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仕度肽

Search documents
财经观察:中国创新药“出海”有哪些看点?
Huan Qiu Shi Bao· 2025-07-10 22:53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杨沙沙】编者的话: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外媒报道,中国生物科技正迎 来"DeepSeek时刻"。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企巨额"出海"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交易 频现,其中沈阳三生制药5月宣布向辉瑞授予公司自主研发的突破性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 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其12.5亿美元首付款创下最高纪录。以前,中 国药企被认为"内卷"严重且缺乏创新性,但从去年年底至今,中国创新药企业出海BD形成了一个高 潮。从引进海外知识产权,到现在反向输出,中国创新药企引起全世界关注。中国从何时开始在制药领 域发力?目前处于哪个梯队?未来中国药企还有哪些增长点? " 有点像国产手机或是电动汽车 " 《华尔街日报》援引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机构DealForma的数据说,2020年中国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医药 交易中占比不足5%,而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近30%。 "这个比例非常可观。"位于硅谷的全球医药创新资本(H7 BioCapital)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李梦遥告诉 记者,包括信达、百济神州等中国药企,在海外布局成绩 ...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2.2%,科技企业IPO回暖或提振板块估值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8 06:45
消息面上,2025年7月6日,云深处科技宣布完成近5亿元融资,该公司作为"浙大系"企业已实现600多个 行业项目落地,创始人朱秋国为浙江大学副教授。同日,信达生物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玛仕度肽 开出首方,定价介于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之间,适用于伴有脂肪肝的肥胖患者。此外,四部门联合提 出目标,力争2027年底国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同时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进一步推动科技 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科创创业ETF跟踪的是科创创业50指数,单日涨跌幅可达20%。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科 创板和创业板市场中选取市值规模大、流动性优异的50只股票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技创新型企业的 整体表现。该指数覆盖信息技术、医药卫生、新能源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中体现了中国资本 市场中创新成长类上市公司的综合走势。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 ...
国产减重新药定价对标司美格鲁肽:赛道太“卷”,患者如何选?
Di Yi Cai Jing· 2025-07-08 04:28
从定价来看,双靶点的玛仕度肽的定价直接对标诺和诺德的明星减重药司美格鲁肽(商品名:诺和盈),但仍低于同为双靶点机制的礼来 减重药替尔泊肽(商品名:穆峰达)。 "现在患者已经有三个GLP-1减重药可以选择了,以后的选择还会越来越多,这个领域的趋势必然是越来越卷。"李小英对第一财经记者表 示。 从定价来看,双靶点的玛仕度肽的定价直接对标诺和诺德的明星减重药司美格鲁肽,但仍低于同为双靶点机制的礼来减重药替尔泊肽。 日前,备受关注的国产GLP-1减重药玛仕度肽(商品名:信尔美)在上海开出全市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首张处方,为患者提供了进口减 重药之外的新选择。 第一财经记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采访时了解到,该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小英教授为一位超重合并轻度脂肪肝的27岁男性患者 开具了玛仕度肽,患者目前仍需要凭处方在药房购买该药物。 针对患者如何在目前已有的三种减重药当中做选择,李小英解释道,主要看患者的合并症。"比如合并脂肪肝的,现在研究发现玛仕度肽对 脂肪肝治疗有一定效果,我们发现临床上肥胖患者约60%都有脂肪肝。"他说道。 纪立农此前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能寄希望于用减重药解决所有的肥胖问题。"我们要强调, ...
