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配送车

Search documents
北京发布4项自动驾驶领域地方标准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11 02:07
《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基础设施第6部分:信息安全技术要求》提出了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包括安全 功能、通信网络安全、系统软件升级、数据安全等方面。其中安全功能要求方面,涉及身份认证和鉴 别、访问控制、漏洞和恶意程序防护、入侵检测和防御、密码支持等要求;通信网络安全方面,涉及设 备介入、网络传输、短距离无线通信及直连通信等要求;系统软件升级方面,涉及升级包自身、升级时 通信、OTA升级设备及升级操作过程等要求;数据安全方面涉及完整性和机密性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该领域国内技术要求空白,对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推动行业各方共同加强车路云 一体化系统信息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网联汽车封闭试验场地测试技术规范第2部分:无人配送车》结合北京"无人配送城市"建设目 标,围绕安全通行与场景适配两大核心,设置了非机动车道标志标线识别、机非隔离护栏响应、密集行 人和非机动车交互、路侧公交车站冲突避让等测试项目,尤其针对行人自遮挡物前横穿、非机动车违章 切入等紧急工况,通过模拟真实配送场景中的风险点,验证无人配送车的应急避险能力。同时覆盖了远 程接管、人工接管、车云通信安全等测试内容,全面保障无人配送车在末端配送场景的运行 ...
北京发布4项自动驾驶领域地方标准 涉及无人配送车等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09 03:44
在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基础设施领域,两项重要标准出台。 《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基础设施第6部分:信息安全技术要求》提出了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包括安全 功能、通信网络安全、系统软件升级、数据安全等方面。其中安全功能要求方面,涉及身份认证和鉴 别、访问控制、漏洞和恶意程序防护、入侵检测和防御、密码支持等要求;通信网络安全方面,涉及设 备介入、网络传输、短距离无线通信及直连通信等要求;系统软件升级方面,涉及升级包自身、升级时 通信、OTA升级设备及升级操作过程等要求;数据安全方面涉及完整性和机密性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该领域国内技术要求空白,对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推动行业各方共同加强车路云 一体化系统信息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基础设施第7部分:运维管理系统应用技术要求》规定了路侧智能基础设施运维管 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以及路侧智能基础设施的数据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将有效支撑路侧基础设施(摄像机、雷达、通信单元、边缘计算等)通过互联网与运维管理 系统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提升系统对路侧基础设施的管控能力,为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奠定坚实基 础。(完)【编辑:胡寒笑】 中新网北京10月9 ...
无人配送车赛道:风虽大,水亦深
虎嗅APP· 2025-10-08 10:25
虎嗅注 在L4级自动驾驶的宏大叙事里,Robotaxi一度是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无数资本与人才涌入 其中,试图攻克"载人"这个终极场景。然而,技术的瓶颈、商业化的缓慢、相关风险的影 响,使得这条路进程缓慢。 或许在意料之外,无人配送这条"载物"的土路,被跑了出来。在撞开商业化的大门之后,吸 引了众多资本与企业的下场。 这波风口的背后,真正的游戏规则是什么?水面之下,又存在何等暗流漩涡? 2025年9月,浙江桐庐生产基地内,新石器无人车第10000台整车正式下线。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让 新石器公司振奋,更标志着无人配送车行业迈入一个关键新阶段——AI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有效 商业模式落地,成为L4级自动驾驶及具身智能领域中,首个达成大规模商业化且实现正向盈利的赛 道。 风口之下,行业吸引力持续攀升。仅在刚刚过去的9月,德赛西威、佑驾创新两家上市公司便先后发 布新品,正式进军无人配送车市场;更有消息称,多家实力更强的企业正"厉兵秣马",计划入局分食 市场红利。不过,以国内新能源汽车十余年发展历程来看,"赛道热"不代表"全员赢",多数玩家或沦 为"陪跑者",而企业能否立足,核心比拼的仍是产业"认知"和洞察。 题图|视 ...
