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固态电池
icon
Search documents
纯锂新能源全固态电池电动自行车换电试点项目在京启动
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赵华林主席在致辞中提到:"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我国能源央国企一直是潮流的引领者,是新能源业务的主 要投资者,也是新能源众多产业链的链主。随着锂电池产业的蓬勃发展,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置,锂资源的循环使用将成为行业一大挑战。全固态电 池在电池回收处理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希望此次试点项目能够探索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更好的循环经济方案。" 6月27日 ,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纯锂新能源)在北京亦庄举办了"全固态电池电动自行车换电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北京市科委中关 村管委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及多地政府代表、产业界代表、投资机构等约200人出席 活动。 6月27日 ,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纯锂新能源)在北京亦庄举办了"全固态电池电动自行车换电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北京市科委中关 村管委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及多地政府代表、产业界代表、投资机构等约200人出席 活动。 在北京经开区管委会的指导下,纯锂新能源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雅迪科技集团、智租物联科技集团,整合"车、 ...
全球竞争白热化!为何说TA距离上车还差“最后一公里”?
备受瞩目的全固态电池,在全球的竞争正在进入白热化阶段。 丰田研发的全固态电池10分钟即可充满,续驶里程瞄准1200公里,计划2026年量产。而美国Factorial Energy的FEST技术另辟蹊径,其硫化 物基电解质使全固态电池电池在-30°C至45°C宽温域稳定工作,颠覆了锂电池"怕冷"的传统缺陷…… 近来,多国不约而同宣布全固态电池技术进展。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全固态电池已然成为了这场全球技术竞赛的焦点。众多国际车企 巨头与相关企业纷纷下场,加大研发投入,规划量产目标,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打响。 开启量产倒计时 目前,多个国家的企业都透露,2026-2027年,将是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而且这将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全新的技术重构。 丰田作为跨国车企巨头,在全固态电池研发上有自己的规划。2024年11月,丰田宣布其研发的高性能固态电池已获日本经济产业省认定, 正式进入量产筹备阶段,计划于2026年起逐步量产,同时计划在2027-2028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车型,届时新车的续驶里程将比现有车 型延长2.4倍,可行驶约1200公里。尽管初期产能有限,但到2030年后,其全固态电池年产量目标高达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28 08:36
2025 年 6 月 25 日 ,中国 工程院外籍院士、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物质与能源研究院院长 孙学良 ,在国 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 A cost-effective all-in-one halide material for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的研究论文。 全固态电池需要先进的阴极设计才能实现其高能量密度和经济可行性的潜力。集成一体化 ( all-in-one ) 阴极,消除了无活性的导电添加剂和异质界面,有望 带来显著的能量和稳定性提升,但因材料缺乏足够的锂离子/电子 ( Li + / e − ) 电导率、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定性而受到阻碍。 在这项最新研究,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经济实惠的 卤化物材 料—— Li 1.3 Fe 1.2 Cl 4 ,克服了集成一体化 阴极面临的难题。利用其框架内可逆的 Fe 2+ /Fe 3+ 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快速的 Li + / e − 传输,Li 1.3 Fe 1.2 Cl 4 相对于 Li + /Li 实现了 529.3 Wh/kg 的电极能量密度。 编辑丨王 ...
纯锂新能源发布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在商超配送换电场景中试点应用 | 最前线
3 6 Ke· 2025-06-27 12:13
固态电池因兼具高能量密度与本质安全特性,被视为突破锂电技术瓶颈的未来路径。然而受制于正负极材料研发、固固界面接触、量产工艺及成本等问题, 产业化及商业落地进程始终受阻。 文 | 张冰冰 编辑 | 阿至 6月27日,纯锂新能源发布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并启动"北京亦庄两轮电动车换电工程示范项目",公布了其在固态电池量产、应用落地等方面的进展。 "我们第一代纯锂新能源全固态电池产品具备了真安全、成本可控、更环保、长寿命等特点。"纯锂新能源CEO杨帆在发布会现场介绍道,其中,纯锂新能源 电动自行车固态电池在全固态前提下,能做到额定容量30Ah、续航超过80km、循环寿命大于2000次,同时通过高温过充、针刺、剪切不起火不爆炸等安全 性测试。 纯锂新能源产品发布会现场 纯锂新能源电动车全固态电池 本次发布会中启动的"北京亦庄两轮电动车换电工程示范项目"将开展全固态电池在商超配送电动自行车换电领域的试点应用创新,选择封闭的商超配送场景 作为试点,投入1500个全固态电池、1000台合规车辆、100个安全换电柜体、1个试点数据采集管理及运营平台。 商超配送场景有大量日常配送需求,项目将为驻店配送骑手提供"合规整车、固态电 ...
