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同创新
icon
Search documents
北方长龙(301357) - 301357北方长龙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09:42
证券代码:301357 证券简称:北方长龙 北方长龙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1 |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电话会议 | | |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 | 投资者网上提问 | | 姓名 | | | 会议时间 | 2025年5月20日下午15:00~17:00 | | 会议地点 | 公 司 通 过 全 景 网 " 投 资 者 关 系 互 动 平 台 " | | | (https://ir.p5w.net)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 | 1、董事长陈跃 | | 名 | 2、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孟海峰 | | | 3、证券事务代表仇昊 |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 | 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1、2024 年员工总数同比增长 14%,但技术人员占比下降至 | | | 27%,如何通过人才结构优化(如引入复合材料计算模拟专 | | 内容介绍 ...
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丨院企“结亲”记
He Nan Ri Bao· 2025-05-19 23:54
"我们是来'结亲'的。"5月16日一大早,汇源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华兴冲冲赶到哈工大郑州研究 院,赴一场特殊的"相会"。 "企业要转型发展,产品要迭代升级,有不少技术难题需要攻克,跟科研机构前沿技术资源深度对接 上,会少走弯路。"刘兴华直言。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一流大学正在"链"动河南。目前,郑州市已引进8所 一流大学、8家科研机构建设郑州研究院,构建起"企业出题、院所答题、政府助题"的联合创新模式。 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河南省、郑州市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聚焦医学健康、光电融 合两个重点领域,以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建造四个主攻方向,累计招引各类科研人才 200余人、培养硕博研究生1700余人、孵化科技企业42家,获批设立河南省首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 验室、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共建河南省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创新中心、功能金刚石材料创新中心 等,助推资源入豫、人才来豫、科创在豫、成果留豫。 当民营企业与科研机构"结亲",双向奔赴、破题解难,定会结出"创新果"。(记者 王延辉) 责任编辑: 郭栩汝 政企研联动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现场对 ...
马一德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机制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知识产权也迎来快速发展。2021年至2024年底,我国汽车 产业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79.31万件,公开总量为131.13万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专 利公开量分别占总公开数的25.79%、25.53%,汽车行业的知识产权也更聚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 的发展。"从新能源汽车全球知识产权布局来看,虽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前20企业中我国企业占据10 位,但在全球专利分布上我国企业的优势却并不明显。"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马一德在接受《中国汽车报》专访时提出,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海外市场的拓展,我国新能 源汽车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同时,加快新业态、新领域 的知识产权制度完善,抢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机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布局存在明显短板 总体上,新能源汽车技术正进入多头竞争格局,日本、美国、中国、德国成为主要竞争者,但在混 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种技术路线上差异较大,其中,日本在三类新能源汽车及通 用技术方面专利均居全球第一,中国优势主要在纯电动汽车,德国优势主要在混合动力汽车 ...
我市启动“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
Nan Jing Ri Bao· 2025-05-19 03:09
今年5月20日正值《米制公约》签署150周年暨第26个"世界计量日",围绕"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 生之盼"主题,5月18日,市市场监管局举行"世界计量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2025年南京市中小 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启动。 据介绍,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深入社区、企业、集贸市场、加油站等,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 过"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沉浸式体验,展现计量技术作为现代产业体系"基石"的战略价值,推动 全社会形成"知计量、懂计量、用计量"的深度共识,让计量文化真正融入城市发展血脉。 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促进中小 企业发展规划》的具体举措,是为推动大中小企业计量技术融通、资源共享、协同创新而设计的系统性 工程,其核心是通过"以大带小、以强扶弱",破解中小企业计量能力薄弱、技术壁垒高等问题,助力产 业链整体提质增效。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施冬咏说,希望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 业,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主动开放实验室、共享数字化系统与核心计量能力等,做好 担当表率,做计量帮扶的"领头雁"。中小企业精准梳理自身 ...
睿恩联袂蔡司:以高精密检测技术赋能全球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起点锂电· 2025-05-18 06:38
深圳, 2025年5月16日 ——CIBF 2025 期间,江苏睿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恩")与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蔡司")在睿恩展位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围绕电池质量技术创新、高精密检测设备应用及专业人才培养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01 强强联 合 破解行业质量痛点 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动力电池产能扩张与质量安全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睿恩作为国内领先的电池研发制造企业,凭借在动 力电池创新研发及大规模生产领域的丰富经验,与蔡司在工业检测领域的技术积淀形成优势互补。 蔡司作为拥有 179年历史的德国科技巨头,其CT、电子显微镜、场发射电镜等高精密分析设备已成为全球新能源行业质量检测的标杆工具, 可助力企业快速实现失效分析、工艺优化及产品良率提升。 蔡司 中国区总部 02 睿恩工厂 聚焦技术攻坚与人才培养 打造行业标杆 未来双方期待共建电池质量创新实验 室 ,重点突破电池材料研发、电极与电芯制造等全流程质量技术难题。 蔡司将开放其全球领先的检测设备资源及德国总部技术培训体系,支持睿恩研发团队开发新一代质量检测解决方案。 同时, ...
海南构建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Ren Min Ri Bao· 2025-05-17 21:52
蓝天白云、椰林婆娑、沙滩斜阳……这是海南的独特标识。今天的海南,又有了"新名片":商业火箭不 时呼啸腾空,万亩良种常年筑梦南繁,科考船队从远洋满载而归…… 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海南近年来突出自身特色,补链延链,培育出千亿元产值石化新材料 产业,完成首次商业航天发射,实现种业年产值突破180亿元,产业提质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 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 牢记嘱托,奋发进取,海南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 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以"向种、向天、向海、向绿、向数"为目标,全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 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海南持续补链延链,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儋州市是海南工业重镇。以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为龙头,儋州一手力促绿色转型、一手拉长产业链 条。抓住全国海上风电产业布局的有利机遇,儋州建立风电产业园,利用风电为石化产业注入绿色能 ...
