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

Search documents
焕新增绿传文脉
Ren Min Ri Bao· 2025-05-30 22:22
北京"全聚德·中轴食礼"点心试吃不断;杭帮菜冷菜"千里大运河"引人围观……5月29日上午,2025中国 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的配套活动,以"运河风物"为主题的京浙两地文化符号展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 馆,呈现大运河两端——北京与杭州的地域风物与生活美学。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自2019年创办以来,有力推动了运河沿线城市的交流交往,助力千年运河焕 发时代新风貌。 打造运河文化新地标,构建璀璨大运河文化带。 在北京通州区运河旁,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 大文化建筑掩映在绿树花海中,年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 近年来,北京大力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完成白浮泉遗址腾退、通州古城保护等工作,燃灯佛舍利 塔与周边古建筑群、张家湾城墙及通运桥等遗址遗迹得到系统性保护修缮。近600年历史的永通桥风貌 再现,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期已建成开园,路县故城遗址"一馆一园"开放在即。 作为京杭大运河南端的起点,杭州近年来坚持"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定位,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 化公园建设,大运河杭钢公园、西泠武林美术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一批运河文化地标,广受游 客欢迎。 焕新增绿 ...
科技点亮千年文脉 2025京杭对话共探运河文化传承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0 12:46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徐婧 陈杭)29日至30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简称"2025京杭对 话")在北京举行。以"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运河论道"高端对话30日举 办,来自北京、杭州等城市的嘉宾学者相聚大运河畔,共话科技赋能下的运河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冯惠玲分享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记忆团队四年的历 程。在创建"京城大运河"网站,将线下的大运河知识搬到线上后,冯惠玲与团队发现,在人们衷情于体 验文化的时代,线上流量有限,随即开启了大运河文化线下传播的探索。从参与数字艺术展到举办3D 沉浸式全景光影展,在数字科技的加持下,大运河的历史研究在线上和线下形成了不同的效应。 大运河南来北往,见证了一座座运河城市因文而盛、因水而兴。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保 护传承利用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5月30日, 2025京杭对话主题活动之一"运河论道"高端对话举办。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健美表示,作为千年大运河北首,北京市通州区坚 持"一年一个新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聚焦文 ...
《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在京发布 解锁运河文博新玩法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0 11:56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陈杭 徐婧)《运河上的博物馆——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以下简称《中国 大运河文博图鉴》)29日在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以下简称2025京杭对话)开幕式上发布。 图为《中 国大运河文博图鉴》。主办方供图 《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出版发行,是国内首本以中国大运河为主题的 文博图鉴。也是中国新闻周刊继2023年发布《中国大运河生活图鉴》后,对"大运河图鉴IP"的再次深 化,以博物馆为钥,助力打造大运河文化符号。 "一周一馆"导航运河文博之旅 这些博物馆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大运河在艺术文化、商贸流通、水利工程、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历史贡献与 当代价值,让大众以博物馆为窗口,深入探寻大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领略其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解锁运河文博新玩法 博物馆不仅是了解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在国际传播中"自带流量"。在"文化+科技"的助推下,"文 博热"持续升温,博物馆也有新的打开方式。 《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注重实用性、趣味性,收录了博物馆的最新玩法,包括博物馆沉浸式互动体 验、爆款文创周边、出片的打卡点位等,还为读者规划了周边游、体验游、美食游等特色游览 ...
浙江:多维“叙事”做好大运河文章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0 06:13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是运河沿线 8省市的共同责任。近年,在大运河的最南端,浙江着力讲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多维"叙 事",让古老的大运河在这里不断焕发出时代新风貌。 构建大运河生态文明美好图景 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保护是基础。近年,浙江着力提升大运河系统性保护水平,大运河生态文明美 好图景加快构建。 在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数智运河——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数智管理系 统"的大屏将大运河的每个细微处都"数字化",哪里有植物病害或存在裂痕,都可及时处置。 这是浙江以数智赋能运河保护的探索。目前其已完成与交通、生态环境等7大部门、12类数据的实时共 享,建成遗产综合保护、格局管控等智慧应用场景,达到"一个平台管运河"的目的。 中新网杭州5月30日电(记者 王逸飞)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29—30日在北京举行,京浙两地政 产学研代表、文化名人以及外国友人等参加,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擦亮大运河这张中国文化名片。 前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采用倾斜射影测量、大场景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以及Cesium 动态加载等 ...
