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 MART(09992)

Search documents
泡沫化,泡泡玛特最致命的威胁|消费快评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20 10:12
Core Viewpoint - The stock price of Pop Mart has shown significant volatility, reflecting the sensitivity of its business model, which relies heavily on consumer emotions and trends [2][3]. Group 1: Stock Performance - On June 19, Pop Mart's stock price dropped by 5.33%, and on June 20, it opened significantly lower with a decline of 6.19%, eventually narrowing to a 5.55% drop [1]. - The short-selling volume of Pop Mart shares surged from 1.438 million shares in early April to 3.692 million shares by June 17, marking a 157% increase and reaching a new high since March [3]. Group 2: Business Model and Market Dynamics - Pop Mart's business model is characterized as an "emotional business," which is subject to the fickleness of consumer preferences. The popularity of the Labubu series has led to market saturation and aesthetic fatigue among consumers [2]. - The presence of scalpers and counterfeit products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has intensified the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phenomenon, undermining consumer trust and Pop Mart's pricing power [2]. Group 3: Comparison with Disney - Pop Mart aims to emulate Disney's success but faces challenges due to the shorter lifecycle of its IPs compared to Disney's classic characters, which have enduring appeal across generations [3][4]. - Disney maintains strict control over its IP image and has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anti-counterfeiting system,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Pop Mart to strengthen its brand protection [4]. Group 4: Future Outlook - Pop Mart is recognized as a pioneer in China's trendy toy market and is striving to enhance its content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plans to launch an animated series titled "LABUBU and Friends" [4]. - The company must be cautious about the rapid commercialization of its IPs and the influence of scalpers, as these factors could deplete consumer enthusiasm and trust, posing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its business model [5].
泡泡玛特带着Labubu,横扫跨境电商平台
3 6 Ke· 2025-06-20 09:30
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泡泡玛特的一只初代薄荷色的Labubu,以108万元落槌成交。 这个已经不是"潮玩"的价格,而是艺术品的身价。 为了买到Labubu,韩国泡泡玛特机器人商店前,有人连夜席地而睡,以在开门一刻可以率先破门而入;在英国伦敦,几名男子扭打在一起,在泡泡玛特 码头前爆发了斗殴事件。 当然,Labubu是一个炒作出来的"塑料茅台",泡泡玛特可以批量补货,其价格很容易崩塌。但这不影响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财富增长。 在Labubu爆火的同一时间,王宁以208亿美元身家,超越牧原股份的秦英林,成为河南新首富,并位列中国富豪榜前十(注:6月17日,泡泡玛特股价单 日暴跌 6.04%,市值蒸发 223 亿港元)。 牧原股份是卖猪肉的,猪肉是大众消费品,覆盖用户人群广,复购率高,而泡泡玛特做的潮玩,虽然面向垂类人群,但也有很强的复购率,截至2024年 底,泡泡玛特国内会员超过4608万,会员复购率达49.4%,其粘性可见一斑。 泡泡玛特并非一路顺风。 泡泡玛特的股价在近几年里,如过山车一样翻滚,其市值从最高峰的超1200亿港元,跌至200亿港元出头,蒸发近千亿。 这主要是因为潮玩用户的口味变得太快,IP ...
泡泡玛特珠宝店开业即断货 千元银饰背后的IP帝国野心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6-20 09:28
成熟的IP认知度大幅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门槛。POPOP的定价策略直指轻奢珠宝市场。以Mega Space Molly为例:素链499元,串珠319元,吊坠459元,集齐一套接近1300元。Skullpanada声音系列项链售价 达2699元,但材质仅为S925银、天然淡珍珠、红玛瑙、黑曜石。 开业即断货的盛况背后,是粉丝狂热追捧与"收割韭菜"质疑并存,更暗藏着一个潮玩巨头摆脱"盲盒依 赖"、构建IP商业帝国的宏大野心。 千元银饰的IP溢价逻辑:情绪价值如何转化为真金白银 泡泡玛特珠宝业务的核心武器,是其庞大的IP矩阵与忠实粉丝群体。POPOP店内所有饰品均融入 Molly、小野、Skullpanada、Labubu等泡泡玛特旗下大热IP形象,这些形象已在全球积累了深厚的情感 连接。 从几十元的"盲盒快乐"到千元级的银饰珠宝,泡泡玛特正在突破边界。今年6月,其珠宝品牌POPOP北 京首店正式营业,全球首店已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开业。北京门店货量充足,但LABUBU、Hirono、 MOLLY等爆款系列已经出现断货。 店内最贵产品是一条纯金项链,售价达1.98万元,整体货重9.04g,金重8.65g。其他饰品材质多 ...
