推出大幅度的促销活动或充值优惠,可能是为了快速回笼资 金。 6. 向员工/高管借款:公司开始向员工或高管借款,或通过变相借款的方式筹集资金。 企业暴雷,消费者、投资者、合作伙伴应该如何提前感知相关风险呢? 当下,企业查询工具成为必备,通过企查查等第三方平台,可以实时监控企业动态,发现异常及时预 警,避免陷入类似的困境。 进入企查查官网主页qcc.com或APP,输入想要查询的企业名称, 进入主页,通过企业「基本信息」维 度。即可分析查看到: 1 ...
LABUBU与茅台:似曾相识还是范式转移?
华尔街见闻· 2025-06-24 10:38
爆火的Labubu被戏称为"年轻人的茅台",那么这二者间究竟有何异同?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美银近日发布报告,将这一新潮玩IP与传统白酒巨头进行对标,试图厘清其背后是消费周期的历史重演,还是一场深刻的范式转移。 全球化进程: 茅台深植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尚处早期;Labubu则已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显著成功,契合全球潮流。 美银分析师Alice Ma、Chen Luo和Lucy Yu指出, 两者虽同为社交货币,但Labubu的社交属性更多基于年轻群体的共同兴趣和价值观,而茅台的社交功能则 更多依托权力和等级关系。这种差异反映了"新消费"与"传统消费"的本质区别。 美银指出,与茅台类似,泡泡玛特也面临着IP周期与投资属性带来的双重考验, 若在Labubu与下一个爆款IP之间出现较长空窗期,公司的全球增长或将放 缓。 此外,投资者无法忽视的还有监管与市场拥挤这两大风险。 报告提醒,当前资本集中涌入"新消费"赛道的现象,与此前资金抱团以茅台为代表的消费蓝筹股颇 为相似,这种拥挤交易的脆弱性可能对估值产生巨大影响。 美银维持泡泡玛特买入评级,目标价275港元。据统计,泡泡玛特股价在过去52周区间为34.4-283.4港元, ...
TikTok加速全球电商布局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4-30 02:00
在美国的封禁危机仍未解除之际,TikTok迫不及待开始了新一轮扩张。 4月29日,华尔街见闻获悉,TikTok预计在今年6月进军日本电商市场,目前已经开始招募商家。据知情 人士透露,TikTok Shop开始对小部分商家进行"定邀",品类包括运动鞋、日用品、美妆、潮牌,不 过,暂时未有大规模招商的动作。 日本已经成为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布局的重点市场。Shein和Temu已先后进入日本市场,今年初,阿里与 韩国易买得(E-Mart)达成合作,在日本推出本地电商应用"TAO"。如今,TikTok也加入了这一激烈竞 争的电商市场。 事实上,日本之外,TikTok还加快了在欧洲的布局节奏。 编辑 | 黄昱 作者 | 刘宝丹 3月底,TikTok Shop在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正式上线,这意味着,TikTok已经把欧洲当成主战场来进行 电商布局。据华尔街见闻盘点,TikTok Shop在欧洲已经进入英国、西班牙、爱尔兰以及德国、法国和 意大利等核心国家。 加速布局亚洲和欧洲的电商业务背后,TikTok意在通过新一轮扩张分散在美国的监管风险。更重要的 是,作为字节国际业务的核心平台,TikTok还承担着公司业绩增长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