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Search documents
宜兴紫砂携棋韵参展 匠心壶艺落子谋新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5-29 02:35
大师寄语 眭龙俊告诉记者,其参展的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他将携两款紫砂壶作品参展。一款是名 为"博"的围棋紫砂套壶,以围棋文化为根基,融合了紫砂艺术魅力。关于设计理念,眭龙俊介绍,在这 款作品中,"博"是精神内核,黑白双色是鲜明符号。白壶如空棋枰,象征无限可能;黑提梁似棋子,蕴 含智慧。黑白小杯呼应棋子配色,暗合阴阳平衡。方与圆造型贯穿作品,方形底座代表规则秩序,圆润 壶身、杯身则展现灵活变通。静与动营造意境,静态时茶具优雅,注水使用时充满生机。"此套壶既是 实用茶具,更是艺术品。我希望能让使用者品茗时感受到传统文化,领悟包容、进取与通达,从而让传 统文化在方寸茶壶之中焕发新生。"眭龙俊说。 第二款作品则是高四方抽角紫砂壶。眭龙俊介绍,该款作品以原矿段泥为材,温润古朴。壶身一侧刻山 水,层峦云雾、溪流渔舟,纳万千景致;另一侧镌传世诗句,豪放婉约间尽展文人风骨,让诗词与山水 相映成趣,希望能呈现"线条挺括似苍松,棱角转折含圆融"的刚柔并济之美。 关于制作工艺,眭龙俊告诉记者,所有紫砂壶均采用手工拍打、镶接成型的传统技法,运用明针、调砂 等精湛工艺,使壶身光洁细腻,质感十足。在材料选用上,精选原矿优质紫砂泥 ...
从乡土手艺到国际订单:凤翔泥塑的产业化破局与年轻化突围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27 05:16
"泥娃娃"撬动千万产值 在六营村,凤翔泥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胡新明的"新明泥塑工坊"是众多泥塑加工 作坊的佼佼者和引领者。从艺以来,胡新明曾代表中国传统民间艺人出国展示凤翔泥塑的魅力,作品三 次登上生肖邮票,在2017年元宵晚会上,胡新明带着泥塑"凤尾鸡"向全国观众推介陕西凤翔泥塑。 六营村坐落于宝鸡市凤翔区,这里被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 还未进村,远远就能看到村口摆放着一尊20多米高的巨型"泥塑坐虎"。进入村里,泥塑村一条街串联起 家家户户的泥塑加工作坊。这些年,六营村泥塑产业实现抱团,发展势头喜人。如今,全村200多户、 上千人从事泥塑产业,泥塑产业年产值超4000万元,泥塑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村里还建了泥塑传习 所、体验园,"非遗+文旅"的路子正越走越宽。 凤翔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当地人称"泥耍货",采用蝌蚪纹、蛙纹,鸟纹、蝠纹、蝶纹、锯齿纹、云 纹、兰草纹、艾草纹等八种传统纹样勾勒描绘,又以白、青、黑、赤、黄对应金、木、水、火、土五 行,其色彩艳丽喜庆,造型夸张,历史底蕴浓厚。 2006年,凤翔泥塑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凤翔泥塑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 较 ...
奇正藏药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Zhong Zheng Wang· 2025-05-26 12:23
与此同时,在社会责任领域,公司同样展现出独特的作为与担当,社会责任实践先后入选"中国民 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企业贡献生物多样性的中国实践""全球契约中国最佳实践案例"。截至2024 年底,奇正藏药连同奇正公司公益基金累计投入1.692亿元用于藏区和西部的医疗、教育、乡村振兴等 社会公益事业。 据悉,全国文明单位是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 抓,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突出,在社会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单位。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第七届全国 文明单位名单,奇正藏药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据了解,奇正藏药1995年落户西藏林芝,主营业务为新型藏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现代藏药龙 头企业。公司现拥有GMP药厂、GSP营销公司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24家,员工3170人,25个独家品种 和141个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涵盖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泌尿系 统、妇科、皮肤科、儿科等领域。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8亿元,同比增长14.32%。 多年来,奇正藏药精准聚焦藏 ...
