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说新能源
icon
Search documents
锂电新一轮周期的增长
数说新能源· 2025-09-17 04:14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 1.上一轮锂电扩张在2022年结束之后,2026年-2030年将迎来一轮新的扩张潮,2026-2030年锂电池复合增速有望达到25%,远高于低迷期2022-2025年16%的 增速,以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2000GWh为目标,当前有效产能与之相差约840-850GWh。按行业规律,扩产需提前1.5-2年准备,这部分缺口需在2025- 2027年完成扩张,2028-2029年逐步爬坡达产,对应的锂电设备将在2026-2027年上量。 2.目前锂电的产能扩张正式开启(以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从76%上升到90%为标志),这轮产能扩张中,锂电设备行业中仅具备技术实力与真实需求的龙头厂商 参与,无跨界新进入者,存量龙头将持续受益。 期推荐 往 :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 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删除。 加入社群 添加半仙微信,备注"进群",邀请你加入锂电行业社群,获得行业最新动态、行业干货报告和精准人脉。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 CATL ...
固态电池最新情况
数说新能源· 2025-09-17 04:14
Q1:目前半固态电池是否已经开始量产 ,以及全固态电池的进展如何 ? A1:目前半固态电池已经开始逐步量产,应用于新能源车、消费类电池及低空飞行等领域。而全固态电池还处于发展阶段, 头部企业正在建设百兆瓦时的生产 线, 主要以氧化物为主导,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目前尚未真正实现装机,仅有小容量实验产品。 Q2:半固态电池能否解决液态锂电池电芯燃烧问题 ,以及其是否为过渡产品?半固态电池未来 在电池厂中的定位以及硫化物与氧化物在固态 电池中的竞争情 况 ? A2:半固态电池并非绝对安全,仍包含一定比例的液态电解质,存在失控风险。但相比液态电池, 其失控几率较小。半固态电池可能是过渡产品,在全固态电 池成熟前承担一定的市场角色,但真正 实现大规模替代现有电池的可能性不大。在未来5到8年内, 半固态电池可能更多作为过渡产品存在, 其市场份额较低。 至于固态电池最终解决方案采用硫化物还是氧化物, 目前行业内尚未形成明确共识, 有待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和验证。 Q3:在全固态电池技术未完全成熟前 ,半固态电池与传统三元锂电之间的关系及市场结构占比 如何 ? A3:在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之前, 半固态电池将作为过渡产品存在, 与传统 ...
二线动力电池厂对比(财务数据)
数说新能源· 2025-09-16 03:35
| 数据对比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指标 | 亿年锂能 | | 国特高科 | | 欣旺达 | | 营收规模 | 486.15亿元(-0.35%) | | 353.92亿元(+11.98%) | | 560.21亿元 +17.05% ) | | 归母净利润 | 40.76亿元( | -0.63%) | 12.07亿元( | - 28.56% ) | 14.68亿元 ( -36.43% ) | | 营收增速 | 最低(暗降) | | 中等 | | 最高 | 一、毛利率与产品结构差异:高附加值业务占比决定利润基础 2024年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营业收入规模相近(约350-560亿元),但净利润差异显著(40.76亿、12.07亿、14.68亿元),核心原因在于盈利能力、 成本控制、业务结构及资产效率的分化,具体分析如下: 亿纬锂能:高毛利业务占比突出,盈利效率领先 核心驱动:聚焦大圆柱电池(三元/磷酸铁锂)和储能电芯,两者均为高附加值领域。2024年其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50.45GWh,同比增长91.9%),储能 系统 ...
周度销量 | 9.8-9.14
数说新能源· 2025-09-16 03:35
往 期推荐 如果需要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和进群交流请添加半仙微信交流。 群聊: 新能源汽车市场-数说新 能源 该二维码7天内(9月23日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 加入社群 添加半仙微信,备注"进群",邀请你加入锂电行业社群,获得行业最新动态、行业干货报告和精准人脉。 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删除。 CATL :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 ...
理想汽车战略(李想第一人称)
数说新能源· 2025-09-15 03:03
我们讲, 只有共识才是执行力。 我们内部讨论战略的时候有一套方法论体系,分析产品有方法论体系,组织也有方法论体系。方法论体系让大家可以更好地一起讨论、一起达成共识,然后一起 成长,这是我们企业的核心。 理想汽车没有一上来就讲产品规划,我决定让产品规划紧密围绕战略展开,分层次推进。与前两次创业不同,这次我们先从使命、愿景和战略出发,想清楚这些 问题后,再做产品规划时就不会纠结了。 我觉得一个合格的创业者,应该能够做到靠使命愿景和企业文化驱动的。可能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很虚,但我看到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这样的。你是做长期的选 择,还是眼前的选择。你是做长期的利益,还是眼前的利益。 我们的使命: 用科技改变出行,让更多人受益。 我们的愿景: 希望成为汽车出行领域的领导者。 我们的企业文化: 一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二是让企业提升效率; 三是让员工不断成长; 再往下是战略, 什么是战略? 战略的本质是明确我们在哪个市场、什么时间点,与哪些对手竞争。 这意味着我们要清晰地选择战场。因为战略中需要做大量的取舍,战场的选择决定了进攻的方向。可能你进攻的是一座山、一片海域,还是一片大陆,但你不能 在产品做出来之后再考虑进攻哪里。否则 ...
