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认知战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即将到来的智能战争:不可避免的未来?
Hu Xiu· 2025-09-18 23:52
为什么要重新谈战争? 过去几十年,很多人都觉得"战争"这个词离我们越来越远。冷战结束之后,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的互联、文化的交流、科技的合作 让大家觉得和平将会长期维持。但从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开始,这种乐观逐渐被打破。 俄乌冲突让世界重新看到大国冲突的残酷。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一种全新的战争模式——无人机大规模投入,卫星通信与数据实时协同,人工智能在战 场上逐渐开始扮演角色。这已经不是二战时期的"钢铁洪流",也不是冷战时期的"核威慑",而是一种智能化、算法化的战争雏形。 与此同时,中东地区的冲突、红海的航运危机,也不断提醒我们:世界正在进入一种"可燃态"。任何一个小小的火星,都可能演变成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 安全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未来的战争,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军费与智能化:5% GDP 的假设 如果全球主要大国都将军费提升到 GDP 的 5%,那将会是一场彻底的结构性转变。 美国目前的军费约 9970 亿美元,占 GDP 的 3.5%。如果提升到 5%,将超过 1.5 万亿美元,几乎意味着美国将进入一种"全面军事化的经济状态"。 历史转折——从工业战争到智能 ...
专访《纸上战场》作者:AI时代更应警惕认知战“算法黑箱”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9-18 04:26
日前,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系统性揭 露美国在全球开展认知战的历史和手段,也将"思想殖民"一词带入大众视野。 什么是"思想殖民"?曾通过殖民扩张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美西方国家,一直以优势文明、强势文化的角 度俯视着"剩余的世界"。输出意识形态、推动思想渗透、操纵国际舆论、塑造他国认知甚至阴谋颠覆他 国政权的活动,通过类马歇尔计划的种种手段洪水般涌来。 当前,如何拆解"思想殖民"的实践体系?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美国传播研究中心研 究员陈强,出版了《纸上战场——美国中情局涉华国际传播的信息遮蔽(1949-1972)》一书,引发广 泛关注。 9月17日,陈强接受了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回顾1972年以前美国中情局(CIA)如何为决策层塑造对华 片面认知的过程,进而尝试剖析美西方国家对华思维惯性与政治冲动。陈强指出,在人工智能(AI) 崛起的背景下,更要警惕其中更庞大的"算法黑箱"。 陈强。 "部分美国政客仍在延续冷战思维" 南都N视频:请谈谈你选择这个主题作为研究方向的原因。 中美关系的发展虽然一路历经波折,但凡事总得有一个起点。回溯1949年至19 ...
“认知战”这场看不见的战争,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Hu Xiu· 2025-09-16 05:03
我们正处在一场无声无息的认知战当中,认知战最恐怖的地方在于,谎言重复足够多次后,没人再关心 事实,每个人的判断力、信心和社会凝聚力都被侵蚀。它就潜伏在我们的手机、新闻、网络话题,甚至 家庭和性别对立的煽动中。 ...
打破思想殖民枷锁 绘就文明多样图谱——智库报告揭示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
Xin Hua She· 2025-09-08 01:01
思想领域的战争没有硝烟。今年以来,随着美国政府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大幅缩编美国国际媒体署, 这些机构成为舆论关注焦点,其长期以来输出意识形态、推动思想渗透、操纵国际舆论、塑造他国认知 甚至阴谋颠覆他国政权的活动不断曝光。不过,美方"自曝家丑"让世界看到的,只是美国全球认知战的 冰山一角。 7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上发布《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 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系统性揭露美国在全球开展认知战的历史和手段,深刻揭示其对全球和平 与发展的严重危害。 报告指出,美国施行思想殖民,旨在巩固文化强权、强化政治霸权、维护经济特权,从而构筑霸权体系 的深层基石。今天,随着全球南方加速觉醒,美国霸权走向衰落,世界进一步看清美国思想价值体系背 后的自私、伪善与"双标"。历史一再证明,任何强加于人的思想模板都终将破产,任何操弄他人认知的 图谋都注定失败。 由来已久、无孔不入:揭开思想殖民的灰暗历史 美国政治学者汉斯·摩根索认为,"成功的帝国主义政策,不是征服和掌握经济,而是控制人的头脑"。 有别于一般的思想文化交流,思想殖民是基于不平等、为了不平等的头脑控制,具有强制改造、恶意操 纵 ...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智库报告
Xin Hua She· 2025-09-07 13:05
新华社昆明9月7日电(记者何小凡)7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 上发布《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智库报告。报告系统剖析了美国思 想殖民背后深刻的历史原因、复杂的实践体系和深重的国际危害,呼吁各国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 摆脱思想桎梏、重拾文化自信、绘就文明多样图谱。 以"聚南方力量 应世界变局"为主题的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6日在昆明开幕,来自全球 11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家媒体、智库、政府机构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约500名代表出席。 报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深刻揭示了美国思想殖民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的严重危 害,呼吁各国破除价值迷信、摆脱思想依附,坚持开辟独立自主的文明发展新路,坚持以文明交 融取代文明冲突,以交流互鉴消弭对抗坚冰。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以公共政策、国际政策研究为主攻方向,近年来围绕国内外重大问题开展前 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形成了众多具有广泛影响的智库研究成果。 报告指出,思想殖民是基于不平等、为了不平等的头脑控制,具有强制改造、恶意操纵、隐蔽渗 透、长期侵蚀等鲜明特点。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霸权地位,是其开展思 ...
