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管理
icon
Search documents
【擒牛记】量化为盾 主动为矛,光大保德信量化老将王卫林的A500攻守道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09:47
光大保德信基金首只纯被动指数产品——中证A500指数基金(基金代码:A类023609,C类023610)正在火热发行中。产品募集期为7月7日至7月25日,拟 由深谙攻守之道的量化老将王卫林掌舵。 面对金融界擒牛记栏目,王卫林分享了其融合主动管理的独特投资框架与新产品战略价值。值得关注的是,他所管理的代表产品之一光大保德信锦弘混合 A,近6月、近一年收益类分别为6.71%、16.04%,相较于同期2.02%、8.56%的业绩基准超额收益分别为4.69%、7.44%,表现亮眼。① 首只纯被动产品的战略落子 "A500指数应该是我们公司第一只完全跟踪指数产品。"王卫林表示。 尽管公司被动产品线从零起步,但王卫林强调,被动指数管理所需的系统、风控体系与现有量化管理一脉相承,"相比于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工作,其实更简 单"。 为何选择此时布局A500? 王卫林坦言多重因素推动此时布局:近年指增产品体验欠佳,基民更倾向确定性高的工具;更深层的是产品线战略补缺——"当主动权益超额衰减时,低费 率的被动产品将受到青睐"。 此外,中证A500不仅精选大市值个股,更覆盖半导体、创新药、新材料等高成长赛道,实现"蓝筹价值"与"创新成长 ...
主动基金也能跑赢指数,北交所越来越精彩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04:13
2024年,北交所这个曾被长期忽视的角落陡然沸腾,北证50指数更是以其凌厉涨势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 而今年以来,这个承载着"专精特新"企业孵化使命的年轻交易所,正悄然上演一场结构性牛市。 截至6月30日,北证50指数年内涨幅达39.45%,领跑各大市场核心指数,再次成为市场中最耀眼的光芒。 但是比指数涨幅更令人惊讶的,是主动管理型北交所主题基金的表现。其中,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014283)尤为亮眼。 根据Wind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考"成绩榜单中,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014283)以72.16%的净值增长率,位居全市场(除QDII)第3 名。 更令人惊叹的是,截至今年6月30日,其近三年累计涨幅达到了惊人的175.64%,勇夺全市场基金收益冠军。 这份跨越周期的成绩单,不仅彰显了北交所市场的巨大潜力,更是对深度研究与主动管理价值的强力印证。 北交所:被低估的阿尔法源泉 北交所,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年轻的成员,自诞生起便承载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使命。 其代表性指数——北证50指数,汇聚了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家代表性上市公司,是观察这一市场的重要窗口。 从北证50指 ...
券商私募资管存量规模回升至5.43万亿元 单月增量破千亿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5 16:21
当前,券商资管业务正加速向主动管理本源回归,通道业务出清进程持续推进。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存量规模回升至 5.43万亿元(包含资管子公司,不包含私募子公司),不仅扭转了自今年2月份以来的下降趋势,且仅4 月份单月的规模就增加逾千亿元。其中,以主动管理为核心的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占比已提升至 54.07%,反映出券商资管业务在结构优化和主动管理转型方面取得了持续成效。 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力度规范资管行业,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旨在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 套、规范资金池业务等,从而引导资管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在政策的推动下,券商 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私募资管产品结构优化进程显著加速。 从具体数据来看,截至4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存量规模为5.43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094.96亿元。其 中,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增至2.93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127.94亿元,增幅为4%,占 券商私募资管总规模的比重为54.07%,已成为业务增长的核心支柱;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单一资管计划 规模为2.49万亿元,较3月 ...
