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经济

Search documents
字节、讯飞、MiniMax,为什么都在上新“声音复刻”?
AI研究所· 2025-07-04 09:28
前不久,字节跳动旗下豆包 AI 播客功能全量上线的消息引发行业震动。 有用户上传 8 万字的英文 PDF 文档,系统能在数秒内生成男女对谈的播客节目,语气词、停顿节 奏与真人对话无异。 几乎同一时间, 早在 2 0 2 4 年 4 月 就推出声音复刻功能的 科大讯飞 ,则 宣布声音复刻技 术升 级,仅需不到 10 秒的音频素材,就能让《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的声音复刻品在情绪表达上与 原角色难分伯仲。 而在稍早的 2024 年底, MiniMax 的海螺 AI 也 已凭借 30 秒语音素材克隆出唐国强、林黛玉 等 人物的声音,情感还原度让中文语音克隆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 这些技术突破背后,是科技巨头对音频内容赛道的战略押注。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声音复刻、智能 生成等技术,重构音频内容的生产、分发与消费链条,试图在这片被称为"耳朵经济"的蓝海中开辟 新航道。 当 AI 不仅能复刻声音,更能模拟对话逻辑、生成结构化内容时,这场声音革命又将如何重塑内容产 业与商业版图? 01 声音复刻 +播客 的技术竞速 从豆包到讯飞,再到海螺 AI 这是一场从文档到对话的工业化生产转变。 图/豆包网页版"AI播客" ...
豆包上线AI播客功能,入局“耳朵经济”赛道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6-19 09:35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据介绍,该能力基于豆包大模型团队推出的语音播客模型。这一模型的应用,能够解决传统AI播客通 常不够口语化、听感机械且缺乏互动的问题。同时,该模型还能实现从文本创作到双人对话式播客 的"秒级"转化。 记者:鹿杨 据悉,该功能已在扣子空间、豆包电脑版上线,豆包APP也已开启小流量测试,将于近期全量上线。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记者6月19日获悉,豆包电脑版上线了AI播客功能,用户上传PDF或网页链接后,可一键生成双人对话 的播客节目。据了解,"播客"这种曾经较为小众内容传播方式,已成为社交媒体平台竞相入局的新赛 道。据梳理,微信、豆瓣、微博等均已开启音频创作扶持计划,小红书、B站也在"视频播客"领域动作 不断。 记者注意到,播客的流量正受到越来越多"大厂"的关注。央视财经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 中文播客节目的数量较3年前增长6倍,中文播客的听众数超过2.2亿。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发布 公告,拟以12.6亿美元现金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组合全资收购头部播客平台喜马拉雅。此外,近期B站 也 ...
来了!基金开辟“新战场”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6-17 04:23
| | | 部分基金公司、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旗下播客情况一览 | | | | --- | --- | --- | --- | --- | | 节目名 | 订阅量 (人次) | 期数 | 公司名称 | 创建时间 | | 大方谈钱 | 74977 | 38 | 华夏喜爱 | 2024/9/23 | | 中欧基金 | 29464 | 26 | 中欧基金 | 2024/6/24 | | 人间钱话 | 19367 | 24 | 天弘基金 | 2023/12/8 | | 和盘托出 | 14270 | 8 | 蚂蚁财富 | 2025/4/23 | | 深度求真 | 4753 | 8 | 大成基金 | 2025/2/14 | | 茶水间经济学 | 3441 | 10 | 易方达基金 | 2025/3/7 | | 邦女郎财经列车 | 2810 | 206 | 德邦基金 | 2024/7/17 | | 泰客Talk | 2731 | 14 | 国泰基金 | 2024/7/18 | | 财话连篇 | 2387 | 1 ୧ | 易方达基金 | 2024/12/31 | | 莫问钱程 | 1652 | 5 | 银华基金 | 2025/ ...
耳朵经济何时能见“钱途”
Xin Jing Bao· 2025-06-16 11:41
文 | 胡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在数字内容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音频领域一直被视为一片充满潜力的蓝海。 近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或TME)发布公告,称拟以12.6亿美元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组合收购喜马拉雅,一时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 注。 腾讯音乐港股公告截图 01 "前途"≠"钱途" 针对这一收购,行业内外的讨论异常复杂,有的说,这是一场巨头的"联姻",将重塑音频市场的格局,但也有质疑,认为这只是喜马拉雅在困境中的一 次"求生"。 根据其招股书发现,喜马拉雅2023年才实现扭亏为盈,但其营收已经停滞不前,增长率不足1.7%。《中国新闻周刊》在《喜马拉雅,"贱卖"了》一文中指 出,"于喜马拉雅而言,虽然此次的收购价相比巅峰时期约50亿美元的估值近乎腰斩,但或许已是其最好的结局"。 喜马拉雅营收情况(中国新闻周刊整理自招股书) 音频市场因其庞大市场规模,成为众多投资人、创业者心中的蓝海。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4—2039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显示,2023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达到250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12%。 然而,与光明的"前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音频 ...
