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突围

Search documents
帮主郑重:A股大涨,这几点逻辑得看透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02:15
各位朋友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帮主郑重。今天咱们来聊聊A股市场突然大涨的背后逻辑,以及中长线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机会。 首先得说,今天这行情确实有点猛。沪指差点摸到3500点,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涨幅都超过1%,两市4200多只股票上涨,成交额直接干到1.45万亿,创了近 三个月新高。这背后其实是政策、资金和产业周期三重力量在共振。 先看政策层面,最近可是大招不断。香港证监会宣布要把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这意味着未来南下资金可以直接用人民币买港股,流动性活水有 望持续流入市场。更关键的是产业政策转向,工信部明确提出光伏行业要"反内卷",禁止低价倾销和盲目扩产,直接推动光伏板块全线爆发,通威股份、钧 达股份这些龙头直接封板。半导体领域同样有重磅政策,国家计划2025年实现芯片自主率70%以上,北方华创、中芯国际这些设备和制造企业获得资金重点 加仓。 资金面的动向也很关键。北向资金今天净流入30亿,重点加仓新能源和AI算力标的,像宁德时代、中科曙光这些核心资产都被买爆了。主力资金更猛,净 流入154亿,电子和电力设备两个板块就吸金超百亿,工业富联一家就拿了11.6亿,这说明大资金正在集中火力进攻科技和新能源主线。有 ...
中国坐拥“工业维生素”,钼矿储量震惊世界!芯片军工全靠它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02:46
芯片实验室的最新突破更令人振奋。瑞士科学家把二硫化钼做成薄膜,柔性芯片竟能像纸片般弯曲折叠!更惊人的是功耗只有硅芯片的20%,类脑芯片植入 人体不再是科幻。毕竟人体本就含有钼元素,70公斤重的人体内藏着9克钼,既能抑制肿瘤又为"人机融合"铺平道路。 全球市场正在为钼疯狂。2023年钼价冲破3200元/吨度,比六年前暴涨近三倍。智利矿山产量骤降19%引发供应危机时,中国产量却逆势增长9.5%。内蒙古 大苏计钼矿的机械日夜轰鸣,55%品位的精矿源源不断运往钢厂。明年起中国实施出口管制的消息,更让国际买家急得团团转——再不囤货可能面临40%的 价格涨幅。 E IN 12 11 2 d | 21-4 Sec. 25 E 100 10 8 175 r RE PAC S 站在陕西金堆城矿区的观景台,眼前是全亚洲最大的钼矿露天坑。每辆矿车装载的矿石中,钼含量不过0.08%,但经过浮选提炼后,这些银灰色粉末将变身 高端制造的"黄金粉末"。当欧美还在为芯片材料卡脖子时,中国工程师正把二硫化钼薄膜厚度控制在纳米级,柔性显示屏的折叠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从火箭尾焰中的耐热合金到手机屏幕里的柔性芯片,从医院X光机到农田里的钼肥,这种不 ...
达沃斯见证奔图“扛打”,40万页破纪录背后的中国科技突围
Huan Qiu Wang· 2025-06-28 06:19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十年前,网络上曾讨论过"中国制造业在圆珠笔头生产等领域存在技术短板"的话题,由此引发了当时关于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广泛 探讨。恰在这一时期前后,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划,致力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着力解决当时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如今十年已过,现在的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升级为"制造强国",在这十年的培育发展中,涌现出DeepSeek、宇树科技等一系列代表性企业,在各个生产品 类中都实现全要素升级。"打印机",这一曾被认为在高端制造领域存在技术壁垒的产品,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6月24日-6月26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奔图打印机以"连续打印 40 万页、卡纸率低于 0.02‰"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认证,成为天津夏季达沃斯会议 服务用机。这一事件看似是单一企业的技术突破,实则是中国制造业十年磨一剑、突破全球产业链封锁的缩影,折射出中国科技突围与产业觉醒的深层力 量。 从零起步到 40 万页破纪录,中国打印机撕开全球技术垄断 打印机产业是典型的"高技术密集"领域,其 ...
美国禁令成“神助攻”?中国芯片逆袭打破美国“卡脖子”魔咒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23 05:26
小米自研的3纳米芯片横空出世,尽管制造仍需外部代工,但设计能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国产操作 系统、新能源汽车、大模型技术更是遍地开花,成了全球市场的"新选项"。 过去一周,美国对华为昇腾AI芯片的禁令,上演了一出"朝令夕改"的戏码——先是强硬宣布"全球使用 华为芯片即违法",几天后又悄悄改为"风险警告"。这种反复不仅暴露了美方策略的混乱,更像是一面 镜子,照见了中国科技突围的坚韧与智慧。 美国的围堵为何越发力不从心?表面看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英伟达因禁令预计损失150亿美元, 美企抱怨"把市场拱手让给中国";深层原因则是低估了中国创新的爆发力。就像当年封锁GPS却催生了 北斗,断供芯片反而逼出了华为的"备胎计划"。 回看这几年,美国对华科技战几乎成了"年度大戏":从芯片断供到系统封杀,招数层出不穷。但现实却 让美国尴尬——中国非但没被"卡住脖子",反而在封锁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华为昇腾芯片性能直追国际 顶尖产品,价格却只有对手的四成,沙特、阿联酋等国家纷纷采购;此外,华为在量子芯片的3纳米级 集成技术上已实现量产突破。 面对美国企图在全球禁用华为昇腾芯片,中方硬气回应,任何组织和个人执行或协助执行美方措施 ...
帮主郑重:5月22日财经热点解读
Sou Hu Cai Jing· 2025-05-22 01:12
再看看科技圈的大事。英伟达CEO黄仁勋亲口承认,他们在华市占率从四年前的95%暴跌到50%,财报显示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从19%降至5%。这背后既有 美国出口管制的影响,也折射出中国AI产业链的快速崛起。我之前反复强调的"科技突围"逻辑,正在被现实印证——国产替代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 的产业趋势。像中科曙光、北方华创这些硬科技龙头,最近逆势获得资金加仓,就是市场对这条主线的认可。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A股的独立性。虽然美股暴跌,但富时A50期指只微跌0.21%,而且昨天A股成交额稳稳站在1.17万亿,外资逆势净流入35亿,主攻宁 德时代、立讯精密这些龙头。这说明咱们的市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运行逻辑:政策驱动的科技突围(如固态电池、半导体设备)和消费复苏(家电以旧 换新、跨境电商)是主线,而黄金、高股息资产则是震荡市的"安全垫"。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现在市场处于"政策底"和"技术压力"的博弈期。沪指在3400点附近遇到强阻力,需要量能持续放大到1.4万亿以上才能有效突破。对 于中长线投资者来说,不必纠结短期波动,而是要聚焦两大核心:一是国产替代的科技突围,二是政策驱动的消费复苏。同时,地缘风险和流动性宽松 背景下,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