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icon
Search documents
河南省省长刘宁王凯会见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news flash· 2025-07-10 23:12
据河南发布,7月10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在郑州会见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一 行。吴清感谢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中国证监会工作的大力支持。他表示,河南经济体量大、区位交通优 越、产业基础坚实、市场潜力广阔,近年来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的成 绩令人振奋。中国证监会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立足自 身职能,结合地方所需,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制度和产品供给,充分发挥多层次市场功 能,在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防控金融风险、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广度 深度、支持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等方面与地方加强沟通合作,为河南落实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 力金融支撑。 ...
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伟出席并致辞:搭建科学家与企业家双向奔赴的科创生态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7 13:16
专题:具赋新能 智驱未来——青年科学家成果转化暨具身智能高质量发展研修会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陈秀颖 6月27日,"具赋新能 智驱未来"青年科学家成果转化暨具身智能高质量发展研修会于上海智能工业中心 正式拉开序幕。 会议主办方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伟出席并致辞。 张伟指出,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性前沿方向,已成为驱动产业变革、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 的核心力量。在国家战略层面,"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产业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政 策保障。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高效转 化,是实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 张伟表示,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是中国科协主管的中国科技领域唯一的1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始终以 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致力于搭建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桥梁,汇聚社会资源,激发创 新活力。基金会依托中国科协持续十年开展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积累了5000余名青年科学家,未来 将扩大规模以每年5000人的数量递增。 张伟指出,为了充分发挥这些青年科学家的创新能力,我会发起成立了"青托工程促进会",目标之一就 是完善国家创新链条, ...
城西科创大走廊与国科大杭高院合作升维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5 02:38
两大项目开建 激活全域创新资源 成果转化基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群的启动建设,是此次双方合作的一大亮点。 为扛起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首选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的使命担当,6月24日,杭州 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科大杭高院")推进战略合作,发布专项 支持方案,启动建设成果转化基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群,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廊校高质量合作示范 样板。 亿元资金注入 构建全方位赋能体系 根据专项支持方案,大走廊管委会将以"顶格"标准,在5年内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为国科大杭高院 实现"高起点、小而精"的办学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支持范围涵盖从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环节,并将在人才自主认定、博士博士后 招引、优秀概念验证项目"补投联动"等方面提供协同支持。 此外,为确保实效,方案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落地、公共服务等维度,设定了10余项具 体绩效指标,既有现实基础,又具前瞻性和激励性。 "事实上大走廊给予我们的不仅是资金支持,还有政策支持,并给科研机构、科研项目提供了很多 应用场景和全生命周期的转化服务支持。"国科大杭高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沈伟表示,"在大走廊的支 ...
山东潍坊推动工业提质增效
Ren Min Wang· 2025-06-21 21:39
本报记者 李 波 侯琳良 行走山东潍坊市,潍柴动力、山东大业等一大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在这里茁壮生长。 潍坊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突破1.2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000亿 元。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 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 工业是潍坊的"当家产业",更要做成"担当产业"。在大有可为中实现大有作为,潍坊向融发力、向新而 进、向优而行,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向融发力,锻造工业牵引力—— 集音乐、电话和人工智能问答等多功能于一体,却仅重36克……潍坊企业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 人工智能眼镜产品,在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广受关注。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力,歌尔股 份中高端虚拟现实眼镜全球出货量名列前茅。 "每年拿出主营业务收入的5%投入研发,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歌尔股份副总裁常刚介绍,公司深度参 与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创建、拥有9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并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联合建 立研究院。 龙头企业牵引,崛起一个产业集群。潍坊虚拟现 ...
扎实推进科技强国建设
Jing Ji Ri Bao· 2025-06-20 01:12
曲永义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基本路径和关键举措。《习近 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系统论述。《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 新质生产力》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指出,"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 深度融合";《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强化融合基础,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 人。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 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 科技支撑。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系统谋划、超前布局,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 ...
