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理财
icon
Search documents
招银理财换帅:董方接棒剑指银理协同,权益布局能否破解规模困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23:27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招商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迎来重大人事调整。从内部渠道获悉,招商 基金副总经理董方已正式履新招银理财总裁一职,这一任命于今日内部会议宣布。作为银行理财行业的领军 机构,招银理财此番人事更迭不仅标志着招商系金融板块高层布局的持续优化,更折射出这家万亿级理财巨 头在行业变革期谋求突破的战略意图。 "老招行人"掌舵,银理协同或迎新突破 现年48岁的董方是招商系培养的资深金融干将,其职业轨迹横跨招行总行、招商基金两大核心平台。公开资 料显示,董方在招商银行任职期间,曾深度参与资产管理部、财富管理部等关键部门建设,对母行零售客群 经营、渠道资源整合具有深刻理解。2023年转战招商基金后,其分管的营销业务板块实现突破,此次回归招 银理财被视为深化银基、银理协同的重要布局。 不过,固收领域的稳健策略正面临挑战。招银理财2024年固收类产品收益表现不及部分城商行理财公司,后 者通过信用下沉和策略激进化实现更高收益。对此,招银理财在年报中强调"严守风险底线",侧重低波稳健 策略开发,这与母行招行"轻型银行"战略一脉相承。 协同效应待激活,零售客群价值深挖成胜负手 作为国内零售银行标杆,招商银行坐 ...
产品费率卷出“地板价”银行理财规模维持月度净流入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12 17:53
在各类银行存款利率密集调降的5月,银行理财继续维持规模净流入。 据证券时报记者独家汇总的TOP14银行理财公司(产品规模排名前14)数据,截至今年5月末,TOP14 银行理财公司合计规模达23.92万亿元,较4月末增长约3300亿元,较今年年初增长约1.49万亿元。另据 普益标准统计口径,全市场理财存量规模在5月末回升至31.3万亿元,较上月增长约5000亿元。 今年5月,多数商业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首次跌破1%。在存款"搬家"的预期下,银行理财、公 募基金等资管产品有望迎来增量。数据显示,5月固收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在2.50%左右,与存款利 率之间的利差有所拉大。 现金管理类产品持续缩水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上述数据测算,TOP14银行理财公司的产品规模在5月维持了正增长,但较4月的增幅 相对放缓,5月增量约3300亿元,增幅约1.4%,而4月受跨季度因素影响,单月增幅约为8%。 具体来看,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3家公司就占据TOP14总增量的三成,其中信银理财单月增 长约500亿元,仅次于5月增量最大的中邮理财,后者单月增长约540亿元。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国有行 理财公司出现了小幅下降,其中交银 ...
“降费潮”来了!买1万银行理财,年管理费低至1块钱
经济观察报· 2025-06-12 10:15
5月21日,农银理财发布多则公告,宣布旗下多款理财产品启动投资管理费率优惠计划。其 中,"添利天天利67号"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管理费率由0.3%(年化)大幅下调至0.01%(年化); 托管费率从0.03%(年化)降至0.02%(年化);销售服务费率从0.3%(年化)降至0.2%(年 化)。 建信理财近日发布了10余则减免产品费率的公告,涉及的多为固收类理财产品。其中一则公告显 示,2025年6月10日至2025年9月10日,"建信理财惠众日申月赎固收类产品第4期"的管理费率由 0.20%降至0.01%,销售费率降至0。 6月以来,中银理财已发布10款理财产品降费公告,基本也多为固收类理财产品。 例如,6月9日, 中银理财发布公告称,为回馈新老客户,公司将于2025年6月10日起对"中银理财-稳富全球配置 (180天持有期)"产品D份额费率进行优惠,即产品销售服务费率由0.15%下调至0.05%。本次费 率优惠截止时间将另行公告。 自5月20日存款利率开启新一轮下调以来,民生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启降费。 有银 行理 财子将产品的固定管理费降至0.01%,也就是说每年购买1万元理财,管理费仅需1元。 民生理 ...