无人配送车半年吸金 35 亿,智驾内卷的受益者
晚点LatePost· 2025-09-28 15:25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降本、融资,上新、拼交付。 文 丨 郭瑞婵 编辑 丨 龚方毅 江苏盐城加工厂老板田诚不久前买了一辆无人车来运货。这辆无人车的载货空间有 6.5 立方米,容量 跟五菱杨光近似,续航为 180 公里。趁着优惠活动,田诚买这辆车只花了 1 万 5 左右,较原价便宜近 1 万元,此外每月还需交 1800 元的服务费。 因为整车价格足够便宜,田诚买车时没有太多顾虑,他觉得即使车不好用,也亏不了多少钱。但无人 车实际的送货体验并没有令田诚失望,每天能帮他送好几趟货物,目前送货线路已经增加到 8 条,最 远的往返距离超过 60 公里。除了每天给车充电,田诚几乎不用额外操心,相当于每月花 1800 元雇了 一位靠谱的送货师傅,而当地一位送货师傅的月薪是五、六千元起步。 来自像田诚一样的真实用户需求,让无人配送车行业成为当下自动驾驶里最 "吸金" 的细分领域之一, 今年以来新石器、九识智能、白犀牛等 3 家头部无人配送车公司累计获得超 35 亿元融资。新入局者 增多,德赛西威、佑驾创新两大上市公司 ...
无人配送车半年吸金 35 亿,智驾内卷的受益者
晚点Auto· 2025-09-28 14:31
Core Viewpoint - The unmanned delivery vehicle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growth driven by user dem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a shift towards commercial viability, with major companies securing substantial funding and setting ambitious delivery targets [3][4][5]. Group 1: Industry Growth and Funding - The unmanned delivery vehicle sector has attracted over 3.5 billion yuan in funding this year, with companies like New Stone, Nine Senses, and White Rhino leading the charge [4]. - The number of unmanned delivery vehicles in China has just surpassed 6,000 units, with companies aiming to deliver 10,000 units by the end of the year [4][5]. - New Stone has announced the delivery of its 10,000th vehicle, establishing the world's first fleet of this scale [4]. Group 2: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rket Expansion - Unmanned delivery vehicles are evolving from small models to larger ones with capacities exceeding 5 cubic meters, suitable for fixed-route transportation [5][6]. - The market is expanding beyond the express delivery sector to include instant logistics and urban delivery for fresh produce and pharmaceuticals [6]. - Companies are focusing on standardizing products and defining clear market segments, which is essential for large-scale commercial deployment [6][8]. Group 3: Cost Reduc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 Companies are adopting automotive-grade quality standards to enhance product durability and reduce operational costs [8][9]. - The cost of unmanned delivery vehicles is decreasing due to advancements in passenger vehicle technology, with high-level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s becoming more affordable [9][10]. - New Stone has reduced the number of sensors in its vehicles to cut costs, while other companies are also optimizing their technology to improve efficiency [10]. Group 4: Business Models and Market Strategy - The industry is exploring two primary business models: vehicle sales or leasing and customized development for large clients [11]. - Companies are targeting small and scattered clients to diversify their customer base and reduce dependency on large clients [11][12]. - Competitive pricing strategies are being implemented to lower entry barriers for customers, with some vehicles priced below 150,000 yuan including maintenance [12]. Group 5: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Challenges - Operational efficiency is critical for profitability, with companies needing to optimize deployment and maintenance processes [13]. - The cost of operating unmanned delivery vehicle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rough economies of scale, with costs increasing only slightly when scaling from 10 to 100 vehicles in a city [13]. - Regulatory challenges remain, as the legal status of unmanned delivery vehicles is still being defined, impacting their ability to operate at scale [15][16].
无人配送车市场刚爆发,就卷成了红海?
