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媒体解读】广州发布体育强市建设规划 全力建设三大国际中心
Guang Zhou Ri Bao· 2025-07-25 02:10
推进粤港澳联合申办世界杯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州市体育强市建设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 划》)。《规划》提出全力建设三大国际中心,即国际体育消费中心、国际湾区体育中心、国际体育赛 事中心的目标。同时,广州还将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办赛经验与国际资源,推进联合申办世界杯等高水 平国际赛事。 根据《规划》,到2035年,全面实现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智能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3.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4%,培育一 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体育头部企业和体育产业集群。 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俱乐部 为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规划》支持和鼓励社会和市场力量参与运动员、教练员培养和各级各类运 动队建设,推动形成政府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优化竞技项目战略布局方面,广州将走"精兵强将"之路,做大做强田径、游泳两个基础大项,坚持发 展羽毛球、跳水、体操、击剑、水上、自行车等优势项目和中国传统武术,推广冰球、花样滑冰、滑雪 等冰雪项目和滑板、街舞、电子竞技等新兴时尚项目,推动广州竞技体育为国争光、为省 ...
AI技术保护绿水青山 重构环境治理新范式
Ren Min Wang· 2025-07-25 01:55
当前,数智化技术成为驱动变革的核心力量,推动各行业从传统运营向智能化转型。在全球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在 环保产业的应用成为关键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研究员、人工智能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博尧表示,"环保行业之所以把智能化转型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原 因。一是国家战略驱动,法规与政策高度聚焦;二是'双碳'目标倒逼行业必须精细化、实时化管理;三是运营场景复杂,传统模式的成本与安全边际难以支 撑;四是市场规模扩张与资本关注推高智能化'含金量';五是社会监督与信息透明度要求不断提高。" 多年来,瀚蓝环境落地实践了数十个智慧化运营案例,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这些长期的行业积淀,让瀚蓝环境对环保场景 的痛点、需求有着深刻理解。而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的成立,正是将这些经验与数据转化为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关键一步,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与技术优势。赋 能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环保产业的数智融合转型。 瀚蓝总裁金铎表示,将秉持"成为绿色创新的赋能者,让可持续未来触手可及"的品牌愿景,通过持续创新,让可持续发展变为触手可及的日常。 在"数智化"与生态环境治理深度融合的实践 ...
云南爱尔发高品质天然虾青素,成为赤道几内亚驻华大使馆指定健康用品
近日,国内虾青素产业圈又被一条新闻刷了屏: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虾青素系列产品,正式成为赤道几内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指定用品。 这不仅是中国大健康产业出海的新里程(002219)碑,更是虾青素龙头企业云南爱尔发产品力的又一有力证明。 作为专注于雨生红球藻培养与天然虾青素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爱尔发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多年深耕科研、生产与市场布局上的积淀。 院士领衔的科技外交时刻 活动当天,83岁的孙树侠院士以爱尔发代表的身份出席,并从赤道几内亚大使手中接过两份沉甸甸的聘书:爱尔发虾青素系列产品成为使馆指定健康用品, 而她本人被聘为大使馆特邀健康顾问。 作为营养健康领域的知名学者,孙树侠院士与爱尔发的合作早已结出硕果。 自2023年4月孙树侠专家工作站经云南省科技厅批准,在爱尔发子公司云南爱尔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后,她便积极推动团队与爱尔发深入交流 合作。 百分之九的科研决胜力 爱尔发的产品力,源于其领跑市场的科研实力。 据公开数据显示,爱尔发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9%,这一比例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公司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海 ...
山海情牵 同心共进
Liao Ning Ri Bao· 2025-07-25 01:18
核心提示 从渤海之滨到天山北麓,跨越八千里路,山海深情在岁月中绵延。 产业项目孕育腾飞活力,惠民工程落地生根,先进技术为发展赋能……辽宁省与新疆塔城地区和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九师,因对口援疆紧紧相连。 投入真金白银、派出精兵良将、倾注真情实意,辽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 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把做好对口援疆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 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将"辽宁所能"与"受援地所需"有效结合,扎实推进对口援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 效。 产业援疆激发活力 7月的塔城地区,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在乌苏市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的新丝路铁路专用线场 站,总经理高吾存一直忙碌着,查看发货准备情况。不久后,12个装满乌苏本地玉米的集装箱、10个装 满广州衣物的集装箱,将分别发往四川和俄罗斯。 这条新丝路铁路专用线,是辽宁援疆资金支持建设的重点项目。今年1月底,项目一期正式投入运 营,它如同一条钢铁纽带,串联起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物流网络建设注入 澎湃动能。 沿着"一带一路",辽宁产业援疆的脚步在塔城巴克图口岸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座现代化 的"丝 ...
