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传承
icon
Search documents
海内外华侨历史遗存保护持续“进行时”
近年来,从中国侨乡到海外华社,对华侨历史遗存的保护工作与活化实践一直持续进行。 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作为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侨批 文化成为广东重点打造的文化资源。 海外华社同样积极开展华侨建筑保护实践与文旅开发。今年初,越南穗城会馆天后庙修缮工程竣工,当 地华社联合专业机构对受损木结构、彩绘浮雕进行修复,使这座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庙宇焕发光彩。西 堤华人文物陈列室创办人杨迪生受访时说,当地华社对华人会馆尤为关注。华社积极筹资修缮会馆建筑 以维系文化记忆,缅怀华人先辈。经多年维护与资源开发,穗城会馆天后庙、平西市场等已成为当地著 名旅游景点。逢元宵、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华社会在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街区举办游园会、花灯观赏 等民俗活动。 杨迪生说,目前当地对华人历史文化遗迹的开发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华社可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结合 遗迹历史背景发掘名人轶事,组织主题导览和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深入了解当地的华人 历史与文化习俗。 (据中新社电) 林庆熙介绍,侨批文物馆对侨批档案的保护工作分为三个步骤:收进来、走出去、活起来。档案馆组建 讲师团进入校园,介绍侨批文化 ...
感悟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共振
Ren Min Ri Bao· 2025-06-26 22:00
同样的,作者对相关影视、戏剧艺术的品鉴,也重在领悟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强调艺术不仅是 美的呈现,更是时代精神的映照。好的作品会引导我们同善与爱相遇,启发我们领悟人间正道,激励我 们热爱祖国、追逐理想。这有赖于艺术家对历史的深刻体认,对创作规律的充分尊重,对人物形象的生 动塑造,实现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相互统一。而一些"神剧""雷剧",无视历史真实,一味追求奇观 化、娱乐化,忽略了文艺作品的精神品格,最终也留不下来。 感悟历史,讴歌真诚,始终是社会关注的话题;净化心灵,启迪思想,也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读史 以明志,知古而鉴今,蕴含着"纸上"与"躬行"相统一的辩证法。期待读者能够从这本书里领略历史与文 艺的交织,感悟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共振。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7日 20 版) 《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班永吉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翻开《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仿佛跟随作者班永吉一同穿过历史的长河。作者长期埋首于党史研究, 也持续关注红色文化传承与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本书收录的正是作者针对相关历史出版物和影视、戏剧 作品等的40多篇评论文章。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 ...
倾听尼山2025 | 德博拉·卡因贝:教育给了我抗争坏传统的勇气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6 10:47
(原标题:倾听尼山2025 | 德博拉·卡因贝:教育给了我抗争坏传统的勇气) 编者按 2025 年 7 月 9 日至 10 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山东曲阜举办。 从 2010 年 9 月创立至今,尼山论坛汇集全球专家学者,汇聚世界文明智慧,共同为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 在的问题、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正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鉴的重 要平台、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 当下,全球政治冲突频发、各国之间经贸壁垒陡增,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显得尤为迫切。 本届尼山论坛的主题是 " 各美其美 · 美美与共 —— 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 ,并设置了 " 文明的起源与未 来发展 "" 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 "" 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 "" 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 "" 文 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 "" 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 " 等多项分议题。 这个世界如何才能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同的文明如何相处和互鉴,人类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结合本次论坛的主题和各项分议题,经济观察报采访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与专家,以下是来自 他(她)们的观察、思考和期望。 崔莹 | ...
中办、国办印发!
证券时报· 2025-06-26 10:47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为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经党中央、国务院同 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贯彻落实长江经济 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 力的治水思路,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 传承弘扬水文化,健全江河保护治理制度,形成江河哺育人民、人民守护江河、人水和谐共生的江河保护治理 格局。 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 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水文化繁荣发展,影响力显著增强;江河保护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水关系更加和谐。 二、全力保障江河安澜 (一)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遵循"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 ...
