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
icon
Search documents
长盈通2025上半年预盈最高3192万 拟1.58亿收购生一升光电增强“硬科技”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7-21 22:57
公开计划近9个月后,"光纤环第一股"长盈通(688143.SH)全资收购生一升光电事宜迎来最新进展。 根据长盈通7月18日披露最新收购交易计划草案,公司拟以1.58亿元收购武汉生一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生一升光电")100%股权。同日,公司就上交所针对本次收购交易计划出具的审核问询函予以回 复。 长盈通称,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可以获取光纤陀螺光子芯片器件的工艺处理能力,还可以把握光通信领 域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增强"硬科技"属性。 因此,长盈通认为,双方在光纤陀螺光子芯片器件方面具有较好的业务互补性,本次交易有助于实现新 产品关键加工环节的独立自主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强链补链,提升公司在光纤陀螺领域的综合竞争 力。 标的公司客户需求旺盛扭亏为盈 报告书显示,生一升光电成立于2016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武汉市光谷瞪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 为国内光通信领域领先的光器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7月21日晚间,长盈通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营收1.73亿元到2.11亿元,同比增加 26.35%至54.43%;预计归母净利润2612万元到3192万元,同比增加 ...
科技股投资需关注哪些要点?
Sou Hu Cai Jing· 2025-07-21 22:53
科技股投资近年来备受关注,对于众多投资者而言,了解投资科技股时需关注的要点十分重要。 首先要关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科技股的核心驱动力。企业的研发投入是衡量其科技创新能力的 重要指标,持续且高额的研发投入能为企业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提供坚实基础。比如,一些芯片制造 企业不断加大在先进制程技术上的研发资金投入,以提升芯片性能从而占据市场优势。同时,企业拥有 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数量也是关键,大量高质量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意味着企业在竞争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能够有效抵御竞争对手的模仿和冲击,保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再者,科技股所涉及的行业发展趋势不可忽视。科技行业更新换代迅速,不同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差异 较大。新兴的热门科技领域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计算等领域,这些 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相反,一些传统技术逐渐成熟、市 场趋于饱和的领域,增长潜力可能有限。投资者需要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热门板 块的轮动,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进行投资。 市场竞争格局也是重要的关注点。科技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直接影响其盈利能 力和投 ...
科创板迎来6周岁生日 上市公司589家 总市值超7万亿元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7-21 22:44
【深圳商报讯】(记者钟国斌)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6周岁生日。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 25家公司挂牌上市,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试验田"应运而生。 在增强投资者回报方面,科创板2024年1月率先提出"提质增效重回报"倡议,今年有509家公司披露提质 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占比近九成。超六成公司推出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年度累计分红总额388亿 元,超290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2024年中期分红111家,创历史纪录。 6年来,科创板以"硬科技"为底色,通过制度创新重塑资本市场生态。不仅培育了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 的"硬科技"企业,更推动了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的落地,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截至7月21 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89家,总市值约7.4万亿元,IPO募集资金9257亿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867亿 元,合计募集资金超1.1万亿元。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据了解,科创板重点服务战略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 比超八成。 科创板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力度,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亿元,是 科创板净利润 ...
兰州味道不再遥远,牛肉拉面迈入预包装时代
从甘肃兰州街头的"热气腾腾"到跨越山海的预包装速食,这碗承载着兰州人记忆的牛肉拉面,近年来在 《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4—2026年)行动方案》《关于发展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带动就业 创业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的指引下,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创新与多元渠道布局,突破"现拉现 吃"的时空束缚,以预包装食品的形式逐渐走向全国,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地道的兰州风味。 科技赋能,让牛肉拉面破界突围 近年来,兰州牛肉拉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产业升级。"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科技驱动的新阶段,传统的 人工制作和小规模经营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五犟牛肉拉面负责人石岩表示,随着市场需求 的急剧增长,牛肉拉面产业迫切需要通过技术革新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解决原材料保鲜、口感 标准化等难题。他表示:"智能化生产、数据分析、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将是我们未来的重要突破口。" 打破限制,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近年来,兰州市高度重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的发展,曾经只能"现拉现吃"的兰州牛肉拉面,如今正从黄 河岸边走上全国千家万户的餐桌。 去年,甘肃省十部门印发的《关于发展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带动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提到,支持发展预 ...
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创新链如何让技术奔向生产线
一块高强度耐腐蚀铝合金板材的源头,竟来自一篇博士论文。历经4000余轮测试和漫长转化之路,大连 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科天")以其核心的"陶瓷铝晶种工程化制备技术",将哈尔滨工业 大学1994年的实验室构想,成功推向了产业化前沿。 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这家专注于 轻量化超高强耐磨新材料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现身创新链展区。其"新材料的长征之路"主题展台,起 点便是那本封面泛黄的博士论文,后续依次陈列着由此诞生的实验室材料、样品、试制品直至产业化商 品,清晰勾勒出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的足迹。 "'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团结'是企业成功的核心密码之一。"大连科天综合管理部部长关鑫告诉记者,本 次展出的两款产品,均为与下游伙伴合作研发的成果。"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积极链接上 下游伙伴、扩大'朋友圈',才能让技术真正落地生根、发挥价值。"关鑫强调。 眼下,从企业到行业协会、政府部门,都在探寻如何更有效地激发产业链协同创新活力,推动实验室 的"金点子"加速转化为产业"金钥匙"。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部部长于毅介绍,本届链博会首 ...