安徽三年内将组建30个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在推动集群"智改数转"方面,《措施》提出,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优先在集群推广应用"小快轻准"数 字化解决方案,支持集群企业梯度培育智能工厂。 安徽将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根据《措施》要求,到2027年,安徽将组建30个左右县域特色产业创新 研究院,为有合作需求的集群牵线搭桥,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依据其研发投入、创新成果产出绩效等 情况给予支持。 支持企业建设工业(002265)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质量认证中心以及共性技术平台、中试基地, 并争取国家"两重"资金支持。 近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四部门联 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进一步培育壮大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下简称"集群"),推动安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措施》提出,将开展"一群一策"产业诊断,每年遴选一批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好、支撑带动强的集 群,围绕产业链升级、价值链延伸、供应链韧性、市场供需匹配四大维度开展专项诊断,形成"问题清 单+提升路径+项目支撑"综合解决方案。 推动集群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 支持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25日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7月25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股市持续走强 债基遭遇大额赎回 流动性主导跷跷板行情 A股市场近期持续冲高,上证指数7月24日收盘站上3600点,自4月上旬的年内低点反弹逾16%。与此同 时,债市却遭遇罕见调整,近日国债期货持续飘绿,大批中长期纯债基金出现回撤。与此同时,多只债 基密集公告遭遇大额赎回,引发市场对"股债跷跷板"效应加深的关注。机构普遍认为,本轮股强债弱格 局背后,驱动因素可能是流动性变化,市场正经历不同于传统增长预期驱动的特殊股债"跷跷板"效应。 环保产业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AI)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7月以来,瀚蓝环境、侨银股份等环保头 部企业积极携手科技公司,通过组建合资企业、成立研究院等,将AI技术创新应用融入企业发展战 略,推进产业智能化转型。业内人士认为,这场转型不仅重构环保产业的技术架构,更将重塑企业商业 模式与市场价值。随着AI技术在垃圾焚烧、环卫服务、水务管理等场景的深度应用,环保产业正从"经 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智能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7月24日国内氧化镨钕价格为52万元/吨,相较于年 ...
金石山矿山公园如何实现“生态修复+文旅融合”?|“两山”理念地方探索与经验
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金石山矿山公园积极3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文旅融合"工程,累 计投入2.58亿元,通过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采矿遗迹保留等措施,将原本占地1278 亩的废弃矿坑蝶变为集绿地、公园、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矿山公园,成功入选江西省国土空间修复典 型案例,并成为长江经济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典型样本。 描绘绿色发展底色。金石山矿山公园在生态修复上做到"全面立体"。一是山上和山下共治。山上采取地 形整治、边坡修复等修复方式,植被覆盖率从80%提升至95%。山下采取填筑沟壑、建生态挡墙等治理 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提升土壤质量,确保消除矿山崩岗、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实现了从"单一复 绿"向"多功能生态系统建构"的转变。 二是山北和山南共治。以废弃矿山为载体,针对山体情况,利用光伏发电实现土地再利用与生态修复, 将清洁能源生产、生态修复和文化旅游创新相融合,既提高了矿山利用率,又增加了矿山的综合开发效 率,为废弃矿山因地制宜修复与产业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三是地上和地下共治。地上通过微地形改造、酸碱中和调节等措施改良土壤,坡面采取穴播、条播等多 种形式恢复植被,平面用作光伏发电。 ...
