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上市
icon
Search documents
巧了吗这不是!七家亏损企业IPO,都是半导体公司
是说芯语· 2025-07-03 00:55
摩尔线程、沐曦股份:死磕 GPU 的难兄难弟 这俩兄弟都扎在 GPU 赛道,堪称行业 " 吞金兽 " 。现在 AI 大火,英伟达的 A100 、 H100 几乎垄断市 场,但咱们国产 GPU 想分杯羹,就得砸钱搞架构创新。像摩尔线程的 MTTS80 芯片,从流片到优化, 每一步都是千万级的投入;沐曦更是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猛追,他们的产品要适配云计算、科学计算场 景,不仅得突破技术瓶颈,还得搭建生态,不亏才怪。 2025年上半年,177 家 IPO 企业里,竟然冒出 7 家还在亏钱的半导体公司。搁以前,这种事想都不敢 想,毕竟资本市场向来 " 嫌贫爱富 " ,但现在这事儿真就发生了。 关于这7家创始人情况、营收情况、申报相关就不再一一阐述,之前的文章都有涉及。 | 从 " 盈利硬指标 " 到 " 科创板破冰 " 以前 A 股 IPO 那可是卡着净利润红线,像咱们这行烧钱搞研发的主儿,没有三五年盈利根本别想上 市。直到 2019 年科创板杀出来,直接打破规矩 ——" 没盈利?只要技术够硬、赛道够热,照样能上市 融资! " 这就好比给咱们半导体行业开了绿色通道。后来创业板、北交所也跟着放宽,现在亏损企业上 市不再是天 ...
未盈利企业加速赶考IPO,一级市场投资格局或将生变
Di Yi Cai Jing· 2025-07-02 11:36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又迎来新进展,首家申请采用该标准上市的企业过会。 7月1日晚,上交所官网披露了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禾元生物")过会的消息。除了第 五套标准的IPO审核有新进展外,IPO申请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也不断增加。6月18日科创板新政之后, 有4家未盈利企业的IPO申请获得受理,超过今年以来未盈利企业受理数的一半。 有未盈利的医疗器械企业告诉第一财经,当前的政策和落地案例增强了企业的信心,正在筹备IPO事 宜。 "随着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的政策落实到位,未盈利企业IPO的数量会更多、时间也会提前,这将大大 改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的信心和预期。"上海金浦智能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田华峰称,在此基础 上,一级市场的投资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机构不再往两端走(投资低估值早期项目和成熟的后期项 目),将会及时修复一级市场投资生态中出现的断层。 关于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还需要完善哪些方面?多位股权投资机构高管希望,科创板与创业板未盈利企 业的IPO数量保持一定比例,加强对未盈利企业募集资金用途的监管,明确风险揭示关键要点,主要向 专业的投资机构配售。 有望修复一级市场投资生态中出现的断层。 " ...
上半年江苏收获12个IPO,苏州领跑全省,还有近80家苏企正在排队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11:00
此外,2025年登陆A股的江苏企业,常州有2家,分别是3月4日上市的常友科技和5月16日上市的泽润新能,无锡、南通、淮 安、扬州、镇江、泰州各有1家。 新苏商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共有51家企业在A股成功IPO,江苏占比约23.53%,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2025年已经过半。回顾上半年,江苏共有12家企业成功登陆A股,IPO数量领先全国。此外,还有6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具体 来看,哪个城市上市公司数量领跑全省?江苏上市后备力量如何?新苏商进行了梳理和盘点。 | 证券简称 | 上市时间 | 墓资金额(亿元) | 所属域市 | 最新市值(亿元) | | --- | --- | --- | --- | --- | | 塞分科技 | 1月10日 | 2.16 | 苏州 | 69.67 | | 惠通科技 | 1月15日 | 4.14 | 扬州 | 47.95 | | 常友科技 | 3月4日 | 3.2 | 常州 | 32.04 | | 胜科纳米 | 3月25日 | 3.66 | 苏州 | 107.12 | | 泰禾股份 | 4月11日 | 4.62 | ■商 | 140.45 | | 江顺科技 | 4月24日 | 5.6 ...