喜马拉雅被收购后,青岛这家上市企业红利还能吃多久?
Sou Hu Cai Jing· 2025-06-15 04:33
6月10日晚,腾讯音乐发布一则拟收购喜马拉雅的公告,收购方案显示,腾讯音乐将支付12.6亿美元现金(约合人民币90.6亿元)并向喜马拉雅相关股东发 行不超过腾讯音乐总股本5.1986%的A类普通股。 然而,透视城市传媒2024年财报,净利润骤降79.19%。随着"赚钱机器"喜马拉雅被收购,城市传媒的"耳朵经济"红利还能吃多久? 净赚三倍! 喜马拉雅并购背后的"隐形赢家" 根据腾讯音乐发布的公告,此次收购总额为12.6亿美元现金,以及不超过5.1986%的普通股股份。交割后,喜马拉雅将成为腾讯音乐的全资附属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喜马拉雅创立于2012年,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早在2019年,喜马拉雅总用户数就已突破6亿。截至2023年底,其全场景平均月活 用户达到3.03亿。累计拥有包括个人成长、历史人文、商业财经、亲子情感等459个品类的共4.88亿条音频。 财务数据方面,2021至2023年间,喜马拉雅的营收分别为58.57亿元、60.61亿元、61.63亿元;经过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7.18亿元、-2.96亿元和2.24亿 元。 招股书显示,2012年至2020年,喜马拉雅累计完成了12轮融资,总金 ...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关于声意的下一层想象
36氪· 2025-06-13 10:01
音频市场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演进。 6月10日晚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简称"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与喜马拉雅控股(简称"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 根据协议,腾讯音乐拟通过12.6亿美元现金,外加不超过总股数5.1986%的A类普通股(总股数基于交易交割前五个工作日的已发行及发行在外普通股计 算)收购喜马拉雅,以及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可获得总数不超过总股数0.37%的A类普通股激励。 打破声音想象的上限。 公告一出,对"长音频"生意的探讨甚嚣尘上,质疑内容产业兑现不了资本的想象。从音频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喜马拉雅做出的选择实则是对"声音价值"的重 新锚定。 长音频赛道竞争激烈且多元发展,早期通过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为代表的在线音频平台,为市场完成了早期的消费者培养和教育,建立起市场 对"长音频"的初步认知。随后互联网巨头腾讯、字节凭借流量入场,还诞生了专注营造社会氛围,构筑社区黏性的小宇宙APP,这些竞争对手改变了国内音 频的原有格局。 不过,喜马拉雅由于成立时间较久且内容品类涵盖面广,受到用户的喜爱。喜马拉雅继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首次盈利后,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达2.24亿元, 2024年净利 ...
腾讯收购喜马拉雅:单打独斗的故事越来越难书写
经济观察报· 2025-06-12 10:15
站在音频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这场收购案的意义已超越交易 本身。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垂直平台独立生存空间日益逼 仄。 作者:远山 封图:图虫创意 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与喜马拉雅签署并购协议,以12.6亿美元现金加腾讯音乐相关股权 (总计交易对价约182亿元人民币)完成了对喜马拉雅的全资收购。 喜马拉雅保持品牌独立运营,腾讯音乐则补足了自身的长音频短板。这场交易不仅标志着中国长音 频赛道最大并购案落地,更拉开了音频行业深度整合的序幕。 从巅峰期的估值360亿元,腰斩至当前交易对价182亿元,喜马拉雅的估值滑坡堪称音频行业近年 的缩影。 自2012年成立至今,这家曾被资本捧上云端的"音频独角兽",在四次IPO折戟后逐渐褪去光环。 字节跳动、网易等在音频领域的竞争,使得腾讯音乐迫切需要用长音频内容巩固护城河。喜马拉雅 3亿注册用户、1500万创作者的海量资源,恰好弥补了其在非音乐类音频内容的空白。 微信生态与QQ音乐的渠道优势,能为喜马拉雅带来精准流量;而喜马拉雅的有声书、播客等内 容,又能丰富腾讯音乐的娱乐矩阵。这种互补性在对抗后来者的竞争时尤为重要——当番茄畅听依 托抖音流量快速崛起时,腾讯音乐需要同样强 ...
