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研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11 03:41
真核生物细胞的功能由特定的基因表达程序驱动,而这些程序又取决于染色质结构。在这项最新研究中, 研究团队报告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水稻的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 研究团队通过同时对来自水稻的八个主要器官 ( 根、茎、幼叶、旗叶、茎尖、分蘖芽、幼穗和种子 ) 的 116564 个细胞的染色质可及性和 RNA 表达进行分析,验证鉴定 出 5 4 个细胞类型,确定了细胞类型特 异性的基因调控网络,并描述了新的细胞状态,例如花分生组织中的"过渡状态", 全面解析了水稻在组织 层面的功能细胞组成。 基于网络分析,该研究揭示了水稻发育过程中细胞类型特异性调控枢纽 RSR1、F3H 和 LTPL120 的功 能,RSR1 :在根皮层中高度特异表达,其 突变体的根长显著增加、皮层细胞体积扩大,发挥负调控作 用;F3H :连接碳代谢与氮代谢的枢纽基因,表达于叶肉和根维管, 突变体的根短缩、光合能力下降、总 氮含量降低,其在碳氮协同中作为关键角色;LTPL120 :根皮层特异表达,其突变体表现出分蘖数增加、 株高变化,是株型优化的潜在基因靶点。 该研究还分析揭示了细胞类型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进化过程中细胞类型功能的 ...
预算1.46亿元!农业农村部近期大批仪器及监测服务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10 08:19
导读: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及监测服务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13项仪器及监测服务 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46亿元。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 农业农村部发布 13 项仪器及监测服务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 1.46 亿 元,涉及 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激光共 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 、农田氮磷流失与农业废弃物监测评价 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02 5 年 3~7 月。 农业农村部 202 5 年 3~7 月仪器设备采购 意向汇总表 4 | 版 权 : 本 文 部 分 素 材 源 自 网 络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所 有 , 观 点 代 表 作 者 本 人 , 不 代 表 本 号立 场 | | | 预算 | 采 购 | | --- | --- | --- | --- | | 采购项目 | 需求概况 | | | | | | 万元 | 时 | | | | | 间 | | 环境保护科 | | | 202 | | 研监测所公 | 拟采购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 ...
南方崛起|巴西:展翅向未来
Xin Hua Wang· 2025-07-06 07:21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7月6日电 题:巴西:展翅向未来 新华社记者席玥 朱婉君 周永穗 7月的里约热内卢,机场外道路两旁挂满金砖国家成员国和伙伴国国旗,写有多种语言"欢迎"字样的标 语交错排列,迎接前来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的各方代表。 巴西官方数据显示,温格里亚领导研发的微生物接种剂解决方案已应用于逾4000万公顷田地,每年为农 民节省约250亿美元成本。 "未来之国"巴西,再次站在世界聚光灯下。 1940年,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为逃离欧洲战火来到巴西。在动荡飘摇的年代,这片美丽的南美大地带给 他慰藉。茨威格在《巴西:未来之国》一书中写道:"这里的人都能听到未来翅膀发出的强劲风声。" 近年来,巴西不断探索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努力破解发展中国家崛起过程中共同面临的种种难 题。经历蜕变和新生,巴西正以崛起之姿迈向未来。 从饥困到"世界粮仓" 20世纪中叶以前,巴西农村长期面临饥饿问题。1945年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的现任巴西总统卢拉,曾多次 讲述自己儿时的经历。"母亲有时拿不出食物给孩子们吃,我第一次吃面包还是在7岁时。" 让同胞不再挨饿,正是激励玛丽安热拉·温格里亚数十年投身科研、助力巴西农业技术变革的动力 ...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高度血管化的肺/肠道类器官;修复血管性痴呆;自身免疫病新疗法;同义突变调控性状
生物世界· 2025-07-05 02:12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本周 (6 月 30-7 月 6 日)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共上线了 5 篇研究论文,其中 4 篇来自华人学者,这些研究分别构建 高度血管化的 肺类器 官和肠道类器官 、 发现 血管性痴呆的大脑修复机制 、 开发 LAG-3/TCR双抗,治疗T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病 、揭示 同义突变通过表观转录组调控 赋予黄瓜驯化性状 。 高度血管化的 肺类器官和肠道类器官 2025 年 6 月 30 日,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顾名夏 团队和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 郭敏哲 团队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 表了题为: Co-development of Mesoderm and Endoderm Enables Organotypic Vascularization in Lung and Gut Organoid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 首次通过人类 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成功构建了 高度血管化的肺类器官和肠道类器官 。这些类器官模型不仅模拟了人类胚胎早期多胚层 协同发育的复杂过程,更突破了传统类器官缺乏功能性血管和器官特异性间充质的瓶颈,为 ...
