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字化

Search documents
罕见旱情下全省夏粮产量仍保持总体稳定科技加持 江苏农业抗灾有道
Xin Hua Ri Bao· 2025-07-11 23:22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全国夏粮数据。今年,江苏全省夏粮播种面积稳中略增,总产量 和单位面积产量小幅下降,全省整体上保持稳产。具体来看,全省夏粮播种面积3746.4万亩,较上年增 加8.2万亩,持平略增;总产量1421.3万吨、单位面积产量379.4公斤/亩,分别较历史最高的上年下降 0.6%和0.9%。 今年夏粮生产期间,全省出现大范围历史罕见旱情,多地夏粮生长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江苏如何克 服重大灾害性天气影响,交出来之不易的夏粮答卷? 全力抗旱补水,科学防灾减灾 今年小麦灌浆阶段,泰州市姜堰区降水持续偏少,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张甸镇种粮大户王磊用上 了新设备——自动喷灌机。智能喷枪快速旋转,将一串串细密的水雾均匀喷洒到麦苗上,在田间地头制 造"局部降雨",滋养小麦。 "我们全力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和防灾减灾措施落实,积极克服去年秋播田间湿烂等不利影响,想 方设法保证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开春后全力落实小麦促弱转壮关键措施,推动苗情转化升级好于预 期。"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宗文昊告诉记者,针对部分地区发生的严重干旱情况,农业农村 部门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强化因地因苗分类指导,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引水 ...
陕西柞水:轮作增效 “冬闲田”变“增收田”
Ke Ji Ri Bao· 2025-06-23 09:28
春末夏初,走进陕西省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画卷跃然眼前:吊 袋木耳大棚内,一串串排列整齐的木耳菌棒从棚顶垂直坠下,地面上形态饱满的羊肚菌簇拥成片,农户 们正忙着采摘装箱。 近年来,西川村依托科技部"四级联动"科技帮扶,探索出"食用菌立体化、周年轮作栽培"新模式,为乡 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科技部陕西科技帮扶团柞水执行团团长、柞水县委常委、副县长王书华表示,通过实施"黑木耳等食用 菌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科技项目,科技人员将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到西川村大 棚木耳种植上,建成菌菇智能化远程测控管理系统,通过手机即可实现温湿度远程调控和自动化管理。 同时,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辅助生产,可实时采集高清图像视频,智能感知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 碳浓度等环境数据,并传输至智慧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过去秋季黑木耳收完,大棚就空着,现在种上羊肚菌,每亩能增收2万至3万元!"西川村村委会副主任 胡定峰介绍。2025年春季,该村试种的10个羊肚菌轮作大棚迎来丰收,总产量达1000斤,鲜品售价每斤 100元,干品售价每斤600元,总产值有望突破10万元。这一模式的成功 ...
众橙APP宣布上市农业投资领域迎来新变革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04:08
在国家大力推动新农业发展的浪潮中,农业终端市场的潜力正被逐步释放,需求量持续攀升。那些具有敏锐投资 眼光的人早已洞察到新农业的巨大前景,纷纷投身其中。然而,农业从产地到流通再到销售,中间环节繁多且复 杂。这种复杂性使得任何单一环节的数字化改造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这也正是众橙app投身新农业数字化改造的 初衷。 在发展需求与技术趋势的双重推动下,众橙app应运而生。这不仅是一个农业发展投资平台,更是一个基于区块链 技术的新农业购买和转让商城。众橙app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结合线下专业高效 的运维团队,通过"集中监控,区域维护,智能化、专业化运维"的模式,实现了农业的可控化、精细化和数字 化,充分发挥了农业的最大效益,推动了多方联动发展。 众橙app深知,要实现新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必须从全产业链入手。因此,在产源地数字化的基础上,众橙app在 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覆盖供应链的产地仓,加速了流通环节的数字化进程。目前,众橙app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 5个产地仓和十几个销地仓,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仓网群。这一布局不仅优化了物流配送效率,还提升了整个供 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众橙app通过这一 ...
