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农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成都市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 加快把农业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
Ren Min Ri Bao· 2025-06-23 21:48
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 主导产业壮筋骨。成都统筹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县市新城,全域布局"一带十五园百片"粮油产业园, 将天府粮仓、天府蔬香等9个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园纳入"立园满园"名录优先发展,带动优质粮油、 绿色蔬菜、特色水果、生猪畜禽四大支柱产业全链升级。2024年,全市粮食产量234.56万吨,农林牧渔 业总产值970亿元。 产业园区是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四川省成都市鲜明树立"抓经济必抓园区"导向,系统 推进"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加快把以园区为重要抓手的农业打造成为现代 化大产业,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2024年,9个重点园区产值达405亿元、营业总收入 超过442亿元,带动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540.1亿元。 功能优化、全链开发 梯度培育植后劲。成都建立"镇园之宝"引育清单和"有根"企业梯次培育名录库,精准制定"一企一策"扶 持措施,引育"镇园之宝"26家,净增上规上限企业58家,组建"技术研发+标准生产+品牌营销"产业化联 合体,加快形成"30家镇园之宝+5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50家省级龙头企业+200家市级龙头企业"梯队。 进解优促重营商。成都 ...
提升镇村“一把手”能力水平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6.16-06.22)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23 15:01
提升镇村"一把 手"能力水平丨 市委书记抓乡村 振兴 (2025.06.16- 06.22)_南方+_ 南方plus 本文收录于专辑 6月16日至22 日,广州着力守 牢粮食安全和不 发生规模性返贫 致贫底线,推进 粮油作物单产提 升等行动;汕头 开展环境风貌整 治集中攻坚,推 进撂荒地复耕复 种;梅州以改革 力度推进农用地 整理,形成更 多"千(百)亩 方";汕尾聚焦 人居环境整治和 产业升级,做 好"土特产"文 章;东莞加快推 进现代化产业园 区建设和城中村 改造;中山持续 推进人居环境整 治,发展现代农 业并深化东西部 产业协作;湛江 培育典型村支柱 产业,高位推进 典型镇建设;茂 名高标准打造示 范带节点镇,推 动优质蔬菜品牌 化发展;潮州部 署全域土地综合 整治,落实耕地 保护激励补偿制 度;云浮增强粮 食稳产保供能 力,深化全域土 地综合整治。 广州市委书记郭 永航: 深入推进粮油作 物大面积单产提 升行动 18日,广州市委 农村工作会议暨 深入实施"百县 千镇万村高质量 发展工程"推进 会召开,市委书 记郭永航讲话。 他强调,要守牢 守住粮食安全和 不发生规模性返 贫致贫"两条底 线",深入推进 ...
“三夏”生产一线观察丨满满“科技范” 夏种生产跑出“加速度”
Xin Hua She· 2025-06-22 06:30
0:00 眼下,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夏种、夏管正同步推进。记者深入全国多地采访发现,满满的"科技范"扑面而来。在良机、良 技、良法的赋能下,现代农业高效运转,"三夏"生产跑出了"加速度"。 良技护航 连日来,江苏淮安淮阴区抢抓农时,开启夏种工作。在马头镇旧县村,当地500亩地正在进行高粱播种,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为秋季丰收打下 坚实基础。 今年,淮阴区优化种植结构,扩大高粱种植面积,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多项举措,鼓励农户积极参与高粱种植。 淮安市淮阴区旧县村种植大户张则良在采访中说,今年的政策好,还有技术指导,扩大了高粱种植的面积。农业部门提醒,雨季即将来临,建议 提前播种,同时指导机械化播种。"我对今年充满信心,希望有好的收成。"他说。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农户在进行玉米播种作业。受访者供图 河南新乡市封丘县今年计划播种75万亩秋粮作物。除了采用种肥同播,玉米播种还采用了宽窄行种植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让玉米"肩并肩"生 长,亩均株数保持在5000株左右,比传统种植多出500株左右。 封丘县种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杨占一介绍,按照玉米单田提升的技术要求,眼下滴灌带采用宽窄结合铺设,后 ...