玛仕度肽,巨头夹缝中求生存
3 6 Ke· 2025-07-08 02:17
Core Viewpoint - The approval of "Marsutide" by Innovent Biologics and Eli Lilly for weight management marks a significant entry into the competitive GLP-1 market, dominated by Novo Nordisk and Eli Lilly, but faces substantial commercialization challenges ahead [1][2]. Group 1: Product Approval and Market Position - "Marsutide" is the first GCG/GLP-1 dual receptor agonist approved for weight management, targeting adults with a BMI of 28 kg/m² or higher, or 24 kg/m² with weight-related comorbidities [1]. - The global GLP-1 market is currently led by Novo Nordisk's semaglutide with projected sales of approximately $29.296 billion in 2024 and Eli Lilly's tirzepatide with revenues of $16.46 billion, creating a formidable market barrier for new entrants [2]. Group 2: Clinical Efficacy - Clinical trial data from the GLORY-1 Phase III study shows that the 4 mg and 6 mg doses of "Marsutide" resulted in average weight reductions of 11.00% and 14.01%,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ing the placebo group [3]. - "Marsutide" is undergoing head-to-head clinical trials against tirzepatide to validate its efficacy further, with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the leading weight management drug if successful [3]. Group 3: Commercialization Challenges - The strategy of launching "Marsutide" directly for weight management, rather than a gradual approach starting with diabetes treatment, presents significant commercialization hurdles due to limited access in public hospitals [4][5]. - The reliance on specialized obesity clinics for prescriptions poses a natural bottleneck for "Marsutide" in the Chinese healthcare system, limiting its market penetration [4]. Group 4: Marketing Strategy - Innovent Biologics is focusing on differentiated marketing strategies, leveraging existing brand influence in public hospitals and rapidly establishing weight management clinics [6]. - The pricing strategy for "Marsutide" is set above semaglutide but below tirzepatide, aiming to compete on efficacy and cost-effectiveness [6]. Group 5: Future Industry Trends - The GLP-1 market is shifting from a focus on "weight loss efficiency" to "weight loss quality,"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ors developing products that not only promote weight loss but also enhance muscle gain [7][8]. - Innovent is pursuing additional clinical studies for "Marsutide" targeting adolescent obesity and other metabolic conditions, but these efforts are long-term and carry significant uncertainty [8]. Group 6: Financial Preparations - Innovent has raised $550 million through a new share placement to fund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trials and support the initial commercialization of "Marsutide" [9]. - The company is preparing for a competitive landscape as patents for leading GLP-1 drugs expire, potentially leading to an influx of generic competitors by 2027 [9].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708
ZHONGTAI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2025-07-08 02:07
2025 年 7 月 8 日 星期二 每日大市点评 7 月 7 日,港股延续震荡格局,恒生指数微跌 0.1%,收报 23,887 点;恒生科技指数逆势上涨 0.3%,收报 5,229 点,市场 尾盘上演探底回升行情。值得关注的是,南下资金尾盘快速加仓扫货,净流入 120 亿港元,创近两月单日峰值。盘面上板 块分化明显,政策敏感型领域表现强势,内房股受住建部表态"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提振明显。茶饮 股集体爆发,茶百道(2555 HK)单日飙升 11%,奈雪的茶(2150 HK)也涨近 4%,印证高温消费与外卖补贴政策对即饮赛 道的催化效应。博彩板块延续上涨行情,金沙(1928 HK)、美高梅中国(2282 HK)分别上涨 3.9%、2.4%。6 月澳门博彩 收入同比上升 19.0%至 210.6 亿澳门元,远超预期及季节性表现,演唱会及部分新酒店的贡献显著。反观压力端,昨日互 联网巨头表现分化,美团(3690 HK)下跌 1.5%,市场对外卖补贴战侵蚀盈利的担忧加剧,而快手(2015 HK)、腾讯 (700 HK)涨超 1%。乳制品、黄金及生物医药板块则集体回调,部分资金或在政策窗口期前获利了结。 ...
GLP-1类新药上市一周即“上网”,京东健康缘何领跑减重市场?
Di Yi Cai Jing· 2025-07-07 15:29
进入2025年之后,随着"国家喊你减肥"这一话题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超重和肥胖是诱发心脑 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肥胖本身也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需要长期干预 的慢性病。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结果显示,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4.3%,肥 胖率为16.4%。国家卫健委曾援引研究对公众提出警示: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 胖率将达到70.5%。 药物治疗是肥胖症人群的主要医学干预方式之一,已被写入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指南。在治理药物中,以 GLP-1类创新药物为主导新药研发竞争日益白热化,成为国内外各大药企押注的未来赛道,也为肥胖和 超重患者带来更多可能性。 需求的觉醒、供给的增多,让药企更重新审视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线上平台的价值。如何利用线上渠 道,快速连接药品与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健康支持服务,成为药企筛选合作伙伴的重要条件。 在围绕减重药物的"线上渠道大战"中,京东健康做对了什么,能够迅速出圈,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 药企和线上平台的"双向奔赴" 7月3日,京东健康官宣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减重创新药物信尔美®(通用名:玛仕度肽注射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医保、商保双目录调整方案出炉-20250707
Great Wall Glory Securities· 2025-07-07 07:37
行业周报 行业评级: | 报告期:2025.6.23-2025.7.6 | | | --- | --- | | 投资评级 | 看好 | | 评级变动 | 维持评级 |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 5.30%,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 位居第 14,跑赢沪深 300 指数(3.52%)。从子行业来看,其他生物 制品、医疗研发外包涨幅居前,涨幅分别为 11.20%、9.37%;医疗设 备、血液制品涨幅居后,涨幅均为 0.98%。 行业走势: 估值方面,截至 2025 年 7 月 4 日,医药生物行业 PE(TTM 整体法, 剔除负值)为 28.52x(上期末为 27.28x),估值上行,低于均值。医 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 PE(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 为疫苗(54.13x)、医院(36.88x)、其他生物制品(34.72x),中 位数为 29.22x,医药流通(15.20x)估值最低。 XXXX@gwgsc.com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 34 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 4.92 亿元。其中,7 家增持 5.09 亿元,27 家减持 10.01 亿元。 2025 年 7 月 7 日 证 ...
