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

Search documents
塑料瓶竟“变身”为镇痛良药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24 02:04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关键来了!有一种叫做洛森重排的化学反应,居然能在活体细胞中发生。而且它还能被大肠杆菌体内的 磷酸盐催化完成。这个反应能生成一类重要的含氮化合物,而这种化合物,正是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关 键原料。 让人惊喜的是,经过一系列生物代谢过程,这些原本来自塑料的分子,不仅没有被细胞"嫌弃",反而被 成功地"修复"并转化成了药物前体。最终,在实验中对乙酰氨基酚的产率高达92%。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远不止于"塑料变药"本身。它是首次成功利用废弃塑料作为原料,在微生物体内生产 出具有药用价值的小分子。这为未来的资源回收和绿色制药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科学家还计划探索其他类型的塑料是否也能被改造,是否还有别的细菌也具备这样的能力,以及能否用 类似的方法制造出更多种类的药物。 也许有一天,塑料垃圾不再需要填埋,建立的一个个"生物厂",用微生物的力量就能把垃圾变成能源、 药品,甚至食品。而废弃的塑料瓶将不是垃圾,而是一颗等待被唤醒的原料"种子"。 全球每年生产数亿吨塑料,其中很多最终变成了污染环境的"毒瘤"。如何将塑料垃圾变废为宝是科学家 长期研究的重点课题。现在,实验室里终于上演了一场"变身记": ...
解码创新药并购整合的生态共建逻辑——专访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23 19:20
在政策、资本与技术的深度交织下,中国创新药行业正步入深度整合期。告别"野蛮生长",行业亟待通 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际竞争力。 作为深耕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人,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结合 政策趋势演变、企业战略转型与前沿技术变量,阐述了投资创新药背后的核心逻辑与发展路径。 政策优化: 为内生性整合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中国创新药行业已进入从有到优、追求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竞争力的转型阶段。伴随医保控费常态 化、资本市场估值回归理性,以及部分细分赛道研发扎堆现象显现,行业内部整合的需求日益迫切。 企业战略与整合逻辑: 从注重控制权到生态共建 成功的并购不仅是资本交易,更是复杂的战略行动和企业文化的融合。胡旭波表示,并购成功的关键往 往在于企业家能否从传统的注重控制权向更高维度的产业思维、生态共建思维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依赖三重关键条件:一是价值认同,收购方须深入理解并认可被收购方在技术、管线 或市场方面的核心价值;二是路径清晰,合并后双方共同的发展蓝图和整合路径须明确、具体且具备可 执行性;三是估值合理,交易价格应充分反映双方长期协同所能创造的潜力价值,而非仅锚定短期财务 ...
英矽智能闯进决赛圈
虎嗅APP· 2025-06-23 14:38
以下文章来源于AGI接口 ,作者陈广晶 AGI接口 . AI卷起的财富风暴。 "肺功能提高近100毫升,意味着患者生活质量得到实质性改善。"试验牵头研究者、北京协和医院 徐作军教授介绍说。更重要的是,它暗示着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情逆转的可能性。这是现有药 出品 | 虎嗅科技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AI生成 物都无法实现的。 AI药物上市的"接力棒"传到中国人手上了。 "这个结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家任峰告诉虎嗅。这个结果 对全球170万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是个好消息,也直接使Rentosertib成了全球首个实现概念性验证 的AI药物。 英矽智能近日宣布其在研肺纤维化药物2a期临床试验数据积极,该药也一跃成为全球进展最快的 AI药物。 任峰预测,如果一切顺利,首款AI赋能发现的药物获批可能会发生在2年半以后,也就是2028年。 对于英矽智能来说,接下来的挑战也会更加艰巨。 超出预期的结果 01 2024年9月的一天,任峰和4位临床科学家聚在办公室里完成了一场堪比高考"估分"的试验数据分 析。"我们已经等不了CRO( 合同研发机构,帮助药企做临床试验、 ...
