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

Search documents
2025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发布“人类面临的前100大挑战”全球问题征集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12 15: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根据会前征集到的200个前沿科学问题,大会现场设置25个专题研讨,重点聚焦创新材料、宇宙实验 室、生态农业、类脑智能、气候变化与健康、中西抗癌互鉴、合成生物学等众多领域,涵盖了生命科 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医学、能源科学和交叉科学等多个学科方向。百余名特邀嘉宾针对问题发表 观点,并和所有参会人员展开互动交流和前瞻思辨,凝聚智慧,碰撞观点,达成共识,落地转化。 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彭慧胜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材料创新推动了社会不断 进步,新材料推动了中国多个战略产业的革命性发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则结合自身 研究分享了宇宙实验室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展望,诚邀各学科的专家学者一起开启黑洞研究的新篇章。随 后在聚焦创新材料和宇宙实验室进行的圆桌论坛第一场讨论中,与会院士、专家纷纷结合自身研究领域 展开学科交叉研究可能性的深入讨论。 中新网长沙7月12日电 (记者 刘双双)2025前沿科学创新大会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开幕式上主办方特别 发布"人类面临的前100大挑战"全球问题征集邀请,联合所有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从多学科视角洞察可 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呼吁科学 ...
在开放交流中形成“和声”
Ren Min Ri Bao· 2025-07-10 22:52
"我们应通过对话和倾听,来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小心翼翼地避免历 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这可能是今天要特别注意的事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朝晖在本届尼山世 界文明论坛主旨演讲中的发言,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共鸣。 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通过的《尼山和谐宣言》,是一个以人类和谐为主题的宣言。从此,尼山世界文 明论坛开启了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新探索。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巴赫表示,尼山论坛通过相互尊重的对话和交流,加深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这 与奥林匹克精神相似。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给予世界的馈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评价。他认为,尼山世 界文明论坛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和相互理解。在引领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和平发展 方面,孔子的观点在今天仍旧非常适用。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而不 同""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对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 坛,汇聚世界文明智慧,体现了一种担当和包容。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从最初不足百人到近千人参会,从单一学术论坛扩展为人文综合论坛,从参会专家 ...
2025名校之约|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创新“学科交叉+竞赛赋能+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打造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新高地
Yang Shi Wang· 2025-06-25 09:02
精彩访谈内容速递: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深耕物流信息化,打造AI+物流特色专业 近日,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党委书记陈蕾做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校系列访谈,详细介绍北京物资 学院信息学院2025年招生政策并深度解读学院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赋能智慧物流行业人才 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具体包括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项目、学科专业特色等内 容,助力广大考生读懂大学,了解专业。 二是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将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行业智能仓储、运输、配送场景相结合。 这种学科交叉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创新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一直秉承"创新、合作、开放、争先"的发展理念,适应并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 人才需求,遵循"根植产业、对接区域、分型培养"原则,突出"智慧物流"特色,坚守专业使命、拓展知 识视野、激发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智慧物流领域输送懂理论、强技术、会管理、有发展的高 素质信息技术类复合应用型人才,并培养学生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和坚强基 ...
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北京工业大学:以科研硬实力全方位助力新时代首都发展
Ren Min Wang· 2025-06-19 08:11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环保产业,以科技硬实力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多年来,北工大乔俊飞教授带领团队深耕智慧环保 领域,致力于人工智能前沿理论研究和污染治理关键技术攻关。从污水处理到固废焚烧、大气治理,乔俊飞教授团队攻克了污染物实时精准检测与污染治理 过程协同优化控制等多项技术难关,获得近百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填补了行业领域技术空白,使污染防治的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6月1日至27日,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6月19日聚焦——北京工业大学。 作为唯一一所同时进入"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北京市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校65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始终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 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优势,主动适应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 北京工业大学着力构建"一流工科、优势理科、特色文管、精品艺术"的学科建设格局,加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持续提升前沿基础研究水平,强化 有组织科研模式,积极推动场景牵引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策划重大科研项目,强化和头部企业的合作对接,全方位促进 ...
抓住调整机遇 理性选择新赛道
Guang Xi Ri Bao· 2025-06-13 02:06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这份具有指导意义的目录共新增了29种本科专业,涵盖人工智能、碳中和、数字治理 等多个重点方向,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计划,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对接产业变革的鲜明导向。同样,广西高校的新增专业也以"服务国家 战略、对接产业需求、突出区域特色"为导向,人才培养更多元化。 以广西大学为例,作为广西高等教育的排头兵,该校锚定智能科技与现代农业,今年新增人工智能、数据计算及应用、智慧农业3个本科招生专业。其 中,新增的人工智能专业计划招生40人,该专业融合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技术等学科,开设的主要课程包含公共基础课程、高 等数学、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等。专业立足广西、面向东盟,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驱动"的教育理念,对 接广西地方支柱产业,培养能够在国家和区域人工智能学科与产业技术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优秀人才。 广西师范大学今年也有大调整,2025年招生新增教育学、工业设计2个本科专业,新增历史学(区级拔尖基地班)、数学与应用数学(区级拔尖基地 班)2个专业方向。同时停招秘书学、酒店 ...