银河证券每日晨报-20250707
Yin He Zheng Quan· 2025-07-07 05:05
2025 年 7 月 7 日 银河观点集萃 责任编辑 每日晨报 周颖 ☎:010-80927635 网:zhouying_yj@chinastock.com.cn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1090001 要闻 OPEC+同意将 8 月份的石油产量提高约 55 万 桶/日 www.chinastock.com.cn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责声明 ● 宏观:官方劳动数据与 ADP 就业为何背离?——美国 6 月劳动数据。偏强数 据下,美股、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回升,7月降息预期消散:CME 数据显示联邦 基金利率期货交易者预期 2025年在 9 月、10月出现 2 次降息, 累计 50BP, 7 月有 94.8%的概率不降息。资产方面,标普 500、纳斯达克和道琼斯指数均 明显上涨;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 6.3BP 至 4.342%,2 年期升 9.92BP 至 3.880%;美元指数上行至 97.1185;伦敦黄金下跌至 3326.085美元/盎司。 资产方面,我们认为美股短期依靠估值修复反弹后虽然创下新高,但三季度如 果硬数据进一步恶化,持续上行的趋势形成可能要等 ...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7.07)-20250707
BOHAI SECURITIES· 2025-07-07 01:05
晨会纪要(2025/07/07) 编辑人 崔健 022-28451618 SAC NO:S1150511010016 cuijian@bhzq.com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7.07) 宏观及策略研究 关注美国与他国关税谈判进展——宏观经济周报 固定收益研究 跨季后资金转松,利率窄幅震荡——利率债周报 行业研究 政策催化不断,推动创新发展——医药生物行业 7 月投资策略展望 重磅政策落地,商保创新药目录有望出台——医药生物行业周报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晨 会 纪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声明 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1 of 7 要 晨会纪要(2025/07/07) 宏观及策略研究 关注美国与他国关税谈判进展——宏观经济周报 周喜(证券分析师,SAC NO:S1150511010017) 宋亦威(证券分析师,SAC NO:S1150514080001) 严佩佩(证券分析师,SAC NO:S1150520110001) 靳沛芃(研究助理,SAC NO:S1150124030005) 1、外围环境而言 美国方面,5 月核心 PCE 环比增速小幅超预期,核心服务分项是主要贡献。同 ...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 ,特朗普回应;财政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也门荷台达市遭以色列密集空袭丨早报
Di Yi Cai Jing· 2025-07-07 00:38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今日推荐】 当地时间7月6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被问及如何看待美国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时表 示,马斯克"可以从中找点乐子",但他认为这实属"荒谬"。 财政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经批准,财政部决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 自2025年7月6日起施行。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时,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 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应当排除欧盟企业(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参与。对于参与的非欧盟企业,其提供的 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的50%。 也门荷台达市遭以色列密集空袭 当地时间6日夜间到7日凌晨,以色列对也门西部港口城市荷台达进行密集空袭。当地居民表示,也门荷台 达港传出爆炸声。据胡塞武装消息,当地时间6日夜间到7日凌晨,以色列空袭了也门西部荷台达省的荷台 达港、拉斯伊萨港、萨利夫港和当地的一座发电站等多个目标。 【观国内】 商务部:中方措施只针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在华欧资企业生产产品不受影响 7月6日,商务部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