八成胜率,当被动投资装上主动引擎,指增ETF正在焕发第二春
市值风云· 2025-06-24 10:17
目前,传统ETF与主动基金长期割据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一种融合两者优势的创新产品——指数增强 ETF逐渐崭露头角。 获取超额收益的一个途径。 作者 | RAYYYY 编辑 | 小白 相比于传统的ETF,指数增强ETF也跟踪指数,但是基金经理可以微调指数的成分股和权重,来达到 跑赢指数的目标。 自2021年12月国内首只指数增强ETF成立以来,这类产品经历了快速扩容。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 25年5月底,A股市场已有35只指增ETF,总规模达67.2亿元。 中证指数《主动管理ETF发展年度报告(2024)》显示美国市场的发展轨迹预示了更大空间:主动管 理ETF规模达8579亿美元,占ETF总规模的8.1%。这不仅是产品形态的创新,更代表了资产管理领域 对收益与效率平衡点的重新定义。 指数增强ETF 超额收益全面解剖 01 指数增强ETF超额收益霸榜,500增强领跑6.1% 指数增强ETF以紧密跟踪基准指数为根基,弥合了被动投资与主动管理之间的鸿沟,通过量化模型争 取超额收益(Alpha),实现了"Beta+Alpha"的双重收益目标。 风云君整理了市面上规模大于1亿的指数增强ETF,发现一共有八大被跟踪指 ...
21专访|宁银理财董事长杨丽:应对低利率,加速推进主动管理策略
杨丽:2025年债市行情有望延续,银行理财固收投资依旧面临相对友好的市场环境。国内经济运行总体 平稳,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消费投资稳中有升、社会信心有所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面临有效 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以及居民就业增收压力较大等问题,进一步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 此外,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增加,外部环境更加复杂。针对当前内外形势,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目标下,降准降息预期仍在,为债市提供了友好的宏观 背景。 债市火热行情有望持续 21世纪:受债市火热表现影响,银行理财的收益较为不错。据你判断,2025年债市行情还有望持续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杭州报道 "自2023年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宽松、经济弱复苏及 结构性资产荒现象共振下,整体处在一个收益率下行通道。传统依赖票息收益的策略空间已被大幅挤 压,这一现实压力正倒逼资产管理人加速推进主动管理策略的突围进程。"宁银理财董事长杨丽在谈及 收益率低位时代的策略时如是说。 宁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12月,是由宁波银行出资15亿元设立的全资理财子公司。杨丽作为宁银理财董事 长,她认为,在宏观 ...
需求萎缩规模停滞 LOF基金如何重获生机
◎记者 朱妍 2004年,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与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相继诞生。20多年光阴荏苒,当ETF以 4.1万亿元规模成为市场重要力量时,LOF却陷入需求萎缩、规模停滞的困局。 申赎机制低效、做市商体系落后,叠加主动管理业绩不振等因素,共同导致LOF发展遇阻。近年来市场 频现"少数资金操控LOF大涨"的异常现象,更是暴露了产品流动性匮乏的弊端。 2004年10月,首只LOF的问世开启了公募基金交易革新。LOF具有"交易所买卖+场外申赎"双重交易机 制,为习惯于场外申赎传统产品的投资者带来了全新的投资体验,提升了流动性。 同年12月,ETF进入市场,随后引入做市商制度和实物申赎机制,奠定了产品流动性的基石。Choice数 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15日,ETF数量逼近1200只。在资金青睐与政策红利的驱动下,ETF创新不 断,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 规模曾超9000亿元的LOF,如今规模回落至6000余亿元。需求端遭遇资金冷落,供给端新基金发行近 乎"断流"。2022年以来,除增设的产品份额外,新成立的LOF寥寥无几,清盘数量却超过30只。 "一些LOF基金规模小、流动性差,少量资金就能让场内价 ...
近600款指数理财产品怎么选?
中经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发行持续升温 Wind数据显示,2025年4月1日—6月16日,6家理财公司新发含"指数"字样的理财产品达20只,多数以 跟踪中债—新综合财富、中证A500、沪深300等债市、股市指数为主。 兼具稳健与收益潜力的指数型理财产品发行正在升温。Wind数据显示,二季度多家理财公司新发20只 指数型理财产品,上新节奏明显加快。普益标准统计,截至5月末,理财公司存续的指数型净值产品数 量近600款,较去年年末增长超百款,产品货架覆盖宽基、全球配置、中短债及可转债等多种指数类 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是当前指数型理财产品备受理财机构青睐的关键。 指数型理财产品在平衡稳健与分散风险方面优势凸显,但市场波动风险、跟踪误差及管理成本等挑战也 不容忽视。 据普益标准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5月末,理财公司存续的指数型(名称带"指数"和投资策略挂钩特 定指数的理财产品)净值理财产品数量(按照产品不同份额进行统计)近600款,较2024年年末增长超 100款,存续产品数量与发行热度均有提升。 益标标准研究员刘思佳表示,2025年以来,理财公司指数型理财产品发行热度逐步升温, ...