港股回深A!深圳再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02 10:46
推动已在港交所上市的辖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深圳再发声。 此外,《方案》还提出"按照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在库企业分层 分类服务"、"聚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支持企业开展产业上下游并购重组"、"设立并购重组专项母基 金,吸引头部券商机构、辖区大型上市公司参与出资,共同做好并购重组资金支持"等。 7月2日,深圳市龙华区发布《龙华区促进上市培育服务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方案》 提到围绕龙华区"1+2+3"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完善上市培育服务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并购重 组支持力度,推进"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推动上市及拟上市公司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坚力 量。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表示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上市培育,"进一步加深同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力 度,便利企业境内外上市政策咨询,协调跨境金融机构为企业出海提供金融银团服务,推动已在港交所上 市的辖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刚过去的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 大开放的意见》就提到,"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 ...
果然财经|鲁花集团股改完成,估值达209亿元,剑指上市?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7:24
Group 1 - Shandong Luhua Group has completed its shareholding reform and changed its name to Shandong Luhua Group Co., Ltd, with registered capital increasing from approximately 1.091 billion to 2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83% [1] - The company is speculated to be preparing for a capital market entry following the restructuring and capital increase [1][8] - The new shareholder structure shows Shandong Lu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as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with a 64.19% stake, controlled by the founder's family [2] Group 2 - Luhua Holding has integrated several family-controlled asset platforms and established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for investment and private equity management, enhancing its capital layout [4] - In late 2024, strategic investors including Jinlongyu and Hong Kong Jiayin invested 5.5 billion yuan for a 26.64% stake, raising Luhua's valuation to 20.9 billion yuan [4] - The management team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with key personnel leaving and new members joining, possibly linked to legal issues faced by a former executive [4] Group 3 - Founded in 1983, Luhua has grown from a local factory to a leading brand in high-end edible oils, particularly in the peanut oil sector [5] - The company has an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5 million tons for edible oils, 300,000 tons for condiments, and 500,000 tons for rice and flour, supported by a nationwide marketing network [7] - Luhua holds a 6.7% market share in the packaged edible oil industry, ranking third behind Yihai Kerry and COFCO, and leads the high oleic peanut oil segment with a 34% market share [7] Group 4 - The recent restructuring and capital increase indicate Luhua's intent to prepare for an IPO amidst intense competition in the edible oil industry [6] -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includes established players like Jinlongyu and COFCO, with Luhua's potential listing expected to enhance industry concentration [6] - Challenges remain for Luhua, including raw material price fluctuations and the need for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maintain growth and competitiveness post-IPO [8]
最新印发!事关港交所上市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其中提到,加大并购重组支持力度。围绕龙华区"1+2+3"产业体系布局,聚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质量, 支持企业开展产业上下游并购重组。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强链补链、跨行业并购重组,支持并购实 现关键技术水平提升的优质未盈利资产;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大对集团(母 公司)下属机构落地龙华区的支持力度;鼓励储备培育库企业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以及作为并购标的 参与并购重组。建立辖区并购重组项目库,对符合龙华区产业导向,落地辖区或发生在外地的但对龙华 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贡献的并购重组项目,给予配套支持。设立并购重组专项母基金,吸引头部券商机 构、辖区大型上市公司参与出资,共同做好并购重组资金支持。加强对并购重组落地项目配套服务,依 法依规给予用地、能耗、研发、人才等方面保障,确保企业"来得了、住得下"。 综合自人民财讯 7月2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印发《龙华区促进上市培育服务工作三年行动方案》。 其中提到,进一步加强与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力度,便利企业境内外上市政策咨询,协调跨境金融机 构为企业出海提供金融银团服务,推动已在港交所上市的辖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开展走 进交易所专题活动,积 ...
6月IPO受理家数较去年同期增长数倍!北交所独揽六成份额,还有这些看点
券商中国· 2025-07-01 14:44
IPO上半年受理正式"收官"。 在年报财务数据有效期最后一日,6月30日沪深北交易所集中受理41家拟上市企业的IPO申请。 在今年6月这轮申报潮中,三地交易所单月新增受理企业总数达150家,是去年同期的5倍。不过受理家数增加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该数据在2023年6月同期受 理家数中占比60%。可以看出,市场在谨慎复苏中寻找新平衡。 伴随上半年落下帷幕,6月IPO受理高峰结束。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的统计,今年6月共有150家IPO获得受理,较去年同期(30家)实现数倍增长。 深圳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今年IPO受理情况有所恢复,但与往年相比仍然偏冷。根据记者统计,2022年6月、2023年6月分别有324家、246家IPO企业获得受 理。上述券商投行人士认为,在当前"严把上市关"的基调下,沪深市场IPO受理"盛宴"难以回到过往。 | | 2025年6月 | 2024年6月 | 2023年6月 -2022年6月 | | | --- | --- | --- | --- | --- | | 深交所 | 28 | | 114 | 144 | | 上交所 | 5 | | 72 | 88 | | 北交所 | 97 | 28 ...