马明龙调研粮食安全工作时强调 坚决扛牢责任 提升保障水平 努力促进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
Zhen Jiang Ri Bao· 2025-07-05 01:37
7月3日,市委书记马明龙调研粮食安全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 重要论述,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和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粮食安 全保障水平,努力促进粮食丰收、农民增收。 句容华阳街道下甸行政村巷里自然村耕地恢复地块通过对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实现分类利用,其中 水土条件较好的区域恢复为水田用于水稻种植,地势较高的区域则改造为旱地用于玉米种植。马明龙在 现场仔细察看耕地恢复种植情况和水稻、玉米长势,要求因地制宜,尊重规律和群众意愿,稳妥有序推 进耕地恢复种植。 句容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二圣库拥有4栋高大平房仓、共计12个标准储粮仓廒,总仓容3万吨,库 内配套设施完善。马明龙走进库区,察看了解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准低温储存等储粮技术 运用和今年轮换小麦收购及价格情况,强调夏粮收购工作事关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要严格落实好收购 政策,认真落实为农服务措施;加强管理制度执行和信息化技术运用,确保粮食安全收储。 调研中,马明龙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把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 的头等大事,大力推进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确保全年粮食播种 ...
上海市农科院为全球贡献稻田甲烷减排“中国方案”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3 08:03
来源:农民日报 据了解,自2012年起,该团队依托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立了低碳农业长期实 验基地,开展10余类种植管理模式下稻田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碳汇长期监测工作,积累下了数十 万条数据。同时,系统性地开展涵盖高产低排水稻品种筛选、水分管理优化、肥料精准运筹、秸秆综合 利用、轮作模式创新等全方位的低碳农业技术研发,深入探究减排固碳机理。同步推进方法学开发与标 准制定,形成了包括稻田甲烷减排技术、旱地氧化亚氮抑制技术、农田土壤固碳技术以及秸秆炭化还田 减排增汇技术等一系列稻田减排固碳成果。 利用节水抗旱稻减排甲烷技术是成果之一。该成果充分发挥了水分管理和耐旱型品种的耦合效应,在保 证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具有甲烷减排效果好、可复制易推广的优势。基于该技术编制的旱管种植节水抗 旱稻减排方法学,定义了项目的边界、适用的基准线情景和减排项目活动情景,制定了稻田甲烷、氧化 亚氮排放以及土壤有机碳的核算方法,并严格规范了开发此类减排项目所需满足的条件。 据了解,稻田甲烷减排"中国方案"完美契合《巴黎协定》所倡导的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减排 效益的核心理念。全球水稻生产国依据此方法学开发减排项 ...
