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

Search documents
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二审败诉!评估报告称该事件致特斯拉损失1.7亿元订单
第一财经· 2025-07-11 15:37
据《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7月11日 从 特斯拉中国处获悉,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对此事作出二审 判决,均维持原判: 上海车展站上特斯拉车顶的河南张女士被认定侵犯特斯拉名誉权,应向特斯拉 赔礼道歉并赔偿17万元。同时,组织策划特斯拉上海车展事件的媒体人封某,向特斯拉道歉并赔偿 25万元。 据司法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显示, "上海车展事件"使特斯拉遭受了超过1.7亿元订单直接损 失、数千万元商誉损失。 在此事件后还曾发生几起车主号称"刹车失灵"的事故,最终司法鉴定机构 作出的鉴定结果都显示事故原因与特斯拉车辆本身无关。 二审判决中,法院同样认定媒体人封某在2021年4月19日"上海车展事件"中,起到了组织、策划的 作用。同时,因封某长期在微博上攻击特斯拉、贬损特斯拉名誉的行为,法院判决其在微博账号及 《法治日报》向特斯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25万元。 2025.07. 11 本文字数:496,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2021年女车主上海车展站上特斯拉车顶一事有了新进展。 据悉,另有一起一审判决结果显示,某新能源车企CEO对此类事件发表不当言论被判败诉,需向特 斯拉道歉并赔偿。 微信编辑 | 苏小 推荐阅读 "黄金平 ...
短剧被质疑“碰瓷”华为、小米,抖音:无法判定是否违规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10 02:35
近期,一部名为《被裁员后女总裁上司后悔了》的短剧在相关平台上映。因多处剧情、人设名称与华为及小米的业务和高管名字相似度较高,引发关注。 智通财经查询红果短剧APP发现,该剧男主角名为余程冬,专注于无人驾驶领域。他被腾远集团总裁宋明珠开除并诬陷后,被骁米集团董事长苏柒用千万高 薪挖走。后来,在汽车峰会上打败腾远集团,最后余程冬收购腾远集团,开除宋明珠。 该剧被质疑碰瓷华为和小米。一是男主角余程冬,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的名字高度相似;二是骁米集团,与小米集团的名字高度相似; 三是骁米集团的董事长苏柒,与小米集团推出的SU7车型音同等。此外,该剧无人驾驶汽车在测试中发生了爆炸。 红果免费短剧APP截图 《被裁员后女总裁上司后悔了》剧情截图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上述短剧在抖音平台由账号"美光-恋爱剧场"发布,名为《裁员后我的美女总裁求我复职》。 红星资本局就该短剧的情况咨询抖音客服。抖音客服表示,他们无法直接判定该短剧是否存在违规,如有需要,可通过举报流程提交相关情况,平台会进行 核实处理。 7月10日,智通财经查询"美光-恋爱剧场"发现,《裁员后我的美女总裁求我复职》已不可见。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是比较 ...
被指侵权后反击!永太科技诉天赐材料名誉侵权,要求赔偿近5752万元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3 15:09
被天赐材料提起商业秘密侵权诉讼后,永太科技(SZ002326,股价12.16元,市值112.53亿元)迅速做出"反击"。 (新闻链接:《索赔8.87亿元,天赐材料子公司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起诉永太科技等永太科技回应称一直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7月3日晚间,永太科技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邵武永太")分别向天赐材料(SZ002709,股价18.95元,市值 362.77亿元)提起诉讼,称对方侵害公司名誉权,要求赔偿共计5751.93万元。 来源:永太科技公告 天赐材料曾宣称,公司前员工李胜为了获利,伙同他人与永太科技等达成合作协议,最终导致非法获取的天赐材料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被运用在了 邵武永太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 对此,永太科技于7月2日和3日连发两条公告称,公司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尚未生产销售案件所涉的液态六氟磷酸锂产品;永太科技、邵武永 太没有从李胜处直接购买天赐材料的商业秘密;天赐材料所称的侵权产线、技术均是永太科技自行研发,不存在侵害商业秘密情形。 永太科技表示,天赐材料多次利用媒体对公司实施商誉诋毁等侵权行为。永太科技讲述了多个事 ...
