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鹏华共赢未来
icon
Search documents
500亿元资金,密集入市
天天基金网· 2025-06-30 05:05
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以基金成立日为口径,6月新成立的基金总数为137只,合计发行 份额为1123.01亿份,无论从数量还是发行份额看,相比5月的96只、657.59亿份均有大幅提升,并创出 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单月数量规模的新高。 其中虽有51.06%的占比为债券型基金,但也为A股市场带 来了超过500亿元"活水" 。此外,从待发行的新基金来看,48只基金中有超过七成为权益新品,其中被 动指数型产品占多数。 本月新发基金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6月26日,鹏华共赢未来混合和万家 新机遇同享混合两只新基金发布合同生效公告。至此,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中已有19只成 立。据记者了解,其他几只产品预计于6月底或将全部结束募集。 公告显示,鹏华共赢未来混合募集期内合计认购金额为6.92亿元,有效认购户数为5616户;万家新机遇 同享混合募集期内合计认购金额为4.74亿元,有效认购户数为4715户。再加上之前成立的产品,截至6 月26日,已成立的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合计募集金额为近190亿元,合计有效认购总户数超过21 万户。 此外,成立较早的几只产品已经开始建仓, ...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陆续结募 部分产品仍未敲定发行时间
news flash· 2025-06-24 07:43
智通财经6月24日电,近日,多家公募基金公布了旗下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的消息。首批新 型浮动费率基金中,鹏华共赢未来、万家新机遇相继提前结束募集。统计显示,目前已成立基金的合计 募集份额已达到126亿份。部分产品仍未确定发行时间,如信澳优势行业、华商致远回报等。尽管如 此,这批产品普遍计划在本月底之前结束募集,尚无基金发布延长募集期的公告。 (每经)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陆续结募 部分产品仍未敲定发行时间 ...
增量资金加速入场,市场关注这些主线
Huan Qiu Wang· 2025-06-21 01:46
从近期新成立基金的建仓节奏看,部分基金成立仅一周左右仓位已处于较高水平。例如,泓德红利优选 混合基金(LOF)成立不足两月,截至6月18日权益投资占比已达51.24%。据天风证券测算,截至6月13 日,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中位数达88.84%,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为84.98%。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权益市场增量资金持续涌入,资金布局节奏显著加快。据统计,6月16 日至19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达174.62亿元,宽基ETF成为吸金主力,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 ETF、 华夏上证50 ETF等净申购额均超15亿元。与此同时,券商类ETF也备受青睐,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 ETF单周净申购额达9.42亿元。市场人士分析,宽基ETF的强势吸金或与大资金进场扫货密切相关。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当前市场结构性机会凸显,AI、消费与创新药等领域备受关注。此外,券商关注 下半年消费电子机会,银河证券建议关注AI、创新链、国产替代与周期复苏产业链,看好AI应用持续 落地带来的传统消费电子的换机周期,同时看好AI终端硬件如耳机、眼镜、周边硬件等。(闻辉) 6月以来,新发权益类基金密集落地,多只产品发行规模突破9亿元。 ...
增量资金持续涌入 基金经理看多后市积极“进场”
◎记者 赵明超 增量资金正加速涌入权益市场。本周前4个交易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超过170亿元,大资金进场信号 明显。与此同时,新发权益类基金密集成立,多只新基金发行规模超过9亿元。出于对后市的看好,基 金经理纷纷加快建仓节奏,部分基金仅成立1周左右,仓位已处于较高水平。 增量资金加速涌入 基金经理积极"进场" 从近期新成立的基金来看,多只产品已快速建仓。6月20日,泓德红利优选混合基金(LOF)发布了上 市交易公告书,该基金4月29日成立,截至6月18日,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已达51.24%。 此外,多只6月以来成立的基金的净值出现明显异动,这意味着基金经理已快速进场捡筹。以永赢制造 升级智选混合基金为例,该基金于6月11日成立,截至6月19日已出现一定程度亏损。这表明,永赢制造 升级智选混合基金当前股票仓位已处于较高水平。 类似的还有东方阿尔法科技优选混合基金,该基金6月6日成立,截至6月19日亏损5.14%。此外,申万 菱信行业精选混合基金、平安港股通医疗创新精选混合基金、中欧大盘价值混合基金等净值也出现明显 变动。 从整体仓位情况看,当前公募基金保持较高仓位运作。据天风证券测算,截至6月13日 ...
