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

Search documents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Ren Min Ri Bao· 2025-07-07 21:55
"一纸数据,激活两道名方。"实验室内,药香四溢,扬子江药业集团中药研究院院长侯金才手捧试验结 果,感慨万千。 益气通窍丸是结合现代经验方"过敏煎"的有效成分,采用现代制药技术精心研制而成。 今年5月,历时20年研发的国家1.1类中药创新药益气通窍丸通过Ⅲ期临床试验于全国上市,将用于过敏 性鼻炎临床治疗,同时开展采集1万例样本数据的真实世界研究。 中药创新药,指处方未在国家药品标准、药品注册标准及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 录》中收载,具有临床价值,且未在境外上市的中药新处方制剂,多指由多味饮片、提取物等在中医药 理论指导下组方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如何发挥好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把中医好方变为创新好药? 激活名方,创新药精准有效 位于江苏泰州的扬子江龙凤堂中药产业园区,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高达80%以上。益气通窍丸的主要药 味黄芪在提取液车间经过4道主要工序,源源不断地从药材变身"浓缩提取液"。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经典名方中的黄芪、防风等几味药材可协同作用于疾病的多个环节,对免疫功能 的双向调节作用显著;现代社会过敏原增多,经典名方融入今方'过敏煎',则更精准作用于过敏环节, 提升抗过敏效果。"侯金才 ...
2025广州市医师协会危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年会暨华南急危重症论坛等系列会议成功召开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7-07 05:29
2025年7月4日-5日,由广州市医师协会主办,广州市医师协会危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承办,广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协办的2025年广州市医师协会危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年会暨第 三届华南急危重症论坛、前海急危重症高峰论坛及第二届广东省急诊医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广州增城盛 大召开。 本次大会紧扣"健康中国"战略主线,以"开放融合、共进致远"为主题,聚焦急危重症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和临床经验,汇聚了危重症、急诊、麻醉、护理、妇产儿等多个领域的权威力量,通过多维度议程搭建 起跨领域交流平台,为急危重症医学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来自省内外的顶级专家学者、知名医院业 务骨干、相关领域医务人员共计1300余人出席大会。 PART 01 开幕式:名家共话新发展 开幕式由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寇秋野教授主持。随后多位国内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权 威专家发表了精彩致辞,他们立足学科前沿,分享真知灼见,既为本次学术盛会奠定了高规格的学术基 调,更为急危重症医学的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广州市医师协会危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梁子敬教授指出,此次高水平的学术对话将有力促进急危 重症医学知识更新与专业协作,提 ...
免疫治疗已发展到2.0时代
Ren Min Ri Bao· 2025-06-30 23:19
本报北京电(张子震、刘胜德)第15届北京大学消化肿瘤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 (CGOG)年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以"创新、精准、聚力"为主题,立足消化系统肿瘤的精准诊 疗与转化研究,聚焦最新研究进展和方向,积极推进创新诊疗模式和新药研发。 会上,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理事长贺福初院士介绍了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π-HuB计划),旨在通过 蛋白质组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揭示生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基础。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挖掘人体蛋白质中与 生命相关的信息,设定了四大目标:一是绘制人体蛋白质组的层次结构图谱;二是构建蛋白质组状态空 间图谱,追踪蛋白质谱系;三是建立元人体数字模型,进行数字化人体结构表征;四是在蛋白质组状态 空间中进行导航,预测疾病状态、预判疾病风险,并预警亚健康和重大疾病的发生。蛋白质组学驱动的 肿瘤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为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显著的突破与益处。 针对上消化道肿瘤危害国人健康且治疗手段匮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提出"B to B"双向转化研 究模式,针对HER2、EGFR和CLDN18.2等靶点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据其介绍,细胞治疗已经在实体瘤 领域大显身手,免疫治疗 ...