京杭两地已建成一批运河文化地标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5-29 21:45
本报记者 陈强 记者在昨天上午举行的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开幕式上了解到,北京、杭州两地近年来已建成北京(通州) 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大运河杭钢公园等一批运河文化地标。 与此同时,北京深入挖掘璀璨运河文化,系统整理史志文献,策划推出全门类运河主题文化精品,《大运河文化辞 典》全卷等一批成果相继问世,4D影片《穿越时空的大运河》、舞蹈《镇水神兽》等新作品缤纷上演。 在大运河北京段,两岸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与繁华市井竞相并秀。大运河展新颜背后,北京段河道近年来已补水5亿 立方米,改造和新建滨水绿道50余公里,建成开放什刹海西海、马家湾等一批湿地公园,"城市绿心"由原来重污染工 业区蝶变为近零碳排放的森林公园,不断刷新城市界面。 在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开幕式上,"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正式启动,由韩美林团队设计的大 运河吉祥物IP"河喜"发布。 杭州近年来围绕"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定位,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千年运河焕发时代生机。 大运河杭钢公园、西泠武林美术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已成为运河文化地标。 本报记者 方非摄 大运河让南北相系,一脉相通,各地文化 ...
蒙曼:敢为人先的“精气神”是大运河的灵魂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9 10:38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陈杭 徐婧)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29日在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 京杭对话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大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运河,都不是自然的馈赠,而是人类 为实现交往交流的梦想,不断突破地理限制的伟大创造。这份敢为人先、突破极限的"精气神",正是大 运河的灵魂。 曹雪芹的家族沿运河北上定居北京,运河成为《红楼梦》的隐性脉络。蒙曼说,书中人物如林黛玉、薛 宝钗等随运河漂泊,其命运恰似运河水般起伏,情感亦如流水般缠绵。文人以笔为舟,让运河承载的相 思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符号。 她表示,大运河不是孤立的存在,既串联起临清舍利塔、扬州文峰塔、杭州六和塔等文化地标,也孕育 了扬州小笼包、杭州定胜糕等舌尖记忆。在当代,人们需要联动中外运河城市,以多元形式讲述运河故 事。 "大运河是人类精神的丰碑,是文明流通的史诗,更是古今联动的纽带。"蒙曼说,愿人们以"南音北 语"之多元,续"叹惊奇"之新章,让这条千年运河在新时代继续流淌文化的力量。 图为蒙曼 发表演讲。主办方供图 大运河的传奇,藏在政治家、商人、文人的故事里。其中,商人的故事多讲述流通之美。蒙曼提到,大 运河的开凿与中国经济重 ...
“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在京启动 发布三大创新成果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9 09:28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陈杭 徐婧)29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以下简称"2025京杭对 话")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正式启动"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发布三大创新成果 ——"京杭对话"大运河吉祥物IP、"京杭对话"大运河潮玩IP和《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 图为《中 国大运河文博图鉴》。主办方供图 "大运河不只是地理分界线,而是一条坚韧的文明缝合线,更是中国文明赓续和文化涵养的载体,如今 北京与杭州牵起一脉长河,共同讲述着中国文化符号的新故事。"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通过 《讲述大运河》短视频推介大运河,并号召大家一起做中国大运河文化的讲述者、传承者、歌颂者,助 力中国大运河流向更美好的未来。 图为"京杭 对话"大运河吉祥物IP"河喜"。主办方供图 讲述大运河文化,离不开具有创新性的IP载体。"京杭对话"大运河吉祥物IP"河喜"由韩美林团队设计, 以运河"镇水神兽"为原型,寓意"河泽生喜",寄托守护水脉、润泽万物的吉祥愿景。 "京杭对话"大运河潮玩IP"水运儿"由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开发,以萌趣的国风设计,塑造出一组大运河文 化传播精灵形象,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图为"京杭 ...
