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 G

Search documents
投资策略周报:震荡中枢抬升,两个新机会-20250706
KAIYUAN SECURITIES· 2025-07-06 10:13
策略研究团队 ——投资策略周报 韦冀星(分析师) 简宇涵(分析师) weijixing@kysec.cn jianyuhan@kysec.cn 投资策略周报 2025 年 07 月 06 日 震荡中枢抬升,两个新机会 证书编号:S0790525050005 市场震荡中枢抬升,但仍"上有顶下有底" 市场经历上周的 3 连阳后,呈现了一定的积极形态,虽然市场分歧有所加大,但我 们对于指数的有效突破维持乐观判断:(1)月线动量的扭转,或改变横盘近半年的 窘境;(2)金融科技板块情绪龙头或在酝酿 7 月的突破;(3)成交额中枢的上行加 非银的领涨,市场震荡中枢上移的概率较大。 但从 DDM 视角来看,并不支持指数上的快速突破,当下更大的可能是呈现震荡中 枢抬升,但仍表现出"上有顶下有底"的特征。(1)上有顶:盈利尚在磨底——盈 利底不早于 3 季度末到来,且预计本轮盈利周期的弹性不大,所以即便即将看到盈 利底也不一定会有很强的股市弹性。(2)下有底:估值构成支撑——政府部门支撑 宽信用(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信用尚未扩张);风险偏好则由并不激进的稳增长政策 +以"国家队"为代表的"稳市组合拳"来支撑。 在震荡中枢抬升,结 ...
投资策略周报:箱体震荡的突破契机,及当下的配置思路-20250621
KAIYUAN SECURITIES· 2025-06-21 13:57
2025 年 06 月 21 日 策略研究团队 箱体震荡的突破契机,及当下的配置思路 ——投资策略周报 韦冀星(分析师) weijixi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4030002 5 月以来 A 股窄幅震荡的原因和未来突破箱体的可能催化 科技思路:关注自主可控+军工:AI+、机器人、半导体、信创、军工(导弹、无人 机、卫星)。 红利思路:基于需求尚未出现拐点,关注稳定型红利(即银行、公共事业)。 黄金:黄金和军工成为大变局下两大长期战略配置资产。我们认为 3 季度初将会是 下一个最佳的黄金配置时点,原因是 4 大要素的合击:一是美国 10 万亿国债到期; 二是中美谈判将进入深水区;三是美国降息预期的恶化到了极限;四是中国央行购 金速度或将恢复。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超预期变动加快复苏进程;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恶化风险; 前瞻指标的使用基于历史数据,不能代表未来。 自 5 月至今,上证指数已经在 3300-3400 的区间内窄幅波动接近 2 个月的时间,宽 基指数的波动率非常低。我们在 5 月 5 日发布的中期策略展望当中便强调过造成本 次窄幅波动的 DDM 背景:(1)上有顶:盈利尚在磨底— ...
投资策略专题:从“第四消费时代”看未来消费机遇
KAIYUAN SECURITIES· 2025-06-17 12:13
2025 年 06 月 17 日 策略研究团队 ——投资策略专题 韦冀星(分析师) 耿驰政(联系人) weijixi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4030002 gengchizhe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125050007 总量承压、结构分化:中国消费正步入深层次转型期 当前中国消费市场在经济弱复苏与政策持续支持下,呈现出"总量承压、结构分化" 的趋势:一方面,传统消费升级持续推进;另一方面,新兴赛道加快扩张。同时, 当前中国消费呈现出更为突出的情绪化特征,消费者倾向于通过消费进行心理补偿 与情绪释放,并愈发重视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价值共鸣。这一转型路径与日本自 2005 年前后进入的"第四消费时代"在特征上高度相似,背后是经济、人口和社会心理 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背景下,日本过去四十年的消费转型过程所呈 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与成因,可作为观察消费演进趋势的一个参照视角。同时,围绕 消费板块的二级行业表现,我们提出以 Delta G(盈利增速的边际变化)为核心线索 的分析方法,重点回答以下问题:当前有哪些消费细分品类值得重点关注? "日本消费四十年"的突围逻辑 日 ...
投资策略周报:关于港股和消费的两大核心问题-20250615
KAIYUAN SECURITIES· 2025-06-15 05:13
韦冀星(分析师) 耿驰政(联系人) gengchizhe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125050007 AH 溢价的回落仍有进一步空间 近期市场讨论较多的问题集中于当下较为火热的港股以及消费板块,这里产生了两 个核心问题,一是投资者普遍关心怎么看待当前的 AH 溢价?二是消费当下应该怎 么买?本文将重点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在 2025 年 3 月 12 日发布的报告《从 AH 溢价视角看当前港股修复》中指出,2015 年以来,A/H 持续溢价的原因主要包括: A 股相对港股存在估值溢价、两地流动性锚点差异、流动性折溢价效应,以及打 新机制带来的看涨期权溢价。今年以来,AH 溢价显著收窄,与过往形态出现背 离,背后主要受两方面推动:一是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突破新高,港股的边际定 价力量发生改变;二是分母端流动性阶段性改善,表现为基础货币扩张、外汇储 备与银行体系结余提升、Hibor 下行,共同缓解 H 股流动性压力,支撑估值修复。 展望未来,在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监管趋缓这一核心催化下,港股估值端的压制 得到缓和,在岸市场(A 股)相对离岸市场(H 股)估值或进一步平衡,AH 溢价率 有望进一步回落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