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发展

Search documents
郑开同城化“腰部”发力 中牟迎来发展新机遇 郑州出台措施支持中牟新区建设
He Nan Ri Bao· 2025-06-09 00:30
中牟在郑州市的"待遇"变了,从"百强县"到河南省第一个省级新区,如今,更多领域开始"先行先试",享受 与郑州市中心城区一样的政策待遇。 为加快推进河南中牟新区(以下简称"中牟新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6月5日,郑州市政府印发《郑州市 支持河南中牟新区加快发展若干先行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先行政策措施》),一方面将中牟新区规划纳 入郑州市规划体系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支持中牟新区享受郑州市中心城区政策。 郑开同城化"腰部"发力,中牟新区迎来发展新机遇。 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骨骼系统",也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根据《先行政策措施》,重点将中 牟新区建设纳入全市轨道交通、枢纽体系,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等专项规划,例如支持中牟新区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G310改扩建、科学大道、金龙路、平安大道等重点骨干交通项目建设,推动低运量轨道 交通T1线项目实施,支持中牟新区内更多地铁线路、站点纳入郑州地铁四期规划。 这意味着郑州市以交通"硬联通"促进县区发展"软融合",让地理距离转化为发展红利。 2024年11月,河南中牟新区挂牌成立,规划面积730平方公里,明确了郑开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创新驱动发展 引领区、 ...
综述:宜业宜居 协同创新——外国在港领团商界看好粤港澳大湾区新机遇
Xin Hua She· 2025-06-07 13:27
新华社香港6月7日电 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组织的"再访大湾区拥抱新机遇"外国驻港领 团和商界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参访活动近日结束。参访团成员纷纷表示,此行堪称在港人士的"必 修课",期待进一步解锁这片"创新蓝海"的无限机遇。 "这些城市兼具'科幻感'和烟火气',令人难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参访团中不少外国驻港总领 事、在港商会负责人、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高管不约而同地用这样的词汇描绘深圳、广州及珠海三市。 科技领航带动产业升级 在深圳南山区科技园的腾讯展厅,全球首个新一代"数字藏经洞"带参访团成员"一键穿越"回古代。通过 高清数字照扫、游戏引擎物理渲染、全局动态光照等技术,敦煌艺术以沉浸式体验重现。科威特驻港总 领事格尼姆虽多次走访大湾区内地城市,仍感慨"常看常新",他直言"目睹这些不可思议的高科技成果 落地生根、赋能生活并推动产业升级,很难不心动"。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农业装备则展现了技术落地的力量。其载重强、速度快的农业无人机 旗舰型号惊艳亮相4月底至5月初的巴西农业科技展。香港英国商会主席萧子铭出身农业背景,对企 业"从无人机技术起步,成长为科技惠农的标杆"深表赞叹,认为 ...
济南都市圈协同立法工作正式启动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06 12:38
据悉,去年10月,济南都市圈六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召开主任联席会议,共同签署《济南都市圈城市人大 工作协商合作机制纲要》,标志着济南都市圈城市人大之间工作协商合作机制正式建立,为推进都市圈 协同立法工作开展提供了遵循。 推动济南都市圈实现一体化发展是开展协同立法的重要目标之一,即为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 业协同共进、要素自由流动等提供统一的规则和坚实的保障,从而有效解决因各市规则差异导致的合作 障碍。协同立法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分 工协作、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快立法项目协作。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下半年,六市人大常委会将提前谋划,统筹明年立法计划,对协同立法项目进 行协商论证,深入研究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共性法律问题。同时,将探索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对协同立法 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按照框架协议,济南都市圈协同立法将立足济南都市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聚焦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分工协作、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等领域开展 协同立法。 当前,济南都市圈作为落实黄 ...
