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

Search documents
国家喊你减肥啦!还不行动起来响应国家号召?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9 04:06
腰围超标、体重增加,甚至部分人已被慢性疾病困扰……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提出,将持续推进"体 重管理年"专项行动,并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消息一出,体重门诊迅速成为网络和现实中的热门话题。 当前,许多地区的医院已纷纷设立体重管理门诊或多学科减重联合门诊。那么,体重门诊到底能帮助大家解决哪些健康难题?会涉及哪些专业 领域?又有哪些人群适合前来咨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多地进行了深入走访。 ▍为什么国家喊你减肥了?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提出,将开展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全面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为何如此重视体重健康,甚至亲自发起减肥号召?根本原因在于,随着肥胖率持续攀升,国民健康面临巨大挑战。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体 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明确指出,若超重和肥胖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 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率预计将高达70.5%, 儿童超重和肥胖率也将达到31.8%。这意味着,每三位成年人中就有两人超重,每三名儿童中就有一人肥胖。 肥胖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外貌焦虑那么简单。它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 ...
肥胖正在喂养癌细胞?别不信!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5-18 22:32
肥胖与癌细胞的密谋 肥胖与肿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涉及多种生物学机制和临床表现。肥胖不仅是体重的增加,更是脂肪 组织的异常增生。脂肪组织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如瘦素、脂联素、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在正常情况下脂肪组织对维持机体代谢平衡和免疫功能发挥着重要作 用。但在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分泌的物质和功能发生异常,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慢性炎症、胰岛 素抵抗等一系列代谢异常,为癌细胞的生长提供了温床。 每年的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 关,尤其是肿瘤。那么,肥胖与肿瘤是如何成为"秘密盟友"的?我们又该如何通过体重管理来预防肿瘤 的发生? 今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妇科肿瘤和营养专家就来深度解读肥胖与肿瘤的关系,呼吁大家重视体 重管理,预防为先。 不只是"胖"那么简单 肥胖,简而言之,就是体内脂肪过度堆积,导致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但肥胖这个看似无害的"富 态",不仅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还悄然提升癌症的发生概率。国际癌症研究 机构(IARC)明确指出,肥胖与13种癌症风险正相关,包括乳腺癌 ...
儿童、老人、孕妈妈……特殊人群这样做好体重管理
Xin Hua Wang· 2025-05-18 08:57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题:儿童、老人、孕妈妈……特殊人群这样做好体重管理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当前我国居民超重肥胖 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建议,定期监测超重肥胖儿童的身高、体重 和生长曲线,在不影响正常发育的前提下,控制体重增长速度。学龄前儿童通常不推荐药物和手术治 疗。 老年群体:腰围指标很重要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代谢能力、咀嚼能力和感觉器官等逐步退化,可能导致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 专家提示,对于老年人群特殊的生理和营养状态,应结合健康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制定 相应营养和运动方案。 5月17日至23日是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以营养和运动为基础的生 活方式干预是体重管理的核心措施,儿童、老年人、孕期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该如何科学控制体重? 营养专家给出建议。 肥胖儿童:减重把握"吃、动、睡" 当前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约为19%,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天津市儿童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林莹说,肥胖会 ...