文化和旅游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美好生活
Jing Ji Ri Bao· 2025-06-25 21:54
本报北京6月25日讯(记者张雪)国新办25日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文化和 旅游领域的代表围绕"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美好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古越是首批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11年来,他致力于传承红岩精 神,讲述红色故事。2024年古越和同事一起创建了红岩精神宣教劳模和工匠创新人才工作室,一方面推 动团队从"讲解服务型"到"学术引领型"转变,另一方面创新和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讲解路径。"我们是红 色文化和观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和英雄烈士的故 事,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的作用。" 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25年来始终如一做一件事情——用文化温暖城市的建设者。"文化馆 人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为全民普及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市民能够走近艺术,提升国民的艺 术素养。"现在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更多元、更潮流,更注重场景的体验感,黄晓丽认为这要求文化馆 要顺应时代变化,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馆"。"我们的秘诀是开门办馆,做大家的文化馆,办人民的文 化馆。我们已经构建起市镇村三级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分 ...
把文旅热度转化成文化温度——五位基层文旅工作者讲述奋斗故事
Xin Hua Wang· 2025-06-25 14:47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把文旅热度转化成文化温度——五位基层文旅工作者讲述奋斗故事 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将文化馆比作群众文化的"中央厨房",持续不断为百姓烹饪精神文化食粮。 新华社记者周玮 近年来,"观演热""非遗热""旅游热""文博热"层出不穷,文化和旅游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何将文旅热度转化成文化温度?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5日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五位基层文旅工作者围绕"推动文 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美好生活"分享各自的奋斗故事。 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文化和旅游部推荐的基层代表围绕"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丰 富人民美好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我们'送菜上门',搭建起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分馆、支馆、文化空间像便利店一样遍布东莞每一个角落;我们还个性化'点菜',通过线上平台提 供1000多种文化产品,群众点单,政府买单;同时注意'营养搭配',提供音乐剧《东莞东》青春版等新大众文艺精品。" "文化馆人是离市民幸福生活最近的文化工作者,每当见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微笑,我们就激情满怀,动力 ...
梨花奇门研修院:传统茶馆到现代茶饮消费新体验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4:55
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从古代文人墨客聚集的传统茶馆,到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现代茶饮店,茶文化 在传承中不断演变,在创新中持续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饮茶体验。梨花奇门研修院探寻茶文化从传统茶馆到现代茶饮消费的变迁轨迹,能让我们 深刻感受到这一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 传统茶馆:浸润在茶香中的文化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茶饮消费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饮茶体验。街头巷尾的新式茶饮店成为了 年轻人的聚集地。这些茶饮店以时尚的装修风格、丰富多样的茶饮产品吸引顾客。装修上,简约的北欧风、复古的国潮风、清新的 ins 风等各具特色,为消 费者营造出舒适、时尚的消费环境。茶饮产品更是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还推出了水果茶、芝士茶、奶盖茶等众多新品。例如,某 知名茶饮品牌推出的 "杨枝甘露",将芒果、西柚、西米等食材与茶饮相结合,口感丰富,果香四溢,一经推出便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现代茶饮消费还与科技深度融合,带来了便捷的消费体验。线上点单、外卖配送成为常态,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 APP 下单 ...