传承与创新融合展现辽宁文化魅力
Liao Ning Ri Bao· 2025-05-26 01:33
鞍山岫岩皮影戏的唢呐一响,辽宁展区舞台被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有的小朋友被长辈举 起,有的干脆坐在了爸爸肩膀上。"一口能言千古事,双手托起百万兵……"随着灵活舞动的皮影,国家 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吕正业带着老艺人唱起了经典剧目《罗通扫北》。在岫岩当地,庆丰收、办喜事的 时候,人们往往请来皮影戏班唱一场。 演出现场,观众专注地盯着幕布,不愿错过每一个瞬间。一场演完,孩子们更是久久不愿离去,跑 到后台"探秘",并试着自己操控一下皮影。 "第一次看皮影戏,很精彩、很特别,自然而然就被吸引了,我想这就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魅 力。"深圳市民刘先生说。 在胡魁章笔庄的展位,两位制笔师傅凝神专注地工作,她们面前是颇具年代感的各种工具。路过的 观众都不自觉地降低声音,驻足凝视,也有人拿起胡魁章毛笔试着书写几个字,然后冲制笔师傅竖起拇 指点赞。 胡魁章毛笔可达"蘸一墨、书百字"的效果。胡魁章制笔工艺第七代传承人齐天娇说,"希望能通过 此次参展,让更多人了解胡魁章毛笔,也希望更多年轻人用上我们的毛笔,让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下 去。" 握住刻刀,体验松花石砚雕刻;拿起剪刀,剪出满族剪纸传承人描绘的吉祥图样;观看和购买具有 辽宁文化 ...
陕西非遗闪耀文博会
Shan Xi Ri Bao· 2025-05-25 22:31
说话间,嘹亮的子长唢呐声在场馆里响起,高亢激昂的曲调频频收获现场观众的掌声。 "老腰鼓打起来,热腾腾的羊肉端上来,欢迎全国各地朋友们到我们横山来……"5月25日一早,随 着陕北说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正锋的三弦声响起,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陕西馆热闹起来。展馆门前 站满了举着手机拍照的观众,还有许多孩子席地而坐欣赏表演。 展馆中央,旬邑彩贴剪纸的展台前,十几个挂着"小记者证"的孩子正在听旬邑彩贴剪纸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吴巧玲讲解剪纸技艺的发展演变。"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旬邑彩贴剪 纸则是在传统的单色剪纸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创造这种剪纸方式的,是一位被称为'剪花娘子'的老 奶奶——库淑兰……"吴巧玲说。 在吴巧玲的指导下,一张张彩纸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色彩鲜艳且极具想象力的图案——蝴蝶、花 朵、飞机…… "这好像就是游戏《黑神话:悟空》里的那种说书吧?""老师,您手里是什么乐器?腿上那个 呢?"表演刚一结束,许多观众便围住高正锋提问。面对大家的好奇,高正锋耐心地一一解答。 看着孩子们的作品,吴巧玲笑着说:"非遗要传承发展,一定要创新,表现内容应该与时俱进。" "陕北说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绣”出美好新生活(我与非遗)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5-23 21:17
2023年首届楚雄时装周上,传统彝族服饰经创意设计后令 人眼前一亮。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楚雄州委宣传部供图) 金瑞瑞团队创意制作的彝绣文创产品。 金瑞瑞(左)向母亲学习如何按照纹样绣制彝绣。 受访者供图 如今,彝绣产业成为楚雄州带动妇女致富增收的"美丽产 业",图为彝绣绣娘一边刺绣一边将彝绣技艺传给下一 代。 金瑞瑞(左)在指导绣娘刺绣技艺。 张芹洪摄 在牟定彝针彝绣文化馆内,展示着金瑞瑞跟母亲共同绣制 的长幅彝绣作品,讲述了牟定三月会的传说故事。 受访者供图 彝绣绣娘在彝绣工坊内向国际友人介绍彝绣产品。 楚雄彝绣秀北京活动上,外国友人与身着彝族服装的彝族 同胞合影。 王 洪摄 扫码观看视频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彝和园产业园区彝针彝绣文化馆内,一件件彝绣作品在这里产生。只见额 头前的银饰轻晃,飞针走线间,一朵渐变色的金黄马缨花,逐渐出现在金瑞瑞面前的衣角上…… 有近1800年历史的楚雄彝绣,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历史",2014年楚雄彝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传统的楚雄彝绣以黑、青为底色,搭配红、黄、绿等高饱和色彩,运用平绣、堆绣、锁绣等 传统技法,以自然的花鸟鱼虫、太阳月亮、火焰等和 ...
艺献八闽 “豫”见美好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5-23 02:51
本报讯 (记者 贾淘文) 5月30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在福建省福州市隆重开幕。在本 届博览会上,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的河南展团展览面积较上届增加近40%,展团将以丰富的工艺美术品类和特色区 域品牌,向广大观众展示河南工艺美术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无限的创新活力,为中国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发 展贡献"中原力量"。 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柏伶作为展团的负责人,已经连续两届主持展团的参展工作。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 示,河南工艺美术承载着华夏之源的文化基因,孕育了无数璀璨的艺术瑰宝,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魅力、不懈 的匠心传承,在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的长河中增添了浓重的中原色彩。本届博览会河南展团在展览面积上,与上届相比大幅增 加,这一变化为众多精美的河南工艺美术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 陈柏伶向记者介绍:"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已经成为展示河南省工艺美术发展成就的重要展示窗口,既为省内优秀大师 与作品'走出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传承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河南展团已经连续多届参加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 ...