永太科技“反诉”天赐材料 索赔5752万元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7-03 14:13
在永太高新看来,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及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抢占市场,"给公司名誉造成了严重影 响,并引起了相关公司股票的震荡,造成公司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前,天赐材料于7月2日晚间宣布,其子公司九江天赐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永太科技、永太高新等,被告包括企业和自然人合计12人。 在公告中,天赐材料表示,相关案件被告人李胜违反保密义务,伙同郑飞龙与永太科技、何人宝达成合 作协议后,永太科技、永太高新等将其非法获取的九江天赐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运用于永太 高新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下称"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中。 九江天赐合计提出了7条诉讼请求。其中包括判令12名被告共同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8.87亿元并公开道 歉等。 永太科技去年1月曾披露,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首期年产6.7万吨)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开始 了试生产。7月2日晚,永太科技发布公告回应天赐材料时透露,公司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 尚未生产销售上述案件所涉(液体锂盐)产品。 A股两大锂电材料巨头的纠纷进一步发酵。 7月3日晚,永太科技(002326)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 ...
远景能源诉米哈游案开庭 称游戏反派设定损害公司名誉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18 08:52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8日讯(记者徐自立马先震)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开庭公告显示,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与上 海交宅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米哈游影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2025)苏0281民初10377号)6月11日开庭。 远景能源发送的材料提及,游戏中"远景公司"的logo"VISION",与远景能源的商标"ENVISION"具有高度相似 性,同样在文字上有所体现,可能容易引起视觉效果混淆,导致游戏角色与现实中远景能源形成潜在关联。远 景能源认为,游戏对"远景公司"做了包括压缩成本、低价中标、暴力拆迁等恶劣行为描述,负面情节的设置严 重损害了远景能源的名誉,并在游戏发行和传播后,引发了公众对两者的讨论,进而损害远景能源的品牌和企 业形象。 源媒汇报道《 <绝区零> 伤了员工的心,远景能源把米哈游告了》显示,这起案件,源于米哈游旗下《绝区零》手游中,设 定的反派游戏角色——"远景公司"。远景能源认为,该游戏角色与公司名称、商标存在高度相似性;此外,剧 情对"远景公司"做了负面描述或污名化处理,给远景能源的名誉造成了极大贬低或损害。经多次与米哈游沟通 协商无果,远景能源一纸诉 ...
被网暴如何维权?如何收集保存证据?法官解答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6-13 08:10
近年来,粉丝因追星引发的网络骂战、人身攻击等乱象频发。此类行为不仅伤害了他人的名誉和尊严,也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侵害人格权典型案例,其中一起因粉丝追星而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案,为公众敲响了警钟。 陈女士是某知名相声演员的粉丝,2021年1月,她特地前往北京观看了该演员所在社团的封箱演出,演出结束后,她在自己的个人微博账号上 发表了一则观后感。没想到,引起了该相声演员其他粉丝的不满。 原告 陈女士:封箱的情况,它都是会有一个活动叫返场,返场的话,可能会唱一些相声里面比较多的名曲小调或者可能是某一个固定的节 目。正常来讲,你作为这个社团的演员是都会唱的,所以我也不能懂,就是我坐在这么贵的票价的地方,为什么要花钱来看一个C位的人不张 嘴。 第一个是把陈某的微博信息给挂出来,这是一个"挂人"的行为; 起初只是个别粉丝与陈女士发生言语上的争论,但从2021年5月份开始,该名相声演员的粉丝超话账号将陈女士的社交账号等个人信息置顶公 示,同时附上了她与粉丝争执的多条微博链接,并多次号召其他粉丝集体投诉举报陈女士的账号。一时间,陈女士的微博账号被大量粉丝涌 入,收到了无数侮辱谩骂的信息, ...
相声演员粉丝超话账号“挂人”号召网暴,法院:构成名誉侵权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2 07:04
南都讯记者刘嫚发自北京某知名相声演员粉丝超话账号将他人账号置顶公示,并号召粉丝对他人进行网 暴,法院判决超话账号管理者承担侵权责任,应删除涉案相关信息、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6月12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侵害人格权典型案例,上述案例入选。 涉案账号发布多条信息,将陈某的社交账号等个人信息置顶公示(俗称"挂人"),列出陈某的多条与粉 丝争执的消息网址链接,并置顶公开投诉模板,号召该相声演员的其他粉丝投诉陈某的社交账号。陈某 的社交账号还收到众多粉丝的私聊辱骂。陈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孟某、高某删除相关信息、赔礼道歉 并赔偿损失。 审理法院认为,陈某仅是针对某相声演员的演出发表观后感,后与个别粉丝发生言语争执。涉案账号借 维护相声演员声誉为由,号召其他粉丝投诉陈某社交账号,持续对其网暴,严重侵犯陈某的名誉权。孟 某、高某作为账户的共同使用人,应当对涉案账号的行为承担相应责任。最终判决:孟某、高某删除涉 案相关信息、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陈某损失。 最高法表示,网络账号的使用者将他人网络身份信息置顶公示、号召他人投诉,容易使公众对"被挂 者"的形象和名誉产生误解或负面评价,甚至逐渐演变为对"被挂者" ...
