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

Search documents
两个中国狠人,拯救7万亿特斯拉
创业邦· 2025-07-12 00:53
特斯拉上海独资建厂 任宇翔功不可没 2018年,特斯拉驶入至暗时刻。 以下文章来源于闻道商业 ,作者射天狼 闻道商业 . 闻道创客故事,探寻企业价值! 来源 丨 闻道商业(WENDAOshangxueyuan) 作者 丨 射天狼 图源 丨 Midjourney 在美国,严重的产能危机,以及过低的良品率,将马斯克架在火上炙烤。虎视眈眈的华尔街大佬们正 考虑动用资本大棒,做空特斯拉。 大洋另一侧,在全球新能源车近半销量的中国市场,特斯拉却迟迟打不开局面。面对 "一个月只卖 120辆车"的惨淡数据,马斯克愤怒之余,一度想解散整个中国团队。 打不开中国市场,不是没有原因的。彼时,特斯拉在中国销售的都是进口车, 49.9万起步价的 Model 3让一众国人望而却步。 要想降价必须实现国内自产,而外企在华产车的前提一度是要成立合资公司。狂人马斯克,自然不 愿。 暗地里,马斯克开始物色 "中国通",撬开中国市场。同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友的任宇翔,早早进入 了马斯克的视线。 从 2012年起,马斯克便多番邀约任宇翔入职特斯拉。但最初任宇翔对马斯克抛出的橄榄枝大感讶 异,用任宇翔的话说,"他对汽车产业几乎一无所知"。"很难想象毕 ...
乌克兰重建会议举行
news flash· 2025-07-11 10:00
智通财经7月11日电,据CCTV国际时讯,当地时间7月10日至11日,乌克兰重建会议在意大利罗马举 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0日表示,此次会议共达成超过200项协议,涉及金额总计超100亿欧元。他在 会上呼吁各国加大对乌克兰防空和无人机行业的支持,并称俄罗斯被冻结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应当用于乌 克兰的重建工作。乌克兰危机2022年全面升级后,西方冻结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其中包括欧 盟冻结的俄罗斯中央银行价值约2000亿欧元的资产。俄方多次强调,西方国家对俄方资产的任何扣押都 是"强盗行径",损害自身信用。 乌克兰重建会议举行 ...
投顾观市:外资抄底,北上资金进场明显,拿住筹码是关键
He Xun Wang· 2025-07-11 06:46
7月11日,投顾刘广义在今日市场分析中指出,当前市场不要轻易去猜顶,更不要轻易做差价。大盘的 上升趋势已经确立,此刻的关键不再是去计算上涨或下跌的概率,而是去衡量上涨的空间与下跌的空 间。他一直强调,本轮拉升是由外资进场推动的,虽然北上资金的实时流向已不可见,但从诸多细节可 以推断,近期北上资金必然在大幅净流入。 刘广义分析称,最近行情的特征是先涨港股,医药龙头、券商龙头、新能源龙头无一例外都是先在港股 大涨,随后才传导至A股。不少公司并未在港股同步上市,因此即便业绩更优、估值更低,A股表现依 旧落后。更有甚者,部分公司港股价格已较A股溢价20%以上。须知港股需缴纳分红税,正常情况下估 值应低于A股,如今却出现倒挂,足见外资不仅进场,甚至不惜溢价扫货。通过港股通买入A股涉及汇 率问题,不如直接买入港股便捷。 刘广义曾专门分析过外资,他强调,外资是市场中最聪明的资金,历史多次证明,外资的进场往往预示 一波行情的启动。当前外资配置比例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历史上外资平均配置比例约为7%,2021年峰 值达到11%,而2021年至今的四年间,外资持续流出,导致当前配置比例仅为4%。反观内资,后知后 觉,众多散户仍处踏空 ...
定了!“中东土豪”入股
中国基金报· 2025-07-11 04:31
【导读】卡塔尔控股接手10%股权,新晋华夏基金第三大股东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中东土豪"入股华夏基金,新晋第三大股东。 7月11日,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股东会决议,并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华夏基金原股东天津海鹏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本公 司10%股权转让给卡塔尔控股有限责任公司(Qatar Holding LLC,以下简称卡塔尔控股),卡塔尔控股成为华夏基金的股东。 业内人士表示,华夏基金迎来中东资本入股,凸显外资加仓布局中国的信心。 卡塔尔控股新晋第三大股东 当前,我国基金行业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国际资本的参与。 公募 基金公司 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外商投资基金公司达52家,其中9家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获准在华开展业务。本土公募基 金公司积极"走出去",共设立26家境外子公司;私募方面,超30家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管理人在中基协登记。 管理资产规模超2.8万亿元 华夏基金是1998年成立的国内首批公募基金公司,是"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华夏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超2.81万亿 元,是境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其中,华夏基金的被动权益 ...