聚焦癌症早筛与AI医疗创新 AI精准医学峰会圆满落幕
Huan Qiu Wang· 2025-06-30 02:06
来源:环球网 2025年6月27日,"寰宇同创 澎湃苏城"2025美华药携生物医药科技大会"AI精准医学论坛"在苏成功举 行。本次峰会以"AI在临床领域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由跨境孵化创新机构C2C Startups中国合伙人兼 世华医学战略总监杨范蠡女士主持,汇聚全球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领域的300余位顶尖专家,共同探 讨AI在癌症早筛、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出海全球化等方面的应用突破和产业化实践,共探技术创新路 径。 邢传华博士团队重磅推出 CancerX 系列技术与产品,其核心在于通过 AI 驱动的多组学整合技术 —— 融合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多模态生物数据,实现癌症发生早期及术后康复阶段的微小残留病灶 的精准识别,甚至可在肿瘤实体形成前捕捉癌变信号,为临床干预争取黄金时间。该技术体系有望颠覆 传统癌症诊疗模式,助力实现 "癌症慢性病化" 管理目标,让致命疾病逐步转化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症。 她强调,AI与生物医学的深度融合展示出无限潜力,不仅能提升癌症诊疗的精准度,也标志着"精准医 学的下半场"——AI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 世华医学创始人、CBA 前会长邢传华博士在开幕演讲中援引公开数据指出,我国近 ...
DeepMind推出AlphaGenome:解码生命AI将成关键工具
3 6 Ke· 2025-06-27 10:49
6月26日消息,Alphabet旗下人工智能研究机构DeepMind正在将基因组学带入一个新纪元。通过推出全 新AI模型AlphaGenome,DeepMind试图解答困扰生物学家数十年的问题:人类DNA的哪一部分在疾病 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五年前,谷歌推出了AlphaFold,一款用于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的AI模型。该技术因其在生物学上的变 革性贡献,去年荣获诺贝尔奖,并催生了以药物研发为目标的衍生公司Isomorphic Labs,同时带动了 AI制药创业热潮。而如今的 AlphaGenome,则试图回答另一个更基础但同样重要的问题:当DNA中的 一个字母发生改变,会对基因表达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与健康或疾病有关? 与以往专注短序列或单一任务的传统模型不同,AlphaGenome可处理长达100万个碱基对的DNA片段, 并实时预测涉及基因调控的多种生物学属性—包括基因起始位置、剪接方式、RNA表达量,乃至蛋白 质结合的可能性。 迈向个性化医疗 尽管当前版本仅用于非商业科研,且尚未用于个人基因诊断,但其潜在意义不言而喻。AlphaGenome的 预测能力将推动科学家更快识别关键变 ...
全产业链生态激发生物医药创新活力 ——探访北京昌平“生命谷”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25 03:27
6月24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 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会前探营活动在北京市昌平区举 行。来自行业内外的多家媒体兵分三路,前往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昌平未来科学城东区、昌平园中心区 等地参观采风,深入探访昌平区在创新药、合成生物、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与产业生态。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昌平区创新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总面积约7.2平方公里,是北京国际科技创 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的重要支撑,聚集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一批高 水平研发机构及800余家创新型医药企业,在新药研制、医疗器械、精准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具有明显 优势。 据冯立峰介绍,作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首发项目,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由昌发展集团与 康桥资本联合打造,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涵盖研发试验、中试生产等多功能空间。 "园区主要聚焦精准诊断、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精准医学方向,重点布局细胞治疗、基因治疗、 合成生物学、AI医疗等前沿技术赛道,致力于搭建从科研孵化到产品加速形成,再到规模量产、上市 的产业升级生态体系,形成生态超级链接,从而推动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促进精准医学相关产业 完成跨越式发展。"冯立 ...
智能mRNA药物能自主调整疗效 开启精准医学新窗口
Ke Ji Ri Bao· 2025-06-23 23:42
来自日本大阪大学与东京科学研究所的团队,开发出一种会"倾听身体声音"——具有感知和调节能力的 新型智能mRNA药物,可根据人体内实时生物信号,自主调整治疗效果。这项突破性成果为实现更精 准、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打开了新的大门。 传统药物通常采用固定剂量,无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如何,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可能导致副作用或疗 效不足。而这种新型自我调节型药物,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根据身体需求实时调整药物输 出,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 该技术尤其适用于病情动态变化的慢性病,还可用于优化mRNA疫苗,使其能够按需调节免疫反应,从 而提升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种药物所有组件均由mRNA构成,通过响应特定的"体液因子"(如激素或与炎症相关的分子)来发挥 作用。这些因子是体内疾病状态的重要信号。当这些信号分子存在时,mRNA能够动态调节其所编码的 治疗性蛋白质产量,从而让药物具备适应身体变化的能力,这就像智能恒温器根据室温自动调节加热一 样。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团队设计了一个由三种合成mRNA组成的系统:一种mRNA用于生成受体蛋白,以 检测疾病相关的生物信号;另一种mRNA负责制造调控蛋白,用以控制蛋白质的翻译过程;第 ...