看,夏收里的科技范儿(四海听音)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22:08
科技,让夏收从"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在山东滕州,应用"5G+无人驾驶"技术的新农机现身田 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在湖北荆门,一家烘干中心借助新型粮食烘干设备,仅用一周时间 就顺利完成350吨小麦烘干作业,有力缓解农户"晒粮难"。搭载先进技术的各式农机,用更智能、更高 效、更精准的服务,为"三夏"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更大的变化,在手机方寸屏幕间悄然发生。手机下个单,农机到地头——在不少地方,农户通过手机可 预约收割、烘干、仓储等"一条龙"服务。种植有科学指导,田管有"智慧管家",夏收有预约服务……科 技的发展,让手机成为农户种田的好帮手。 麦浪翻滚,农机轰鸣。"三夏"农忙时节,冬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进入收获期。一幅幅丰收场景,在广袤田 野铺展开来。 气象卫星在浩瀚太空观云测天,传感设备在土壤深处探知墒情,智慧农机在茫茫麦田大显身手……如 今,夏收的"科技范儿"越来越足。科技逐渐成为生长在田间的新希望,书写着稳产增收的新答卷。 科技,让夏收从"看天脸色"向"知天而作"转型。在安徽,65个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站与85个自动土壤水 分站织成"空天地"监测网络,精准指导夏收工作。在河南,基于"大数据 ...
广西首个水稻智慧农场扩至500亩
Guang Xi Ri Bao· 2025-06-11 02:39
农场去年亩产干谷超1000公斤,试验田块单季产量超过贵港市平均亩产10%。 据介绍,农场实施"订单农业"合作模式,利用合作社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当地社会资源优势,探 索试行"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和接单派单、村集体负责组织发动农户、农户负责参与具体作业"的"合作 社+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新模式。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益农水稻智慧农场成为广西农业数字化建设的缩影。(黄智 农娟) 微风拂过,稻浪翻滚,阳光下绿意盎然。一幅唯美田园生态画卷在贵港市益农水稻智慧农场徐徐展 开。作为广西首个水稻智慧农场,核心示范区由去年的170亩扩至500亩,无人驾驶机插秧470多亩,无 人驾驶水直播10亩,无人驾驶旱直播10亩。目前,水稻进入孕穗期,长势良好,有望再夺丰收。 该农场由广西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2024年创建,应用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 化作业、智能化管理等关键技术,搭建智能农机管控平台,实现了水稻生产"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智 能化。 "通过构建互联网+物联网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农田的耕、种、管、收工作, 实现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不仅提高农场的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减少了育秧、运 ...
农产品溯源系统平台如何帮助提升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22:12
农产品溯源系统平台 一、标准化溯源体系:打破国际技术壁垒的"通行证" 在全球农产品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透明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产品溯源系统平台作为农业数 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通过整合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起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数据网络,不仅解决了传统农业中信息不对称、质量 追溯难等问题,更成为推动中国农业产业突破贸易壁垒、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引擎。 三、生态价值可视化:重塑中国农业的"全球叙事" 在高端消费市场,溯源系统将生产环境、工艺标准等隐性价值显性化,帮助中国农产品突破"初级农产品"的低端定位。某地理标志水果品牌通过溯源体系, 将海拔、日照时长、昼夜温差等生态数据转化为产品故事,配合AR技术实现果园实景漫游。这种"数字化产地营销"使其产品进入国际高端商超时,单价较 普通同类产品高出65%,且保持92%的动销率。 碳足迹追踪功能成为国际市场的新竞争力。某有机蔬菜品牌通过溯源平台展示"零农残检测""72小时冷链直达"等核心信息,产品溢价率达25%,并成功获得 国际有机认证。这种将生态价值转化为产品溢价的能力,重构了"生态价值=国际竞争 ...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还是那地那牛那果树吗?认养经济有着怎样的前景与隐忧?
Yang Guang Wang· 2025-06-02 09:15
央广网北京6月2日消息(记者杨昶 李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认养 一块地、一只鸡、一棵果树……近几年,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一种叫做"云认养"的风潮,消费者可以在 线上实时查看生长情况,轻点鼠标给鸡喂食,给树浇水,还能到线下参与插秧、种菜、养鸡、收获,体 验"赛博农场主"的快乐。然而总台央视近期曝光的"黑猪云养殖"骗局似乎多少震碎了"认养经济"的迷人 滤镜。 以"云认养"为代表的认养经济兴起的背后,反映出当下消费市场怎样的趋势?与传统农业相比,"云 认养"能为生产端带来哪些变革?如何避免这个业态从"网络时代的田园牧歌"沦为以互联网农业为幌子的 新型金融犯罪模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特别策划"行业洞察",对话浙江大学公 共管理学院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郑淋议、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 相较于传统农业的动植物认养,以古树、古建筑"认养"为主的公益认养同样爆火于平台,却先天存 在着经济效益不足的情况,如何使公益认养项目行稳致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公益项目的费用主要是为了完善公共服务所需要的必要投入,而不是去通过这个模式本身来赚钱 的。"丁道师认为, ...