浮动费率基金元年,鹏华基金袁航诠释均衡价值之道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19 08:16
对于袁航的投资风格,可以概括为均衡价值成长,核心特征是长期持有优质资产、低换手率、注重安全 边际与股东回报。这一点,从鹏华先进制造的持仓就能看出端倪。据Wind数据显示,自其任职以来, 鹏华策略优选的持仓布局主要覆盖到消费(如食品饮料、家电)、大金融(如银行)及大制造领域,前十大 重仓股中,平均每只个股持有15.7个季度,有9只持有时间超过两年。从估值水平来看,重仓股大部分 时间都远低于同类基金,展现出明显低估的特征。同时,持仓集中度逐步提升,前十大重仓股市值占比 从2018Q1的47%左右逐渐提升至2025Q1的79%。不断提升的持仓集中度侧面反映了基金经理袁航在市 场历练中不断提升的投资实力和投资自信心。 公募基金长期存在"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痛点,制约行业健康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国证监会 于2023年7月启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历经近两年探索,首批创新浮动管理费率模式的基金产品发行, 作为公募基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各家基金公司都派出了出色的基金经理。以鹏华共赢未来混合 (A:024467,C:024468)为例,拟任基金经理袁航,10年间8次战胜市场,以出色的长跑能力引发市场 关注。 在业内 ...
9年时间中7次战胜市场,他是如何做到的?
点拾投资· 2025-06-15 11:01
在2024年的一次内部交流中,袁航把基金经理的工作类比于运动员。两者都需要通过长期持续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能 力。对于基金经理这份职业来说,只有将看似繁琐的工作持续坚持,才能最终体现出效果。基金经理只有长期专注,才 能提高投资能力。 导读:价值投资是不变的,底层的框架体系如同一种"公理"。只要按照这套方法不断重复,就能长期战胜市场。价值投 资也是迭代的,每一个时代都有相匹配的伟大企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些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做持续的跟踪。 鹏华基金的袁航是一名我们访谈跟踪多年的价值派基金经理。早在2020年5月,我们就曾经和袁航做过一次访谈。 当时 他提到股票投资是"依靠企业内生增长实现所有权价值增值"。 他用了一个经典的比喻,股票资产更像奶牛而不是牛 奶,前者是由资产自身的质量决定,后者是由供需交易决定。 到了2021年5月,我们又和袁航做过一次访谈, 他在那时候提出"从所有权的特征看,股票给投资者带来的经营回报是 来自长期现金流的创造"。 今天,越来越多人谈到了现金流的重要性,而袁航在5年前的访谈中,就提出投资收益的回 报来自长期现金流。 袁航的职业生涯也呈现了一名价值投资者的长期主义。他的简历上,只有 ...
鹏华基金袁航:好的主动管理产品应该源于基准、高于基准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12 06:40
据了解,袁航具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近10年基金管理经验,在长久的投资中,他始终坚持价值成长与 深度价值的投资风格,淡化相对排名,努力追求长期增值。因此,他所管理的产品既具有穿越牛熊的韧 性,也有一定的爆发力。以鹏华策略优选为例,该基金过去五年净值增长为58.04%,同期业绩比较基 准为14.33%,历史超额收益达43.71%,展现出较强的"长跑"能力。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鹏华策略优选 都能持续获取主动投资的α。据统计,鹏华策略优选自袁航2015年管理以来,截至2024年底,9个完整 自然年度(2016年-2024年)中有7年相对沪深300指数获得了正的超额收益(数据来源:Wind,截至 2016.1.1-2024.12.31)。 展望未来,袁航判断市场仍存在进一步的上行空间,机遇总体大于风险,倾向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2025-2026年的股票市场。一方面政策较为明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的重点风 险,预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总体将趋于宽松,进一步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预计也会推出,特别是在贸 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政策力度预计会提升,相关行业及上市公司的业绩将受到积极影响(A股上市公 司90%的收入来 ...