固态电池概念股再掀涨停潮,多家公司已相继发布公告并提示风险
Di Yi Cai Jing· 2025-06-26 02:28
Group 1 - The solid-state battery sector continues to show strong performance, with multiple stocks hitting the daily limit up, including Zhonglun New Materials and Patel [1] - Notable stock price increases include Patel at +30.00%, Zhonglun New Materials at +20.01%, and Xingyuan Materials at +14.66% [2] Group 2 - Several companies in the solid-state battery sector have issued risk warnings regarding abnormal stock price fluctuations, clarifying their business involvement in solid-state batteries [3] - Companies like Ganfeng Lithium and Defu Technology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solid-state battery development, with Ganfeng having a complete layout for solid-state batteries and Defu providing solutions for solid-state battery anodes [3] Group 3 - Analysts believe that breakthroughs in all-solid-state battery technology could reshape energy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becoming a core direction for next-generation battery technology [4] -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emi-solid-state batteries is expected by 2027, with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entering vehicle validation stages [4][5] - The high production costs of solid-state batteries remain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with companies focusing on reducing material costs to facilitate industrialization [5]
先导智能20250624
2025-06-24 15:30
先导智能 20250624 摘要 先导智能 2025 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增至 131 亿元,显示订单增长潜力。 公司采取严格的应收账款计提政策,虽在 2023、2024 年产生较大减值, 但 2025 年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已转为正贡献 1 亿元,预示未来利润增 长空间。 尽管行业下行,先导智能仍保持约 35%的稳定毛利率,高于同行。经营 性活动净现金流自去年四季度起连续两季度转正,显示现金流状况显著 改善。预计 2025 年新签订单增长 20%-30%,全年有望达 230 亿元。 宁德时代对先导智能的订单在 2022-2024 年未达预期,但 2024 年四 季度起显著增加,2025 年一季度延续复苏态势。预计 2025 年宁德时 代关联交易额将达 85 亿元,占先导智能总订单近 40%,主要受益于宁 德时代国内外扩产。 宁德时代积极推进国内外扩产计划,包括厦门、济宁等国内项目及匈牙 利、西班牙等海外工厂,将显著增加其全球市场份额,为先导智能带来 大量新增订单。比亚迪虽自制能力强,但亿纬、中航等其他电池厂商也 在积极扩产,为先导智能带来增量。 Q&A 先导智能在 2025 年的财务风险和报表端表现如何? 先导 ...
电池行业3C认证监管趋严,远东股份技术布局或迎市场重构机遇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4 05:17
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核查,知名电池供应商安普瑞斯 (无锡) 有限公司 旗下多个电池及电芯产品的 3C 认证证书目前处于 "暂停" 状态。此次事件影响范围广泛,罗马仕、安 克创新(300866)、倍思、绿联等知名移动电源品牌,同样有多款产品 3C 认证证书被暂停,涉及召回 产品数量超百万件。据了解,3C 认证证书暂停意味着相关产品在认证恢复前不得继续生产、销售或进 口,这一情况引发行业对电池及移动电源产品质量管控的高度关注。 充电宝电池领域即将迎来深度洗牌,远东股份(600869)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完善的产业布局以及卓 越的市场洞察力,正蓄势待发。 值得一提的是,远东股份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速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及布局。目 前,公司正通过产学研合作与自主研发双轮驱动,未来有望实现更高能量密度与更低成本的突破,增加 了安全底牌,凭借固态技术,叠加从电芯、电池到充电宝全产业链,有望在千亿电芯替代风暴中强势切 入! 图 片来源:企业供图 远东电池精准把握市场趋势,携带硬核FEB充电宝切入。在充电过程中,远东电池FEB充电宝会陆续启 动过充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磁场保护,全 ...
