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Search documents
5月16日晚间新闻精选
news flash· 2025-05-16 13:49
智通财经5月16日晚间新闻精选 3、香港恒生指数将加入美的集团和中通快递。比亚迪将加入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剔除阅文集团。 4、易方达公告,知名基金经理张坤因工作调整不再担任副总经理的高管职务,未来将专注于投资管理 工作。 1、证监会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的监管要求;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 5、金力泰:董事会不同意股东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20CM两连板拓新药业:伊沃斯于2025年3月14 日至5月15日累计减持131.28万股。泰凌微:国家大基金持股比例降至6.95%。2连板丽人丽妆:麦角硫 因产品收入占比很低。隧道股份:控股股东拟2.5亿元-5亿元增持公司股份。宁德时代公布H股发售价: 厘定为每股H股263.00港元。 2、多位公募业内人士表示,近日关于公募考核基准导致市场调仓的有关分析不准确、不专业,缺乏基 本常识和依据。 ...
证监会:对重组导致的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适当提高监管包容度
news flash· 2025-05-16 13:22
证监会:对重组导致的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适当提高监管包容度 金十数据5月16日讯,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筹划和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监管要求》。根据修订后的 《重组办法》调整相关条款。便利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重组导致的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 易适当提高监管包容度,将第四条第四项修改为"本次1交易应当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不 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有利于上市公司突出主业、增强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强 独立性,不会导致新增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以及严重影响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相关链接 ...
中国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证监会发布· 2025-05-16 13:10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 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要求,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在深 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持续做好《重组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激发并购 重组市场活力。 中国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 改革全文可点击 "阅读原文" 。 本次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的修改主 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将申请一次注册、分期发行 股份购买资产的注册决定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二是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 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三是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明确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的重 组交易无需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中国证监会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予以注册或者 不予注册的决定。四是明确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对被吸并方控股股 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设置6个月锁定期,构成收购的,执行《上市公司 收购管理办法》18个月的锁定期要求; ...
Goheal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装死三板斧”:换壳、停牌、讲新故事
Sou Hu Cai Jing· 2025-05-16 08:38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作为一家专注全球并购重组与资本结构优化的专业机构,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见惯了这种"生死边缘"的资本套路。今天就带大家揭开这些"资本 重组戏法"的帷幕,看看这三板斧,是谁在用,又为何频繁失手。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面对监管趋严、资金紧张、市场观望的多重夹击,不少上市公司开始"兵行险招",摆出一副"装 死"姿态:换壳保壳、停牌拖时、新瓶装旧酒,妄图靠"资本幻术"化解经营危机。 他们以为自己在施展"重生术",其实在玩"三板斧"。 这三板斧不是别的,正是——换壳、停牌、讲新故事。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表面上看,是在并购重组;本质上看,是在"续命自救"。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 并购重组,真能翻盘吗?又有多少投资者、创业者被迷了眼,误入雷区? 第一斧:换壳,换来的到底是什么? "换壳",几乎是所有"失血型"上市公司在挣扎中的第一反应。股东不行了,找个新老板进来;主业玩不转了,就换个"热门赛道"的资产装进去。尤其是在当 前壳资源依旧紧俏的背景下,有些资金方就盯着"壳",视之如金。 但真相是:今天的壳,早已不是昨天的香饽饽。自注册制全面铺开,IPO通道扩宽,借壳上市的 ...
最高法、证监会:上市公司退市,投资者因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news flash· 2025-05-15 08:23
最高法、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 到,以案件审理促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 展的关键。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发行人关于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 露及陈述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对违法违规约定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 认定无效,并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配责任,同时将违法违规线索移送相关部门处理。依法支持股东积极 行使股东权利,准确认定董事会审查股东临时提案的合理边界,促进规范公司治理。依法支持上市公司 并购重组,上市公司章程中关于反收购的条款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 效。上市公司退市,投资者因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依法稳妥 审理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切实通过股权结构、经营业务、治理模式等调整,实质性改善公司经营能 力,优化主营业务和资产结构,切实化解上市公司的债务和经营危机,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
Goheal:AI正在重塑并购重组,上市公司控制权还靠人脑判断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5-14 10:31
"大数据不说谎,算法从不犹豫,而人类的直觉与偏见,常常在关键时刻'掉线'。"过去,决定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归属的,往往是一间密室里的头脑风暴、 一桌饭局上的默契点头,或者某个深夜快审的《股权转让协议》。但今天,在AI风暴席卷一切的2025年,这一切变了。 你或许还在为一张"股权结构图"头秃,一个AI模型却早在三秒钟内算清了某上市公司背后的所有实际受益人;你还在推敲某起定增是否藏着"蛇吞象"的意 图,而AI已经通过过去十年2600起案例的学习判断,这场控权博弈极有可能是"借道基金+信托穿透"的典型套路。 这不是科幻片剧本,而是现实,并且,是资本市场上最聪明的猎手们已经在用的新武器。 一、AI不是替代人类,它在放大人的判断力边界 过去,并购重组是一个靠"老炮儿"吃饭的江湖,谁接触面广、谁信息多、谁直觉准,谁就能先人一步拿下控股权、定下价格。但问题在于——人脑无法日夜 通宵分析几百万字的公告,无法穿透十层SPV后的真实受益人,也很难从一堆散乱的表决权协议中提炼出实控人变更的蛛丝马迹。 而这一切,恰恰是AI最擅长的。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在2024年率先部署的一套"AI交易洞察系统",已能在5分钟内完成如下 ...
