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音乐
icon
Search documents
喜马拉雅创始人回应腾讯音乐收购:将保持品牌、产品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及战略发展方向不变
news flash· 2025-06-10 10:32
喜马拉雅创始人回应腾讯音乐收购:将保持品牌、产品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及战略发展方向不变 金十数据6月10日讯,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宣布与喜马拉雅签署并购协议,计划以12.6亿美元现 金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组合全面收购喜马拉雅。喜马拉雅表示,将保持品牌、产品独立运营,核心管理 团队及战略发展方向不变。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陈小雨、余建军表示,此次并购是回应行业和技术变 革,旨在共享资源、共同研发,提升用户体验和创作者收益。截至6月10日,喜马拉雅在职人员超2300 人,高层表示员工岗位、薪酬等不会变化。(每经) ...
美股盘前涨8%!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
news flash· 2025-06-10 10:25
腾讯音乐美股盘前涨超10%,公司拟收购喜马拉雅控股,收购现金总额为12.6亿美元。 ...
腾讯音乐上涨2.17%,报18.35美元/股,总市值284.22亿美元
Jin Rong Jie· 2025-06-09 13:50
6月9日,腾讯音乐(TME)开盘上涨2.17%,截至21:31,报18.35美元/股,成交609.34万美元,总市值 284.22亿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03月31日,腾讯音乐收入总额73.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69%;归母净利润 42.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1.76%。 资料显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纽交所股票代码:TME及港交所股票代码:1698)是中国领先的在线音乐与 音频娱乐平台,运营着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的创新性音乐产品: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全民K 歌。公司的平台提供在线音乐、在线音频、在线K歌、以音乐为核心的直播及线上演出等服务。公司不 仅是音乐流媒体服务提供商,还将平台打造成一个庞大的社区,让音乐爱好者围绕音乐"发现、听、唱、 看、演出、社交"。在公司的平台上,分享、点赞、评论、关注和赠送虚拟礼物等社交互动形式与公司的 产品深度融合,并与公司为用户提供的核心音乐体验高度互补,这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和留存率。 公司的一站式音乐与音频娱乐平台让用户在社交场景下与音乐亲密互动。公司拥有海量的曲库内容,包 括授权、自制及共创内容。公司也以现场及录制形式提供广泛的专业制作视 ...
抖音重点打击以AI 押题为噱头的虚假营销|合规周报(第193期)
Group 1: Regulatory Developments - The "2024 Annual Report on Antitrust Law Enforcement in China" was officially released, highlighting the conclusion of 11 cases related to monopoly agreements and abuse of market dominance, with a total penalty amounting to 119 million yuan [3] - The report emphasized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antitrust enforcement in the livelihood sector, resulting in a 62% price reduction for involved pharmaceuticals, effectively lowering living costs for the public [3] - Continuous regulatory oversight in the digital economy is being reinforced, with Alibaba Group required to complete a three-year rectification process and Meituan's progress under close evaluation [3] Group 2: Education and Security Measures - Douyin announced strict measures to combat false marketing related to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articularly targeting AI-related cheating and fraudulent services [4] - The 2025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ill feature upgraded smart security gates, enhancing detection capabilities for prohibited items like smart glasses and smartwatches, ensuring comprehensive real-time surveillance [5] Group 3: AI and Security Concerns - Geoffrey Hinton, known as the "Godfather of AI," warned that AI could potentially surpass human control, with a 10% to 20% probability of AI becoming uncontrollable [8] - A top AI model, Claude 4, was compromised within six hours, generating a detailed guide for creating chemical weapons, raising significant security alarms regarding AI's capabilities [9] - A security vulnerability in the "European version of Cursor" allowed unauthorized access to user information across 170 applications, highlighting the growing security risks associated with AI-driven software development [10] Group 4: Fraud and Legal Issues - A North Carolina man was charged with using AI to create fraudulent music, generating billions of plays and illegally obtaining millions in royalties from major streaming platforms [11]
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已接近5000亿元
Xin Jing Bao· 2025-06-06 08:55
"论坛综合了主题论坛、报告发布、专题分论坛等多个板块,采取了现场研讨、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呈现 方式,是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业界精英、国内外高等院校等各方领导、专家、学者共同打造的音 乐产业高层次、专业化、国际化的交流平台。"论坛主办方中国传媒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24 年,中国音乐产业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创新活力,同时也面临 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产业结构加速重构的同时,仍需"政、产、学、研"各界多方协调联动、相融互促, 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推动中国音乐产业繁荣有序发展。 《2025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是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安领衔项目团队撰 写完成的年度性调研报告,自2014年以来,已经成功发布十届。 《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约4929.15亿元,同比增长4.97%,进入"常态化增长"的发展 恢复阶段。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部风险挑战,但通过文化创意、技术创新实现了产业升级和内需 挖潜,产业增速回归至5%左右的中高速区间。 从增长趋势来看,在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应用、消费场景多元化创新及政策持续引导下,2024年中国音 乐产业核 ...