陕西推动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Shan Xi Ri Bao· 2025-06-19 22:47
特色引领,延链补链提质效。陕西做优前端,推动特色产业向优生区优势区集中,苹果、猕猴桃、 羊乳3个产业体量稳居全国首位,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4、1/3、3/5,茶叶、食用菌产量和设施农业规模 居西北首位;做深中端,开展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引导衔接资金支持产地加工,抓好加 工园区建设、技术推广、品牌营销等20件加工实事落地,全省建成572万吨果品冷藏库容、每小时1800 吨智能分选线,具备每年100万吨浓缩果汁加工、92万吨菜品加工、3000万头生猪屠宰、150万吨羊乳加 工能力;做活后端,推进农业品牌培育和产品营销,富平山羊奶等8个区域公用品牌纳入国家农业品牌 精品培育计划,"延安苹果""咸阳马栏红"等4个品牌跻身2024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前十,猕 猴桃、茶叶等陕农优品"直卖全球"。2024年,陕西茶叶出口1998.99吨、出口额1150.92万美元,同比分 别增长471.12%、177.32%。 链群同构,搭建载体促融合。陕西建强融合载体,按照一链一群、一县一园区,推动四级联建、链 群同构、三产融合。2025年,陕西新建延安苹果和汉中中药材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全省国家级产业集 群达到11 ...
小菊花”闯出乡村振兴“大产业
Xin Hua Ri Bao· 2025-06-19 21:51
6月,在新沂市草桥镇鲜切花基地,5000亩菊田如雪,花农穿梭其间,一派繁忙的景象,一朵朵看似普 通的"小菊花"在这里闯出了乡村振兴"大产业"。 在草桥镇种植户胡晴的鲜切花种植基地,采摘工们正忙着采摘白菊,选花、切叶、分选……流水线上, 包装出口日本的鲜切菊就此诞生。胡晴说:"我们棚内配备了智能温度传感器、通风系统以及数字化设 备,通过温度来控制菊花的生长环境,达到高品质标准。品质好、绿色无污染的高端鲜切花国外市场需 求巨大,我们今年共有1200万支鲜切菊订单。" 家门口就业,花开富农美了乡村。据了解,白扇菊花是今年3月份开始种植,现在正是收获的时候。菊 花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草桥镇的农民实现了家门口挣工资的梦想。目前,草桥镇菊花种植面积超5000 亩,从育苗、管护到采摘、加工,全年吸纳劳动力2000余人,其中纪集村通过菊花产业带动村集体收入 突破百万元。 在纪集村菊花种植基地,一株株菊花被种植在一个个小小的方格里,一垄一垄,整整齐齐,每株菊花高 度都相当。"我们目前是订单式的花卉种植,这批白扇菊花共30万枝,大部分将销往日本和韩国。仅鲜 切菊一项,以一年种植三茬花的标准来算,亩产值可达4万多元。"草桥镇纪集村鲜 ...
巴林左旗林东镇靠“菜篮子”闯出致富新赛道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6-19 08:21
仲夏时节,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后兴隆地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呈现勃勃生机。158座标准化冷棚整齐排 列,嫩绿的螺丝椒、甘蓝、香芹苗茁壮成长,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头茬螺丝椒。 后兴隆地村设施农业集群,是林东镇落实赤峰市"十大行动"的生动实践。 政策赋能打造现代农业样板。今年以来,林东镇深度对接赤峰市"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和"现代农业提质 增效行动",通过"扩规模、打市场、增质效"三措并举,推动设施农业规模突破1.15万亩。其中后兴隆 地村191.6亩蔬菜基地通过"基地种植+净菜加工+冷链配送"全链条模式,实现采收后10小时直达北京新 发地市场,带动周边种植户年增收最高达1.8万元。 科技驱动激活产业新动能。林东镇创新推行"科技特派员+博士工作站+校地合作"三级技术服务体系, 赤峰学院专家团队常驻指导水肥一体化技术。后兴隆地村通过与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合作,推 动设施农业香芹产业发展。在巴林左旗农牧局牵头下,市农科院专家到林东镇开展精准帮扶,推动蔬菜 亩产和优质率双提升。 联农带农构建共赢新格局。林东镇镇长康学东介绍,当地正在推动设施农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 型,今年将新增设施农业1950亩,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 ...
