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价背离

Search documents
2025年4月份上海土地市场月度简报
Sou Hu Cai Jing· 2025-05-11 21:26
据办办网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上海市土地市场供应体量呈现收窄态势。本月新增挂牌地块25幅,但总供应面积仅658,952平方米,环比下 滑48.99%,同比下滑10.73%。 虽然供应面积大幅收缩,但起拍总价呈现明显上涨。本月挂牌地块总起始价为982,536万元,环比暴涨397.32%,但同比依然下降20.32%。办办网分析价 格上行主要受土地供应结构变化影响:核心区域稀缺地块供应占比升高、近郊商办地块和住宅用地等高单价地块占比提升等原因。 办公类用地本月新增挂牌9幅,出让面积39,864平方米,占总供应的6.05%,起始价78,082万元,占比7.95%。其中位于青浦朱家角板块的6幅地块将与另 一幅商业地块组合出让。 办办网对市场研判:本月土地市场呈现"量减价增"的典型特征,反映出上海市政府正在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稳定财政收入。住宅用地和商办用地的 大规模出让也预示着产业配套用地保障力度正在加强。 供应面积大幅度收缩,起拍总价结构性上涨 当月仅有一幅办公类用地成交,成交面积逾1.74万平方米(占比1.13%),成交金额近4.36亿元(占比19.45%),环比跌幅分别达88.29%和73.97% ...
金工定期报告20250506:基于技术指标的指数仓位调整月报-20250506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5-06 04:16
证券研究报告·金融工程·金工定期报告 金工定期报告 20250506 基于技术指标的指数仓位调整月报 202505 2025 年 05 月 06 日 [Table_Tag] [Table_Summary] 模型概要 ◼ 最新宽基指数仓位: 沪深 300:15 指标发出看多信号,8 指标发出减仓信号;最优单指标发出 看多信号;滚动追涨、滚动稳健策略均发出看多信号。 中证 500:17 指标发出看多信号,6 指标发出减仓信号;最优单指标发出 看多信号;滚动追涨、滚动稳健策略均发出看多信号。 中证 1000:18 指标发出看多信号,5 指标发出减仓信号;最优单指标发出 看多信号;滚动追涨、滚动稳健策略均发出看多信号。 ◼ 风险提示:模型所有统计结果均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可能发生重大 变化;单因子的收益可能存在较大波动,实际应用需结合资金管理、风 险控制等方法;模型测算可能存在相对误差,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 证券分析师 高子剑 执业证书:S0600518010001 021-60199793 gaozj@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凌志杰 执业证书:S0600525040007 lingzhj@dwzq.c ...
伍戈:推动中国经济“量价齐升”
Jing Ji Wang· 2025-04-30 02:21
经济网网友 " 小禾苗 " : 4 月 16 日,国家统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要多措并举促进价格合理回升。去年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了这一点。一般而言,老百姓不太喜欢物价上涨。促进价格合理回升有 什么深意?对宏观经济有什么影响? 近期,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实际GDP增速始终保持在5%左右的合理区间,但价 格指标如CPI、PPI、GDP平减指数在相对较低的位置运行。即使将各类价格指数综合考量,当前价格 总水平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这种"量价背离"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既往增长周期中,当实际GDP增速达到预期目标时,价格指数往往会同步回升,企业利润也会持续改 善。当前这种GDP增速与物价水平背离的现象较为少见。 回到宏观视角。我们要汲取日本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错误教训。1990年,日本房地产经历了剧烈调整, 调整之后,日本的实际GDP在波动,但实际GDP的中枢基本保持稳定;代表价格的GDP平减指数却持续 下行。也就是说,实际GDP每年都可能达到预期目标,但价格指数在不断下台阶。 面对这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可能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观点是维持现有政策力度,守住实际GDP就是守 住经济基本盘 ...
伍戈:应将应对价格下行作为更重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6 10:02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很重要的信号,企业看到价格上升才会生产或扩大生产。那么为什么有企业愿意"以价换量",降价也要生产呢?微观经济学中有个和宏 观领域相似的场景:面对产品售价持续走低,企业非但不缩减生产,反而选择"逆周期扩产"。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暗含精密的成本核算逻辑。一些 很"卷"的企业甚至会一边降价,一边扩大生产。此时企业的经营目标已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亏损最小化"。经济运行中,很多工业和制造业部门的企 业都有"以价换量"的共同特征,即通过价格调整策略换取市场份额。这种行为虽能维系企业生存,但持续的价格下行可能会削弱市场信心。 回望日本经济史,1990年房地产市场的剧烈调整之后,实际GDP表现稳定但GDP平减指数持续下行,这种经济指标的"剪刀差"将决策者推向两难境地:当 实际GDP达标与价格持续低迷同时存在,政策该何去何从?面对这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可能会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观点是维持现有政策力度,守住实际 GDP就是守住经济基本盘;另一种观点是必须重视名义GDP收缩的现实,主张采取更积极的刺激政策。 当年日本在房地产调整后的前十年,日本央行尚未建立明确的价格调控机制。只要实际GDP保持正增长,便视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