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

Search documents
生态环境部:39个试点城市积极探索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仪器信息网· 2025-06-26 06:01
导读: 生态环境部启动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遏制非法转移倾倒高发 态势,严查严打相关违法行为。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 们的推送。 6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 主持发布会。以下是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 新 闻 发 布 会 现 场 生 态 环 境 部 宣 教 司 司 长 、 新 闻 发 言 人 裴 晓 菲 一、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启动 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8部门近日联合启动全国非法 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遏制非 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高发态势。 专项整治行动以非法倾倒填埋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以及非法拆解处置报废机 动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退役新能源设备、退役动力电池等为重点,聚焦路网交织、城乡结 合、拆迁地块、行政交界等区域和山边、水边、岸边等"三边地带",以及河流湖泊、荒滩荒 地、坑塘宕口、矿坑溶洞、自然保护地、 ...
2025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杭州举办 上海碳普惠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13
本报上海6月25日电(记者田泓)25日,"全国低碳日"上海主场活动上,上海碳普惠平台正式上线运 营。平台上线地面公交、轨道交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纯电动乘用车4种减排场景,用户授权这些场 景后,就能在使用绿色出行方式的过程中被平台自动记录并累积碳积分。积累到一定数量的碳积分后, 公众可以在平台内的碳积分商城兑换数字人民币、商品兑换券、商品满减券等商品或服务。 上海碳普惠平台正式上线前已经过近8个月的试运行,累计吸引10余万上海市民参与体验,近300家企业 开通机构碳账户,上线2个碳普惠交易品种,累计交易4万余吨减排量。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6月25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在浙江杭州举办2025年"全国低碳 日"主场活动。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当天发布的《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指出, 2024年,我国持续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并继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取得实效。 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在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 制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并取得实效。 活动还发布了 ...
报告预警:今年气候年景偏差,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多发强发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5 14:57
哈特表示,2024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的92.5%,中国作为最大市场与制造基地,其清洁能源产业 占GDP比重超10%,贡献了四分之一经济增长,成为气候行动带来经济红利的明证。 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联合国呼吁三大关键领域突破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秘书长气候行动和公正转型特别顾问赛尔温·哈特在会上谈到,《巴黎协定》十年间已 激发全球清洁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成本大幅下降,装机创历史新高,太阳能与风能已成最经济、最迅速的新增 电力选项。 报告也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预计2025年中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适应气候变化形势更为严峻。报告强 调,将进一步提升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提升全球适应气候变 化能力贡献中国方案。 在当天会议上,活动主办方也发出倡议,各方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来,从日常生产生活做起,节约资 源、减少能源消耗,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未来。 哈特同时也提醒,能源转型速度仍滞后于气候危机恶化步伐。过去十年是有记录以来 ...
碳足迹“施工图”来了!生态环境部发布百项碳“标尺”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25 14:09
相关制度建设加快推进。总体来看,2024年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产品碳足迹 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和《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国家标准发布,为产品碳足迹标准 体系建设提供指引和方向,截至2024年底,发布和研制中的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达70余项,发布细 分领域产品碳足迹核算团体标准100余项。 为了破解实践中的关键难题,《报告》还发布了反映国内实际的电力碳足迹因子,为各行业产品碳足迹 核算解决了"燃眉之急"。在重点产业方面,《报告》提出,持续开展煤炭、油气等基础能源和交通运输 等领域通用碳足迹因子研究,鼓励各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组织开展产品碳足迹因子测算工作,推动构 建上游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图谱,加快建设国家层面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锂电池、光伏、电子电气 等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及核算平台,其中电子电气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已纳入6000余条碳足迹背景数 据。引导成立汽车绿色低碳标准化研究工作组,指导研究汽车和动力电池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积极探 索开展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工作。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在全球变暖和 ...
新一轮融资!国产眼底设备公司完成C轮
思宇MedTech· 2025-06-25 09:06
即将召开: 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2025年9月3-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在中国高端眼科设备格局尚未完全打开之际,一项源自天文观测的光学技术,正在被一家中国医疗科技企业带 入诊疗一线。 近日, 南京博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博视医疗) 宣布 完成 C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南京新工投资、欧 普康视与泰煜投资,具体融资金额未披露。 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在眼科诊疗设备领域的产品迭代、市场拓展 和全球化布局 。 博视医疗成立于2017年,核心团队具备国际眼科影像工程背景, 长期专注于将 光学工程、自适应光学、人眼 追踪与AI算法融合应用于眼科设备 开发。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此次融资延续了公司在2024年底启动的全球商业化进程。早在一个月前的 ARVO 2025年会 期间,博视医疗 自 适应光学眼底影像系统 "星镜 ® " 获得超过800万美元的意向订 单 ,成为国产眼科高端设备出海的重要信号之 一。 # 自适应光学的革命性跨界 起源于天文观测领域的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 ...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24 09:29
研究团队通过祖先重建表明,酸耐受性的增强可能与鸟类重新获得甜味感知能力在进化树上的出现时间相 同 ,也就是 鸟类酸味耐受能力与甜味感知能力存在潜在的协同演化机制 , 使鸟类不仅能有效耐受果实中 的有机酸 (酸味) ,还能敏锐感知其中的糖分 (甜味) ,这种转变或许使鸣禽能够以更广泛的水果为 食,从而影响了它们进化和多样化。 论文链接 :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r7946 鸟类的酸味觉感知和耐受适应机制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味觉在塑造动物感知方面至关重要。 酸味 是主要味觉之一,这种味道通常令哺乳动物反感,然而,许多鸟 类却经常食用酸性水果,这表明它们可能对酸味具有耐受性。 2025 年 6 月 19 日,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赖仞 团队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 发表题为: Molecular evolution of sour tolerance in birds 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发现并揭示了鸟类对酸味的强大耐受能力的分子机制,它们的这一特性可能助其开拓更广阔的生 态位,为理解动物感官演化与生 ...