潮玩618预售火热——经济日报:怎样把情绪经济变成黄金赛道
Jing Ji Ri Bao· 2025-06-20 08:58
今年618期间,泡泡玛特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开启补货预售。截至发稿,天猫旗舰店该系列销 量突破100万件,发货排期已延至9月下旬。 图片来 源:淘宝截图 从泡泡玛特在618活动中的表现,可以洞察到当下消费市场的一些新趋势: 泡泡玛特淘宝直播间热度一度登上直播总榜第一,超过一众主打低价量大的直播间,反映出消费需求正 从单纯追求"性价比"向注重"情价比"迁移。 在海外市场,AliExpress(速卖通)海外618首场直播中,超20万人涌入直播间,潮玩商品被秒空。潮玩 出海正迎来良好发展态势,中国潮玩品牌和IP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源:淘宝截图 记者:张倩 监制:代明 编辑:梁方圆 图片来 中国能够诞生泡泡玛特这样受欢迎的潮玩品牌,是制造业升级、文化自信提升以及市场开放的共同成 果。从Made in China到Born in China,泡泡玛特在全球市场的大获成功,也彰显了中国供应链强大的实 力,以及中国创造正在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迈进。 消费者愿意为潮玩带来的快乐付费,这也是消费升级的体现。不过,近期LABUBU火热出圈,也催生 了"黄牛"乱象,扰乱了市场秩序,不仅会透支IP的情感认同,对品 ...
谁在定义新消费信仰?消费巨变进行时
格隆汇APP· 2025-06-20 08:19
注:本文由格隆汇和网易号联合共创 在国际环境的频繁变动下, "促内需"已经成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经济的主旋律。 图源: 图虫创意 在零售商超中,传统商超大卖场渠道下滑 11.4%,已经是连续第四年下滑,2024年全国样本超市中关店数量达994家。 量贩零食店却在此时杀成一片红海。仅 2024年一年,万辰集团旗下好想来开店就接近一万家。 对比最为明显的,是作为传统消费的代表之一,高端白酒价格接连下跌,白酒行业集体遭遇库存压力 ——飞天茅台批发价格下探至2000元/ 瓶,茅台1935出现严重价格倒挂。 从以旧换新国家补贴,到各类大额消费券,无一不展露出, "消费",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在 GDP中的比重不足40%,对比美国的70%和日本的60%占比,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但在近两年,我国的消费市场中却出现了显著的冷热不均。 一边,传统消费普遍持续下行,陷入低迷。另一边, "新消费"却连连创下纪录,刷新人们的认知。 在餐饮行业中,经典的餐饮品类节节败退,湊湊火锅 2024年一年关店73家,亏损超3.5亿元,呷哺集团去年亏损近4亿。 新茶饮却 "登堂入室"——今年蜜雪冰城门店已经超过4.6万 ...
港股收盘:恒生指数涨1.26%,泡泡玛特跌逾3%
news flash· 2025-06-20 08:14
港股今日高开高走,科技股、金融股多数反弹,恒生科技指数涨0.88%,中国人寿涨超4%,舜宇光学科 技涨近4%;泡泡玛特收跌超3%,盘中一度跌超6%,连续两日走低。 ...
港股收盘,恒指收涨1.26%,科指收涨0.88%,泡泡玛特(09992.HK)逆市跌3.6%。
news flash· 2025-06-20 08:11
港股收盘,恒指收涨1.26%,科指收涨0.88%,泡泡玛特(09992.HK)逆市跌3.6%。 ...
