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

Search documents
镜观·回响|海南:用文化激活发展深层动能
Xin Hua She· 2025-06-07 07:08
南海怀抱,碧波倒映文明印记 五指山麓,黎锦织就千年智慧 在祖国最南端的琼州大地上 海南执山海为卷轴,化文脉为丹青 将历史传承编织进时代经纬 在古今交融中探索发展之路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调研时指出: 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 殷殷嘱托,一脉相承 让文化激活发展的深层动能 成为海南发展振兴的重要路径 黎锦斑斓织古韵 琼韵绕梁传新曲 从静态保护到动态传承 从单一技艺到复合业态 古老遗产在传承与创新中迸发新机 椰岛的非遗故事走向国际舞台 黎锦被誉为中国纺织品史上的"活化石",其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传承3000多年。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2023年4月30日,手工艺人在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活动现场 编织黎锦。 2024年9月27日,以海南黎锦元素为创作主题的服装,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场2025春夏时装新品发布会上亮相。 2024年4月24日,海南定安县琼剧团的演员指导定安县第一小学的学生们练习琼剧。琼剧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 ...
山东巨野:电商为县域经济插上“数字”翅膀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06 15:43
在人才培育方面,巨野县全年开展网店运营、短视频制作、直播电商等专业培训26场,累计培养电商人 才超1200人,并依托县书画院、麟州文旅基地举办专题培训,有效提升本土特色产业的电商应用能力。 同时,积极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京东、抖音等头部平台招商活动,不断开辟多元化销售渠道。 在产业培育方面,晶香食品、巧能食品等企业获评省级直播电商示范项目,麟州文旅直播基地获批省级 直播电商基地,工笔画电商产业带获批省级电商产业带,龙堌镇农旅产业融合基地更成为省级电商党建 标杆。26家企业携40余种优质产品入驻"好品山东"平台,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眼下,巨野县正着力构建更完善的电商生态体系。"通过'直播带货+农旅融合'模式,将特色农产品与乡 村文旅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电商销售+本地生产+物流协同'的体系,不仅创造百余个稳定岗位,更带 动周边物流、包装等配套产业蓬勃发展,推动电商经济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跃升。"巨野县委书记 楚德勤表示。 近日,走进山东菏泽市巨野县独山镇顾家家纺电商基地,车间里生产线高速运转,凉席、冰丝四件套、 抗菌空调被等清凉产品源源不断下线,工人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6月18日电商大促销做好第一阶段冲 ...
潮安区归湖镇溪美村通过土地整合激活生态农旅,绿色溪岸生出经济“金果”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6-06 11:25
今年2月,溪美村用整合后的土地精心规划六大种植区,种下嘉宝果、芒果、枇杷、黄皮、荔枝、油柑 等3030株果树幼苗,"溪岸果廊"雏形初现。据了解,"溪岸果廊"项目总投资约200万元,建成后年增集 体收入预计将超40万元,带动用工超200人次。今夏,这片示范林新绿正浓,为溪美旅游线再添一抹动 人亮色。 "溪岸果廊"是溪美村生态农旅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此前,在上级政府政策扶持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下,溪美村依托凤凰溪自然资源,系统实施生态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沿溪流构建了1.2公里亲 水栈道体系,配套建设两岸各延伸1公里的竹制景观长廊,并规划布点18间竹屋设施,形成功能完备的 滨水休闲空间。其中,溪美桥通过结构加固与风貌提升,采用传统竹构建筑工艺实施立面改造,既保留 了乡土建筑特色,又实现了功能与景观的有机统一,成为串联区域文旅动线的关键节点。 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溪美村将16间竹屋以1.8万元/年的底价公开招租,仅此一项每 年即为村经济联合社增收逾70万元,土地亩产价值较整合前提升约36倍。这笔收益通过"334"方案惠及 全村,即扣除每亩600元土地基础租金后,30%用于全体村民分红,30%注入 ...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藏粮于技 智慧护航“天府粮仓”
Yang Guang Wang· 2025-06-06 08:02
"每周我都要在全村范围内巡田两次,查看作物长势、病虫害防治、耕地保护等情况,用手机上的巡田APP记 录。看着目前新一季水稻长势良好,心里非常高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说。 永丰村是当地有名的种粮村,建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 记来到永丰村考察调研,了解当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生产、推动乡村振兴等情况。总书记强调,成 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 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5月中旬的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场景(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现在手机是'农具',数据是'肥料',我一个人就可以管理1500亩左右的稻田,这放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 的。"永丰村"00后"新农人王海聪说。2022年总书记来到永丰村,令当时还在上大学的王海聪倍感激动与自豪,下 定决心要学好农学建设家乡。 良田筑基,智慧赋能。如今,像王海聪这样带着专业知识、先进技术回到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断赋能 农业生产。去年,永丰村水稻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超4600吨,最高亩产达863公斤。 永丰村村民参加"村播" ...