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将在武汉举行 中部六省省会探索区域协同新模式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05 15:07
同时,武汉将着力培育三大特色产业领域。发挥国家网安基地的人才产业联动优势,加快打造国内网络 安全产业核心腹地;发挥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及相关科研机构技术优势,加快打造国家地球空间信 息产业重要基地;强化"车谷""光谷"融合,把握"软件定义汽车"趋势,加快打造智能汽车软件创新高 地。 作为武汉软件产业发展核心承载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已聚集软件研发人员超过40万人,逐渐形成 了"1+N"的发展体系。"1"就是以华为武研所为代表的1个"万人级"研发中心,"N"就是以小米、金山、 海康、小红书、软通等为代表的N个千人级研发中心。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超大研发中心是全区 软件发展的重要"源泉",加速以"人气集聚"带动"产业集聚"。 根据发展目标,到2030年,武汉将实现软件产业整体规模突破8000亿元,整体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城市第 一梯队。 武汉将重点深化建设开源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基于开源鸿蒙、RISC-V的开源操作系统+开源芯片技术底 座。面向医疗、教育、水务、汽车等领域谋划推出行业专用版开源操作系统产品。 据介绍,武汉还要重点发展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优势领域,推动机器人操作系统、汽车操作系统、物 联网操作系统、高性 ...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版图报告发布:人才友好指数整体表现突出 建议加强跨区域协调机制建设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03 18:30
"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资金保障、国土空间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5.5%、3.7%和0.1%。"中国 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在发布《报告》时介绍称。 在产业发展维度,长江经济带总体保持稳定发展,上海、重庆两个直辖市处于引领地位。下游城市聚焦 新兴产业发展,中游城市聚焦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上游城市探索资源禀赋驱动型升级。产业发展环境 改善、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尤为显著。 在科技创新维度,相关指数连续5年上升,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发展动能。由于发展动能分化,区域差 距逐年扩大,科技创新指数呈现"下游>上游>中游"、下游科创高地引领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6月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编撰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版图报告》(下称《报告》)在四川省宜宾市 发布。《报告》以定量的研究方法全面评估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资金保 障、国土空间、人才友好、生态安全六大维度的工作成效。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各流域、各 维度评价指数在2017年至2022年的6年间稳步提升,其中人才友好指数整体表现突出,城市政策各具特 色。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发布会上致辞时表示,"做深、做实、做好长江经济带研究 ...
湾区设计力,破界赋新章:中国好礼·文创大赛暨2025广州市南沙区第五届文创大赛正式启动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9 14:38
5月27日,由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中国好礼产业促进中心、广州市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市南沙文化会联合主 办的"中国好礼·文创大赛暨2025广州市南沙区第五届文创大赛"在南沙湾隆重启动。 此外,今年大赛还联合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晶瞳科技有限公司、南沙游艇会等品牌企 业,共建企业命题赛道,打造从IP孵化、产品打样、渠道推广到商业转化的完整生态闭环,为参赛设计师提供更立体、更专业 的支持路径。 启动仪式:以作品致敬四载文创征程 启动仪式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创主题走秀拉开帷幕,八位身着极具南沙地方文化特色、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元素的 服饰模特,手持往届文创大赛金奖作品依次登台,生动展现南沙文创四年来的丰硕成果与文化底蕴。 今年恰逢南沙自贸片区挂牌成立十周年、《南沙方案》发布三周年,大赛以此为契机全面升级,首次携手国家级平台"中国好 礼","中国好礼"是商务部、中宣部、文旅部等六部门连续四年入选《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此次携 本届大赛以"破界创变 礼赋新章"为主题,汇聚湾区创意人才、企业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技艺与城市文化,以更开放的姿 态和更 ...