投资大家谈 | 姜诚: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实现理想主义的目标
点拾投资· 2025-06-13 04:58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泰证券资管 ,作者文/姜诚 中泰证券资管 . 基金经理跨越一轮牛熊周期战胜市场,不算特别难;每年都战胜市场就很难。无论绝对收益、超额收益或是相对排名,再优秀的基金经理都会有表现 不佳时刻,此时的沟通特别重要,远好于业绩亮眼时的吹牛。我们致力于做持有人投资路上的好朋友,特别怕大家在高光时慕名而来,低谷时转身离 去,所以我们在低谷时特别爱说话,在高光时尽量少说话。 通过"陪伴"让"信任"尽可能持久,是我们采用的第一个办法。 最近的交流中,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价值投资在A股适不适用?问题让人意外,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适用。只要有透明的价格和价值可以 被评估的资产,价值投资就适用,它不局限于股市,更不存在A股例外论。至于什么样的资产是好资产,什么样的价格是好价格,可以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 再三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才发现这背后不是对价值投资本身的质疑,而是对它在资产管理行业中应用前景的焦虑,包括对价值投资还能否战胜市场的 焦虑,还有对持有人能否再次相信主动管理的焦虑。这样的焦虑事出有因,应该认真对待。 对超额收益的担忧或许是多虑,几个常被忽略的事实给予我们信心:一是所有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不会有超额收 ...
在不确定中寻求回报导向型固定收益资产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12 15:24
在这一波动的环境下,股票市场估值处在高位。美国股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少数几家市值极高的公 司来实现超额回报。以2024年为例,作为美股代表的标普500指数全年回报率为25%,若剔除英伟达这 一表现突出的科技股,该指数在同一时期的回报率则为20%。如果再剔除"美股七雄",回报仅为12%。 对这种头部集中度极高的市场敞口,虽然在某些时期可能带来回报,但风险也极大。 固定收益市场并非没有隐患。在寻找股市替代方案的过程中,固定收益投资者往往会转向私募信 用,然而其中占比最大的中间市场直接贷款领域,其"待投资资本"(dry powder)已接近历史高位。我 们认为这可能是一个警示信号,即过多资金流入而投资机会有限,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回报率将降低。 不确定性是当前投资环境的一个明显特征。全球正在努力应对美国反复无常的大规模关税计划,如 此旋风式的操作更加凸显了这种不确定性。此外,通胀上升正成为常态,而全球主要央行的政策分化也 达到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程度。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央行之间还从未如此长期地步调不一,因 此,这又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尤其对于那些在70年代之后的市场参与者而言,这一动态是全新的。 此外,该领域的主 ...
中泰资管天团 | 姜诚: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实现理想主义的目标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12 11:31
再三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才发现这背后不是对价值投资本身的质疑,而是对它在资产管理行业中应用前景 的焦虑,包括对价值投资还能否战胜市场的焦虑,还有对持有人能否再次相信主动管理的焦虑。这样的焦 虑事出有因,应该认真对待。 最近的交流中,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价值投资在A股适不适用?问题让人意外,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 的——适用。只要有透明的价格和价值可以被评估的资产,价值投资就适用,它不局限于股市,更不存在 A股例外论。至于什么样的资产是好资产,什么样的价格是好价格,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超额收益的担忧或许是多虑,几个常被忽略的事实给予我们信心:一是所有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不会有 超额收益,所有人的总收益等于市场总收益减去交易成本;二是总有人能够获得超额收益,这不取决于他 们做的是哪种投资,而取决于他们做得如何;三是指数基金大发展其实是超额收益衰减的结果,而不是超 额收益消失的原因。指数是基准,不是对手,主动投资者不会把钱输给"指数",只会输给其他主动投资 者。主动投资者是一体的两面,一个人没法通过左脚踩右脚登天,也无法通过敲自己的头把自己钉到地 里。 有多少人能够获得超额收益以及能够获得多少超额收益,跟投资者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