西方伪史论的逻辑错误大揭秘
Hu Xiu· 2025-07-11 02:34
Group 1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Western pseudo-history" and aims to highlight the cognitive warfare tactics used against historical verification activities, suggesting that these attacks may originate from abroad [2][3] - It emphasizes that many proponents of "Western pseudo-history" lack the capability to engage in proper historical verification and may be easily manipulated by cognitive warfare tactics [3][4] - The article intend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methodology for effectively countering cognitive warfare related to "Western pseudo-history" [5][6] Group 2 - A broad methodology for dismantling cognitive warfare related to "Western pseudo-history" is proposed,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identify and counteract logical fallacies [6][8] - The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study involving the "Agamemnon's golden mask" to illustrate how cognitive warfare can create misleading conclusions based on flawed premises [10][11] -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practices, such as beard trimming, to debunk erroneous claims made by proponents of "Western pseudo-history" [18][22] Group 3 -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negative logic," which involves deducing premises from conclusions, as a tool for identifying cognitive traps in arguments [28][29] - It outl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gative logic, including its potential for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gnitive warfare [31][32] - The methodology aims to empower individuals with scientific literacy to effectively counter cognitive warfare attacks [49][50] Group 4 - The article critiques the argument that "Homer's epics are false" by analyzing the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such claim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memory capabilities in ancient cultures [52][53] - I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oral traditions and memory in ancient societies to refute claims against the authenticity of historical texts [54][55] - The article also addresses the cognitive warfare tactics that exploit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capabiliti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56][57]
乌无人机首次突袭俄远东,俄战机受损尚存争议!俄媒:乌方夸大“蛛网”行动战果
Huan Qiu Shi Bao· 2025-06-02 22:52
乌方对媒体透露了此次行动的具体细节。《基辅独立报》称,消息人士表示,"SBU 先将FPV无人机运送到俄罗斯境内,隐藏在用卡车运输的移动木箱 里。""在适当的时候(即卡车靠近俄军事基地时),木箱被远程打开,携带着爆炸物的无人机飞出,飞向俄罗斯轰炸机。"该人士称,已知有41架俄罗斯战 机被击中,包括A-50预警机和图-95、图-22轰炸机。报道称,图-95、图-22以及图-160都是俄罗斯重型轰炸机,经常参与对乌行动,平时都停放在远离乌克 兰武器射程的地方。评论称,这次攻击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FPV无人机每架购买价格只需几百美元,但41架重型战机的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 行动完成后,泽连斯基在社交平台多次发文,庆祝这一"辉煌胜利",并公开了自己和SBU局长马柳克开会讨论并拥抱的照片。泽连斯基称,这次行动"规 划、组织和所有细节都准备得非常充分,可以自信地说,这是一次绝对独特的行动","可以载入历史教科书","最有趣的是,现在可以公开说,我们在俄罗 斯领土上的行动办公室就在他们其中一个地区的FSB(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编者注)总部旁边。" 俄罗斯国防部1日通报称,当天,乌克兰当局使用FPV无人机对摩尔曼斯克州、伊尔库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