校企合作接续传承使命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5-23 02:45
本报讯 (记者 贾淘文) 5月15日,玉松汝瓷第二代"掌门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正高级工艺 美术师李晓涓受聘担任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杨伯坚教授向李晓涓颁发了聘书。聘任仪式现场,李晓 涓以"宋风典雅 汝韵天青"为主题,为与会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历史深度与时代广度的汝瓷艺术讲座。 "汝瓷的每一道裂痕都是历史的回响,每一抹天青都是匠心的凝结。"李晓涓以"雨过烟云漫散时,一抹 天青为汝来"的诗句作为开篇,从汝瓷的历史沿革、审美高度、工艺创新、传承使命、产教融合及校企 合作六大维度进行解读分享。她以北宋官窑作为切入点,生动描述了汝瓷从宫廷御用到战乱断烧、再到 当代复兴的跌宕历程,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与实物图片,还原出汝瓷在宋代鼎盛时期的辉煌。她用"青 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12个字概括了汝瓷的审美精髓,并结合宋代文人美学与宫廷艺术,解 析了汝瓷"大道至简"的哲学内涵,引领师生穿越千年,感受汝瓷的永恒魅力。 "汝瓷不仅在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史上创造了不朽的辉煌,未来也必将在当代匠人与青年学子的手中,续 写出下一个'千年传奇'。"李晓涓表示,高校是文化传承的沃土,此次受聘是校企深化合作的重要标 志,期待与师生共同 ...
古礼“开山”启富阳千年纸脉
Hang Zhou Ri Bao· 2025-05-23 02:18
"天赐青竹,地涌甘泉,前人授艺,纸载千年!"近日,在富阳湖源乡新二村元书纸古法造纸基地, 杭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文德率头戴竹笠、身披蓑衣的纸农,行"立竹·敬天""触地·敬土""横陈·敬 道"三重古礼。 "必须在竹枝已生成但尚未放叶时采伐,此时竹穰纤维细腻、胶质饱满。"李文德解释道,小满至夏 至期间斫青,是历代纸农破解的气候密码。早则轻虚,晚则粗硬,唯有把握斫青黄金期,方能成就"光 滑不蠹、洁白莹润"的纸中上品。 "开山"仪式结束后进行的"大竹元杯"造纸工序挑战赛,让50名参与者亲身体验匠作的艰辛。挑战赛 的第一个项目是"扁担挑料",每名选手用毛竹扁担肩挑两捆竹料,负重约25公斤,疾行千米;决胜局则 是"独轮车运竹料",选手载重约100公斤,推车一公里。 今年56岁的新二村村民李国中,30多年前曾是抄纸师傅。他凭借独轮车运竹料12分01秒的佳绩夺得 冠军。新二村书记李吉瑶也报名参赛,获得第三名。 "小满给予我们的启示,在于传承与创新的精妙平衡。新二村元书纸古法造纸基地巧妙地将传统技 艺与现代文旅相融合,迸发出'满而不止'的创新活力。"李吉瑶表示,新二村要依托富阳元书纸文化展 示馆、十佳宋韵杭式生活体验基地等 ...
达古拉酒业董事长吴海辉受邀参加茅台1935品鉴大会
Sou Hu Cai Jing· 2025-05-22 07:25
初夏的莫干山,翠竹摇曳,清风送爽。5月9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草坪故事会"在浙江德清隆重举行。 在这场聚焦"故事见匠心,品牌恒久远"的高端品牌对话中,达古拉内蒙古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辉作为特邀嘉宾,与国内外众多知名 品牌共同探讨中国品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这不仅是对达古拉品牌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内蒙古白酒文化的肯定。 与茅台共话品牌匠心,草原美酒绽放异彩 在茅台1935"东方有礼·共酿华章"迎宾品鉴会上,源自赤水河畔的茅台1935与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蒙鹅窖藏交相辉映,共同演绎中国白酒 的多元魅力。"中国白酒的文化底蕴是品牌最宝贵的财富。"达古拉酒业董事长吴海辉表示,"达古拉始终坚守草原传统酿酒技艺,将游牧 民族的智慧与现代工艺完美融合。" 蒙鹅窖藏:草原匠心的时代诠释 品鉴会上,达古拉酒业重点推介的新品"蒙鹅窖藏"酱香型白酒成为焦点。这款采用红金色礼盒包装的高端产品,不仅在外观设计上致敬 茅台经典,更在酿造工艺上融入了草原特色。 品鉴会现场,达古拉酒业董事长吴海辉表示:"达古拉酒业不仅致力于酿造高品质的美酒,更希望通过酒这一载体,传递草原文化的深厚 底蕴与开放包容的精神。"这一理念,正是达古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