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Search documents
英特尔 “芯” 动力,驱动具身智能新征程!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2 08:28
具身智能正成为驱动人工智能广泛赋能各行各业的关键突破点,前沿技术成果不断涌现:脑机接口算法 技术已具备环境感知与情感交互能力;人形机器人不仅能灵活做出各种动作,还可与人类交流对话;模 块化四足机器人能够自主重构形态,展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柔性协作机械臂搭载了工业级AI大模 型,大大提升了工业生产中的协作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4月18日,英特尔携手多家伙伴在英特尔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举办了"大小脑融合芯方案具身智能落地新 范式—2025英特尔具身智能解决方案推介会"。这场盛会聚焦具身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吸引 了众多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的关注,为推动具身智能的发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会议现场,英特尔中国区技术部、边缘计算事业部、销售与市场事业部等多位高管围绕具身智能市场当 前的发展状况展开深入探讨。他们指出,尽管具身智能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数据匮 乏、硬件设计有待完善以及落地过程中的成本、安全性等问题。 李岩 英特尔中国边缘计算事业部EIS高级总监 同时,从计算需求角度来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经工业自动化、大模型、端到端模型三个阶段, 计算模式正从人工设计算法向数据驱动模型加 ...
谷歌VS Figure AI VS成都:人形机器人的“脑”力角逐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2 08:28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大脑"技术革命,2025年开年短短三个月内,美国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 和谷歌DeepMind都先后公布了各自的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同时,中西部首个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也发布了国内首个基于3DSGs的人形机器人规划推理执行系统Raydiculous— 1。 谷歌DeepMind、Figure AI与成都创新中心 正以不同技术路径争夺产业标准话语权,人形机器人 的"脑"力角逐已经拉开帷幕。 ▍谷歌Deep Mind:具身大模型的"通用智能野心" Gemini Robotics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提升: 泛化性: Gemini Robotics 是一款 基于视觉-语言-动作(VLA)的端到端模型 ,能够处理全新的、训练 中从未遇到过的任务。例如,向机器人展示一个小型玩具篮球和篮网,并指示"灌篮",尽管此前从未接 触过这些物体,但仍然理解了指令并完成了动作。Deep Mind称其泛化能力比现有模型提高了一倍。 而 Gemini Robotics-ER 是一款 视觉- 语言模型(VLM) ,专注于增强 空间推理 能力。例如,面对咖 啡杯时,它能识别适合抓取 ...
特斯拉机器人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招聘,3年打造50万台规模,关税或冲击进度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2 08:28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 量产计划 ,要动真格了。上个月的全体员工会议上,马斯克透露,擎天柱已在试产 线上完成制造,今年将进入 试生产阶段 。 特斯拉今年的内部目标是,生产 1万~1.2万台 擎天柱机器人 所需的零部件。 不仅如此,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 X 上 近日还 分享了特斯拉全新 Optimus 最 新视频 , 视频显示,擎天柱的行走姿态已无限接近人类 ——膝盖伸直、步态流畅,手臂摆动更显自 然。 他这样描述视频: "精准的执行器加速自动化。" 可见其技术仍在持续迭代中。 特斯拉 Optimus(特斯拉机器人)副总裁米兰·科瓦奇(Milan Kovac)在一篇帖子中分享了更多关于 这段新视频的背景信息。 科瓦奇表示,这段短片展示了这款人形机器人最新的行走方式,包括"膝盖伸 直、脚跟到脚趾的步态更加流畅,以及手臂的摆动"。科瓦奇还指出,这款人形机器人"完全在强化学习 的模拟环境中进行了训练"。 仿生设计与 AI驱动的训练模式,为擎天柱从"展示品"转型为"生产力工具"奠定了基础 , 这也使得 特斯 如今 拉似乎决心迅速启动擎天柱的生产。在 2025年第一季度全体会议上,首席执行官埃隆·马 ...