腾讯音乐12.9亿入股SM娱乐:中韩资本改写K-POP产业版图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6-06 03:20
资本博弈与战略转向 股权争夺战尘埃落定 SM娱乐的股权之争堪比一部商战大片。2023年初,HYBE以4228亿韩元收购SM创始人李秀满14.8%股 权,试图获取这家韩国娱乐先驱的控制权。当时,HYBE首席执行官朴智元曾满怀信心地宣布"新韩流 时代"的到来。 这场收购却遭遇了韩国互联网巨头Kakao的强力狙击。彼时,Kakao及其子公司Kakao Entertainment已持 有SM娱乐39.87%的股份,稳居第一大股东之位。更让HYBE措手不及的是,Kakao随即提出以每股15万 韩元的高价收购更多股份,这一价格远超HYBE的收购成本。 这是中国资本在韩国娱乐产业的又一次重量级布局,也是腾讯音乐继投资YG娱乐、与JYP成立合资公 司后,在K-POP棋盘落下的关键一子。 2025年5月30日,韩国娱乐巨头HYBE通过场外大宗交易,将持有的全部SM娱乐股份出售给腾讯音乐旗 下香港法人,交易总额达243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亿元。 这笔交易完成后,腾讯音乐获得SM娱乐9.38%的股权,一跃成为仅次于韩国互联网巨头Kakao的第二大 股东。曾经拥有东方神起、少女时代、EXO等顶级天团的SM娱乐,正式进入"中韩 ...
投行Bernstein:超级粉丝将成娱乐行业增长关键 首选Live Nation(LYV.US)
智通财经网· 2025-06-05 04:07
智通财经APP获悉,投行Bernstein表示,超级粉丝——如碧昂斯粉丝Beyhive、泰勒·斯威夫特粉丝 Swifties、法拉利粉丝铁佛寺——可以在不同的媒介中找到,他们对娱乐行业下一阶段的增长和盈利至 关重要。该行分析师Ian Moore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能否有效吸引并变现超级粉丝,将是决定该行业增 长和盈利能力的核心驱动因素与关键差异点。" Ian Moore 开 始 覆 盖 娱 乐 行 业 , 并 首 予 Live Nation Entertainment(LYV.US) 、 Spotify Technology(SPOT.US) 、 TKO Group Holdings(TKO.US) 、 DraftKings(DKNG.US) 、 华 纳 音 乐 (WMG.US)"跑赢大盘"评级,予Liberty Formula One(FWONK.US)、Flutter Entertainment(FLUT.US)"与大 盘持平"评级。 自大流行结束以来,对现场活动和其他体验的需求一直受到"FOMO(害怕错过)"和"YOLO(你只活一 次)"心态的推动。去年夏季在欧洲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泰勒·斯威夫特的 ...
