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

Search documents
【榆林】在革命旧址中触摸历史的温度
Shan Xi Ri Bao· 2025-07-08 23:52
暑期,"塞上明珠"榆林红色旅游热度持续走高。近年来,榆林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发展,持续挖掘红 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榆林旅游品牌。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榆林红色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5%,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红色之旅",在黄土高原的沟峁之间感悟信仰的力量。 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芒 7月,米脂县杨家沟村绿意盎然。隐匿于山梁沟峁间的杨家沟村,见证过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 史。如今,杨家沟革命旧址得到了妥善保护,并逐步发展成为集教育与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热 门"打卡地"。 近年来,杨家沟革命旧址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生动讲述红色故事,大力发展红色旅 游,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一批又一批游客慕名而来,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 "红色是杨家沟最为鲜亮的底色。"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副馆长刘翠霞说,"为充分挖掘杨家沟红色文 化的潜力,我们采用'红色+'文化旅游综合发展模式,依托杨家沟革命旧址、杨家沟村中国历史文化名 村以及岳家岔村中国传统村落等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窑洞文化与民俗文化,并将各个景点串联起 来,拓展成片,形成大杨家沟景域的概念。" 来自西安的游客王鹏携家人到杨家沟游玩。王鹏说:"来杨家沟旅游,我们领略了榆 ...
演唱会、音乐会、儿童剧等轮番登场
Nan Jing Ri Bao· 2025-07-03 02:36
从激情四射的演唱会,到多元风格的音乐会,再到充满创意的儿童剧等,这个暑期,南京将为市民 游客带来一场场难忘的视听盛宴。 演唱会:璀璨星河,燃爆金陵夏夜 暑期的南京,将被一场场演唱会点燃,化作音乐的海洋。 音乐会:多元风格,奏响艺术华章 7月5日,江苏大剧院将迎来"弗兰克之夜"室内乐音乐会。作为法国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赛萨 尔·弗兰克以绵延的旋律、丰富的和声与严谨的结构著称,其作品既蕴含德奥音乐的厚重感,又流淌着 法兰西特有的诗意与热情。本场音乐会精选其3部风格迥异的室内乐作品,不仅将呈现弗兰克跨越40年 的创作轨迹,更将以室内乐的亲密形式,传递其音乐中的人性光辉与精神追求。 7月11日,在江苏荔枝大剧院上演的87版红楼梦专场演唱音乐会"红楼梦中曲"也备受关注。《红楼 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一直为人们所传颂。这场音乐会将以音 乐的形式重新诠释《红楼梦》的故事,通过旋律、和声等音乐元素展现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命运起 伏。 此外,"声之灵"乌仁娜音乐会也将于7月11日在南京保利大剧院举行。乌仁娜的音乐融合了蒙古族 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风格,充满了草原的豪迈与神秘气息。乌仁娜将 ...
方寸舞台 好戏万千(传承)
Ren Min Ri Bao· 2025-06-14 22:13
夜幕降临,江西萍乡湘东区界头村皮影广场,临时搭建的皮影戏台前人山人海。悠扬的京胡伴随铿锵的 锣鼓响起。幕后,湘东皮影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丁永发(见图,李桂东摄),带领他的儿子、市级代表 性传承人丁武,挥舞影人闪转腾挪。台下,乡亲们或站或坐,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发出阵阵喝彩。 湘东皮影戏始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唱腔融合了赣剧高腔,皮影造型和审美质 朴,有《杨宗保破阵》《西游记》《刘备招亲》等120多出经典剧目……"丁永发滔滔不绝,"如今全本 可唱的有五六十出。" 全市各乡村及景区成了他们的舞台,10余所大、中、小学校也纷纷发出邀请。丁永发说,"孩子们很喜 欢、很自豪,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这样一来,湘东皮影戏何愁无人传、无人看呢?" 开设皮影戏培训班、网络直播皮影戏演出、拍摄皮影微短剧……随着探索的不断多元化,皮影剧团已有 10余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丁永发从11岁开始学习皮影戏,技不离手、曲不离口,拉京胡、吹唢呐、耍皮影、刻皮影、唱大 戏,"样样通,张口来"。 "鸣锣开唱,皮影戏风光无限。"两鬓斑白的丁永发如今正准备整理推出200余出剧目,"不能辜负好时 代,我们要继续为观众演下 ...
