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
icon
Search documents
康华生物终止一疫苗项目;基蛋生物案件进展|21健讯Daily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7月8日消息,心神宁胶囊经组织论证和审核,已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相关药 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须在2026年4月1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说明 书修订事项,并通知医疗机构等单位;自补充申请备案日起生产的药品不得使用原说明书,非处方药说 明书范本内容外其他事项保留原批准证明文件。 药械审批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7月8日消息,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再次公开征求对《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 批工作程序(试行)(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政策解读的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药品附条件批准上 市申请审评审批制度。 心神宁胶囊转换为非处方药 徐诺药业口服癌症新药艾贝司他拟纳入优先审评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徐诺药业申报的甲苯磺酸艾贝司他片拟纳入优 先审评,拟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滤泡性淋巴瘤成年患者。公开资料显示, 艾贝司他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口服泛HDAC抑制剂。 鲁抗医药吉非替尼片获药品注册证书 政策动向 国家药监局再次公开征求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审批程序修订意见 7月8日,鲁抗医药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关于吉非替尼片《 ...
“家族企业”老乡鸡再闯上市:业绩快速增长,有股东临场退出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16:17
来源|贝多财经 7月7日,LXJ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下称"老乡鸡")递交招股书,报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据贝多财经了解,老乡鸡曾于2025年1月递表,此次 是"失效"后的一次更新资料。 更早之前,老乡鸡曾计划在A股上市,于2022年5月预披露招股书,准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全面注册制实施后,该公司于2023年2月平移递交上市 申请,原计划募资12亿元。 撰稿|张君 而2023年8月,老乡鸡及其保荐人国元证券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因此,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对你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直至 2025年1月,老乡鸡才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转战"港股。 对于撤回A股上市申请,老乡鸡在此次递交至港交所的招股书称,"考虑到安徽老乡鸡股份于上交所上市所需的预期时间无法与其战略发展及融资计划相一 致,安徽老乡鸡于2023年8月23日自愿撤回其A股上市申请"。 此次报考上市,老乡鸡成色几何?又意欲何为? 一、有股东"临场"退出 据招股书披露,老乡鸡的历史始于2003年,其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开设首家「肥西老母鸡」快餐店,创始人为束从轩(于2023年11月退任所有职务 ...
西宁特钢: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08 16:08
证券代码:600117 证券简称:西宁特钢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收购报告书 上市公司名称: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西宁特钢 股票代码:600117 收购人:天津建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 住所/通讯地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大街 79 号泰达 MSD-C 区 C1 座 2504、 二〇二五年七月 收购人声明 本声明的相关用语与本报告书"释义"中的相关用语具有相同含义。 一、本报告书系收购人依据《公司法》《证券法》《收购管理办法》《公开发 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6 号—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等相关 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的有关规定编制。 二、依据《证券法》《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本报告书已全面披露收购人 在西宁特钢拥有权益的股份;截至本报告书签署日,除本报告书披露的持股信息 外,收购人没有通过任何其他方式在西宁特钢拥有权益。 三、收购人签署本报告书已获得必要的授权和批准,其履行亦不违反收购人 章程或内部规则中的任何条款,或与之相冲突。 四、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计将触发《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要约收购 义务。根据《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投资者可以免于发出要 ...
西宁特钢: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暨免于发出要约收购申请之财务顾问报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08 16:07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收购报告书暨免于发出要约收购申请 之 财务顾问报告 二〇二五年七月 财务顾问声明与承诺 一、财务顾问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上市公司收购管 二、财务顾问承诺 根据《收购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规要求,本财务顾问在出具本财务顾问 报告时作出以下承诺: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6 号——上市公司收 理办法》 购报告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财 务顾问")就《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进行核查,并出具财务顾 问报告。 本财务顾问按照证券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道德规范和勤勉尽责精神,发表 独立的财务顾问意见,并在此特作如下声明: (一)本财务顾问报告所依据的文件、资料及其他相关材料均由收购人提供, 收购人已向本财务顾问保证其提供的材料均真实、准确、完整。 (二)本财务顾问基于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已按照执业规则规定的 工作程序,旨在就收购报告书相关内容发表意见,发表意见的内容仅限收购报告 书正文所列内容,除非中国证监会另有要求,并不对与本次收购行为有关的其他 方 ...
A股回购热度不减 多行业上市公司积极行动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8 15:46
本报记者 陈红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热度不减。近期,多行业上市公司密集推出回购股份计划,且普遍将员工激励作为核心 方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举例来看,7月7日晚间,苏州富士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2000万元至4000万元回购公司股 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40元/股,按回购价格上限和回购金额上限测算,预 计回购股份数量约1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9%。 7月5日,浙江新中港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回购报告书,计划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4000万元且不超 过8000万元,回购股份同样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是对自身价值的深度认可,认 为当前股价未能反映公司真实价值。多家公司也在公告中明确,回购是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认可,既为增强投资者信 心,也为健全长效激励机制,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梳理相关公告可以发现,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统称"员工激励")的占比较高。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 利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回购与 ...