老区菜园子直通湾区菜篮子
Jing Ji Ri Bao· 2025-07-21 22:04
眼下,全南县正加大"种植—加工—物流—销售"全链条垂直整合力度,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发展,聚焦富硒水稻、有机蔬菜等重点领域和首乌参、竹制品等特色产业,谋划一批精深加工项目。 清晨,在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金龙镇水口村自然之星蔬菜基地的智能温室里,一株株菜心在灯光下舒展 叶片。村民程才明轻点电脑系统,水肥系统精准滴灌,成熟后的有机蔬菜将直供深圳盒马鲜生。"以前 种田靠经验,现在靠科技种'黄金菜'。"程才明说,自家5.2亩地流转给了自然之星蔬菜基地,每年都有 土地流转费用,加上务工收入,年收入突破7万元。 从单家独户种棚到全产业链增值,近年来,全南县拓展从田间到车间的农产品产业链,发挥好农业龙头 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科技+龙头+品牌"三链融合,构建起"种业研发—智能种植—精深加工—冷链 物流—品牌营销"的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2024年,全 县农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万元,增速居赣州市首位。 "蔬菜种子由公司总部研发培育,再利用全南的富硒土壤,采用绿色生态模式种植,种出来的蔬菜自 带'硒引力'。"水口村自然之星蔬菜基地生产负责人黄光 ...
9.5% 创新动能加快积聚
Jing Ji Ri Bao· 2025-07-21 22:0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模以 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经贸秩序遭受重创的背景下,我国坚持高质 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经济发展模式正 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科创实力稳步增强 DeepSeek大模型火热出圈、智能机器人亮相春晚舞台和马拉松赛场、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获颁 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与生产许可证、"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领跑全球、"东方超环"核聚变实验 装置刷新世界纪录……今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加快,我国正稳步走 向世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前沿。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随着各地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我国研发(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 已接近2.7%,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据统计,前5个 月,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金融资本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发展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 必由之路。前不久 ...
进一步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Xin Hua Ri Bao· 2025-07-21 21:58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need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to enhance the convers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economic benefits, which is crucial for achieving high-level technological self-reliance and building a new quality of productive forces [1] Group 1: Challenges in Technology Transfer - Jiangsu province, despite being one of the most innovative regions, faces bottlenecks in the ecosystem, services, incentives, and evaluation of technology transfer [1] - Key challenges include insufficient prominence of enterprises as innovation subjects, gaps in professional market service supply, and a lack of standards for evaluating the value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1] Group 2: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 - The province aims to adopt a problem-oriented approach to enhance technology transfer by implementing targeted policies focusing on the ecosystem, service system, incentive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1][2] - A collaborative model involving enterprises,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is proposed to address critical technology challenges and facilitate the local transa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valuable research projects [2] Group 3: Building a High-Level Service System -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cept verification and pilot testing platforms is crucial for support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enhancing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laboratory results [3] - There is a focus on developing a specialized team of technical managers who possess both technological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knowledge to better identify the market valu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3] Group 4: Incentive Mechanism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ed for a comprehensive incentive system, including the separate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nd the empowerment of researchers to encourage innovation [4] - The expansion of the reform scope to include more institutions and the promotion of successful reform cases are also highlighted [4] Group 5: Evaluation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 The article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methods for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lassific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use of market mechanisms for pricing [5][6] - The integr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s recommended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assessments [5]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全面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在研发技术壁垒极高的高端医疗设备行业,联影医疗深耕十余年,于2022年8月22日正式登陆上交所科 创板。 多年来,联影医疗始终坚持以"成为世界级医疗创新引领者"为愿景,持续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 坚持"高举高打,全线覆盖"的市场策略,基本实现了"全链条、全产品线"的自主可控。按2024年度国内 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公司在中国影像产品(不含超声和DSA)综合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与此 同时,公司在全球市场实现多维突破,2024年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逾35%。 "同时,科创板对创新生态的构建也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它打破了科研、产业、资本之间的壁垒,推 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上下游产业链协同联动。"谭国陞进一步称,目前,通过技术赋能与供应链生态共 建,联影医疗已形成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产业创新集群,培育了近千家优质国产供应商,其中专精特 新"小巨人"企业近百家,助推数十家生态链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引领和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健康和可持续 发展。 "总的来看,科创板为硬科技企业注入了资本活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社会效益。"谭国 陞表示,"随着科创成长层制度的建立,以及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更多具 ...
从试验田到创新基座:科创板六载淬炼中国硬核科技
当科创板的指针划过第六个刻度,这片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变化有目共睹——589家硬科技企业如 同星罗棋布的创新坐标,在"中国芯"的微光里、在"创新药"的分子间、在"未来车"的电流中,共同编织 着新质生产力的壮阔图景。 这里没有传统资本的刻板教条,只有破土而出的创新奇迹,那些带着"U""W"等特殊标识的企业,正是 中国资本市场最动人的改革诗行。 "上市三年以来,我们将首发上市募集资金精准投向研发和产能建设,持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相关 核心产品上实现技术迭代和性能跃升,量产规模持续扩大。"拓荆科技董事长吕光泉说,借助科创板平 台与资本市场支持,公司突破了发展瓶颈,驶入成长快车道,上市首年就实现盈利,且盈利能力不断增 强。 "W"代表公司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这通常被称为同股不同权。2020年1月,优刻得登陆科创板,成为 中国A股市场首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企业。在优刻得董事长季昕华看来,科创板让中国科技创新企业 能够更好地与资本市场对接,助力中国科技发展。"未来,科创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让更多硬 科技企业,特别是未盈利企业通过在科创板上市把企业做大,进而变成全球性的高科技企业,这将是一 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