体重轻一点 烦恼少一点 保持“吃动平衡”好处有这些
Yang Shi Xin Wen· 2025-05-18 01:30
Group 1 - The theme of the 11th National Nutrition Week is "Balanced Eating and Exercise for Healthy Weight: A National Action" [1] - 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predicts that by 2030, the adul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rate in China will reach 70.5%, and the rate for children will reach 31.8% [1] - Obesity is recognized as a chronic, recurrent metabolic disease that disrupts metabolic balance and damages multiple systems, including cardiovascular and endocrine systems [2][4] Group 2 - Obesity is a major driver of chronic diseases in China, with 34.8% of adults classified as overweight and 14.1% as obese [4] - Among obese individuals, 22.8% have three or more metabolic-related diseas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3.0% in normal-weight individuals [4] - Obesity is linked to various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hypertension, diabetes, and fatty liver, which can reduce quality of life and lifespan [6] Group 3 - Overweight and obese individuals utilize medical services more frequently than those of normal weight, particularly in outpatient and examination settings [7] - The "time cost" of obesity affects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with obese children showing lower self-esteem and reduced physical abilities, impacting their social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9] - A weight loss of 5% to 10%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diseases like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10] Group 4 - Improvements in health often do not require expensive medications or extreme surgeries bu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regular diet, moderate exercise, and early intervention [12]
体重门诊上线!究竟都能做什么?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7 07:17
腰围超标、体重增加,甚至部分人已被慢性疾病困扰……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提出,将持续推进"体 重管理年"专项行动,并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消息一出,体重门诊迅速成为网络和现实中的热门话题。 当前,许多地区的医院已纷纷设立体重管理门诊或多学科减重联合门诊。那么,体重门诊到底能帮助大家解决哪些健康难题?会涉及哪些专业 领域?又有哪些人群适合前来咨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多地进行了深入走访。 ▍减肥门诊能够帮你解决哪些问题?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王女士,最近带着16岁的儿子乐乐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营养减重门诊。乐乐的BMI(体重指数)高达40.3,属于重度 肥胖。 "孩子平时喜欢吃炸鸡腿等油腻食物,蔬菜和水果吃得很少。"该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柳鹏在详细了解后发现,乐乐的饮食结构存在明显问题。经 过检查,乐乐的内脏脂肪超标,血尿酸水平也偏高。如果不及时调整,很容易诱发脂肪肝、转氨酶升高、痛风以及其他代谢疾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医师刘长勤也表示,减重过程中体重容易反弹,因此需要定期随访,由多学科医生与患者共同讨论并动态调 整减重方案。 早在2019年,厦门 ...
防治结合,济南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防控体系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16 04:46
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融合推进。目前济南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率已达92%。在示范区加强健康科普和宣传倡导,提升 全民健康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提升健康体重管理效能;覆盖全人群生命周期,实施重点人群健康体重达标行动。 四大慢病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空气污染和吸烟引起,但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风险增加均与超重肥胖显著相关。2025世界肥 胖报告显示,2021年慢性病造成全球可避免健康损失1.61亿成人年,其中27%可归因于超重肥胖。 加强监测评估与长效管理。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重点人群监测等,夯实数据基础,对流行态势、干预措施效果等进行评估, 为健康体重管理和慢病防控提供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撑与循证依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贝艺 遏制超重和肥胖流行,是降低重大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方式,济南市坚持"防治结合、关口前移"策略,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慢 性病防控体系,推动超重肥胖与慢性病同防同控。具体措施如下: 5月16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济南"健康体重管理年"的有关情况。 与健康济南行动融合推进。目前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已纳入健康中国行动,济南将健康体重管理与"健 ...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中国肥胖防控大会——职业健康管理与促进分论坛举办
Ren Min Wang· 2025-05-16 03:12
为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活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建设目标顺利实现,中华预防医学会于2025年 5月10日至11日在广东佛山举办了第二届中国肥胖控制大会。会议主题为"共建健康体重,共享健康中 国"。 职业人群是人类社会最富有生命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宝贵资源。本次大会上,同济大学附属杨浦 医院职业病科匡兴亚主任主持了"职业人群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倡议"发布仪式,提出以体重管理为切 口,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优先手段,以重大疾病防控为目标,共同关注职业人群健康。 职业健康管理与促进分论坛上半场由来自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的匡兴亚主任和上海市化学工业园 区医疗中心的贾晓东主任共同主持,下半场由广东省职防院的陈嘉斌主任医师和杨敏所长主持,来自职 业病防治机构、综合医院、健康企业的多名专家做了精彩的演讲。 李旭东主任医师通过黑龙江和广东南北两省的数据对比介绍了"职业人群超重肥胖流行病学研究及 主动健康关键技术应用探索";彭晓莉主任医师代表化工区,以"推进健康园区、健康企业创建,助力园 区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上海化学工业"健康园区"建设成果及创建经验;姚峰副主任医师以"消防员 肌肉骨骼疾病康复诊疗探索"为题分享了同济大学 ...