光韵达收购亿联无限56.03%股权 正式切入通信设备赛道
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光韵达此次收购具有特殊战略意义。亿联无限在巴西、印度等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发展基础,这将帮助光韵达有效规避单一市场风险,实现 业务多元化发展。 技术实力促增长:业绩承诺为交易保障 亿联无限作为曾筹备IPO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技术实力与全球化布局受到市场认可。本次交易主要基于 其核心技术及海外市场增长潜力。交易双方约定,亿联无限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 元、6000万元、7000万元,且目标公司在2025年、2026年和2027年度经审计的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 额不低于扣非后净利润的50%,未来三年累计承诺净利润达1.8亿元,为本次收购的合理估值提供了有 力支撑。 7月8日晚间,光韵达(300227)(300227.SZ)发布公告,以现金形式收购深圳市亿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下称"亿联无限")56.03%股权,取得标的公司控制权,第一轮涉及现金3.5亿元。此次收购不仅标志着光 韵达正式切入通信设备制造领域,更将助力公司突破90%业务依赖国内市场的现状,加速全球化战略布 局。 政策东风助力并购落地海外布局正当其时 本次收购恰逢证 ...
同宇新材: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法律意见书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08 13:14
| | | |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丁 | | 12 号英皇集团中心 | 8、9、11 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话/Tel.:010-50867666 传真/Fax:010-56916450 网址/Website:www.kangdalawyers.com | | | | | | | | | | | | | | | | 北京 西安 深圳 海口 上海 昆明 南昌 | | 广州 | 杭州 | 沈阳 南京 天津 菏泽 成都 苏州 | | | 长沙 | 厦门 | 重庆 | 合肥 | 宁波 | 济 | 南 | 香港 | 武汉 | 郑州 | | 呼和浩特 | | | | | |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风口IPO丨负债20亿元叠加假货争议,“越卖越亏”的海拍客赴港上市能否“续命”?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12:58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any Haipai Ke is attempting to go public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amid a challenging capital market, but its financial disclosures reveal deteriorating profitability, weak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a problematic business model, indicating a struggle for survival rather than a genuine value realization [2]. Financial Performance - Revenue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from 895.3 million RMB in 2022 to 1,032.4 million RMB in 2024, but this growth is slow and may even decelerate in 2024 [4][5]. - The company is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losses, with a profit of 1.01 million RMB in 2022 turning into a loss of 78.8 million RMB by 2024, and gross margin declining from 43.9% to 32.5% [4][5]. - The self-operated business revenue ratio reached 77.7% in 2024, indicating a reliance on low-margin models that could lead to increased inventory risks and financial strain [4]. Market Dynamics - The number of active buyers decreased from 172,000 in 2023 to 168,000 in 2024, and the total transaction volume fell from 14.9 billion RMB in 2022 to 11 billion RMB in 2024, a reduction of 26% [6]. - The company faces a significant debt burden, with net liabilities reaching 2 billion RMB by the end of 2024, primarily from convertible redeemable preferred shares [6]. Supply Chain and Product Quality Issues - Haipai Ke has faced repeated allegations of counterfeit products, with complaints from consumers regarding product authenticity and quality [9][10]. - The company relies on 153 manufacturers for its private label products, which poses risks related to quality control and supplier dependency [10]. Internal Control and Data Integrity - The company's internal controls are reportedly weak, with issues such as non-compliance in 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 and questionable data accuracy regarding partnerships and active users [11]. - There are concerns about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claimed partnerships with 150,000 stores, as some retailers have denied any collaboration [11].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s intensifying, with major e-commerce platforms like Tmall and JD.com expanding into the mother and baby product market, putting pressure on Haipai Ke's market position [13]. - The company must address its ongoing issues of counterfeit products, financial losses, and high debt levels to convince investors of its long-term viability in the capital market [13].
新黎明IPO违规,华泰两位保代、德恒三位律师被罚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7-08 12:18
近日,上交所对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黎明")及其实控人、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予以 通报批评,对该公司三位签字律师、两位保代予以监管警示决定。 据上交所网站信息,新黎明主板IPO申请在2023年2月28日获得上交所受理,同年6月2日过会。但 大约在一年半后,2024年11月1日,因新黎明与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主动撤回了IPO申请,上交所终 止其主板发行上市审核。 时隔八个月,上交所披露了一份纪律处分决定书。经查明,新黎明在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存在两大 违规行为:一是未如实说明与前员工相关利益安排,导致相关核查文件前后矛盾、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二是内部用章管理不规范。 上交所认为,发行人作为信披第一责任人,未充分配合相关中介机构开展专项核查工作,导致相关 核查文件前后结论矛盾、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对相关发行条件的审核判断。同时,发行人存在内部用 章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郑振晓作为实控人、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对相关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新黎明及相关责任人曾提出申辩,但上交所不予采纳。上交所认为,发行人违规事实清楚;根据发 行人内控制度规定,印章外带须提前审批,如遇特殊情况也须督促使用人事后完成审批。 此外,陈海 ...
罚没6000万!东海证券IPO尘埃落定?券商上市热潮步伐放缓
Xin Jing Bao· 2025-07-08 11:46
日前,东海证券因在金洲慈航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中未勤勉尽责,收到中国证监会的6000万元罚单。此次 重罚引发市场关注,焦点转向其可能对东海证券IPO进程产生的影响。 据了解,2025年4月,中信建投(601066)证券出具了第十二期的东海证券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 告。 早在2022年左右,排队候场IPO上市的券商超过10家。然而,随着2022年底以来首创证券(601136)、 信达证券(601059)相继上市,券商IPO排队热潮逐渐退温。截至目前,IPO候场券商仅剩下4家,分别 是渤海证券、华龙证券、财信证券、东莞证券。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短期来看,券商IPO"冰封期"仍将延续,但政策鼓励中小机 构通过并购重组、特色化经营突围,未来2-3年或现结构性机会。 直到2025年,东海证券于1月和4月发布了辅导工作进展公告。根据公告,在其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特别提及了因金洲慈航重组项目被立案调查而引发的问题。彼时,公告显示,东海证券正积极配合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被罚没6000万元,远远超过公司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2348.71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