Goheal: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怎么避免团队“离心离德”?
Sou Hu Cai Jing· 2025-05-09 08:46
我们在大量实操案例中发现,"离心离德"往往并非始于表面矛盾,而是源于四个隐形裂缝的渐次放大: 第一道裂缝是"文化冲突"。一家总部在深圳的民企收购了一家坐落在青岛的老牌制造企业,尽管产业链耦合度高、客户重叠度达80%,但两地文化差异、管 理风格碰撞最终导致原核心技术团队集体出走,导致订单交付大幅延期,市值瞬间蒸发30%。这一幕,并不陌生。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远比财务整合要慢, 甚至有些创始人从未将"文化适配"写入并购清单,这无异于盲人摸象。 "将帅和而天下治,将帅离而兵败亡。"这句话说透了一个团队的核心逻辑:人的心要在一处,力才能往一处使。在当下并购重组如火如荼的A股市场,这句 古训突然变得格外有现实感。收购的敲锣声刚落,朋友圈热搜才刷完,"被收购方"中高管集体递辞呈、"核心团队另立门户"的案例就层出不穷。一个个原本 看似协同共赢的并购项目,却在后期演变成"1+1<2"的尴尬局面。 作为长期活跃在全球资本市场一线的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我们深知,决定一个并购项目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从来不只是交易结构设 计得有多精巧,也不只是估值模型建得有多科学,而是人——尤其是团队之间的融合深度。说到底,企 ...
Goheal: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最强套路:政策卡位+资源嫁接+高管深绑定
Sou Hu Cai Jing· 2025-05-08 08:43
在这个"谁讲得出故事,谁就能拿到钱"的时代,资本从不盲目,它只是更青睐那些知道怎么演好一场并购"好戏"的主角。 第一招:政策卡位,赢在起跑线 如果把政策比作地图,那卡位就是坐标。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踩准政策风口比什么都重要。从"双碳"到"专精特新",从"国产替代"到"算力下沉",每一 次监管的鼓励、每一轮国家战略的聚焦,都是一次资本撬动杠杆的绝佳机会。 比如2023年,资本市场刮起一阵"算力"旋风。AI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公司纷纷"组团上市",而更有眼光的并购方早已悄悄布局服务器制造商、冷却系统供应链 以及AI芯片初创团队。当大多数人还在围着ChatGPT热议之时,Goheal的一位客户通过并购进入了国产GPU芯片的技术授权渠道,在一个本来看似"边角 料"的领域,成为政策扶持中的"意外赢家"。 更好并购集团 正因如此,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一直强调,策略第一步不是财务建模,而是政策扫描。掌握监管节奏,才能在风未起时布局,而不是风口到了才急 得跳脚上船。正所谓,谁抢占了政策的制高点,谁就拿到了通往并购胜利的入场券。 第二招:资源嫁接,拼的是圈子不是钱 你以为并购拼的是融资能力?其实真正能成功拿下项目的,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5-07 21:05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5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坚持"两强两 严",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既努力在市场运行上体现"稳",同时在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功能上 体现"进"。 将出台深化科创板、 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 "在广大投资者和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下,A股市场经历了初期实际上也就一天的大幅波动后持续反 弹、回稳向好,展现出较为强劲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吴清说。 他表示,证监会将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综合研判,动态完善应对各类外部 风险冲击的工作预案,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中央汇金公司在前方进行强有 力操作,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后盾,这是全世界最有力有效模式之一。配合人民银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 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稳市功能。 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重要着力点。吴清介绍,重点抓好几件事:一是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 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将择机发布,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 性、适应性,同时尽快推动典型案例落地。二是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和相关监管指引,更好发挥资 ...
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即将发布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5-07 09:25
在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一行一局一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 大掌门人齐聚,再次释放了多个重磅利好信号。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就当前市场形势、监管方向和未来政策部署进行了全 面阐述。 其中,吴清指出,支持转型升级,特别是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来转型升级。自去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深 两市披露重组项目近1400单,同比增长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同比增长2.4倍。"我们目前正抓紧修订《上市公 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围 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激发活力、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吴清表示。 制图:佘诗婕 再次修订 具体来看,去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 据IPO日报统计,截至4月30日,2025年沪深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已经审核了9家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项目,不考虑罗博 特科首次上会暂缓审议,目前并购重组过会率为100%。 从并购上会项目数量上来看,2025年前4个月的上会项目已经达到2024年全年 ...