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

Search documents
青岛联通5G-A智慧网络突破国际音乐殿堂“通信屏障”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7-09 04:40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座融合东西方艺术精髓的现代化校园里,跳动的数字信号与跃动的音乐旋律正谱 写着数字时代的艺术教育新篇章。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这所世界顶级音乐学府英国耶胡迪梅纽因 学校设立的全球唯一海外分校,近日携手青岛联通完成了一场通信网络技术攻坚战,为这所拥有3.2万 平方米专业教学空间的国际化校园编织出一张5G-A智慧网络,架设起无形的艺术信息高速路。 技术突围:破解声学建筑的通信困局 作为K12基础教育体系与专业音乐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型学府,该校自2022年招生以来,凭借全球顶尖 音乐家的师资阵容与千万级专业教学设备投入,已吸引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及地区的数百名音乐学子在 此逐梦。其建筑群采用国际前沿声学建构标准,虽成就了声学表现的极致体验,却意外构筑起现代通信 技术的"隐形屏障"。此前,三家技术团队先后铩羽而归,校园通信覆盖短板导致国际视频会议中断、在 线教学卡顿等问题频发,严重制约着这所国际化学府的教学运转。 面对这场特殊技术挑战,青岛联通组建专项攻坚团队实施"破壁行动"。技术团队历经72小时全场景深度 勘测,精准锁定症结——建筑隔音材料中的电磁屏蔽结构形成了特殊信号盲区,导致传统基站覆盖方案 ...
董庆芬女士的“大模型赋能的数字人教学辅助系统”:开启教育智能化新时代
Jiang Nan Shi Bao· 2025-07-04 03:53
经济应用价值与成本效益 从经济角度来看,"大模型赋能的数字人教学辅助系统"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降低了教育成本。通过 自动化生成教学视频和智能辅导功能,这个系统大幅减少了教师在内容制作和个性化辅导上的时间投 入。据估算,使用这个系统后,教师在教学准备和辅导上的时间减少了22%,从而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 用效率。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董庆芬女士开发的"大模型赋能的数字人教学辅助系统"凭借其前沿技术和 创新应用,正在为教育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这个系统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还在经济应用方面展现出 巨大的潜力。 系统简介与核心功能 "大模型赋能的数字人教学辅助系统"是一款集成了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的教 学工具。通过大模型驱动的数字人,系统能够模拟真实学生的行为和课堂互动场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 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互动体验。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智能虚拟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以及多模态数 据融合。这些功能不仅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和个性化,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以更好地满 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应用场景与实践效果 这个系统已经在多个教育场景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在师范大学的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创新探索
Xin Hua Ri Bao· 2025-07-03 22:50
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智能化教学质量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机械性工作,使其拥有更多时间及精力进行教学内容优化。因此,高校 应加强人机交互应用,以技术手段辅助教师完成繁重教学任务,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 量。依托智能助教构建双师课程。构建以教师为主导、智能助教辅助教学的双师课堂,针对性解决教学 时长不足的问题,其签到功能可协助教师高效统计学生出勤情况,答疑功能可根据学生问题分析知识掌 握情况精准推送学习方案。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虚 拟实验室,真实还原教学场景,学生可多次进行实验操作巩固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完善教育评价机制,考核智能化教学成效 □ 方朝华 人工智能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颠覆性改变。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浪潮,依托人工智能对教育 教学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人机协同作用的加强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扭转了学生被 动学习的局面,促进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助力。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智能化教学平台 基础设施建设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前提。高校应合理规划教育数字化转型经费投入,为人工智能软硬 件配套建设制订合理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25年“上新”4个专业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6 02:47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杭科院")再次迎来"高光时刻"。近日,2025年浙江省高校教育 教学工作会议在杭召开,杭科院作为全省唯一高职院校代表,展示学校"AI+职教"的创新范式,引发教 育界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 从数字底座的搭建到智能应用的创新,杭科院在全省高校"讲台"上的亮相,既彰显了职业教育在智 能时代的独特育人价值,更打造出"技术赋能教学、产教深度融合"的改革示范样本。 搭乘数智化东风,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首批试点单位、浙江省人工智能 教育应用试点校,近年来,杭科院着力构建"三江两岸四大校区"的智慧教育空间格局,精心打造千亩智 慧校园与万名师生参与的规模化AI教育应用场景。在智慧教育领域学校屡创佳绩,先后荣获浙江省职 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全国智慧高校数据治理卓越奖等荣誉,并以"浙江省教育魔方唯一标杆校"的身 份,成为驱动区域职教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为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支撑。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只是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一块版图。杭科院锚定"创一流、竞百强"总体 发展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涵发展提质增效,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据统计,学校各专业高考录取 ...
新时代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索
Xin Hua Ri Bao· 2025-06-25 22:13
□ 郝杰俞丽丽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此,高校应顺应时代需求,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持续为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提 供助力。 完善数字平台建设,创设数字化教学场景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应用和普及,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高校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教 学设施、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升级。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高性能基础设施是支撑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 的根基。高校需要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构建数字化底座,加大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人力、财力、物力 投入力度,构建支持远程教学的网络体系,配套符合教学需求的移动终端,创设沉浸式的教学空间。搭 建功能完善的数字化平台。高校应从人才培养视角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整合多学科教育资源,避免教 学资源的重复建设。结合高校实际完善数字教学平台数据及功能,为资源共享及高效利用提供支持,如 将传统纸质教育资源转变为数字形式,引入人工智能助教,开发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为学生提供精准 教育指导方案。 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教师应把握教学主阵地,通过课程内容优化、 ...