数字化与行业协同创新,正成为餐饮企业创造可持续“新质价值”的核心路径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17 11:53
继5月13日五部门联合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三家外卖平台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 长罗文16日在《人民日报》也发表署名文章,再次强调要综合治理"内卷式竞争"问题。文章指出,不少 行业进入新旧动能转换与存量竞争阶段,低价、低质、低水平竞争现象日益蔓延。针对这一现象,罗文 也提出,要积极推动行业加强自律依法竞争,指导行业协会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低价倾销、互黑互踩等 乱象。 "'新质价值'并不是靠卷低价、打补贴带来的,它比的是,在数字化的加持下,谁的餐品更有品质,谁 的服务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程钢在广州餐博会发言中说。近日,在 2025第16届广州酒店餐饮业博览会&第16届广州国际餐饮食材展(简称:CRE广州餐博会)上,"餐饮 生态·新质价值"分论坛备受关注,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等多位负责人剖析当前餐饮行业发展趋势, 并分享数字化对餐饮行业未来发展新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餐协的本次公开发言,也与最近的政策方向形成了呼应。 他表示,当前行业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竞争苗头,比方以"低价补贴"为拓市场,如几块钱的奶茶咖啡。这 种价格战看似热闹,实则模糊了餐饮业"以食为本"的核心价 ...
合肥生命健康新兴产业装上“加速器”
Ke Ji Ri Bao· 2025-05-16 07:22
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5月9日,第二届安徽省暨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合肥举行。论坛现场举行了生命健 康产业成果转化服务联盟签约仪式和光量子医学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标志着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在产 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迈出重要步伐。此次论坛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大健 康研究院")参与协办。 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姜精如介绍,近年来,该院聚焦生命健康新兴产业和生命科学未来产业,重点 布局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两大赛道,初步形成了以公共技术平台为支撑,以先进医药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医疗器械与普惠医疗研究所为核心的研发体系,推动转化研究与产业化落地一体化布局。 全球遴选项目 促进科技成果落地,需要完善配套服务。因此,加速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大健康研究院的重要 工作之一。 "目前我们已建成超4万平方米的一期孵化器并投入运营,二期大健康产业赋能中心正加快建 设。"大健康研究院成果转化与对外合作处负责人沈洪波说,研究院聚焦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等领 域,为企业提供科研经费、研发合作、专业平台共享及技术服务、投融资以及注册报证等全方位服务支 持。 为了更好地完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大健康研究 ...
武汉四企业创新技术入选中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16 03:46
5月15日,在中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颁奖典礼暨产业创新大会上,2024年度中国十大光 学产业技术揭晓,振电(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系统,武汉锐科光 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激光3000W 969nm光学模块技术、长飞光坊(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的 锥形光纤,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2.OT硅光互连芯粒等10项技术获评中 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光学类,武汉企业创新技术占三席。 "光学产业的魅力,在于它横跨材料、精密制造、电子信息等20多个学科,串联起从上 游晶圆到下游终端的超长产业链,印证着'协同创新'的强大力量。"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光 学专家庄松林在会议致辞中表示。 中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激光类也在大会上同步揭晓,厦门华海长青科技有限公司的基 于特种光纤与激光技术的诊疗器械研发与产业化,嘉强(上海)智能科技股份公司的高频震 荡激光焊接头、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的超高速扁线激光去漆技术等10项技术上榜。 在上榜技术中,多模态非线性显微成像系统通过整合相干拉曼、双光子荧光与瞬态吸收 三大模态,首创多模态融合算法突破传统单一成像技术的信息局限,实现分子化学键—亚细 胞结构的跨尺度同步可视化,攻克了 ...
系统创新 机制破题 技术攻坚——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全链跃升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16 02:18
Core Insights - The company has achieved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its self-developed polypropylene lithium battery separator material T98 series, with cumulative supply exceeding 10,000 tons by the end of April [1]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an innovative ecosystem covering "basic research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 industrial application," leading to the highest new material output among refining enterprises in th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1] Group 1: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 The company has built a molecular-level refining model that predicts logistics and properties accurately, covering over 2,000 hydrocarbon molecules, processing 8 million tons of crude oil annually, generating additional benefits of over 300 million yuan, and reducing CO2 emissions by 80,000 tons [2] - Smart factory initiatives include intelligent inspection robots an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enhanc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2] - The predictive maintenance accuracy of equipment has reached 92% through the use of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and radar scanning technologies [3] Group 2: Mechanism and Talent Development - The company has created an innovation ecosystem with internal incentives and external collaborations, establishing a "three-level four-dimensional" incentive mechanism that rewards basic researc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4] - The average salary of research personnel is 28% higher than that of management positions, fostering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for innovation [4] - Collaborations with top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enhance talent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4] Group 3: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rket Position - The company has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metallocene polyethylene film materials, becoming the largest producer in China, and has achieved stable production using ring pipe technology for metallocene polypropylene [5][6] - The company has broken the dependency on imports for solution polymerized styrene-butadiene rubber, achieving a domestic market share of 45% [6] - The company plans to build a new materials base with an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 million tons, focusing on advanced fields such as polyolefin elastomers and carbon fiber materials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