五大卡点攻关,打通全固态电池制造“鸿沟”
高工锂电· 2025-06-20 10:46
会议预告 会议时间: 2025年7月8日-9日 会议地点: 中国 成都 邛崃 "在液态与固态之间,有一道制造鸿沟",利元亨研究院院长杜义贤博士在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 与应用峰会上如是说。 在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过程中,"界面问题"被公认为最大的工艺难点。杜义贤将其细分为两类: 其一是 同种材料之间的界面致密度不足 ,电极或电解质内部孔隙率高,导致离子传输受阻;其二 是 不同材料层之间的结合性差 ,如电极与电解质膜贴合不牢,容易在循环中剥离。 不仅有前段材料成膜和复合的界面问题。往后的 中段 ,叠片环节又引发新的结构风险。全固态电 池取消隔膜,材料在高压下易在边缘变形,导致短路。再到 后段 ,全固态电池化成分容的压力需 求激增,需施加10-30MPa压力,液态电池仅需0.1-1MPa。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 ——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英联复合集流体 利元亨基于对全固态电池工艺的研究, 明确了四大关键工艺节点:高压致密化、电解质与电极片 的复合、极片封装与绝缘、高压 ...
亿纬锂能近期交流
数说新能源· 2025-06-20 03:35
近期交流: 亿纬锂能第二届电池大会速记: 一、 EVE 锰铁锂电池研究所魏海涛博士——分享锰铁锂电池 LMX 电池将加速重卡电动化,核心在于长续航、低温性能、安全性等优势显著(续航≥ 500km ,≤ -20 ℃ 可运行) 二、 EVE 动力电池研究院 梁文丰博士——分享大圆柱电池 1 、近期 BMW 新世代车型 iX3 试驾,数十家媒体及自媒体代表一致好评;该车型预计 25H2 首发,使用 EVE 荆门工厂 4695 大圆柱电芯。上周宝马团队来荆门工厂拜访,特地对公司表达感谢,对大圆柱给予高度评价 2 、公司在圆柱电池领域积累超过 20 年时间,累计 2702 项圆柱电池专利;王牌产品 18650 电池 2024 年出货量突破 12 亿 支;布局超 70GWh 国内外圆柱电池产能(荆门、沈阳、成都、曲靖、匈牙利) 3 、三大核心竞争力:标准化、零膨胀、高强度(比传统铝壳方形电池 +560% ) 4 、三项核心技术: 1 )全极耳技术,阻抗下降 60% ,功率提升 100% ; 2 )硅基负极技术,微纳米细化技术,把膨胀做 到很小,能量密度提升 15% ; 3 )定向泄压防爆设计 5 、性能指标方面: 6C ...
国内首条投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下一个方向是什么?
DT新材料· 2025-06-19 15:38
【DT新材料】 获悉,6月18日, 瑞固新材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工厂投产点火仪式在浙江衢州龙游生产基地举 行, 标志着中国首条硫化物固体电解质量产线的正式落地。 该项目一期百吨级产线已正式投产,二期千吨级产能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同日, 瑞固新材 与 星源材质 签 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高性能固体电解质膜及相关产品,并推动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目前全固态电池的产业链包括全固态电芯制备、固态电解质材料微纳化、原材料、成膜、前驱体和电芯系 统的设计,整个产业链还是一个萌芽的阶段。 这两年国内全固态电芯的制备和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微纳化是 竞争最猛烈的,原材料和电芯系统的设计也是关键环节。 对于电解质材料来讲,大批量的产业化的硫化物材料是非常急需的,粒径控制需要达到纳米级, 目前国内 对粒径的控制已经有了明确的需求,接下来对于空气稳定性会是一个主流的方向 ,因为随着研发体量的不 断提高,接下来需要百兆瓦级别的全固态电池的制备,需要硫化物材料的空气稳定性比较高,用目前市面 上的可能会对全固态电池造成限制。 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 聚产业链升级,助商业化加速 7月3-5日 宁波东港喜来登大酒店 支持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