烟台农科院辛国胜:29年深耕甘薯科研,育良种创技术助农增收
Qi Lu Wan Bao· 2025-07-03 04:3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阿凤 展望未来,辛国胜表示,团队将聚焦淀粉型甘薯品种高产、高淀粉率与品质难以兼顾的产业短板,致力于选育高淀粉、高粘度、高产且抗病的优质品种,让 种植户、加工企业、消费者多方受益,持续为我国农业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7月3日,在省政府新闻办"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省"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三场上,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获得者、烟台市农科院副院长辛国胜,分 享了其扎根甘薯科研一线29年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 辛国胜主要从事甘薯遗传育种、脱毒及栽培技术研究。29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克10余项技术难题,研发出多项关键技术。其中,"甘薯人工昆虫互补二次授 粉法"突破传统育种局限,扩大遗传范围,提升育种效率;针对甘薯易感染病毒病的特性,创新"一刀切的甘薯茎尖剥离技术",实现高效脱毒且防止种性变 异;在栽培技术领域,全国首创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降低除草剂施用量;研发插苗棒插苗技术,解决人工插苗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并提出甘薯 超高温育苗、烟粉虱防控等技术,为甘薯产业健康发展筑牢根基。 在成果转化方面,辛国胜提出"科研单位+N家被授权单位+示范园区"推广模式,既扩大了品种覆盖面,又保障了种苗纯 ...
淮安农科院研发河泥碳基营养土 开启“全周期轻简育秧”新模式
Xin Hua Ri Bao· 2025-07-02 23:43
"我们要让每项创新都扎进泥土里,从大地中汲取力量,再以科技反哺大地。"这不仅是淮安市农科院农 业资源化利用团队始终坚守的科研信念,更是他们躬身实践的真实写照。目前,该团队正全力以赴,积 极推动构建和完善"河道清淤—营养土生产—绿色生态种植"的全产业链模式,致力于打通从环保清淤治 理到高附加值农业资源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更加顺畅高效。 谢昶琰 在淮安市农学会近期组织召开的专项成果评价会上,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徐阳春教授代表评价组认为, 该技术率先实现了河道清淤在农业领域的规模化资源利用,成功构建了"清淤治废—资源再生—农业应 用"的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创新性强,应用效果突出,生态与经济效益显著,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 先,建议进一步加大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近年来,淮安聚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优质稻米产业集群。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资源化利用团队 协同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针对河湖清淤中产生的大量河湖淤泥如何综合改造利用、传统 育秧取土破坏耕地、其他商品基质育秧不稳定等问题,联合研发创制"河泥碳基育秧营养土",分别在涟 水县与洪泽、淮阴、淮安区等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及有关农垦农场进行示 ...
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在我省广大青年和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He Nan Ri Bao· 2025-07-02 23:27
7月2日上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 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贺信在我省广大青年和学生中 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 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这 是对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在新征程上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参会的全国青联委员、郑纺机纺织机械股 份有限公司加工制造部专项组组长李会东说,作为一名来自产业一线的技术工人,不仅要传承好"执着 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更要主动拥抱变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在平凡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作出贡献。 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让全国青联委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曹丽茹 有了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农业科研青年的职责使命就是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 端在自己手中。"她表示,将继续立足农业科研一线,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在种质资源创制、前沿 ...
强化“硬支撑”  优化“软环境”
Ren Min Ri Bao· 2025-06-29 22:27
6月27日,国家农业图书馆内,一场主题为"农业生物安全——青年与未来"的学术交流活动正在进行。 台上,27名青年科学家依次登台,围绕合成生物、基因编辑、生物育种等农业前沿技术分享思考;台 下,多位知名院士专家轮流点评。这场学术交流活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人才联合会成立大会的一 部分。近年来,中国农科院实行"青年英才""青创专项""青年引航"等"青10条"人才培育措施,建立了青 年人才的链式培养机制。 今年3月,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约瑟研究员团队水稻研究再获突破。团队通过分子设计育种和 基因编辑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水稻中创制出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具有广谱抗病且不影响生长的优异新材 料。"'青年英才'的稳定支持,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团队能够安心长期探索,是成果不断涌现的关 键。"宁约瑟说。 如何发挥青年人才联合会的作用,助力青年人才成长?一方面,强化"硬支撑"。中国农科院打破常规, 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机制。比如,中国农科院重大任务、战略咨询任务,优先支持联合会多主体协同的跨 学科创新项目、软硬结合的战略咨询项目。此外,对探索性强、风险高的交叉研究给予更长的研究周期 和更大的包容度。 《 人民日报 》( 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