跨国公司为何走进潍坊?从跨国公司合作对接会看潍坊引力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18 13:3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孙雪婷 6月18日,潍坊与跨国公司合作对接会汇聚30个国家及地区的百余家企业,其中超半数为新面孔,总裁级嘉宾达36名。这场国际经贸盛会 不仅展现了潍坊对外开放的新高度,更向世界递出了一张闪亮的城市新名片。 潍坊制造挑大梁 潍坊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市,制造业总量约占全省十分之一、全国1%。拥有国民经济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其中包含31个制造业行 业,涵盖了动力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加工、汽车制造、高端铝材、纺织服装、智能农机、现代医药等重点产业。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规模连续四年突破万亿,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 潍坊的动力装备产业形成了"基础零部件→核心零部件→动力总成→整机(终端)←关键配套件"的链式发展结构,以潍柴动力(000338) 等企业为代表,传统燃油动力保持领先,氢燃料、磁动力等新型动力也快速发展。该产业集群产值约占全国动力装备产业总产值的三分 之一。 在智能农机领域,潍坊已打造起涵盖动力机械、耕种机械、收获机械等24个种类的行业内最完整的产业链,谷物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 等近10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该集群是全 ...
青海湟中:冷凉蔬菜产业成农民增收新“引擎”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7 08:32
中新网西宁6月17日电题:青海湟中:冷凉蔬菜产业成农民增收新"引擎" 作者陈宗淇马铭言 夏日的高原美丽乡村郁郁葱葱,农民忙碌着采摘蔬菜,时而传来欢声笑语……16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 区的冷凉蔬菜迎来了采摘旺季。 湟中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平均海拔超2000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独特 的气候条件为冷凉蔬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湟中区冷凉蔬菜产业正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 多个万亩、千亩以上设施基地和露地蔬菜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34万亩,产量超30万吨,占青海 省蔬菜种植总量近五分之一。 湟中区拦隆口镇西岔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保鲜库内,村民将采摘的茼蒿进行充冷、分装、打包后发往全国 各地。"除了每亩1200元(人民币,下同)的土地租金,我和爱人都在合作社务工,一年下来能有十几万 元的收入,这比以前我们散干、单干的收入高,劳动强度也大幅降低。"村民张新说。 为提升冷凉蔬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2024年,湟中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围绕现代农业 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标准,在资金保障、人才培育、科技引进等方面积极推进湟中区农牧特 ...
长在戈壁大漠的绿色蔬菜38小时直达粤港澳餐桌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6 15:37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s highlights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the "Dune Vegetables" industry in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leveraging unique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moder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to supply high-quality vegetables to the Hong Kong market through efficient cold chain logistics [1][2][3] - Minqin County's unique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high sunlight exposure, significa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and clean water sources, contributes to the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quality of its vegetables, making it a leading production base in northern China [2][3] - The county has established a robust agricultural model combining enterprises, cooperatives, bases, and farmers,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specialty crops such as melons and high-quality vegetables, which supports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2][3] Group 2 - The county's vegetable production area and output rank among the top in the province, with a total planting area of 200,000 acres and an annual output of 106,300 tons, positioning it as a key base for vegetable supply in the region [3] - Minqin County has built two large-scale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s and 16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bases, enhancing its capacity for vegetable cultivation and processing [3] -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cludes optimizing cold chain infrastructure and promoting new business models such as "platform enterprises + agricultural bases" to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3]
智慧农机驰骋齐鲁大地 刷新“三夏”生产进度条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2 16:30
随着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聊城市阳谷县83.81万亩小麦的麦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该县 大布乡高庄村占地7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晾晒场,成为保障粮食归仓的坚实后盾。 作为阳谷县首个"绿色晾晒示范工程",晾晒场配备智能化烘干塔。刚收割的小麦含水量偏高,得益于智 能化烘干塔精准调控温湿度,小麦能及时得到烘干处理,有效避免了因水分过高导致的霉变风险,确保 小麦的品质和储存安全。据了解,该烘干塔年可处理粮食5000吨。 中新网济南6月12日电(记者孙婷婷)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时期,山东6000多万亩小麦陆续成熟,广袤田 野间一片繁忙景象。随着北斗导航、智能灌溉、智能烘干、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在"三夏"生产中 深度应用,丰收"进度条"不断刷新。 在泰安市新泰市宫里镇宫北村1000多亩的麦田里,小麦收获机、搂草机、秸秆打包机、玉米播种机等高 效运转,收割脱粒、秸秆打捆回收、玉米播种等在机械化作业中一气呵成。 "我家种了50多亩小麦,收割完小麦之后,有专业队伍免费清运秸秆,紧接着就能播种玉米,很方 便。"宫北村农户贾师和介绍说,有专业队伍清运秸秆,既节省了人工和用药成本,还能有效预防病虫 害,增加粮食产量。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