两个中国狠人,拯救7万亿特斯拉
36氪· 2025-07-10 14:58
以下文章来源于闻道商业 ,作者射天狼 闻道商业 . 闻道创客故事,探寻企业价值! 两个中国人, 执掌特斯拉全球制造大权。 文 | 射天狼 来源| 闻道商业 (ID:WENDAOshangxueyuan) 封面来源 | 《埃隆·马斯克传》 特斯拉上海独资建厂 任宇翔功不可没 2018年,特斯拉驶入至暗时刻。 在美国,严重的产能危机,以及过低的良品率,将马斯克架在火上炙烤。虎视眈眈的华尔街大佬们正考虑动用资本大棒,做空特斯拉。 大洋另一侧,在全球新能源车近半销量的中国市场,特斯拉却迟迟打不开局面。面对"一个月只卖120辆车"的惨淡数据,马斯克愤怒之余,一度想解散整个 中国团队。 打不开中国市场,不是没有原因的。彼时,特斯拉在中国销售的都是进口车,49.9万起步价的Model 3让一众国人望而却步。 要想降价必须实现国内自产,而外企在华产车的前提一度是要成立合资公司。狂人马斯克,自然不愿。 暗地里,马斯克开始物色"中国通",撬开中国市场。同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友的任宇翔,早早进入了马斯克的视线。 从2012年起,马斯克便多番邀约任宇翔入职特斯拉。但最初任宇翔对马斯克抛出的橄榄枝大感讶异,用任宇翔的话说,"他对汽车产业 ...
突破新高!牛市要回来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7-10 12:01
最近这两周,大A的走势非常强势。 一路从不到3400点,猛涨到了最高3500点以上。 今天收市的时候, 大A已经站上了3509点,创下今年上证指数的新高。 本来大家都想着,今年年初AI那一波风口带动大涨之后,今年大A大概率就这样了,没有多少上 涨空间了,最多也就是3400点,低一点可能会跌回3200甚至3100点。 但万万没想到,大A现在竟然突破了之前的高点,向着新高去了。 指数涨到新高之后,对于很多人来说,那问题就随之而来: 这一波冲高行情,是不是意味着国内A股终于要迎来牛市? 我们的股市,是不是已经开始出现真正的财富机会? 如果你想知道答案,我建议你把这篇文章看到最后。 要看大A是否已经进入牛市,核心是要评估一点: 市场到底有没有牛市的基础。 从大A以及海外股市过往的历史来看,一个市场要想形成牛市,必须具备下面几点: 第一,充足的场外资金 所谓场外资金,其实很好理解,你就理解成站在股市门外等待入场的资金就行。 这里的场外资金, 既包括内资,也包括外资。 只要这些资金有入场的意愿,无论这些资金来自哪里,都能算做是场外资金。 任何一个牛市,都离不开场外资金入场。 因为充足的场外资金,意味着后续市场流动性充足, ...
日本至7月4日当周外资买进日债 -1646亿日元,前值由10526亿日元修正为10591亿日元。
news flash· 2025-07-09 23:57
日本至7月4日当周外资买进日债 -1646亿日元,前值由10526亿日元修正为10591亿日元。 ...
日本7月4日当周外资净买进日本债券 -1646亿日元,前值 10526亿日元。
news flash· 2025-07-09 23:56
日本7月4日当周外资净买进日本债券 -1646亿日元,前值 10526亿日元。 ...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Q2外围波折下外资撤离了吗——2025Q2股市外资季度动向跟踪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9 14:38
报告导读: 港股方面,外资在 4-5 月加速流出,在 6 月以来有所回流,结构上主要流入 港股科技; A 股方面, Q2 外资整体小幅流入,结构上,外资主要增配 A 股红利、新能 源、非银等板块。 港股方面,外资在 4-5 月加速流出,在 6 月以来有所回流, Q2 整体仍流出港股约 1500 亿港元,其中 长线稳定型外资为主要流出项,流出约 1200 亿港元,而短线灵活型外资流出约 300 亿港元。结构上, 外资 Q2 主要流入港股软件服务、技术硬件等科技板块,主要流出银行、零售、医药等红利与消费板块。 A 股方面,据 2025Q2 陆股通持股数据, Q2 北向资金整体流入 585 亿元,若剔除中资托管资金, Q2 外资整体小幅流入约 114 亿元,其中长线稳定型外资流入 510 亿元,短线灵活型外资流出 395 亿元。 此外,据我们周频数据估算, Q2 外资整体可能小幅净流出,结果出现分歧的原因或源于季度数据不够精 细,历史上也曾出现季度数据大幅偏离高频数据加总的情况。结构上,外资 Q2 主要增配 A 股红利、新 能源、非银等板块,减配家电、食饮、机械等板块。 风险提示: 部分资金数据为估算值,与真实情况 ...
强化在华非处方药领域布局,赫力昂全资控股中美史克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7-09 10:01
合资史上的中美史克彻底谢幕! 时代大潮下,40年合资匆匆过,如今已完成独资化! 7月8日, 赫力昂(Haleon)宣布,已于近日完成对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美史 克")剩余12%股份的收购。至此,中美史克终结了近40年的合资历史,赫力昂在完成了对原中方拥有 的45%的股权的收购后,成为中美史克真正的100%控股方。 合资经营40年后,达仁堂和天津史克终于走到了彻底分手的一天。4月16日,中药龙头津药达仁堂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329.SH,以下简称"达仁堂")发布公告称,将其持有的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史克")12%股权分别转让给赫力昂(中国)有限公司(4.6%)和瑞士公司Haleon CH SARL(7.4%),交易总金额达16.23亿元。而这场资本博弈始于2024年9月。当跨国药企的全球化 和本土战略不断调整之下,合资形态的企业性质越来越难适应企业的新发展战略。 别了,中美史克!轻轻的告别声在几代人的记忆烙印里深情回响。 为什么这一事件值得业界关注?除了新时代的商业布局因素外,还有这些知名合资企业在改革开放 时代记忆里、在中国医药市场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们带给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