发行两周 亮点十足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火热销售进行时
Core Insights - The new floating rate funds have seen significant sales success within just two weeks of issuance, with multiple banks reporting sales exceeding 1 billion yuan, and some surpassing 10 billion yuan [1][2] - The Oriental Red Core Value Mixed Fund has already exceeded its fundraising cap of 2 billion yuan, with a subscription confirmation rate of approximately 94.03% [2][3] - A trend of self-purchase by fund companies has emerged, with Manulife Fund investing 10 million yuan in its own floating rate fund, reflecting a commitment to shared interests and risk with investors [1][5] Fund Sales Performance - As of June 6, several banks, including SPDB, Bank of China, and others, reported that their sales of new floating rate funds exceeded 1 billion yuan, with SPDB and Bank of China surpassing 10 billion yuan [2] - The first batch of 16 floating rate funds launched on May 27 has seen strong initial subscription, with many funds achieving over 1 billion yuan in subscriptions by June 6 [2][3] Fund Company Actions - Multiple fund companies have announced self-purchases of their floating rate funds, with amounts ranging from 10 million to 20 million yuan, indicating confidence in the market [5][6] - The self-purchase actions by companies like Oriental Red Asset Management and Tianhong Fund demonstrate a commitment to aligning interests with investors [5][6] Fund Characteristics - The new floating rate funds have varied performance benchmarks, with some using the CSI 500 Index as a benchmark, while others target the CSI 300 Index or the CSI 800 Index [4] - The introduction of floating rate funds is seen as a response to the policy aimed at linking management fees to fund performance, marking a new approach in the industry [6]
36只产品本周首发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唱重头戏
● 本报记者 王宇露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新型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将基金管理费与投资者的持有期限及持有期间的基金业绩表 现挂钩,充分提升投资者对投资体验的获得感。新产品费率模式深度绑定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的利益, 激发基金管理人不断提升投资能力,完善投研体系。这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同时标志着公募 基金在费率改革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逾500只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日,今年以来已有522只新基金成立(仅统计初始份额),合计发行份额达 4166.13亿份。 指数产品持续扩容 Wind数据显示,以认购起始日统计(仅统计初始份额),共有36只基金于本周(6月3日至6日)发行。 其中,股票型基金有13只,指数产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包括国联中证A50联接A、博时国证大盘成长 ETF、工银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ETF、华富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A等11只被动指数型基金;1只增 强指数型基金工银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1只普通股票型基金易方达科智量化选股A。指数产品持续 扩容,使得投资者的工具日益丰富,这些基金的发行也为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 此外,本周新发基金中,还包括11只混合型基金 ...
“不追风”的袁航,如何用十六年时间破解基民痛点?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08:47
白天盯盘时的心跳加速,晚上看到净值回撤时的手心冒汗,打开基金讨论区时的五味杂陈……这可能是每个投资者都经历过的场景。 2025年的资本市场,deepseek让世界对中国资产开始价值重估,但翻开朋友圈,满屏却是"整天过山车""跑不赢指数""一买就跌"的哀叹。回顾2022年-2024年 这三年间,热点层出不穷,似乎总有很多"诱人"的机会,可对应到账户上,却让我们奔波之后发现账户却没有正反馈。 今天,我们抛开冰冷的术语,以投资者的真实视角,聊聊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以及一位"不追风"的基金经理如何用16年时间,打磨出一套破解痛点的投资 哲学。更值得关注的是,袁航掌舵的全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鹏华共赢未来,旨在通过创新的制度设计,更彻底地解决投资者核心关切。 一、痛点一:追逐热点,却跑不赢大盘 "去年跟风买了某主题基金,三个月涨了40%,还没来得及高兴,今年一季度又跌回来了。"——这是某基金讨论区的高赞留言,也是我们的真实困境。市场 总是这样:当白酒、新能源、AI轮番登场时,我们兴奋地追逐热点;但当潮水退去,账户里只剩下一地鸡毛。 而袁航就是一位不跟风,稳扎稳打,专注寻找具备护城河的优质企业,中长期持有的基金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