英矽智能闯进决赛圈
Hu Xiu· 2025-06-23 13:05
AI药物上市的"接力棒"传到中国人手上了。 英矽智能近日宣布其在研肺纤维化药物2a期临床试验数据积极,该药也一跃成为全球进展最快的AI药 物。 "肺功能提高近100毫升,意味着患者生活质量得到实质性改善。"试验牵头研究者、北京协和医院徐作军 教授介绍说。更重要的是,它暗示着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情逆转的可能性。这是现有药物都无法实现 的。 当看到坐标轴上浮现的数据点,一半在标准分割线之上时,任峰和同事们已经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了。 这意味着,试验中有半数患者肺活量上升,一定是药物起到了一些正向的作用。 从Nature子刊6月3日刊发的研究报告看,这个"正向作用"比预想中更大——每天使用名为Rentosertib的试 验药物一次,每次剂量为60mg,受试者的用力肺活量(简称FVC,用以衡量肺功能)均值增加了98.4毫 升,而对照组的这一指标下降了20.3毫升。 肺部组织的瘢痕化、硬化,会导致其肺功能不可逆转地下降,这是几乎所有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必然 命运。衡量进展的"标尺",就是FVC。作为衡量肺功能的"金标准",它也是患者生命倒计时的沙漏。一直 以来,药物能够使这个沙漏流逝得更慢已属不易。Rentosertib ...
380亿豪赌背后,跨国大厂抱紧中国药神
虎嗅APP· 2025-06-20 09:47
以下文章来源于AGI接口 ,作者陈广晶 AGI接口 . AI卷起的财富风暴。 出品 | 虎嗅科技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AI生成 制药界也为AI疯狂了? 6月13日,一份潜在价值超50亿美元的AI制药大单,在业界刷屏了。这也是继续新药领域频繁BD ( 商务拓展,指药企通过针对新药的合作、交易、并购等实现业务增长——虎嗅注 )之后, 跨 国药企给国产新药产业打的又一剂强心针。 根据石药集团的公告,该集团将使用其AI药物发现平台,针对阿斯利康选定的多个靶点,找到治 疗多个适应症的有潜力的小分子口服药的候选药物。其中包括一种用于免疫疾病的疗法。 对于这些候选药物,阿斯利康有优先选择权,可获得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授 权。 上述交易中,阿斯利康给出的首付款就有1.1亿美元,后续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6.2亿美元, 销售里程碑付款可高达36亿美元,此外还可能有基于产品年净销售额的销售提成。总价值约53.3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了380亿元。 虽然在license-out( 对外许可 )的战绩中,这一交易算不上新高,但在AI+制药领域却是刷新记 录的。 作为行业里有名的"AI ...
380亿豪赌背后,跨国大厂抱紧中国药神
Hu Xiu· 2025-06-20 06:55
制药界也为AI疯狂了? 6月13日,一份潜在价值超50亿美元的AI制药大单,在业界刷屏了。这也是继续新药领域频繁BD(商务拓展,指药企通过针对新药的合作、交易、并购等 实现业务增长——虎嗅注)之后,跨国药企给国产新药产业打的又一剂强心针。 根据石药集团的公告,该集团将使用其AI药物发现平台,针对阿斯利康选定的多个靶点,找到治疗多个适应症的有潜力的小分子口服药的候选药物。其中 包括一种用于免疫疾病的疗法。 对于这些候选药物,阿斯利康有优先选择权,可获得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授权。 上述交易中,阿斯利康给出的首付款就有1.1亿美元,后续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6.2亿美元,销售里程碑付款可高达36亿美元,此外还可能有基于产品 年净销售额的销售提成。总价值约53.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了380亿元。 虽然在license-out(对外许可)的战绩中,这一交易算不上新高,但在AI+制药领域却是刷新记录的。 作为行业里有名的"AI发烧友",阿斯利康早在2023年,就凭借27项合作成为AI合作最多的跨国药企,近两年也陆续与科技公司加深合作,但首付款普遍在 5000万美元以下,总金额也在10亿美元上下浮动。 ...