长城汽车
数说新能源· 2025-09-15 03:03
3)哈弗后续还有新车型上市,预计国内9月销量能做到3.8万台。 如果需要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和进群交流请添加半仙微信交流。 1)魏牌高山7走量车型预计会成为爆款,高山7会分流高山8的销量,但预计到年底高山系列销量1w+。 2)坦克500Hi4-Z版本占比65%+,客群结构转变顺利,预计月销能到4500-6000;后续坦克400和700都会上Hi4-Z,坦克300可能在出口部分上。 往 期推荐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 加入社群 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删除。 CATL 添加半仙微信,备注"进群",邀请你加入锂电行业社群,获得行业最新动态、行业干货报告和精准人脉。 :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 ...
新能源乘用车一线情况
数说新能源· 2025-09-12 03:26
1、总体情况 剩下4个月估计会持续强劲,特别是年底可能会有抢购上牌的需求。(明年新能源车免税取消,要交4.5%左右的税) 明年新能源车的税大概率厂家会承担补偿,但如果国补退坡,行业整体可能会下滑5%~7%。如果国补继续,估计行业还能增长。业内大多数都预测国补还得持续。 今年新能源替换率放缓,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车企优惠幅度没有加码,而燃油车降价加速,导致两者性价比没有差距。 整体而言,新能源化进程不可逆,明后年插混车还有较强替换燃油的动力。因为燃油车主换新能源一开始还是比较容易接受插混。 现在燃油车整体增长空间已封闭,汽车经销商如果每年核算是亏损的,大多会选择次年关店或换成新能源品牌。 现在BBA的4S店大多是微利,全国大概1/3店亏损,2/3店盈利,但盈利的店大多也从年赚1000-2000万,减少到年赚100-200万。 其他合资品牌的4s店,大概1/3还能微利,2/3的店都是亏损的。 2、各大品牌的情况: 银河a网: 上升期,目前势头好,这个月一半销量来自银河A7,这款车稳态月销1.5万台以上,也有可能突破2万。销售毛利平均4.5%。银河的售后存量车还少,售后 利润贡献不如比亚迪,但按照这个势头,一年或一年半 ...
吉利汽车电池策略
数说新能源· 2025-09-12 03:26
Core Viewpoint - Geely is consolidating its battery business under the company Jiyao Tongxing, aiming for a production capacity of 70 GWh by 2027, primarily focusing on short blade 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ies [1] Group 1: Battery Business Overview - Geely's battery business began its layout around 2019, with the launch of the Jin Zhuan battery on December 15, 2023, emphasizing ultra-fast charging capabilities [1] - The company has three main battery series: ultra-fast charging,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super hybrid [1] -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Quzhou base is 24 GWh and is fully operational [1] Group 2: New Developments - Geely is planning to develop square shell batteries and large cylindrical batteries, with the square shell battery expected to be used in the upcoming Star Yao 8 long-range version [1] - The large cylindrical battery is still in the planning stage, potentially following the 4695 scheme [1] Group 3: Implications of Battery Integration -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attery business allows Geely to self-research and produce batteries, significantly reducing costs and enhancing bargaining power with suppliers like CATL [1] - As production capacity increases, Geely is expected to shift more towards self-supply, further highlighting cost and pricing advantages [1] Group 4: Significance of New Battery Forms - Geely's current battery form is the short blade 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y, which is considered optimal for both ultra-fast charging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1] - The introduction of square shell and large cylindrical batteries will enable Geely to cater to a wider range of vehicle models, reducing reliance on external battery suppliers [1] - The potential for self-manufacturing ternary lithium batteries indicates a strategic move towards complete self-sufficiency in battery production, alleviating issues related to supply constraints and cost sharing with suppliers [1]
国轩高科
数说新能源· 2025-09-11 07:23
一、销量增长强劲,产能扩张同步推进 2025 年上半年销量表现:公司上半年交付约 40GWh 电池产品,同比增长 48%;尽管未披露全年出货目标,但管理层表示产能利用率将维持高位,凸显可持 续增长势头。 国内产能布局: 为匹配强劲销量增长,公司正于江苏、安徽两省各启动 20GWh 电池产能建设,合计新增 40GWh 产能。 海外市场进展: 2025 年上半年海外市场贡献 33% 营收,公司正推进摩洛哥、越南、斯洛伐克等国的生产网络建设;受国内外产能扩张影响,管理层预计 2025 年资本支出(CAPEX)将同比增长。 二、产品升级:发力中高端市场,绑定大众深化合作 第三代电芯推动市场渗透: 管理层透露,随着第三代电芯推出,公司在中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渗透率有望显著提升。 与大众联合开发统一电芯: 双方合作的统一电芯可适配大众未来 80% 的新电动汽车车型,为公司切入高端供应链奠定基础。 三、 全固态电池: 量产线规划推进:已启动第一代 2GWh 全固态电池生产线的设计工作,为后续规模化生产铺路 期推荐 往 试点线投产达标,量产线启动设计 首条试点生产线落地:公司首条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已完成建设,生产良率达约 9 ...
零跑汽车产能情况
数说新能源· 2025-09-11 07:23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company, highlighting its strategic planning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electric vehicles [1] Group 2 - Existing factories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The company operates two factories in Jinhua, Zhejiang, with a combined annual capacity of 500,000 vehicles, currently at full capacity. The models produced include T03 (micro electric), C11 (SUV), C10 (SUV), C16 (large SUV), and C01 (sedan) [1] - Future capacity planning (2025-2026): A third factory in Jinhua is expected to be operational by the end of 2025 or early 2026, focusing on electric drive systems and logistics support, with a total production capacity target of 1.2 million vehicles by 2026 [1] - The company is preparing for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ales, with the production rhythm aligned with the launch of new models, indicating readiness for a million-unit sales target next yea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