快讯|马拉松亚军机器人被拍卖;宇树科技将推出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联想TechWorld将发布智能体机器人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2 08:28
1、 马拉松亚军机器人被拍卖 价值8.8万以5.7万成交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办,天工、松延动力等企业的智能机器人一同参 赛。其中,松延动力小顽童队N2获得亚军。比赛结束后,价值8.8万元的N2机器人上线京东拍卖平台,以 1元起拍,4月20日晚间20:00正式起拍,保证金为2000元。拍卖过程中,将近4万人围观,很多网友在线 表示,拍回来陪我跑步!最终,N2以56806元成交。这款机器人身高1.18米,体重30公斤,会跑马拉松、 单双脚跳跃以及舞蹈等多种运动能力,奔跑速度实测最快可达每秒3.5米。 2、 宇树科技将推出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预计5月至6月举行 据央视网报道,宇树科技透露,该公司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推出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近一个月来,宇树科 技技术团队一直在为参加格斗大赛的机器人进行技术研发调试与算法训练。赛事预计于今年 5 月至 6 月举 行,期间将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平台等进行全网直播。宇树科技表示,公司团队近期未参与北京亦 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等其他赛事,在比赛现场出现的宇树机器人,应该是某些机器人玩家自己带 过去使用的。宇树科技 4 月 10 日发布一 ...
推行科技实现具身模型“一脑两栖”跨介质部署,开创水面智能应用新篇章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1 09:21
近日, 具身智能领军企业 Infermove 推行科技与中国市占率最高的水产养殖设备企业 " 鱼大大 " 达成 深度合作,成功将原本基于城市地面数据训练并用于陆地环境的机器人自主运动模型,跨介质迁移至静 水环境的船只平台。这一技术突破首次实现了机器人 通用具身模型的跨介质迁移 ,将陆地智能与水面应 用结合,开启了水面机器人应用的新篇章。 跨介质迁移 的核心目标,是将通过陆地数据训练的机器人自主行动能力,通过适配与优化,成功迁移到 静水船只上,并首先应用于渔业养殖行业的自动洒药及投料作业。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传统水 产养殖中人工作业的效率与成本问题,首次发布即获得 数百台订单 ,并收获了渔民客户的一致好评。 高精度智能撒药投料无人船 ▍ 一脑两栖 : 从陆地到水面,通用智能再进化 无人洒药船是 Infermove 推行科技成功开发并商用的首个水面机器人产品,该产品的成功商业落地验证 了 Infermove 的 从"一脑多形 "到"一脑两栖" 架构能力:在 不 依赖重新训练 的前提下,直接将原本部 署在地面机器人上的通用机器人大脑迁移至水面无人船平台,实现了在静水环境中同样高精度的路径规 划、目标识别与任务 ...
助力智造出海!阿米奥机器人联手迪比科能源打造柔性产线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1 09:21
2025 年 4 月 14 日,北京阿米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完成种子轮融资后,依托领投方安克创新在消 费电子生产领域的工厂场景及机器人底层工具链协同能力,宣布与华南智能硬件制造领军企业东莞市迪 比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智能硬件 " 柔性智造 " 核心需求,以阿米奥自主研发 的工业级柔性具身机器人 AmigosBot 为载体,在智能硬件柔性制造场景中通过数据积累开展模型验证 与产品迭代,致力于打造可快速复制的海外智能工厂标杆方案。该合作旨在破解智能硬件制造业出海面 临的 " 高成本、低柔性、难管理 " 三大困局,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助力中国智造全球化突围。 ▍ 双向破题:当 " 出海焦虑 " 遇见 " 柔性革命 " 当前,全球贸易壁垒持续升级,智能硬件制造企业加速向东南亚、美洲等地建厂,但海外人工综合成本 飙升,存在技能培训周期长、文化背景差异大、多品类生产切换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产能稳定性与成本 控制。 迪比科能源科技作为华南地区智能硬件制造领军者,其新能源汽车电子、储能设备等产品远销 30 余 国,近年持续加码海外产能布局。然而,传统自动化设备难以适配其 " 小批量、多批次 " 的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马举办,背后核心技术供应商浮出水面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1 09:21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庄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竞技实验——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长达21公里的开放道路上,20余支来自顶尖企业与高校的机 器人团队带着各具特色的"选手"逐一亮相:有高达1.8米、步伐稳健的"大高个",也有灵巧敏捷、外形萌趣的"小萌娃"。 