最高法发布案例明确: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悬赏广告征集违法犯罪线索
Xin Jing Bao· 2025-06-12 03:10
Core Viewpoint -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has ruled that individuals cannot arbitrarily publish reward advertisements to solicit information about others' alleged illegal activities, as it constitutes defamation [1][2]. Group 1: Case Details - A development company sued an individual, Zheng, for defamation after he posted a reward advertisement on social media seek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any's alleged illegal activities [1]. - Zheng's advertisement claimed he would reward individuals who provided verified evidence of the company's wrongdoing, which led to a lawsuit from the company demanding the removal of the advertisement and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amounting to over 32,000 yuan [1]. Group 2: Court's Ruling - The court determined that only public authorities, such as the police, should issue reward advertisements for soliciting information about illegal activities, and that Zheng's actions misled the public into believing the company was involved in wrongdoing, thereby harming its reputation [2]. - The final judgment required Zheng to delete the infringing content, publicly apologize to the development company on his social media account, and pay over 7,000 yuan in damages [2].
赔偿胖东来40万元、道歉30天!“红内裤”事件博主案一审判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02:54
作 者丨尹华禄 5月28日,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原告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与 被告段某名誉权纠纷案,并 当庭宣判,判决段某在其个人抖音账号"两个小段(小)"发布宣 读书面道歉信的视频,书面道歉信的具体内容需经法院审核,发布后30日内不得删除;段某 赔偿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各项经济损失共计40万元 。 截至5月30日8时,"两个小段(小)"的账号尚未发布道歉声明。 编 辑丨曾静娇 5月29日深夜,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了胖东来起诉"红内裤"当事人"两 个小段(小)"的一审结果。 公开资料显示,段某出镜的用户昵称为"两个小段"抖音账号拥有130余万粉丝,"两个小段 (小)"抖音账号拥有5万左右粉丝。 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 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段某作为拥有百万粉丝的自媒体从业者,理应知道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即时性和互动性,应 当预见到发布不实视频可能会对被发布者造成负面影响,但在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 司积极处理投诉事项,段某没有核实本人皮炎症状是否系案涉商品所致的情况下,仍在网络 平台发布, 存 ...
胖东来“红内裤案”宣判:被告段某赔偿40万、道歉30天!于东来此前回应追责:我们做什么最起码要有理性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30 00:23
Core Viewpoint - The court ruled in favor of Xuanchang City Pang Donglai Trading Group Co., Ltd. in a defamation case against an individual named Duan, ordering Duan to issue a public apology and pay 400,000 yuan in damages for negative comments made about the company's products on social media [1][6]. Group 1: Case Background - On January 30, 2025, Duan reported issues with a red women's underwear purchased from Pang Donglai, claiming it caused allergic reactions and color fading [2]. - Pang Donglai's staff engaged with Duan to address the complaints, including medical assistance, and later conducted product testing which confirmed the items met quality standards [3][4]. - Duan's video criticizing the product garnered over 12 million views,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the company's reputation [2][4]. Group 2: Court Findings - The court determined that Duan, as a self-media practitioner with a large following, should have verified the claims before posting, recognizing the potential harm to the company's reputation [5][6]. - The ruling emphasize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uan's actions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n Pang Donglai, leading to the decision to award damages [5][6]. Group 3: Company Profile - Pang Donglai Trading Group is a notable player in the retail sector, ranking 46th in the 2023 China Chain Store 100 list, with sales of 10.7 billion yuan in 2023 and projected sales of 16.9 billion yuan in 2024 [4]. - The company has a strong brand presence and is committed to protecting its reputation against defamation and misinformation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