Tai Mei Ti A P P· 2025-09-28 00:53
除了这两家供应链上的企业跨界入局无人车外,有消息曝出,Momenta也正在组建团队进军无人配送车 领域;优必选旗下智慧物流公司优奇,过去一直在做工业领域的AGV小车、无人叉车等产品,也在尝 试扩大业务范围,推出无人配送车。 低速无人配送车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从功能性上,并不像今年大火的人形机器人那么"性感"与"新 潮",而是早已存在,且默默无闻发展多年,为何在今年突然引起如此大的关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领域真要迎来大爆发时刻?行业拐点已来? 跨界玩家的第二战场 作为一家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领域,有着40年发展历史的德赛西威,第一次将无人车摆在了集团战略 的重要位置。 图片来源:AI生成 有人说,2025年是低速无人配送车元年。因为从今年开始,低速无人配送车市场需求开始暴涨,其销量 开始突破万辆,产业规模化和盈利看起来都将指日可待。 也有人说,随着新玩家的不断涌入,市场竞争激烈,这个刚刚开始爆发的市场就已经开始变成红海了。 这些新玩家都有谁呢?除了刚刚官宣发布低速无人车品牌 "川行致远"的德赛西威,还有港股上市公司 佑驾创新,其也于近日发布了旗下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 德赛西威董事长高大鹏甚至将低速 ...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发布智能驾驶产业链迎新机遇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9-26 17:33
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明确2027年人工智能在 交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落地,2030年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 列的目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技术底座建设被置于关键地位,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成为核心支撑。《意见》提出,面向交通运输 典型应用场景的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交通运输"高质量数据集、算法库、工具链,为 建设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技术底座。 政策核心瞄准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智能驾驶产业链将迎来机遇。《意见》明确,加快智能驾驶系统、 远程驾驶座舱等产品研发。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地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 依法依规、稳慎推进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示范应用。利用高速公路ETC门架等既有设施,探索采用多杆合 一、多感合一等模式,科学布局车路云协同感知、控制设备与系统,改善公众出行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与近日成立的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产生联动,此次《意见》强调,将推 动联盟整合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头部公司、行业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通过共享算力、共建语料、 共训模型,培育开放融合的 ...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发布 智能驾驶产业链迎新机遇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9-26 17:23
政策核心瞄准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智能驾驶产业链将迎来机遇。《意见》明确,加快智能驾驶系统、 远程驾驶座舱等产品研发。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地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 依法依规、稳慎推进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示范应用。利用高速公路ETC门架等既有设施,探索采用多杆合 一、多感合一等模式,科学布局车路云协同感知、控制设备与系统,改善公众出行体验。 "这与深圳市南山区、广州市南沙区等地打造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高地等实践形成政策呼应,头部 企业如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的Robotaxi商业化进程将加速。"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 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明确2027年人工智能在 交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落地,2030年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 列的目标。 技术底座建设被置于关键地位,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成为核心支撑。《意见》提出,面向交通运输 典型应用场景的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交通运输"高质量数据集、算法库、工具链,为 建设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技术底座。 值得一提的是 ...
第19届中国物博会开幕,高密度对接活动让参与者拿着方案走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9-25 16:21
南都讯 9月25日,第19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简称"中国物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 (福田)开幕。本届盛会为期3天,持续至9月27日,以"拥抱大航海时代, 构筑新经济力量"为主题,以 近13万㎡的(馆内外)展会面积,吸引全球60余个国家与地区的2200多家参展商、30万+人次专业观众 参展。本届展会以解决行业真问题、促进真合作为导向,将举办70余场高密度、高规格的论坛与活动探 寻行业发展的"智"与"机"。 从展商矩阵看全球供应链的"势"与"场" 展商阵容的广度与深度直接体现展会的含金量。记者从展会上获悉,本届物博会中国际展商比例超 20%。近年来,欧洲物流力量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日俱增,欧洲展团带来了覆盖清关、仓储、多式联 运、法律税务的全链路、一体化欧洲解决方案,精准回应中国企业,尤其是跨境电商卖家在欧洲市场面 临的合规化、本土化深层痛点。 本届物博会彻底打破了"物流=运输"的狭隘认知,十大展区全景式呈现了现代供应链的复杂性与多元 性。在海运、空运、公路铁路运输之外,散杂大件、特种物流、项目物流等传统货代业务依然是展会的 重要组成部分。从各类特种箱,到各大散杂货、重大件运输服务商,他们服务于国 ...
新石器交付破万台,无人配送车的春天来了?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9-25 14:10
另一个决定无人车需求的重要前提是路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03个城市开放了无人配送车的路权。"国内也好,海外也好,管理部门也是看需求 的,要不要给无人驾驶开放路权,要看需求有多大,需求足够大,那么路权也会逐渐越来越开放。"余恩源表示。 现阶段,快递是无人车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也是极具商业化前景的领域。桐庐是国内有名的"快递之乡",申通快递、圆通快递、中通快递、韵达快递(俗 称"三通一达")都起源于此地,其每年的快递件数占全国约三分之二。新石器选择在这里设置工厂并举办万台车交付仪式,即是为了贴近客户需求。 9月23日,新石器在浙江桐庐举办第1万台车下线交付仪式。新石器成为无人配送行业第一家车队规模过万台的企业,也让这一长期处于技术验证阶段的行 业,撕开了走向大规模商业化的口子。 就在2024年,新石器的无人车交付量才刚刚过千台。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其交付量即扩增了10倍,达到1万台。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表 示:"这是新石器的一小步,也是无人配送行业发展的新开始。"他认为,无人车未来将重构整个全球的物流基础设施。 新石器成立于2018年,过去七年里其在L4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持续投入,在物流配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