京浙两地文化符号展亮相 呈现地域风物与生活美学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9 09:18
杭州展区以"江南韵·风雅颂"为主题,展示杭帮菜历史文化底蕴和制作技艺,糕点和国潮文创产品展台 重塑宋韵风雅。 图为京浙 两地文化符号展。主办方供图 图为京浙 两地文化符号展。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陈杭 徐婧)29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简称"京杭对话")在北京 大运河博物馆开幕。活动现场,以"运河风物"为主题的京浙两地文化符号展亮相,呈现大运河两端—— 北京与杭州的地域风物与生活美学。 北京展区以"京杭京韵 京彩京味"为主题,特设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传承人、全聚德面点大师现场表 演,"全聚德·中轴食礼"点心礼盒、萌宝鸭文创等展品亮相,彰显老字号文化自信。 全聚德展台工作人员高朗表示,展台分为面向食客的文创和美食产品等伴手礼、全聚德招牌菜烤鸭展 示、聚焦中轴线文化的糕点美食打卡等板块。公司在坚持传统技艺基础上开拓创新,在原有盛世牡丹烤 鸭的基础上,推出盛世牡丹宴,融入了脆皮鸭肝塔、7味时令小料等。期待让更多人了解全聚德技艺与 美食,向世界传递中华老字号的匠心传承。 知味观展台工作人员兰天翔表示,公司携特制新中式糕点亮相京杭对话,现场展示了龙井茶饼、茉莉茶 饼、桂花茶饼、九曲红梅 ...
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京开幕
Huan Qiu Wang· 2025-05-29 09:05
5月29日,北京通州北运河畔,中国大运河之水碧波荡漾,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以下简 称"2025京杭对话")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 2025京杭对话以"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等主办。本届"京杭对话"作为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以中国大运河文化为纽 带,打造永远在线的北京文化论坛。 来源:环球网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军民,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 新闻办主任余俊生,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虞汉胤,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 海峰,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执行副主席、扬州市副市长刘流,以及艺术家、清华 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遗产教席赵丰,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外籍专家拉斐尔·泽尔贝托,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等京浙两地政 产学研代表、文化名人,以及外国友人出席开幕式,探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南北联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2025京杭对话开幕式现场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改 ...
京杭两地特色美食汇聚大运河畔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5-29 04:07
5月29日上午,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启动。设置在开幕式现场的大运河文化符号展示区,汇聚了北京全聚德、杭州酒家 等京杭两地老字号企业的上百种美食,两地展区之间还有一处老舍茶馆茶歇空间,以茶香迎客,营造交流对话氛围。 "来了您呐,喝茶呦!"上午8点半,记者一走进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共享大厅,就听见了洪亮的吆喝声。这声音来自老舍茶馆的工作人员张健,他身穿藏蓝色 上衣,肩上披着毛巾。茶碗边的箱子上印着三个大字——老二分。 "老二分是什么意思?"不少嘉宾问。张健笑着说,大碗茶二分钱一碗,在前门卖了40多年没涨过价,茶碗里是刚沏好的茉莉花茶,这不仅是为了便民解渴、 承载老北京人回忆,更是为了传承好老一辈创业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听到这个答案,观众们也乐了,一位来自杭州的嘉宾说:"在北京,1块钱竟然可以喝50 碗大碗茶。来,喝一碗,尝尝地道北京味儿。" 5月29日,"运河风物"京浙两地文化符号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京浙两地文化符号展以"运河风物"为主题,呈现大运河两端,北京与杭州的地域风物与生活美学。方非摄 面对茶歇空间,左手边就是杭州特色美食展示区。杭州展区以"江南韵·风雅颂"为主题,由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