濠江吹起陇原风 甘肃非遗展演亮相澳门
Xin Hua She· 2025-06-14 12:45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品牌活动2011年首次举办,以国家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 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拓展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文章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澳门6月14日电(记者齐菲、刘刚)6月14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5根与魂——甘肃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澳门博物馆揭幕。 在郑观应纪念馆和冼星海纪念馆,非遗传承人将现场教学,包括山丹烙画、河州蛋雕技艺、兰州刻葫 芦、麦秆画制作等,市民旅客可以亲自动手体验非遗魅力。 "这是一门朴实的艺术,原材料就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麦秆画非遗传承人唐彩萍第一次携麦秆画技艺 来澳门展示。她说,希望这项艺术能被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和欣赏。 系列活动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主办,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甘肃省文化和旅 游厅承办,将在澳门展开,持续至7月13日。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多元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孕育出地域特色浓厚、民族 风情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涵盖专题展览、舞台表演、技艺展示及体验工作坊等内容,立体 展示陇原文化与丝路风韵。 专题展览6月15日起在澳门博物馆展 ...
非遗里生生不息的法治文化
Ren Min Wang· 2025-06-13 01: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 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商周青铜器铭文到明清契约文书,从宗祠楹联到民间谚语,非遗以独特的 文化符号系统构建起一套东方治理体系,堪称浸润着法治精神的"活法典"。 器物性载体:传统技艺中的规矩表达 (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 明刑弼教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法律思想,在千年的传承中通过多维文化编码,铸就了中华法治文 明特有的教化传播机制,最终沉淀为"日用而不觉"的文明基因。 一是在艺术创作中塑造法治想象。华北地区的皮影戏《包公案》,将司法智慧浓缩在七尺幕布之 上。苏州评弹中的《杨乃武与小白菜》,通过艺人的三弦与说表,将这桩清末奇案演绎成生动的法治教 材。茶馆里的听众在品茗听曲间,完成了对司法公正的集体感知。二是在符号系统中暗含法治隐喻。广 西瑶族用一块刻着斧头与铜钱的石牌,既能表示械斗赔偿的数额,也可代表山林边界的划分,将法律权 威具象化为感官可触的存在。徽州宗祠"规匾"上镌刻的朱子家礼,通过书法形制与悬挂方位的精心设 计,形成视觉化的规范层级体系。这种符号编码使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融入日常 ...
守正创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工匠绝活·特别策划)
Ren Min Ri Bao· 2025-06-12 21:54
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着悠久历史、承载着乡土情感,也在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守正创新中焕发新 的生机、抽出新的枝丫。 山西孝义皮影戏传承人侯建川 油灯伴纸窗 "土味道"演绎新剧目 本报记者付明丽 油灯一盏,纸窗一方,音乐响起,幕后3位非遗传承人手指翻飞、紧密配合,只见孙悟空上天入地,观 众连连喝彩……晚上8点,山西太原一家餐厅内,孝义皮影戏经典剧目《收伏柳树精》开演。 表演结束,64岁的孝义皮影戏传承人侯建川甩了甩发酸的手腕,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说:"下乡演出的时 候,常常一口气演两个多小时。今天剧目短,还算轻松。" 传统孝义皮影戏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麻油灯亮影,影人全用牛皮雕刻,音乐唱腔是以小唢呐为主的 吹腔,所以又被称为"孝义皮腔纸窗影戏"。后来,受外来戏种影响,孝义皮影戏渐渐丢失了最本土的艺 术形式,到了上世纪90年代,能用古老皮腔表演完整剧目的老艺人寥寥无几,孝义皮影戏班社"二义 园"第七代传人武海棠是其中之一。 山西孝义,皮影戏传承人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在灯影交错间演绎时光故事;浙江温州,木活字印刷术传 承人推动技艺活态传承,让木活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广西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使用榫 卯结构建起 ...
青年消费账单里藏着文化认同:近九成受访大学生表示“非遗+”消费物有所值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09 00:17
"扎染看似简单,其实最考验耐心。"重庆大学的蔡雨洁轻捻着随身携带的扎染布袋说。从兰草等植物中 提取色素,再将布料用皮筋扎出形状,用染料染色,在水质、酸碱度、时间把控等环节的综合作用下, 才成就一块色彩斑斓、图案独特的染布。将手放进染缸的那一刻,奇妙的触感与对未知成品的期待交 织,让蔡雨洁完全沉浸其中。 浙江大学"开源课堂"书法课上,杜江晗会专门设置讲解书法历史和知识的环节。尽管还在浙大读书,但 他已经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小老师"了。除了传承、传播书法文化,杜江晗还是非遗产品的消费者。练习 书法时需要的不同型号的毛笔、纸张、墨水,都在他的消费清单上。大学期间他还学习了篆刻,这项新 的非遗爱好,也会涉及各种材料,"比如篆刻需要练习的石头、印泥、盖印的纸张、印床、砂纸等,开 销比练习书法会更大一些。" "非遗+"链接不同场景,正在撬动消费市场,非遗衍生文创产品、非遗技艺体验、非遗元素服饰等已经 涌入一些年轻人的文化消费圈。年轻人为什么愿意消费非遗体验或产品?他们在观看、体验非遗时了 解、感受到了什么?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 1382份,其中74.89%受访者曾为非遗相 ...