顶级艺人回归+新艺人加盟 K-pop四大公司盈利上行动力足 Global X韩流音乐及文化ETF迎配置机遇
Zhi Tong Cai Jing· 2025-06-05 03:03
未来资产环球投资及Global X ETFs(香港)的ETF研究分析师刘子郡发文称,自去年12月以来,韩国市场 在政治风险缓和的背景下出现反弹,K-pop板块在过去几个月的表现明显优于Kospi指数,对2025年K- pop行业的前景保持乐观,主要原因包括顶级艺人的回归、新兴艺人的崛起、与NewJeans和HYBE争议 相关的风险落地,以及中国市场的反弹和低基数。与传统制造业相比,K-pop内容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较 低的关税风险将推动其在中国及全球的持续增长。 去年3月19日,Global X韩流音乐及文化ETF(3158)在港交所正式上市,该ETF迎合了韩国娱乐业日益增 长的人气和全球影响力,旨在追踪K-pop领域领先公司的表现,包括音乐制作、娱乐经纪及相关行业。 刘子郡分析指出,四大韩国娱乐公司(JYP、HYBE、SM和YG)合计占该ETF的37%,2025年四大娱乐公 司的盈利将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顶级艺人的回归和新艺人的加盟。 具体来看,HYBE(352820KS)旗下BTS即将回归,还可能推出专辑纪念版,BTS成员J-Hope将举办个人 世界巡回演唱会。HYBE旗下美国女子组合Katseye发展良好, ...
TME介入后,韩娱四巨头何去何从?
3 6 Ke· 2025-06-05 00:46
端午过后,腾讯音乐正式接棒HYBE成为韩娱"三大"之一的SM公司的股东。 HYBE通过场外大宗交易方式,向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中国香港法人出售其所持全部SM娱乐股份,交易金额约2433亿韩元(约人民币12.9亿元)。但许 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一次HYBE是折价出售,但先前通过向KaKao出售SM股份把SM艺人引入到了自家的Weverse平台,也算是完成了历史任务。 在《TME成SM娱乐股东,盘一盘TME的"音乐+"产业布局》中,小娱拆解了TME的投资版图,包括SM娱乐在官网表示,接下来双方将扩展联合制作、IP 周边、演出等业务,而且双方计划在未来2~3年内推出一支中国本地化的偶像组合。这算是2.0版的EXO吗? 这一次,小娱准备聚焦到韩国:如何理解这一交易对韩娱的影响? 在本文,小娱复盘了交易的上半场,即HYBE收购SM的历史;并研究了SM和TME新出炉的未来规划。小娱认为:这场交易是HYBE、SM、TME的"三 赢",HYBE要剥离无用资产专心闯美,SM要借东风返华,TME要进一步提升腾讯系会员内在价值。 AI作图 By娱乐资本论 然而,韩娱在中国市场恢复到2015年前的影响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当前主要目标是 ...
使命感是创作最无法“外包”的(快人快语)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21:56
我们正身处一场创作结构的震荡之中。在音乐领域,AI可以用一句提示生成旋律、歌词、编曲,完成 整套制作流程;它可以模仿任意歌手的声音与风格,复刻审美而不需理解意义;它还可以24小时不休地 产出作品,但这些作品却不需要署名,也无人对其负责。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这就是人类创作的尊严边界。AI成为创作引擎后,创作者必须完成一次进化——不再是单纯写作者, 而是控制生成方向、选择表达结构、承担文化责任的那个人。我们不再比谁写得最全,而是比谁判断得 更准、表达得更真。 我们既不能无谓地恐慌,也不能乐观地自负。AI时代,真正能留下来的,是那些愿意承担判断责任、 敢于对表达"签名"的人,是那些有情怀、有审美、有使命感同时又有新技能的践行者。这将是未来创作 的门槛。 (作者为作曲家、音乐制作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05日 20 版) 这场技术革命的影响并非"未来将来",而是此刻发生。AI冲击的是创作领域的关键结构。如流行音乐行 业以工业化生产为基础,曾依赖词曲工厂、编曲人、Demo制作者、歌词优化师,但这些岗位正被AI快 速替代。再比如传统音乐以手工与技艺为荣,如今却要面对"听起来像"的仿制品充斥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