谁在定义新消费信仰?消费巨变进行时
格隆汇APP· 2025-06-20 08:08
注:本文由格隆汇和网易号联合共创 在国际环境的频繁变动下, "促内需"已经成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经济的主旋律。 量贩零食店却在此时杀成一片红海。仅 2024年一年,万辰集团旗下好想来开店就接近一万家。 对比最为明显的,是作为传统消费的代表之一,高端白酒价格接连下跌,白酒行业集体遭遇库存压力 ——飞天茅台批发价格下探至2000元/ 瓶,茅台1935出现严重价格倒挂。 从以旧换新国家补贴,到各类大额消费券,无一不展露出, "消费",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在 GDP中的比重不足40%,对比美国的70%和日本的60%占比,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但在近两年,我国的消费市场中却出现了显著的冷热不均。 一边,传统消费普遍持续下行,陷入低迷。另一边, "新消费"却连连创下纪录,刷新人们的认知。 在餐饮行业中,经典的餐饮品类节节败退,湊湊火锅 2024年一年关店73家,亏损超3.5亿元,呷哺集团去年亏损近4亿。 新茶饮却 "登堂入室"——今年蜜雪冰城门店已经超过4.6万家,超过麦当劳和星巴克,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品牌,多家新茶饮品牌也已经接近 万店。 图源: 图虫创意 在零售商超中,传统商超大卖场渠道下滑 ...
Labubu价格崩了!我替泡泡玛特捏了把汗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7:54
事实上,Labubu 撬动的商业一角还远不止于此,如娃娃衣、保护套、展示盒等衍生二创商品也顺势长出了茂密的商业脉络。 热流量下必须冷思考: 这是一个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时代,看不懂的人直呼"这代年轻人疯了",然而敏锐的商业者,已经开始研究如何通过情绪释放来影响年轻人的消费决策。 但危机同样在暗流涌动,6月15日,泡泡玛特杭州某店,开业没多久就宣布闭店,理由是消费者与黄牛涌动,现场过于混乱,这有些魔幻的一幕让不少人 直呼不理解;6月18日,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Labubu 3.0 "前方高能" 系列首次开启全球范围线上预售,全渠道预计补货量在400-500万左右,二级市 场回收价暴跌,黄牛群里大量抛售订单无人问津,完全没了昔日的光彩。 泡泡何时破? 封面 I 泡泡玛特 报道 I 本文由李东阳朋友圈和网易号联合共创 如果你还没听说过、刷到过一只咧着九颗尖牙、面带邪魅笑容,名叫Labubu 的丑玩偶,那么我严重怀疑你是三体人! 咱们生活的这颗星球啊,从社交媒体上的"盲盒狂欢",到世界各地消费者为争抢 Labubu不惜大打出手,再到初代収蔵品 Labubu 拍出108万天价,把合作 方泡泡玛特的创始人推上了河南 ...
新消费崛起 VS 旧消费承压:从五粮液到泡泡玛特
雪球· 2025-06-20 07:40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KAIZEN投资之道 来源:雪球 当前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分化与范式重构 。 新消费领域 ( 如潮玩 、 宠物 、 茶饮 、 轻 奢 ) 凭借 " 质价比 " 与 " 情价比 " 的双重驱动 , 以远超传统消费的增速崛起 , 而传统消费 ( 如白酒 ) 则因政策收紧 、 需求疲软及估值回调陷入调整 。 以五粮液为代表的白酒板块遭遇多重利空冲击 , 股价持续低迷 ; 而泡泡玛特等新消费龙头则凭 借IP生态 、 情绪价值与全球化布局 , 市值突破3500亿港元 , 成为港股新消费领军企业 。 这 一冰火两重天的格局背后 , 是消费分级 、 Z世代崛起及情绪经济渗透率提升的深层逻辑 , 以 下综合分析 : 一 、 新旧消费市场对比与核心逻辑 1. 传统消费 ( 以白酒五粮液为例 ) 的困境 ( 1 ) 政策压制与需求萎缩 : 2025年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 明确禁止公务接 待提供酒水 , 直接冲击高端白酒政务消费场景 。 尽管政务需求占比已降至5%以下 , 但政策 信号对市场情绪形成压制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