资源型城市孝义文旅转型的新探索
Ren Min Wang· 2025-06-04 03:55
5月26日,天刚擦黑,160多位从天津和河北邯郸出发的游客陆续抵达山西孝义。自孝义市"万人旅行团"活动启动以来,已接待近3000名团内游客在孝义 中转留宿。 "吃了刀削面,看了皮影戏,逛了古村,没想到现在的乡村这么漂亮。"宿在孝义市仁义村的天津游客张宁感慨。 孝义是中国首批50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晋中通向晋西的门户城市,如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文旅成为当地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记者近日走进山 西孝义,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孝义市仁义村,外地旅游大巴在村里排起长队。人民网记者 焦搏文摄 群众参与多一点: 人人都是孝义"文旅宣传员" 台上演得高兴,台下看得入迷,每天下午5点半,孝义市临水村的乡村大舞台就热闹起来,韵味十足的晋剧、妙趣横生的小品、独具特色的舞蹈……一 个多小时里,十多个节目接连上演。 主持人报幕,67岁的武胜俭大步登台,开嗓唱起晋剧选段《三娘教子》,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平时票友聚会的时候喜欢唱两嗓子,现在也站上舞台 了,老百姓支持家乡文旅,什么时候演出我什么时候到"。 临水村是山西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在这里,白天,游客可漫步古街品尝小吃,傍晚,热闹的表演准时开场,实现了"白天有逛头,晚上有看头"。 ...
参与古风巡游、观赏沉浸式情景剧 到博物馆过文化端午
Si Chuan Ri Bao· 2025-06-02 01:21
6月1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以"诗润童心诗画端午"为主题,开启一场文化与诗意交织的盛宴。图为孩子们 的诗乐演出。周巧旻 摄(C视觉) 6月1日,孩子们在成都博物馆观看精彩的皮影戏表演并体验皮影操作技巧。林漫 摄(C视觉) 5月31日上午,随着一段古韵悠扬的乐声响起,数十位衣袂飘逸的舞者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文化陈列室广 场前翩翩起舞,拉开武侯祠"粽情端午 共话三国"系列活动序幕。 "大家端午安康,送祝福喽!"景区工作人员装扮的三国人物和身穿古风服装的演出人员一一登台表演。水流 星、耍草帽、转碟、抖空竹……各类杂技杂耍令人目不暇接。 端午期间,民间素有在门前挂艾枝、悬菖蒲的习俗。为什么挂艾枝、悬菖蒲,这些民俗背后又蕴含怎样的科 学知识?当天,四川博物院邀请专业花艺师化身"文化向导",为观众深度解读。跟随老师指导,不少参与者亲手 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艾草菖蒲花艺,感受端午节特有的诗意浪漫。 当天,各大博物馆景区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活动,邀约市民游客体验缝制艾草香囊、编织端午彩绳 等,更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记者 张斌) 当天上午,沉浸式民俗巡游活动还穿过武侯祠博物馆文物区和锦里,不少身穿传统服饰逛锦里的游客 ...
粽香童趣两相宜!东湖雨中非遗亲子游热度不减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01 08:10
当端午佳节与"六一"儿童节甜蜜相遇,东湖风景区化身传统文化与童趣欢乐的交融之地。皮影戏、非遗木偶戏、端午趣味游戏、雨中 花海……尽管端午假期阴雨连绵,但仍有众多家庭雨中游东湖,在氤氲水汽中感受"粽"情"童"乐的别样假日。 皮影戏里听楚韵 雨幕中的非遗盛宴 "雨天看皮影戏更有意境!"6月1日,市民陈先生带着8岁的儿子在听涛景区碧潭观鱼的长凳上落座,幕布后《哪吒闹海》的打斗声与檐 角雨滴声交织成独特的节日乐章。端午假期,东湖听涛景区以"楚风雅韵·粽享听涛"为主题,在碧潭观鱼搭建起古色古香的皮影戏台,非遗 传承人每日上演多场经典剧目,从《武松打虎》的铿锵锣鼓到《三打白骨精》的诙谐对白,皮影人物在艺人操控下翻飞腾跃,引得孩子们 在幕布前瞪大双眼,家长们则举着手机记录这难得的传统文化体验。 东湖听涛景区,游客观看皮影戏表演。 "我们原担心下雨会影响客流,没想到许多家庭专程为皮影戏而来,有的孩子连看两场还舍不得走。"听涛景区工作人员表示,"听涛景 区端午文化节活动因雨势延期至6月2日,届时游客可体验包粽子、编艾草等民俗活动,还可沉浸式观看楚文化表演、参与互动游戏、感受 端午文化。" 雨中的东湖听涛景区更显静谧,行吟阁、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