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深圳必将不负使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5:00
作 者丨张立伟 编 辑丨陆跃玲 图 源丨摄图网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再次将深圳推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意见》鼓励深圳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深度融合、拓展粤港澳合作新途径新场景新载体、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等方面继续 探索。新一轮改革试点目标更聚焦于创新,指向性更强,任务也更具体,尤其是在提升创新 效率与发展新兴产业两大方面提出更细致的制度性改革要求。 更多精彩内容见专题: 深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走在前头,深圳的企业和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制度性与 技术性问题更多,更加迫切需要解决。如何通过制度变革提升创新效率与能力,实现产学研 高效协同、深度融合是深圳的试题,也是全国需要的答案。 《意见》强调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与"出题人"的角色,企业处在技术与产业变革的前 线,清楚问题所在与方向所指。为了提高科研活力与效率,《意见》提出探索新型研发机构 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意味着深圳可以用更具市场化的薪酬和经 费管理制度,吸引国内外全球顶尖人才到深圳 ...
港澳博士参访山东 共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12 14:21
"第二届港澳博士泉城行"活动正在济南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济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 市委港澳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历下区委人才办联合主办,历下区委统战部、区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局承办,是第三届"海右人才节"精品活动之一。来自香港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大学、澳门 科技大学等高校的近30位博士,通过实地参观山东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产业,了解山东前沿 科技的发展成果。 澳门大学博士生王菁原参访时发现,济南智慧医疗、数字医疗等产业蓬勃发展,与澳门的科研优势具有 高度互补性。"澳门在数学建模、计算机算法等技术研发领域积淀深厚,若能与济南丰富的临床应用场 景深度融合,将有力推动多学科交叉创新与成果转化。" 澳门大学博士生王小珂则在参观中发现,山东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已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同时高校 和科研机构众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土壤。"希望济南能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与企业应用之间 的对接,为我们这些已取得初步科研成果的学生,提供更多务实的政策支持和合作机会,帮助大家实现 从'论文'到'产品'的转变。未来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在济南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6月12日电(李明芮)" ...
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深圳必将不负使命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2 13:09
如何通过制度变革提升创新效率与能力,实现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是深圳的试题,也是全国需要 的答案。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正式发布,再次将深圳推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意见》鼓励深圳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拓展粤港澳合作新途径新场景新载体、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等方面继续探索。新一轮改革试点 目标更聚焦于创新,指向性更强,任务也更具体,尤其是在提升创新效率与发展新兴产业两大方面提出 更细致的制度性改革要求。 深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走在前头,深圳的企业和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制度性与技术性问题 更多,更加迫切需要解决。如何通过制度变革提升创新效率与能力,实现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是 深圳的试题,也是全国需要的答案。 《意见》强调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与"出题人"的角色,企业处在技术与产业变革的前线,清楚问题 所在与方向所指。为了提高科研活力与效率,《意见》提出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深 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意味着深圳可以用更具市场化的薪酬和经费管理制度 ...
中国科学院召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研讨会
news flash· 2025-06-07 00:47
侯建国指出,要聚焦重点药物研发和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突破、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依托重 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高水平研究、关键设备装置和材料试剂佐剂自主研制、人工智能赋能及学科交叉融合 研究等重点方面,以解决前沿基础科学重大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完成国家相关科技 重大任务、在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时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为目标,充分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努力抢 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科技制高点。 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报告了院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工作进展和下一步考虑,相 关领域研讨组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围绕领域重要任务推进、研究所深化改革、重点实验室建设、项 目组织实施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据中国科学院消息,6月4日,中国科学院召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 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何宏平, 党组成员、秘书长孙晓明,副秘书长文亚出席会议。 ...
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缺口近3000万,校企“语言体系”如何打通
Di Yi Cai Jing· 2025-05-20 12:22
王树国近日表示,大学必须从单一学科为支点的传统封闭小圈子当中跳出来,直接与社会对话,这是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 路。 近日,福耀科技大学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演讲引发业界关注。 王树国表示,大学不再是从外部撬动社会的支点,大学必须从单一学科为支点的传统封闭小圈子当中跳出来,直接与社会对话,这是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 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真正的实践环境当中学历不等于能力,真正的能力是在实战状态下磨炼出来的。 当下,传统行业和新兴技术之间的融合加大了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对于有着约400万工科大学生的制造业大国,应如何加强高校和企业的人才联合培养? 高校纷设研究院 作为一种跨学科科技成果研究与转化的载体,高等研究院是我国科研人员的重要"储备地",多个高校也在加快研究院的布局。 t 成阳向新区 1989 12 Frical BTL KER B d-+ ������ and and the seen the seen the see the mail of the see and the mail of the see and the mail of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