石斛满山 农旅相宜(寻找最美乡村·六郎城村)
Ren Min Ri Bao· 2025-06-05 22:02
青山环绕,古木苍翠,缕缕阳光穿过叶片,照在遍布山间的石斛上,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 杨柳井乡的六郎城村坐落于此。这里平均海拔1260米,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82%,是天 然的森林氧吧。 群山环绕的村落。 村民做特色美食。 六郎城村有着得天独厚的石斛生长环境。当地规模化发展石斛产业,推进农旅融合,打造"石斛+康 养"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游客可在这里参与石斛采摘、品尝养生宴。2025年以来,六郎城村累计接 待省内外游客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00万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06日 04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村民编织鸡蛋兜。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蒋雨师摄 ...
游李乡、品李果,信宜“530享李季”带旺农旅人气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01 03:01
受"中国李乡"的 丰收喜悦。 信宜是中国三华 李生产的龙头市 (县),所产三 华李果大肉厚核 小、纤维分明、 皮薄汁多、酸甜 可口、气味芳 游李乡、品李 果,信宜"530享 李季"带旺农旅 人气_南方+_南 方plus 仲夏已至,"中 国李乡"茂名信 宜市的三华李迎 来收获时节。5 月30日,信宜市 文旅品牌活 动"530享李 季"正式开启, 一系列精彩活动 在钱排镇、茶山 镇等地火热上 演,游客 因"李"相聚,共 享文旅盛宴,感 香,是"岭南十 大佳果"之一, 深受消费者喜 爱。如今,三华 李已成为当地带 动经济发展和农 民增收的特色支 柱产业。今年, 信宜三华李挂果 面积超35万亩, 预计总产量约35 万吨。 据了解,为深化 三华李产业与文 化旅游融合,信 宜市连续多年 以"李"为媒,打 造"李花节""530 享李季"等品牌 文旅活动。每年 三华李上市季举 办的"530享李 季",已成为带 旺当地旅游人气 热闹活动,年均 吸引游客超80万 人次。 30日上午,游客 涌入作为活动主 会场的钱排镇融 合区广场,体验 多样的"银妃 李"主题活动盛 宴,畅游"李花 谷"和"山水双 合"景区。 "银妃 李"品尝区聚 ...
李荣灿在文昌调研
Hai Nan Ri Bao· 2025-05-30 00:49
李荣灿在文昌调研时强调 乘势而上 奋力冲刺 全力完成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李荣灿还来到文昌市政协机关,了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他强调,要坚 持实事求是、简约务实,一体推进学查改,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动态 更新存在问题,上下联动抓好集中整治,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 海南日报文城5月29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黎鹏 通讯员 李发强)5月29日,省政协主席李荣灿在 文昌市调研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强调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锚定目标奋力冲刺,力争全面完成上半 年各项指标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省政协秘书长罗时祥参加。 文昌是省委确定的由李荣灿联系的市县,他来到公坡镇水北村公坡香米加工厂、潭牛镇淡水养殖示 范区建设项目、吾乡大庙共享农庄项目、航天科创基地项目,了解项目运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固 定资产投资等情况。他指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在文昌经济中具有"压舱石"作用,要坚持因地制宜,深 挖椰子、文昌鸡、海南鲷等特色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补链延链,确保特色产业规 模更大、结构更优、竞争力更强。要深挖服务业潜力,做足"农头工尾"" ...