久违了!一天新增41家IPO!
中国基金报· 2025-07-01 06:31
【导读】沪深北三大交易所6月30日新增受理41家IPO企业 见习记者 舍梨 A股IPO久违的"受理潮"又出现了。 6月30日,2025年上半年最后一天,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共新增受理41家IPO企业。其中,北 交所受理了32家公司的IPO,深交所受理了4家公司的IPO,上交所受理了5家公司的IPO,均 为科创板项目。这也成为今年以来受理数量最多的一天。 从单月来看,6月IPO新受理数量达到150家,占今年全年受理总数的85%,创下今年以来单 月新高。截至目前,2025年A股已受理177家企业,已超去年全年受理总数。 民生证券投行事业部保荐代表人吴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常规流程来看,6月份受理数 量集中增加有其合理性。企业以2024年年报作为财务基准日进行申报后,需依次完成财务核 查、审计、内核、辅导验收以及申请文件撰写等一系列IPO必要程序,完成这些流程通常需要 较长时间。此外,2024年IPO整体呈现阶段性收紧态势,数量处于较低水平,属于一种异常 状态。如今,IPO受理数量的增加,正是市场逐步恢复常态化的体现。 6月IPO受理迎来高峰 今年6月,沪深北三地交易所集中受理一批IPO企业,已超过前5个月的总和。 ...
融资、上市、高新认定...“软著”才是隐藏的加速器!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5:20
你以为融资靠PPT?上市靠财报?高新认定靠关系? 其实很多企业都忽略了那个藏在角落里的"加速 器"——软件著作权。它就像你电脑里那个从不清理却能让系统飞起的缓存文件,平时没人注意,关键 时刻却能让你快人一步。 当投资人在翻看你的BP时,"自主研发"四个字配上软著证书编号,比你说一百遍"我们技术很牛"都管 用。那本绿色的小本子,在投资人眼里就是真金白银的技术壁垒。有个做SaaS的朋友,去年融资时把软 著证书复印件放在资料最上面,结果投资人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还有多少这样的技术储备?" 上市路上的隐形加速带,很多企业到IPO前夕才想起来补软著,结果耽误了进程。有个准备科创板上市 的公司,审计时发现核心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临时补了6个软著,导致上市进度推迟了小半年。 而那些早早布局的企业,软著早就成了招股书里的亮点。创业板某上市公司,靠着30多项软著,硬是把 市盈率做高了20%。 高新认定更是个"送分题",一个软著顶得上好几个实用新型专利。去年帮一个客户做高新申报,他们研 发费用其实差一点,但靠着15个软著,硬是过了认定。评审专家看到厚厚一摞软著证书,直接说了 句"这企业技术实力不错啊"。要知道,高新企业的税收 ...
半月4家未盈利企业IPO获受理,释放哪些关键信号?
随着创业板第三套标准、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开闸与扩容,未盈利企业上市迎来春天。 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表示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科创板"1+6"新政出台,创业板同步正 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未盈利企业上市的新一轮热潮涌起。 截至6月29日,近半月以来已经有4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包括冲刺创业板的大普微,以及计划 科创板上市的视涯科技、兆芯集成、上海超硅。 那么,此阶段是否会涌现大批未盈利企业上市?原计划冲刺港股上市的未盈利企业会否组团回A?在受 访投行资深人士们看来,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 一方面,尽管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大门已经敞开,但标准依然很高。另一方面,选择港交所上市的未盈利 企业,大部分看重港股IPO的"确定性"。虽然科创板、创业板已经开始受理未盈利企业IPO,但对于多 数未盈利企业而言,港交所上市的可能性仍然更大。对于追求尽快上市融资而将港股作为上市首选地的 企业来说,短期来看回A的动力整体有限。 半月内4家获受理 6月27日,大普微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成为2025年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根据Wind数据,截至6月29日,正在排队的未盈利企业共14家。除了6月27日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