姚高员专题调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Hang Zhou Ri Bao· 2025-05-28 02:58
5月27日,市长姚高员赴钱塘区专题调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 量发展大会部署和市两会精神,统筹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与五大产业生态圈培育工程,在推 动"两新"深度融合上勇争先、走在前。 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公司是高端装备产业生态圈中重点企业,产品应用范围覆盖20余个 行业。姚高员走进企业展区,察看各类样品,了解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情况。他叮嘱企业,要加强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现实生产力,努力 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永杰新材料股份公司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绿色工厂,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电子电 器、车辆轻量化和新型建材等领域。姚高员走进生产车间,仔细了解制造流程和生产工艺,询问技改应 用、市场拓展等情况。他勉励企业,要紧盯市场需求、深耕新材料领域,激发技术改造的主动性、创造 性,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要强化资源整合,培育上下游产业链和内生裂变项目,争做行业引领者。 调研中,姚高员指出,钱塘区要坚持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
多方共话新路径,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27 05:31
5月23日,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主办召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路径闭门研讨会"。作为"青年 科学家产学研创新联合体"计划框架下第四次专题活动,本次会议聚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上市公 司、产业界及投资机构等多领域专家及行业代表,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展开深度研 讨。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宋军、中国科协科技创新发展部副部长王书瑞、新华社上海证券报原董 事长张小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中科院规划局有关同志出席会议,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 秘书长张伟主持会议。 会议背景与意义 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全国性公益基金会,一直高度关注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打通 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需求牵 引型"转型升级,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于2024年底发起成立"青年科学家产学研创新联合体",聚焦产学 研用精准对接机制建设,通过构建需求导向的成果筛选体系、建立全要素配置平台,系统提升科技成果 转化效能。本次闭门研讨会的召开,旨在深入解析当前科研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前沿技术布局 的协同性挑战以及科学家创新创业的生态构建等关键议题,探索 ...
在“大有可为”中“大有作为”——论稳扎稳打、踏踏实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
Da Zhong Ri Bao· 2025-05-23 01:05
一项项"首个""之最",见证产业向新热潮奔涌。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投入商运,全球最大直径智能 盾构机"山河号"投用,首条百兆瓦钙钛矿电池中试线成功运行……科技创新的井喷,换来的是产业更高 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新气象与新作为,是在真抓实干中干出来的。任何一个产业培育壮大,都容不得半点虚功,必须历经市 场风雨洗礼才能脱颖而出。产业生态比别人高出一筹,创新才会源源不断涌现,好项目大项目才能吸引 过来;技术有新突破,才能拿到新赛道入场券;效率有提升,利润才有保障,才有更多资金投入技术研 发。一年来,从深化"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增强产品竞争力,到攻克关键技术,延展产业链,正是沉 下身子,聚焦产业升级的痛点难点,一个个攻坚突破,山东产业才迸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一组组数字新跃升,折射产业向上强劲脉动。今年一季度,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增长 76.2%、2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高于全国平均1.7个百分点……数字背后,是规模 的壮大,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升。 在"大有可为"中实现"大有作为",须长久作为。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求实效,没有止境。当前,外 部环境复杂多变,人工智能等新 ...
让创新链与产业链“相知相守”
Liao Ning Ri Bao· 2025-05-18 00:35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 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我省积极布局未来发展,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 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去年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幅度居全国第二。面对 日新月异的技术迭代以及飞速发展的产业升级,我省应如何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最具领先优势和发展潜 能的赛道上争先,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直通"生产线"? 5月14日,辽宁省企业大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交流活动上,多位院士专家、我省优秀企业家 等齐聚一堂,分享创新实践,探讨解题路径,共谋辽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大计。 搭"桥"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但一直以来,不论在创新链还 是产业链上,将理论付诸实践并非易事。 结合辽宁发展实际,6位高层次的院士、专家围绕所在专业领域进行的不拘一格的发言,透露出对 辽宁创新发展事业的热切关心,"更为我们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 重要思路。"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桥" 双链无缝连接,需要合适的介质做"桥",谁来搭桥,至关重要。"今天的交流大会 ...
惠小兵:科技产业化是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枢纽
Huan Qiu Wang· 2025-04-29 03:11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科技产业化是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枢纽,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日,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理事长惠小兵在 2025年科技产业化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表示:"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破除学科、行业、区域壁垒,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加速 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惠小兵还指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正重塑民航安全保障、运行效率和服务体系。针对复杂国际环境与行业发展需求,他强调需深化科技创新 与产业升级,呼吁产学研用协同突破技术标准不统一、绿色转型等瓶颈,驱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纵深发展。 与此同时,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原局长郭治武也认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他高度肯定中国科技产业 化促进会在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贡献,并指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将持续深化与科技界协同,助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据悉,2025年科技产业化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主办,作为2025年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大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 级,共筑高质量发展新未来"为主题围绕如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