买1万元产品年管理费低至1元 银行理财再迎“降费潮”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2 02:45
2025年6月11日,民生理财将其一款纯固收类产品固定管理费率由0.5%降至0.05%(年化,下同)。 自5月20日存款利率开启新一轮下调以来,民生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启降费。有银行理财子将 产品的固定管理费降至0.01%,也就是说每年购买1万元理财,管理费仅需1元。 民生理财有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降费目前是行业趋势。上述产品是纯固收短债产品, 0.5%为合同费率,实际原执行费率0.15%,降费后执行费率0.05%。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减费让利,将更 多的投资收益回馈给客户。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从市场竞争格局看,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因客群基础庞大,降费节奏 相对稳健,更多通过提升投研能力和服务质量巩固优势;而中小理财子公司为快速扩张规模,降费积极 性更高,甚至推出"限时优惠"等策略。 6月以来,中银理财已发布10款理财产品降费公告,基本也多为固收类理财产品。例如,6月9日,中银 理财发布公告称,为回馈新老客户,公司将于2025年6月10日起对"中银理财-稳富全球配置(180天持有 期)"产品D份额费率进行优惠,即产品销售服务费率由0.15%下调至0.05%。本次费率优惠截止时间将另 行公 ...
招银理财,迎来新任总裁!
券商中国· 2025-06-11 15:37
"老招行人" 据了解,董方早年先后在深圳市赛格东方实业发展公司、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工作,2001年加入招商银行,直至 2023年8月调任招商基金。 券商中国记者今日(6月11日)获悉,招银理财当日内部会议宣布任命,招商基金原副总经理董方将出任招银 理财总裁。此前,招银理财原总裁钟文岳已于5月下旬调任招商基金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董方曾在招商银行工作超过22年,直至2023年8月赴任招商基金。截至今年3月末,招银理财管 理规模约2.36万亿元,在理财公司中位列第一。 其间,他曾先后担任招行总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总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总行财富平台部副总经理等 职,拥有丰富的资产配置、财富管理及零售客群运营经验。 到任招商基金后,董方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身份分管营销业务。而在他之前,该业务板块正是由钟文岳负 责,后者于2023年年中被任命为招银理财总裁。 银行理财子龙头迎来新任总裁! "招商系"人事调动 董方的履新也是近期"招商系"金融机构高层人事变动中的一环。 其中,5月19日,招商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显示,公司总经理徐勇因个人原因离任,由招银理财总 裁钟文岳接任。 6月3日,招商证券公告称,经董事会 ...
刺破“伪净值”泡沫!理财估值整改迎战年中考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1 13:51
2025年6月底,银行理财行业将迎来估值整改的关键"年中考"。这场始于监管对"伪净值"现象的强力整 治,正推动行业彻底告别"以丰补欠""自建模型调节收益"的旧模式,向真正的净值化管理加速转型。6 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各家理财公司整改进度虽有差异,但均在按时间表推进,在6月 底完成半年度整改计划,在2025年底前全部整改完毕。整改后,理财产品估值将实现"穿透式"管理,投 资者需直面净值涨跌,这一转变不仅倒逼行业打破"隐性刚兑"依赖症,更促使理财公司提升投研能力与 大类资产配置水平,以专业能力应对净值波动带来的挑战。 监管此举意在打破理财产品"伪净值"现象,此前,部分产品存在"以丰补欠"的操作,这种操作模式在市 场行情向好时,通过投资SPV(特殊目的实体)等结构,积累部分收益;而当市场环境恶化,便释放此 前积累的收益来补贴客户持仓,给投资者造成一种稳健的假象。看似"贴心"的做法,实则与净值化的要 求背道而驰。净值化要求产品的净值能够真实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但"以丰补欠"的操作掩盖了市场风 险,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认知投资的真实风险状况,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监管套利空间。 还有一些理财公司采用的收盘 ...
【银行理财】央行或重启国债买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升——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6.2-2025.6.8)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11 13:04
分析师:蔡梦苑 登记编号: S0890521120001 分析师:周佳卉 登记编号: S0890525040001 投资要点 行业动态: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行至半程,目前行业整改进度呈现差异化特征,个别股份行理财 子在去年底已完成全面整改。随着新一轮降息潮的到来,大额存单的利率已全面进入"1"时代, 甚至多家银行下架了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反映了银行在净息差压力下对负债结构的主动优化。 同业创新动态: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引发银行理财市场深度变革,农银理财等理财公司纷纷以创 新策略抢占市场先机,发力长周期与分红型理财产品。兴银理财为响应金融"五篇大文章",通 过联动兴业银行各地分行,落地多单认股权业务,覆盖生物医药、国产超算、高端制造等多个 行业领域。浦银理财推出两款"鑫"系列绿色科技主题理财产品,紧密跟踪上证绿色公司债指数 和上证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深度支持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生态环保等主题,前瞻布局科技 创新、战略新兴产业等。 收益率表现: 上周(2025/6/2-2025/6/8,下同)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43%, 环比下行1BP;同期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34%,环比下行2BP。现 ...