洲明科技董事长林洺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模型暨数字影像资产联盟发布仪式上的致辞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2:36
6月22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模型、中国高校数字影像资产联盟暨AI影像作品启动发布仪式,在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盛大举行。 现场,浙江大学智慧绿洲与洲明科技联合揭牌"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洲明科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模型联合研究院",研究院未来将研发推出"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模型"。 今天是个好日子,14年前的六月二十二日,洲明科技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洲明科技2004年成立,二十年来始终秉持"正念利他、创新进取"的核心价值观, 深耕光显技术领域,如今已经成长为全球LED显示、舞美、影视虚拟拍摄与XR沉浸式体验等领域的引领者。 在影视虚拟拍摄领域和XR领域,洲明占据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为《曼达洛人》、《芭比》、《长空之王》等国内外国际影片提供虚拟拍摄支持。洲明 作为全球光显领军企业,也有幸参与其中,以"洲明产品"赋能浙江文艺创作,助力文化繁荣。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浙江文艺蓬勃发展的背后,技术与创新的力量如影随形,引导并催化着浙江文化的新生。尤其在影视领域,数字化改革成效显 著:横店影视城和爱奇艺在浙江率先引入洲明科技虚拟拍摄产品解决方案,与时光坐标合作制作了《大梦归离》、《云之羽》、《狐妖小红娘》等 ...
沙坡头 千年古瓷窑火新(城市味道·大河九曲)
Ren Min Ri Bao· 2025-06-24 22:01
图①:陈进德在绘制建筑彩绘。 受访者供图 图②:游客在沙坡头旅游风景区体验黄河飞索项目。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供图 图③:黄河古瓷。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供图 图④:沙坡头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城事 一簇橙红窑火在铁皮炉膛中跳跃,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品卫文创园负责人姚思杰半蹲在窑 口,屏息凝神。开炉,"成了!"他低呼一声。茶盏上一道金丝铁线裂纹在釉面舒展,蜿蜒如黄河古道。 黄河如带,在腾格里沙漠的臂弯里折出一道金色的"U"形长弧,将沙坡头区揽入怀中。这是座年轻的城 市,2004年原中卫县撤县设市,2016年8月,沙坡头区正式以市辖区独立运转。 年轻的城市与数千年的黄河文明相视,该如何回望自己的文化记忆? 为黄河古瓷寻找新的生长点 沙坡头区常乐镇下河沿,又名老窑沟。5年前,姚思杰来到这座黄河畔的古窑址,找寻破碎的瓷片。 "黄河水携来的泥沙富含高岭土和石英,经年沉积形成独特的'胶泥层',加上沙漠釉料与煤炭资源,傍 河而建的瓷窑曾借水路将瓷器销往各地。"翻阅县志,姚思杰逐渐了解沙坡头自古以来作为制瓷重镇的 过往。 "每件古瓷都承载着黄河文化的记忆。"姚思杰指向一片废墟,"这里原来到处都是陶瓷作坊, ...
佛山魁星书院:无墙书院敞开千家门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24 04:05
佛山魁星书院: 无墙书院敞开千 家门_南方+_南 方plus 沿着青石铺就 的"青云梯"拾级 而上,岗山巅的 七层魁星阁在绿 荫环抱中巍然矗 立。藏书阁里 11400册典籍彰 显千年文脉,讲 学堂时常传出琅 琅书声——这座 2024年3月挂牌 的岭南书院(佛 山魁星书院), 正如其"没有围 墙"的定位,将 千年文脉化作滋 养城市的清泉。 据运营数据显 示,截至今年3 月,魁星书院已 先后举办95场活 动,服务群众超 一万人次。 魁星书院。 千年文脉有新篇 状元堂的玻璃展 柜里,清代佛山 籍状元梁耀枢的 殿试策论复刻本 笔力遒劲,墙上 的西樵山四大书 院复原图重现明 代讲学盛景。史 料记载,佛山历 史上先后建成书 院超120座,数 量曾占全省五分 之一。藏书阁珍 藏的11400册典 籍中,清代岭南 名臣吴荣光手书 《石云山人诗 稿》被列入国家 珍贵古籍名录。 清晨常有长者驻 足方志馆研究碑 帖,黄昏多见学 子在文脉堂誊写 先贤诗句。魁星 书院核心区域围 绕岗山布局, 其中,山下的讲 学堂、悦书房由 原岗公园的市 政用房改建而 成,如今作为书 院的日常讲学和 居民阅读之所。 山顶的魁星阁是 桂城的重要塔式 地标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