这家通用机器人独角兽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咏归基金与广发信德联合领投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4 08:54
6月23日,非夕科技正式对外宣布,公司已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本 轮投资 由 咏 归 基 金 、 广 发 信 德 联 合 领 投 , 洪 泰 基 金 、 华 控 基 金 等 投 资 方 跟 投 , 同 时 老 股 东 高 榕 创 投 、 eGarden Ventures 、 Mfund 魔量资本 持续跟投。 2022年,非夕科技完成B+轮过亿美元融资后跻身独角兽企业之列,凭借其在自适应机器人领 域的创新实力和市场表现,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领先地位,更在行业影响力上屡获殊荣,此前 非 夕 科 技 荣 获 中 国 独 角 兽 企 业 荣 誉 奖 牌 , 2024 年 度 获 评 上 海 市 科 技 小 巨 人 企 业 , 并 入 选 2025福布斯 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 等重磅榜单。 "机器人领域需要能真正解决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的新物种,非夕科技正是这样一家可以定义赛 道的科创企业,公司成立以来的技术、市场、管理积淀已经能够呈现弥足珍贵的发展确定性, 潜力已渐渐成为能力,愿景已渐渐成为现实,非常荣幸能够与非夕科技构建共识,共同创新, 见证未来 。"咏归基金创始合伙人张以哲表示,咏归基金 曾荣膺母基金研究中心 ...
非夕科技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通用机器人商业化进入加速期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3 13:15
6 月23 日,非夕科技正式对外宣布,公司已完成 C 轮亿级美元融资。据悉, C 轮投资 由 咏归基金、广发 信德 联合领投, 洪泰基金、华控 基金等跟投 , 同时 老股东高榕创投、 eGarden Ventures 、 Mfund 魔 量资本持续跟投。此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产、研发及生态拓展。 " 非夕深耕通用智能机器人近十年,持续研发覆盖自适应机器人本体、层级式智能和操作系统生态的全栈技术 体系,聚焦 可 构建多样应用形态的通用机器人基座平台。得益于对差异化路线的长期耕耘和产品的极致优 化,非夕不断拓宽机器人能力边界,能够以极简产品型号满足各行业对复杂任务、多样工艺的自动化痛点需 求,目前已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食品医疗等多个行业开辟出大量规模化应用场景,持续协同生态伙伴开拓 增量业务,赋能终端客户 智造 生产 力 的提升。 " 非夕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EO 王世全表示, " 感谢新老 股东的认可和持续支持,此次融资标志着非夕商业化进入全面加速阶段,为产品扩产、业务扩张、生态培育以 及前瞻技术的持续探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成立于 2016 年的非夕科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通用智能机器人公司,由斯坦福大 ...
非夕科技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通用机器人商业化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IPO早知道· 2025-06-23 04:59
深耕通用智能机器人近十年。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非夕科技 日前 已完成 C轮亿级美元融资 , 由咏归基金、广发信德联合领 投,洪泰基金、华控基金等跟投,同时老股东高榕创投、 eGarden Ventures、Mfund魔量资本持 续跟投。此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产、研发及生态拓展。 成立于 2016年的 非夕科技是一家由斯坦福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核心成员创立 的 通用智能 机器人公司 ,其 首创 "自适应机器人"这一新品类,以"仿人化"为核心理念, 将人类 "手感"抽象 为极致的力控能力,将"手眼协调"的行为模式转化为机器人具备泛化操作能力的层级式智能系统, 大幅提升机器人复杂工况的应对能力、工艺的通用性与适应性。 在专注核心技术研发的同时,非夕 科技还 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建设,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机器人自 适应能力技术要求》已正式发布,进一步推动自适应机器人这一全新品类有关技术标准和能力评估的 体系化建设,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 非夕科技 现 已实现从单点验证到多行业复制的跨越式发展,进入规模化、加 ...
Beta Bionics (BBNX)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6-22 13:00
Beta Bionics (BBNX) Update / Briefing June 22, 2025 08:00 AM ET Speaker0 All right. Thanks everyone for joining us today for our first investor and analyst event. Sorry for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and brief delay, but we're up and running now. But yes, appreciate everyone joining on an early Sunday morning. By way of quick introduction, I'm Blake Bieber, Head of Investor Relations at Beta Bionics. We have a great agenda for you today. I'm joined here by Sean Sain, our CEO Mike Menseneger, our Chief Pro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