新系统可同时在DNA多位点进行修改 基因编辑范围和精度由此扩大
Ke Ji Ri Bao· 2025-06-22 23:32
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一项基因组学重大突破:美国耶鲁大学团队成功将在同一细胞中编辑多 个DNA位点的能力提升了2倍,并有效减少了对附近基因位点的非预期突变。新成果使基因编辑的范围 和精度同时得以扩大。如果将DNA比作一部包含30亿字符的庞大手稿,那么这项新技术意味着从此可 以同时在不同章节中进行多处修改,而不仅仅局限于同一页上的个别单词。 尽管现有基因组编辑技术已能实现对人类基因组中约30亿个碱基对中的单个碱基进行修改或删除,但在 同时编辑多个位点方面能力有限,有时还会错误地影响邻近的DNA序列。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采用了CRISPR相关蛋白Cas12(一种与Cas9类似、具备精准切割DNA能力 的"分子剪刀"),并结合引导RNA(gRNA)系统进行定向编辑。之所以选择Cas12,是因为它天然具 有处理多个gRNA的能力。为了提升编辑精度,研究团队对gRNA进行了优化,包括缩短其长度或调整 RNA碱基组成。 该突破不仅有助于深入解析癌症等复杂遗传病的成因,还将助力合成基因组的设计与新型治疗药物的开 发。研究团队表示,这一成果"克服当前哺乳动物基因组编辑的关键障碍,对于研究单核苷酸变异相关 疾病以及 ...
商业健康保险与医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空间与方向探讨 | 团体补充医疗险课题分报告(三)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7 00:54
商业健康保险与医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团体补充医疗保险改革新视角 课题分报告(三) 商业健康保险与医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空间与方向探讨 医疗服务机构是医疗保险实现风险补偿和风险控制的载体,药械生产及流通企业是实现医疗 服务的上游组成部分,由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服务供给侧与保险保障主体构成的医疗费用支 付侧发挥着互相博弈、却又相互促进的作用。本节力图通过回顾医疗服务体系及药械产业发 展的历史阶段,及其与保险保障支付方之间的博弈过程和相互作用,进而发现商业健康险与 医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空间与方向。 一、医疗服务供给侧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协同发展 (一)改革开放—2009年:公立医院逐利机制的形成与医疗支付方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远远低于成本,政府财政承担了医疗服务低于成本收 费所导致亏损的补贴责任。随着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居民群众医疗需求迅猛发展,先进医疗 设备、新药的引进导致医疗成本大大增加,政府也背上了日益沉重的补贴负担,对卫生机构 的补偿也越来越力不从心,进而导致了医院资源严重匮乏,床位少、设备差,医疗技术人才 队伍断档,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低,医疗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人民群众"看病难、手术 ...
AI破解复杂疾病的基因“密码本”
Ke Ji Ri Bao· 2025-06-14 01:42
这种方法具有多重优势。它绕过了基因序列带来的隐私问题,而且,基因表达天然包含了环境因素 的影响,模型能间接反映外部因素的作用。 为了验证TWAVE的实际应用效果,团队在几种复杂疾病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 成功识别已知致病基因,还能发现一些被现有方法忽略的新基因。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同一种疾病可 能在不同人群中由不同的基因组合引起。这一发现为未来实现根据患者个体的遗传驱动机制进行个性化 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编辑圈点】 科技日报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西北大学团队开发出一种计算工具,能够从有限的基 因表达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识别出多种复杂疾病背后的多基因组合。这项技术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 (AI),为未来的精准医学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强有力工具。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的《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刊》上。 许多疾病是由多种基因共同作用决定的,而不是仅仅一个"坏"基因造成。这种复杂的基因网络使得 科学家难以准确识别哪些基因组合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团队开发了名为TWAVE的 新模型。 该模型利用生成式AI技术,模拟健康和患病状态下的基因表达情况,从而将基因活动的变化与表 型变化相对应。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