巨星农业历时五年打造的“一田双收”结出共富硕果
Mei Ri Shang Bao· 2025-05-27 22:29
富阳区渔山乡墅溪村50岁的吴建国是杭州巨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他用五年时间打造出集稻蛙共 生、稻虾共作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场,不仅实现"一田双收"的产业效益,更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成为杭州地区新型综合种养标杆人物。 其中,稻蛙共养模式成效尤为突出。黑斑蛙以稻田害虫为食,大幅减少了农药使用;蛙类粪便化作天然 有机肥,降低化肥依赖,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凭借这一生态种养模式,吴建国的黑斑蛙在 2024年10月斩获杭州市新型综合种养产品展示评比一等奖,成为行业标杆。 纺织跨界农业: 土地里刨出"黄金组合" 2019年,深耕新疆纺织行业十余年的吴建国带着资源与乡愁返乡创业。面对传统种植收益天花板,他引 入纺织业的"精细化生产"理念,在渔山乡打造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通过精准规划生产周期,将小龙虾、 黑斑蛙养殖,水稻、小麦和油菜种植等环节安排得明明白白,让土地实现"全年无休"的高效运转。 构建产供销渠道: 从科技兴农到共同富裕 深谙市场之道的吴建国,将纺织业积累的渠道资源转化为农业竞争优势。通过萧山新农都、桐庐配送中 心、嘉兴农批三大枢纽,其80%的龙虾和黑斑蛙直供浙北市场。他主动搭建共享销售网络,为富阳 ...
金融赋能恩阳文旅发展
Jin Rong Shi Bao· 2025-05-27 03:16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立足本地特色,充分发挥金融"输血""造血"功能,指导银行机构累计 投放信贷资金11.68亿元,用于古镇保护、红色研学、乡村旅游等文旅项目,助力恩阳文旅产业提质升 级,为革命老区经济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在红色文化研学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指导农发行巴中市分行以重大项目融资 保障为切入点,提前组建服务专班,介入该项目审批、立项、开工等关键节点,提供全流程金融辅导, 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确保了红色文化研学基地项目如期完工。 农发行巴中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红色旅游与教育、文化等业态融合发展,该行累计投放3.66亿 元信贷资金积极支持恩阳区红色文化研学示范基地建设。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2024年项目全面建成 并投入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省内外学校、研学团队、党员干部等超6万人次,通过研学服务、文创产 品销售等实现营业收入7600万元。在就业带动方面,该项目的建成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有效促进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 走进恩阳区万寿村村史馆,一组数据记录着这个村庄的华丽转身:2014年,万寿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 经济基础薄弱;2018 ...
三亚水蛟村探索“农田+”耕地复合利用模式,开发农旅融合项目
Hai Nan Ri Bao· 2025-05-27 02:08
水蛟村村口的500多亩田洋是极好的生态景观资源,游客驱车而过总是会被这大片绿意盎然的田野吸引。 为提高农田的设施利用率,给村民和游客提供更多休憩场所和更好的生态景观体验,水蛟村在保护好农田、 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尝试建设农旅休闲观光项目,利用灌溉水渠打造彩虹桥。 海南日报三亚5月26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慧 通讯员 苏军 尹建军)"走,到彩虹桥散步去!""去彩虹 桥上拍个照!"5月25日晚,夜幕降临,三亚市天涯区水蛟村田洋上的彩虹桥灯光亮起,微风拂过青苗,蛙鸣此 起彼伏。村民、游客行走桥上,感受着乡村夜晚的宁静美好。以彩虹桥为元素,"给水蛟村的蓝天和田野写一 封情书""在水蛟村看见银河星空"等网友留言也出现在小红书、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 如何想到在田野上架起一座彩虹桥,营造出一处村民、游客爱打卡的"摄影棚"?这背后有故事。 坐落在凤凰机场附近的水蛟村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小村庄。村庄有温泉,有溪流,还有隐藏于山中的德田 水库,民风淳朴,是当地有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近年来,水蛟村将先天优势积极转化为后发动能,整合闲置农田、宅基地、农户农房等资源,与企业、 合作社合作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在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