比赛过程远称不上完美,不少机器人在途中因跌倒、卡顿或系统异常未能坚持到底,但正是在这种极限环境下,整个行业迎来了一次集体"压力测试"与公开检阅。 从续航设计到动态稳定性,从算法协同到环境适应性,每一个技术细节都经受住了真实地形与时间的挑战。这场赛事虽不尽圆满,却成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封闭实 验室走向开放世界的重要信号,也标志着该领域正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赛事背后的"隐形冠军":南京因克斯 在本次赛事的背后,有一家低调却实力强劲的企业格外引人注目——南京因克斯。尽管成立仅三年,这家年轻的初创公司却凭借卓越的自主研发能力,在人形机器 人关节模组领域领跑行业,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 在此次赛事中,超过半数参赛机器人使用了因克斯的关节模组产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 中也包括本次赛事的冠亚军队伍。 这充分印证了因克斯在机器人核心硬件领 ...
快讯|世界最小最轻,清华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世界首款无线防水仿生手臂问世;云鲸再获1亿美金融资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1 09:21
1、 世界最小最轻,清华大学团队研发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 清华大学科研团队最新研制出一种薄膜状的微型驱动器,可像"变形金刚"一般让微型机器人实现连续形状 变化且"锁定"其特定动作形态,提升其环境适应能力。研究人员表示,利用此驱动器以及团队构建的一 种"搭积木"式的设计方法,制备出了目前已知世界最小、最轻的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其体长为9厘 米、重25克。该成果4月18日晚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机器智能》。此次成果为微型机器人研 发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未来,这种微型陆空两栖机器人可应用于设备故障诊断及检修、地质及文 物勘探等场景,替代人类执行复杂危险环境下的多种任务。 2、 世界首款无线防水仿生手臂问世 最近,英国初创公司 Open Bionics 推出全球首款无线、防水的仿生手臂——Hero Pro。其官方宣称,Her o Pro 速度提升 2 倍、力量提升 2 倍,同时是市场上最轻便、唯一一款全身防水的仿生义肢。Hero Pro 通 过无线肌电传感电极 MyoPods 读取肌肉信号,实时驱动仿生手指运动。摒弃了传统有线束缚,还首次实 现了 IP67 级防水,用户可在淋浴或雨中安心使用。He ...
机器人轻量化进程加速:天链机器人实现一体化关节技术重大突破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1 09:21
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之路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核心零部件的性能优化与成本控制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之 一。目前全球市场人形机器人正向轻量化、实用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化发展与进步,这便离不开精密零件、 新型材料、AI算法以及系统集成这四大核心技术的支撑。 一、 超轻量一体化关节 作为仿人型机器人动力域的核心执行单元, 人形机器人动力系统的 "心脏", 一体化关节模组承载着精密传 动、动态响应及能量优化的三重使命,对于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在人形机器人的构造 中 ,关节的性能 直接决定了人形机器人的运动精度、速度和灵活性 。 关节 的高集成 设计和 精密 制造涉及 到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其制造工艺复杂,对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极高,使得其成本居高不下。 据行业权威 机 构测算, 一体化伺服关节模 组在人形机器人总成本中的占比高达 5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价值核心。 其量产良率与成本控制已成为当前产业化的关键破局点。 机器人关节模组行业发展趋势之一是智能化和集成化。随着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 步,关节模组将具备更高的自主感知和决策能力,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超轻量化则是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