重庆两江游“遇见”广州珠江游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29 11:37
始创于1985年的重庆两江游,近40年长盛不衰。重庆游轮中心数据显示,去年重庆两江游完成客运量358万人 次。"工作日的船票相对容易买,休息日比较难抢,碰上黄金周几乎一票难求。"重庆长航两江游事业部总经 理何振波介绍,两江游分日游、夜游,其中,夜游最受欢迎,在去年的游客中,夜游航班客运量约占 84.4%。 Cityboat=夜景+夜宴+夜购…… 重庆自古便是山水名城,嘉陵江、长江穿城而过,形成两江四岸、高低参差的独特地貌。四岸之上,吊脚楼 群、来福士广场等古今建筑鳞次栉比;两江之中,不仅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更有两江汇流时的"鸳鸯 锅"奇景。凭借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乘坐游轮体验两江游成为游客欣赏重庆风光的一个绝佳窗口。 夜色渐沉、华灯初上,珠江上,广州鹅潭印象号游船鸣笛出发,随着水波荡漾,"小蛮腰"、海心桥、高楼接 连映入游客眼帘,令人目不暇接。这条黄金水道如流动诗篇,凝聚着岭南文化的精魄与现代都会的华彩。乘 船游珠江,在"做加法"的游览中感受城市魅力。 重庆、广州两地依水而兴,江河游有机融合了山水、城市、人文等旅游场景,成为文旅产业名片、"城市水上 会客厅"。吹着江风,踏上游船,让我们一起开启游船之旅吧! ...
全域共进 武汉都市圈能级不断跃升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29 07:08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通讯员杨庆 吴静怡 刘海东 进站,扫码,上车,随便坐。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三学生陈喻子豪,自从作为交换生到华中师范大学学习后,经常乘坐"新城快线"。这趟像地 铁一样随到随走公交化运营的城际铁路,将黄石和武汉的时间距离缩短到了半小时。 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随着同城化发展,武汉都市圈的能级也不断跃升。2024年,武汉都市圈九市合计GDP突破3.6 万亿元,占湖北省GDP的60%以上。 1小时直达武汉 都市圈建设,交通互联互通是基础。 2022年8月,武汉东站投入使用,武汉与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实现半小时高铁直达。2024年1月24日,"新城快线"正式开通,截至今年5月6 日已累计发送人数超200万人次,成为武鄂黄黄城际间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交通硬联通,正在改变很多武汉都市圈市民的生活。 棋盘洲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黄石阳新县和黄冈蕲春县居民轮渡过江的历史;武穴长江大桥通车,过江仅需5分钟,湖北武穴、阳新和江西瑞昌三地携 手迈入同城时代;孝汉应高速通车,打通了孝感市"内循环",在孝感市城区、汉川市、云梦县、应城市方向形成快速通道;武大高速通车,使大悟到 ...
当好龙头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29 06:57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通讯员杨庆 吴静怡 刘海东 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区域协同力,是全省"新春第一会"的重要部署。5月28 日,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文波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市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将闻令而动,当好龙头,做强市域融合,引领圈域发展,促进区域共赢,加快形成以武汉都 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的格局。 做强市域融合 促进区域共赢 三是狠抓"五同"提质增效。加快建设沿江高铁武宜段和合武段、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汉江兴隆至 蔡甸段2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等重点项目,推动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全面提高集货能力。持续推 进"32232"科技合作工程,加快推进"光谷第九园"等共建园区建设,促进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资 源共建共享共用和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提升城市能级 问:《关于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奋力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方案》提出实 施区域协同发展行动,请问武汉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如何作为? 答:武汉地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交汇中心位置,既是武汉都市圈的 龙头城市,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引领区域协同发展中 ...
陕西省长赵刚:西安要推动更多重点产业链群聚集发展 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步伐
news flash· 2025-05-29 03:37
陕西省长赵刚:西安要推动更多重点产业链群聚集发展 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步伐 智通财经5月29日电,陕西省长赵刚5月28日在西安市、咸阳市调研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情况,主持召 开"十五五"时期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座谈会。赵刚在座谈会上指出,西安要立足国家 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定位,抢抓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机遇,坚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和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力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 更多重点产业链群聚集发展,切实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勇挑大梁、多作贡献。咸阳要立足优势、积极创 新,加快能化、建材、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壮大县域特色经 济,努力释放更多发展活力。要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步伐,持续完善两地协同的政策机制,强化项目 带动、促进优势联动,携手做好西安都市圈发展这篇大文章,努力开创区域协同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