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常州“产改”实践
Xin Hua Ri Bao· 2025-07-24 23:40
Core Viewpoint - Changzhou is actively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e industrial worker team construction, aiming to build a high-quality labor force with a target of adding 18,000 high-skilled talents in 2024, bringing the total to over 400,000, which translates to 1,440 high-skilled talents per 10,000 workers, maintaining the top position in Jiangsu for 11 consecutive years [1] Group 1: Talent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 In 2024, Changzhou introduced several measures such as the "Dragon City Craftsman Cultiva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pinions" and the "Special Action Work Opinions for Labor Models and Craftsmen to Assist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high-skilled and professional technical talents [1] - The city has conducted visits to key industrial chains like carbon fiber, textiles, and new energy to identify challenges in skill training and resource advantages, aiming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1] Group 2: Challenges in Skill Development - There is a gap between vocational school graduates' skills and enterprise needs, necessitating pre-job training and on-the-job experience [2] - The disconnect between vocational skill standards and actual enterprise requirements has led to decreased enthusiasm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among companies, complic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Eight-Level Worker" system [2] - Diverse skill recognition standards across companies hinder talent and technology exchange, limiting career advancement opportunities for industrial workers [2] - Training content is often homogenized, lacking specificity and innovation, which fails to meet the diverse and specialized market demands [2] - The collaborative system between industry, academia, and research lacks clear functional positioning, resulting in a misalignment between research outcomes and industry needs [2] Group 3: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 It is suggested to implement a systematic design focusing on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standardization, talent co-cultivation, joint research,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mutual benefits to enhance cooperation among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3] - Establish a unified skill recognition standard among chain enterprises, led by government or industry associations, to adapt to industry development needs [4] - Develop a talent co-cultivation system involvi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vocational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align educational programs with industry requirements [4] Group 4: Resource Sharing and Support - Establish a mechanism for sharing facilities and resources among chain enterprises, promoting the co-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resources [5] - Address the pressing issues faced by industrial workers by improving their political, democratic, and economic rights protection systems, and establishing legal aid mechanisms [6] - Create a talent demand map aligned with Changzhou's key industrial chain development strategy, detailing the needs and benefits for high-skilled talents [6]
济阳探索全时全域沉浸式文旅新路径
Qi Lu Wan Bao· 2025-07-24 23:32
城市IP是城市的"精神图腾",品牌故事是发展的"文化密码"。为全面展现济阳文化特质与发展动能,系统 呈现城市的历史根脉、产业优势与创新实践,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济阳城市形象,本报特别开设《打造济阳 城市IP 讲好济阳品牌故事》专栏,以多元视角解码济阳的文化根脉、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下的创新脉动、 省会新区北起起势的蓬勃图景……一起走进济阳,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城市IP与品牌故事。愿这方土地 的独特魅力,成为您心中难忘的城市记忆。本期,让我们走进济阳区"品味四季 乐享济阳"民生品牌。 当盛夏的蝉鸣撞上啤酒节的欢歌,啤酒音乐嘉年华的灯光已在傍晚亮起,荧光棒与加油棒汇成律动的海洋, 冰镇西瓜的清甜混着啤酒麦香在人群中传递——这是济阳的夏,却只是"品味四季 乐享济阳"的寻常一 页。 若将时光轴拉长,你会发现:春日的秧苗、夏夜的碰杯、秋收的稻浪、冬雪的大集,在济阳从不是割裂的风 景,而是一场全时全域的沉浸式交响。在这里,四季不是抽象的节气,是"可入画的美景、可沉浸的玩法、 可带走的味道"三重品牌内核的生动实践——看得见黄河奔涌,记得住岁月温情,带得走济阳故事。 秋冬相依,是丰收与温暖的交响。秋天的济阳,葛店村的水稻田翻涌着金色波 ...
浙江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7月21日,浙江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 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第一产业增加值1131亿元,同比 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952亿元,同比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6921亿元,同比增长6%。"浙 江有力、有序、有效地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扛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 师、新闻发言人褚英国用"速度向稳""结构向新""产业显韧"三个关键词总结了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的特 点。 在工业生产方面,浙江民营企业成为拉动增长的绝对引擎:上半年,浙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 增长7.6%,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7.9%。 在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率为8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 心产业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7%、12%和11.1%。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笔记 本电脑、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