泡沫破灭还是调整蓄势?知名医药分析师最新研判
天天基金网· 2025-06-20 05:24
自2024年9月底开始,创新药指数震荡上行,扭转了之前长达4年的 下行 态势 。 在2024年 9月底 至今,区间 最高涨幅达53%。不过,自6月13日至6月19日 的 5个交易日,该指数下 跌130点,跌幅达8.2%。 (来源:Choice,统计截至2025/6/19,不作投资推荐) 此轮创新药行情的底层产业逻辑是什么?是阶段性反弹,还是 有望 成为新一轮创新药牛市的 起点? 行情 是否已到 严重 泡沫化阶段?未来10年,中国创新药将 迎来 哪些大机遇? 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大健康研究中心总 经理、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孙媛媛。 截至目前, 孙媛媛已 有 6年获得新财富医药生物行业 最佳分析师第一名,也是2024年新财富医药生物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孙媛媛表示,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创新药产业已经完成"从0到1"的突破,正处于国内 政策支持、技术爆发、蓄势出海的起步期,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中国创新药行业 的"DeepSeek"更容易在复杂生物制剂领域诞生,如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 ) 类药物 、双/ 多抗等药物类型中。 孙媛媛认为,中国创新药产业有望全面爆发 ...
突然大跌!泡沫破灭还是调整蓄势?知名医药分析师最新研判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02:14
【导读】知名医药分析师孙媛媛:中国创新药产业有望全面爆发 中国基金报记者 尹振茂 自2024年9月底开始,Wind创新药指数震荡上行,扭转了之前长达4年的 下行 态势 。 在 2024年9月底 至今,区间 最高涨幅达53%。不过,自6月13日至6月19日 的 5个交易日, 该指数下跌130点,跌幅达8.2%。 此轮创新药行情的底层产业逻辑是什么?是阶段性反弹,还是 有望 成为新一轮创新药牛市的 起点? 行情 是否已到 严重 泡沫化阶段?未来10年,中国创新药将 迎来 哪些大机遇? 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大健康研究中心总 经理、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孙媛媛。 截至目前, 孙媛媛已 有 6年获得新财富医药生物行业 最佳分析师第一名,也是2024年新财富医药生物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中国基金报:在过去10年,中国创新药取得了哪些成绩 ? 未来10年,又将面临哪些大机 遇?在这前后两个10年,驱动发展的核心因素分别是什么? 孙媛媛表示,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创新药产业已经完成"从0到1"的突破,正处于国内 政策支持、技术爆发、蓄势出海的起步期,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中国创新 ...
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任峰:投资者关注点回到了制药本身 AI制药企业该“交作业”了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9 14:10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陈俊杰 近期,AI制药又火了一把。前有阿斯利康和石药集团在13日宣布达成合作,石药集团将利用其AI(人 工智能)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开展研究。后有英矽智能宣布于近期完成E轮融资全部交 割,本轮募资总额约1.23亿美元,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近日,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任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较于前几年投资人对AI技术 的关注,现在投资者的关注重点回到了制药本身"。 "AI制药公司已经过了谈论技术的阶段,来到了交作业的时候。"任峰还提到,"作业做得怎么样,一是 看内部的自研管线推到了什么程度,二是看商业模式带来的收入能到什么级别"。 英矽智能已经在IPO(首次公开募股)之路上走了两年时间。公司2023年6月和2024年3月两度递表,但 均以失效告终。面对第三次冲击港交所,任峰显得有信心了许多。他在采访中说,"1.23亿美元的E轮融 资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意味着我们的AI制药、管线进度、对外合作进度都得到了投资 人的认可"。 E轮融资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6月16日,英矽智能宣布已于近期完成E轮融资全部交割。本轮募资总额约1.23亿美元,超额完成既定目 标。 ...
精彩回顾 | 彭博投资亚洲系列:聚焦中国(新加坡站)
彭博Bloomberg· 2025-06-19 10:29
近年来,亚洲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全球GDP贡献率接近40%,不断重塑着全球宏观经济格局,而中国则 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之一。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优 化资源配置、增强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定价机制的完善以及债 券通等举措的实施,中国债券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不容错过的机遇。 彭博投资亚洲系列活动 于6月17日在新加坡圆满举办。围绕 "聚焦中国" 的主题,各位专家同业政商领袖齐 聚一堂,各抒灼见。让我们一起回顾精彩瞬间! 本次活动很荣幸邀请到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先生 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 2025年第一季度,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了同比增长5.4%的好成绩,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领先。中国经 济韧性强大、创新强劲、结构优化,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不断迸发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在于不断释 放的超大规模市场,在于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致力于通过 扩大市场准入、完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吸引外资、鼓励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中国 市场处处都是投资机遇。今年是中新建交35周年,感谢彭博举办这场聚焦中国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