平安健康牵手诺和诺德,共拓百亿减重市场新蓝海
Ge Long Hui· 2025-05-15 09:19
在全球健康领域,肥胖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期,WHO更是将减肥这个议题提上 一个新高度,计划首次将减肥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以治疗成人肥胖症"。政策若落地,将标志着全球公 共卫生体系正式将肥胖症纳入慢性病管理体系,治疗模式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转向"药物+综合管 理"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平安健康与诺和诺德中国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两大巨头携手,将各自在肥胖症管理及公众 健康教育领域的优势深度融合,共同构建覆盖"认知提升—诊疗干预—长期管理"的全周期服务闭环,全 力推动科学减重理念的普及与实践。 全球健康战略下,百亿需求亟待满足 近年来,全球肥胖症形势愈发严峻,肥胖率持续攀升,由此引发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日益 凸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此背景下,世界卫生组织(WHO)积极发挥引领作用,计划首次将GLP - 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 替尔泊肽)等减肥药物首次纳入《基本药物目录》(EML),相关方案正在制定预计最早8 月份出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人群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中国成年肥胖人口 (BMI≥25)已超2.4亿,且预计到2030年将达3.5亿。 ...
营养、运动、睡眠如何协同才能高效管理体重?听专家科普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4 22:24
中新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春末夏初,瘦身减重正当时。在体重管理中,营养、运动、睡眠如何 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三驾马车"的协同效应? 她建议,18岁至65岁的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至9小时,65岁以上人群每天睡7小时至8小时。白天补觉就可 以抵消透支的睡眠吗?乔颖说,睡眠没有叠加作用。"最佳睡眠时间,错过了便再也回不去。"她说,与 生物钟背道而驰的狂欢,需用余生的健康"分期偿还"。 这位专家表示,近年流行的"轻断食"提供一种新思路,肥胖症诊疗指南中也有推荐,常用的"5+2"模 式,每周5天正常饮食(不暴饮暴食),非连续的2天热量控制在500千卡至600千卡(女性500千卡、男性600 千卡)。据介绍,断食日的热量限制可激活细胞自噬(清理老化细胞),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脂肪分 解。研究发现,"轻断食"可有效减少体脂,调节血糖、血脂。但是,孕妇、哺乳期女性、未成年人、老 年人以及有低血糖、胃肠疾病史的人群避免尝试"轻断食"。 对网络平台常见的"减肥菌",吴江解释,其中包含了具有减肥作用的益生菌和其他流行的减肥保健品。 她介绍,从机制来看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可溶性膳食纤维(如低聚果糖、菊粉)等有助增加饱 ...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中国肥胖防控大会在佛山召开
Ren Min Wang· 2025-05-14 07:39
《职业人群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倡议》发布仪式。(受访者供图) 《2025体重管理洞察》白皮书发布。(受访者供图) 会议设置了主会场和4个分会场,聚焦肥胖预防与控制领域的科学和实践问题,涵盖肥胖与代谢性 疾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与肥胖防控、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和职业健康管理与促进等内容。会议邀请国 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副处长孙树学、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非传染性疾病技 术官员孙佳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毕宇芳、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处副 处长郭未艾分别围绕健康体重管理行动解读、全球肥胖防控进展及措施与展望、糖尿病临床研究的实践 与体会,以及广东省"体重管理年"实践等做主旨报告。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赖建强、中国医科大学闻德亮、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王丽敏、北京医院郭立 新、北京体育大学邱俊强、北京大学黄涛分别从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建设、基础代谢率视角下儿童青少 年肥胖防控、职业人群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现状及展望、肥胖和糖脂代谢异常的饮食干预策略、运动与体 重管理、从多组学视角解读运动干预减重等领域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会议期间发布了《职业人群健 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倡议》和《2025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