农产品溯源系统如何协助农企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Sou Hu Cai Jing· 2025-05-25 05:28
在消费升级与食品安全意识觉醒的双重驱动下,农产品市场竞争已从价格战转向品质与信任的深度博弈。农产品溯源系统作为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数字化 桥梁,正通过技术赋能重塑农业价值链,为农企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提供核心支撑。本文将从技术逻辑、市场价值与产业生态三个维度,解析溯源系统如何成 为农企破局同质化竞争的关键抓手。 农产品溯源系统 一、技术赋能:构建透明化信任体系 溯源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全链条数据采集与区块链存证技术,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隐秘生产"转化为"可视化叙事"。以某有机蔬菜品牌为例,其溯 源系统整合了土壤检测报告、肥料成分表、病虫害生物防治记录等30余项生产数据,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作物生长周期内12次农事操作的实时影像。这 种"透明化生产"不仅消除了消费者对农药残留的疑虑,更通过数据可视化将有机认证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品质承诺。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了溯源数据的公信力。某乳制品企业采用智能合约技术,将牧场奶源、加工批次、冷链运输温度等关键信息上链存证,实现从 挤奶到配送的全程不可篡改追溯。数据显示,采用区块链溯源后,该企业高端线产品的复购率提升47%,溢价空间扩大至行业均价的1.8倍,印证了 ...
“神农·固芯”大模型育成品种在京郊试种成功
Xin Jing Bao· 2025-05-16 06:37
"神农·固芯"整合基因型数据与农业知识图谱,收集了几千万条图谱数据,并结合海量生产数据,从算法层面优化 育种流程,将育种周期缩短30%以上,新品种研发周期从常规的5-8年缩短至2-3年。记者了解到,"神农·固芯"智 慧育种大模型去年在怀柔发布,这一创新成果是怀柔区雁栖镇科学家工作室建成投用以来,孕育孵化的系列重要 科研成果之一。 新京报讯(记者赵利新)5月16日,记者从北京市怀柔区获悉,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神农·固芯"智慧育种大模型 培育的首批优质作物品种,近日已在雁栖镇顶秀美泉神农农场和北房镇丹辉农业基地成功试种,标志着智慧育种 技术进入产业化应用新阶段。 神农农场的智慧管理系统终端展示页面。怀柔区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顶秀美泉小镇的神农农场内,18亩智慧试验田划分出观赏游览区、挖宝体验区、科普教育区与采摘互动 区,作物种植规划正在实施,未来将为游客带来沉浸式农业体验。丹辉农业生菜基地的智能温室中,"雁栖系 列"生菜产量提升、营养优化、农药使用量减少,展现出智慧育种的巨大优势。此外,依托"神农大模型"的智慧管 理系统集成多参数监测设备,实现了环境的智能调控、水肥的精准供给以及作物生长的数字化管理。 据介绍,基 ...
在北京西瓜大棚拍短视频,巴西农村发展部长记录中国经验
Xin Jing Bao· 2025-05-15 05:42
正在中国访问的巴西农村发展与家庭农业部部长保罗·特谢拉,日前考察了中国农业大学及位于北京顺 义和昌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保罗·特谢拉表示,中国抗击饥饿与贫困的经验值得巴西借鉴,同时,中国帮助小农户实现现代化的做 法和经验,也为巴西500万小农户提供了借鉴。在昌平一座西瓜种植大棚中考察时,他还拍摄了短视 频,表示将会用短视频的方式,把中国小农现代化的经验,介绍给巴西的农民。 中国科技小院走进巴西乡村 5月12日,特谢拉一行访问中国农业大学,围绕"中国-巴西农业机械合作:投资政策和本土化生产"的主 题,与中国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展开讨论。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介绍,近年来,双方在家庭农业机械化合作、中巴科技小院建设、教育科 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中国农业大学将进一步探索在农业机械、畜牧学等领域新增合作办学, 拓展教育合作维度,推动与巴西半干旱研究所共建家庭农业机械化人工智能化联合实验室的联合研究, 提升协同创新水平。 据悉,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联合多家中国农机企业,与巴西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农民组织 及国际组织,共同在巴西建设了两家科技小院,打造了基于科技小院,与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与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