机构行为观察之六:2022-2025,理财产品收益回撤变迁
HUAXI Securities· 2025-06-09 13:24
[Table_Date] 2025 年 06 月 09 日 [Table_Title] 2022-2025,理财产品收益回撤变迁 证券研究报告|固收研究报告 机构行为观察之 [Table_Title2] 六 [Table_Summary] 2022-24 年可视为理财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理财的资负结构、 风险收益均出现明显变化。2025 年,理财再迎净值化转型新阶段,我 们基于收益与回撤,观察近年理财产品的变迁,以期为新常态提供参 考。 ►复盘 2022-2025 年,理财产品收益回撤变迁 2022 年,理财市场完全净值化后的代表性冲击。在疫情优化与地 产刺激政策影响下,债市大幅回调,引发理财赎回负反馈。此次风波对 理财产品造成显著冲击,业绩表现普遍承压,约 76%的产品最大回撤超 过 50bp;收益水平整体下移,近半数产品年化收益回落至 2%以内。 2023 年,负反馈后的"修复之年"。赎回潮后,理财逐步将控回 撤和流动性管理置于业务核心,通过重塑产品布局、调整资产配置结 构,并借助净值平滑手段,实现业绩稳定。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升至 2.5%-4.0%区间,回归历史常态水平;最大回撤明显下降,7 成以上产 ...
平均管理费率下降8% 银行理财打响“费率价格战”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张漫游 上海、北京报道 在利率持续下行的市场环境中,一场由银行理财公司主导的"费率价格战"正悄然打响。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研发现,近期包括中银理财、光大理财等在内的多家理财公司密集下调旗下多款 理财产品管理费及销售服务费。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平均管理费率同比去年 显著下降约8%,固收类、混合类产品降幅尤为突出。 谈及本次理财公司降低管理费的原因,资深金融政策专家周毅钦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理财行业降 费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这是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随着理财公司的陆续成立,头部效应愈加 明显,市场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同时产品同质化严重,理财公司为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降低费率来吸 引客户,"跑马圈地"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这也是回归资管本质的体现。随着理财公司的管理 规模不断增加,单位管理成本实际上也在下降,这为降低费率留出了操作空间。降费后减少了投资者的 理财成本,在当前利率下行周期中,尽量减少侵蚀产品的实际投资回报。 "此次银行理财降费潮是市场倒逼、竞争加剧与监管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出理财行业从粗放增长 向精细化运营的转型。机构通过价格策略平衡收益 ...
“费率战”白热化,头部机构出手了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6-08 13:39
Core Viewpoint - The banking wealth management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a "fee war," with major institutions adopting a strategy of "low fees + high value-added services" to buil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1][8]. Fee Reduction Trends - Many wealth management companies have announced temporary fee reductions, with management fees for mainstream products dropping to a range of 0.05% to 0.15% [1][5]. - Specific examples include Bank of China Wealth Management reducing the fixed management fee for a product from 0.3% to 0.05% per year, and other institutions following suit with similar reductions [3][4]. Market Dynamics - The significant decline in management fees is attributed to intensified market competition and regulatory guidance, indicating a shift from "extensive growth" to "refined operations" in the industry [5][6]. - The current market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declining deposit rates and lower yields on fixed-income assets, is driving wealth management firms to lower fees to maintain product attractiveness [5][9].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fee reduction strategy is expected to enhance the market share of leading institutions, further increasing industry concentration [8][9]. - Smaller institutions may face greater profit pressure if they do not follow suit with fee reductions, necessitating differentiation in products and performance [9][12]. Long-term Implications - While low or zero management fees may become a common strategy among leading firms, the sustainability of such low fees for smaller firms is questionable due to operational costs and profit pressures [9][12]. - The focus on low fees alone is insufficient; firms must enhance their investment research capabilitie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to remain competitive in the long term [10][12].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 Wealth management companies should prioritize product innovation, investment research capabilities, and digital financial investments 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12]. - Balancing safety, profitability, and liquidity remain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banks and wealth management firms, requiring ongoing adaptation to market conditions and investor needs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