30 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深圳这场研讨会,共商AI教育新范式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2 10:26
2025年6月20日,第二届国际教育人工智能与学习科学研讨会在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会 议中心成功召开。本届研讨会以"智能时代教与学范式的转型与重塑"为主题,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 科学研究分会、深圳市教育学会提供指导,南科大主办,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承办,深圳市教育学会教育 信息化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南科大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南科大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联 合协办。 第二届国际教育人工智能与学习科学研讨会。 本届研讨会邀请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海外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基础教育单位及知名教育科技 企业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吸引了700余位高校教师、教育管理者、研究人员及企业代表参会。大 会通过主旨报告、特邀报告、K12教育论坛、数智科技前沿论坛及智能科技教育装备展等多种形式,聚 焦理论创新、技术融合与实践转化,打造集思想交流、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于一体的高水平国际交流平 台。 南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致辞。 南科大原党委书记、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教授郭雨蓉致辞。 主旨报告 多位专家深入阐释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学习 在主旨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学习"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 ...
广州新华携手华为、讯方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今年拟招生150人
Sou Hu Cai Jing· 2025-06-16 15:51
近日,广州新华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框架合作协议,联合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人工智能产业 学院",该学院今年开始招生,拟招150人。此次签约揭牌仪式在东莞校区举行,校企三方将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技术优势 与行业经验,共同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教育数字化转型。 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常务副校长肖化、督学刘东远等校领导,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赵祎鑫、公共事业军团教育 行业总监张文伟及华为广东政企业务部等企业代表,讯方董事、总工程师丁振强及华南片区管理团队,与人工智能与数据 科学系师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仪式由学校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蔡映辉主持。 王庭槐在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广州新华学院作为多学科应用型本科高校,此次合作是 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关键举措,将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输送高素质人才。 赵祎鑫表示,华为作为全球ICT领军企业,将依托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优势,通过构建AI创新平台、支持校级智算平台建 设、深化产教融合等举措,助力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丁振强提到,讯方自2001年起深耕ICT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领域 ...
数字化转型赋能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Xin Hua Ri Bao· 2025-06-13 00:10
新时代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中,思政课程育人体系革新已成为实现铸魂育人目标的紧要环节。新征 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意 识形态领域也随之面临新的形势要求,亟须思政教师队伍坚守育人本质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 精神坐标系,通过价值引导与情感共鸣的双向建构,培养具备深厚家国情怀、广泛文明认同和精准价值 判断的新时代青年。 (作者单位分别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 年项目"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历史意义研究"〈编号:24CKS033〉的成果) 评价体系逻辑:从"单一考核"到"全息画像"的智能融合重构。智能技术赋能"大思政课"的育人体系本质 上是生长型育人框架,既要实现全学科知识图谱与价值图谱的深度嵌合,更要寻求全周期育人链条与全 要素育人网络的动态平衡。对此需教育主体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认知图谱等技术集群驱动下,以全 要素融通替代单一维度的技术叠加,通过虚实交互、数智共生、文化浸润等智能教学场域的重构,实现 价值认知的具象传导与情感共鸣的具身触发,最终构建出全场景贯通、全要素协同、全价值共生的 ...
三兴教育科技 | 第63届长春高等教育博览会圆满落幕
Sou Hu Cai Jing· 2025-05-28 10:16
2025年5月23-25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大会以"融合·创新· 引领"为主题,汇聚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800余家科技企业,聚焦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前沿。三兴教 育科技携数字教材、真人数字人数字化课程、数字化思政课程、虚拟教研室、跨区远程实习平台等数字 化产品矩阵亮相,展现"AI+数字人+XR"技术赋能教学实训的创新成果。 演示、虚实融生实训系统场景化体验 作为国内率先将AI、数字人、XR等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实训的标杆企业,三兴教育科技以"人工智能+数 字人+虚实融生—教学实训场景全新解决方案"为参展核心,携落地第二期"双高建设"任务的数字化解决 方案等系列成果重磅亮相。此次展出的产品矩阵覆盖"课程建设-教研协同-实践实训"全链条,既展现企 业在教育科技领域的技术积淀,更为高校"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与数 字化转型提供实践路径。 参观访客交流探 讨 3天展会期间,三兴教育科技以真人数字人课程演示、虚实融生实训系统场景化体验,吸引了来自全国 各地院校领导、一线教师、企业代表纷纷驻足、参观交流,展位前咨询洽谈络绎不绝。三兴教育科技团 队以专业素养 ...
教改深水区:AI素养如何润物无声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7 09:00
加强教育数字化转型各主体协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人工智能催生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但在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 赋能教育还没有越过关键的一道坎:常态化应用。 有的中小学校采购了智能白板、学生平板电脑和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等高科技设备,但却沦为"摆设"或使 用低效;有的中小学校开发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课件精彩优质,采用项目制、小组讨论等互动教学手 段,却只是在迎接考察时"表演",难以融入日常课程……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尚未常态化应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供给侧来说,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种类繁多、厂 商聚集,但标准不统一、操作性较差;从需求侧来说,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不足,难以将人工智能工具融 入日常教学;从评价机制来说,人工智能科目未进中高考,学生对素养课程学习动力不足。 教育部等九部门4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指出,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 要素全过程。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常态化应用。 攻坚常态化应用,已摆上了教育界的研究日程。近日开幕的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以"应用导向 与要素协同"为主题,深刻说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已经走到常态化应用关口,并给出了攻坚的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