腾讯收购喜马拉雅:单打独斗的故事越来越难书写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2 08:07
远山/文 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与喜马拉雅签署并购协议,以12.6亿美元现金加腾讯音乐相关股权 (总计交易对价约182亿元人民币)完成了对喜马拉雅的全资收购。 喜马拉雅保持品牌独立运营,腾讯音乐则补足了自身的长音频短板。这场交易不仅标志着中国长音频赛 道最大并购案落地,更拉开了音频行业深度整合的序幕。 从巅峰期的估值360亿元,腰斩至当前交易对价182亿元,喜马拉雅的估值滑坡堪称音频行业近年的缩 影。 自2012年成立至今,这家曾被资本捧上云端的"音频独角兽",在四次IPO折戟后逐渐褪去光环。 2023年首次实现经调整收益2.24亿元的微弱盈利,与其累计融资超90亿元的投入相比,资本回报率难言 乐观。 更严峻的是,长音频赛道拥挤,荔枝、蜻蜓FM等老对手还未退场,字节跳动的番茄畅听、网易云阅读 等新玩家又加入战局。 随着视频内容的崛起,对音频行业的整体价值冲击也变大。用户注意力的转移导致喜马拉雅广告与付费 收入增长乏力。其依赖会员订阅和广告的单一商业模式显得后劲不足。早期投资者急于退出,公司却缺 乏持续造血能力,估值回调成为必然。 这场收购对音频行业的重塑才刚刚开始。在腾讯音乐生态的加持下,喜马拉雅或将突 ...
喜马拉雅200亿卖身TME,音频市场的战局才刚刚开始?
3 6 Ke· 2025-06-12 02:24
屡屡传出卖身消息后,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的事终于有了定论。 6月10日,腾讯音乐(下文简称TME)发布公告称,TME将与喜马拉雅控股(下称喜马拉雅)及其他若干订约方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随后,二级市场应 声而动,TME美股盘前大涨8%,而在线音频领域的荔枝FM美股则盘前大跌超10%,市值仅957万美元。 该协议拟定,TME将以12.6亿美元现金,加上不超过总股数5.1986%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总股数基于交易交割前五个工作日的已发行及发行在外普通 股计算),以及为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准备的、不超过总股数0.37%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收购喜马拉雅100%的股权。 按照TME当前(11日)284亿美元的市值计算,TME拟用于交易的股权对价约为15.81亿美元,也就是说,喜马拉雅此次卖身,标的总对价约28.41亿美 元,合人民币约204亿元。 随后,喜马拉雅在《关于喜马拉雅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签订并购协议的公告》中回应称,公司承诺保持现有品牌不变、现有产品独立运营不变、核心管理 团队不变、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不变。 另在给员工的内部信中,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和联席CEO陈小雨表示:"与其单打独斗,不如共享资源、共同研发,把 ...
云姨夜话|“耳朵经济”迎新“声”,腾讯音乐喜马拉雅走到这一步
Qi Lu Wan Bao· 2025-06-11 08:4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赟 6月至中,下半年即临。国内在线音频和有声行业也有望开启"下半场"。 春天的传闻也在夏天迎来公告,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100%股权,这也是"13岁"老牌音频厂商喜马 拉雅数次冲上市未果的一个栖身之选。 喜马拉雅创始人兼CEO余建军说过,开车、跑步、做家务等移动场景都有信息导入的需求,音频这种伴 随式的特点,正好可以满足这些场景,"只要对消费者有价值,他们就愿意买单。" 用"小而美"表述喜马拉雅肯定是不合适的,透过最后一份招股书可见,到2023年底,马拉雅的员工总数 为2627人,与2021年的4342人相比,减少了39%。 在喜马拉雅冲上市的这些年,2020年,字节跳动推出"番茄畅听",布局这一赛道;2021年,腾讯将酷我 畅听和懒人听书合并为"懒人畅听",并将长音频正式纳入其音乐娱乐生态之中;网易云音乐增加了有声 书和播客入口;B站收购了猫耳FM…… 还记得荔枝和蜻蜓吗? 时光有迹,2020年年初拿下"在线音频第一股"的荔枝,当年市值缩水60%,后还因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 1.00美元,濒临退市,好在最后稳住股价,2024年1月25日,荔枝将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ADR股票代码 从"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